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

bookmark

“明日你們一同參加小朝會。”

趙元昌沒有評價諸人的作爲,只是說出了他的決定。

小朝會即是每日君前議事,通常是兩府相公參政參加,最多加上涉及到的尚書卿監。

不等陳佑等人思索其中用意,就聽得趙元昌繼續道:“你等日後輪值同明殿,協助太子處理政務。”

陳佑頓時一驚,這麼早就開始推動潛邸舊人和前朝相公的鬥爭了麼?

推斷出這個信息的陳佑立刻在心裡推算哪些人會是臨終顧命的大臣,哪些人會被提上來平衡顧命大臣。

還要算上至少要有一位宰相因擔任山陵使而去職,變數又會增多。

趙元昌是真的重病在身,從陳佑進殿到現在不過兩刻鐘,他就有些精力不濟。

沒有再多說其他,直接揮手示意陳佑等人離開。

建隆二年夏四月乙酉,帝不豫,召長陽侯等入。是日未時,詔長陽侯、胡承約、盧仲彥、薛居正等於東宮參政。

且不提這一道詔令會帶來什麼變化,人心易變,或許是趙元昌感覺到了死亡的臨近,再次開始調動這段時間表現沒有讓他滿意的人。本次調動涉及到的大多是武將,也有部分是那些身處京外能夠掌軍的文官。

五月癸巳,陳佑坐在政事堂王樸的書廳中。

王樸手裡拿着一份公文,看着陳佑開口詢問:“這是你批的吧?”

陳佑眉頭一挑,起身接過公文,坐回原位翻開。

是淮水一帶諸州今年夏稅減免的申請。

今年春,淮水氾濫成災,以壽州爲首的沿淮州縣皆有不同程度的饑荒。

饑荒不算什麼,開倉救濟災民就是了。只是這饑荒帶來的諸如盜匪橫行、毀苗拋地等現象,導致今年夏天受災地區收成比不上往年。

因此沿淮諸州一同上書請求減免今年夏稅。

這份公文遞到太子案上時,正好是陳佑輪值,他取來當初報災的奏章覈查之後,按照奏章上描述的受災情況給各州批了不同程度的減免。

“正是。”

陳佑合上公文,點頭應下。

他大概心裡有數了,王樸估計是不贊同他的批示,十有八九是因爲各州減免幅度不同。

果然,只聽得王樸道:“你當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

“下官知道。”陳佑舉起公文,“只是各州受災不同,若是給與相同的減免,怕是受災嚴重的軍州會鬧起來。”

王樸冷笑一聲:“你以爲減免的稅底下就不收了?即便會少收,也會收得比朝廷要的多。”

陳佑也是主政過一方州府的人,自然知道有官員會增收不存在於朝廷記錄上的稅賦,這些多出來的錢自然就歸入官員的私人口袋。

同理可得,受災之後朝廷宣佈相比只收六成稅,地方官可能會收七成甚至八成九成,有些心狠的一文不少都有可能。當然交給朝廷的還是往年的六成,朝廷收入少了,百姓負擔卻沒有減輕。

王樸口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說得就是“你能多收這麼多的稅,我也要多收這麼多的稅”。

陳佑很快就想清楚王樸的意思,但他沒有贊同:“若真照此想,不若不減稅錢算了,也免得互相攀比。”

“你覺得可能麼?”

同王樸對視一眼,陳佑苦笑一聲,無奈搖頭:“貪腐是杜絕不了的。”

王樸頷首表示贊同。

不管減不減稅,百姓都會吃虧,那還不如減稅,或許能讓百姓少吃點虧,也能叫朝廷在士子眼中樹立愛民的形象。

此時門外似乎有些動靜,陳佑見王樸似乎有要查看發生了什麼事的想法。他不再耽擱,做了個深呼吸收拾好心情,不等王樸開口就直接道:“那就各州一同減免三成。而且還得朝廷派使前去巡察,下官認爲御史臺和肅政司比較合適。”

王樸稍稍考慮,補充道:“加上戶部,人選叫他們自己安排。”

就在陳佑要回應的時候,一名僕役敲門高聲道:“相公!官家召見!”

王樸皺眉起身,對陳佑道:“你先回去吧,公文改好後送到我這來簽署用印。”

“是。”陳佑應下,當先離開。

走到門邊,拉開門一看,一名小宦官神情急切地快步朝這邊走來。

“王相公!官家召見,你快點過去吧!”

“這就去。”王樸隨意收拾好桌子,跟着宦官離去。

他走過陳佑身邊時,還朝陳佑點點頭,就好似兩人不是剛剛分開一般。

站在政事堂所在的宮殿範圍內,陳佑看到除了王樸之外,其它幾名相公也都相繼離開政事堂,應該全是被召見的。

別是趙官家出事了吧?

陳佑腦子裡閃過這個念頭,不敢在宮中多停,趕忙出宮回河南府衙。

這邊王樸一路緊趕慢趕來到仁壽殿外,童謠早在那裡等着了,見王樸抵達,急忙把他引入殿中。

進門之後,主殿內坐着的不是趙元昌,而是皇后盧氏!

“樸見過聖人。”王樸拱手一禮,面色不善地問道:“敢問聖人,官家何在?”

盧金嬋面對宰相沒有端着架子,聽見王樸詢問,她起身道:“官家就在寢殿。”

盧皇后的神色話語間有些緊張和茫然。

注意到這個細節的王樸心裡咯噔一聲,顧不得詢問皇后是否假傳詔令的問題,快步走進偏殿。

只見御榻前圍了數名面孔熟悉的御醫,而官家卻是毫無動靜地躺在榻上。

還好,御醫似乎在討論病情,顯然官家還活着。

王樸鬆了口氣的當口,就聽見外面正殿又響起說話聲。巧合的是跟他差不多,新來的這些宰相敷衍一禮後第一句話就是“官家何在”。

他連忙走出偏殿:“諸位都到了。”

“原來文伯先到了。”“官家呢?”

“官家在房內,御醫正在查看。”王樸向同僚們解釋一聲,然後看向盧金嬋,沉聲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事,還請聖人詳細說來。”

縱使盧金嬋心中緊張,這時候也只能強行壓下。

之前她和妹妹討論過,如果太子德昭真的要衝齡即位,她這個做母親的必須在宰相們面前強硬起來,免得孤兒寡母被欺負。

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九十八章仿若漢末漢中反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一百二十九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六)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三百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 (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一百章消息不斷時機逝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有些話,不吐不快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八十一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五)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四百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八)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