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

bookmark

馬青這話一出,原本躍躍欲試的李繼勳頓時安分下來。

霎時間,殿內再無人出聲,還坐在椅子上的陳佑等人眼觀鼻鼻觀心默然不語。

王樸馬青立在殿中一個看着趙德昭,一個盯着盧家姊妹所在的帷幕。

趙普和焦繼勳則是尷尬地站在那裡,不知道是該繼續站着還是該坐下。

帷幕後面,聽到王樸馬青先後說出的話語,盧金嬋勃然變色,當即就要出聲駁斥。

幸好盧雲華還算冷靜,連忙抓住大姊的手,攔住了她。

就這麼一耽擱,溫仁福反應過來了,他看了眼臉色變化十分明顯的趙德昭,心思急轉,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心中有了定計,溫仁福冷着臉道:“看二位這樣子,我還真不知道天底下到底是誰當家做主了!”

說罷,他朝趙德昭恭敬一禮:“臣仁福請陛下治王樸、馬青君前失儀之罪!”

他這話一出,王、馬二人臉色都有些僵,頓了頓,十分默契地朝趙德昭拱手:“請陛下恕罪。”

看似服軟,但兩位相公的臉色和語氣都十分僵硬,這樣的請罪姿態顯然沒有誠意。

趙德昭他是個沒有什麼經驗的皇帝,也是一個小孩。以前跟在先帝身邊聽政的時候見慣了一干臣子的恭順模樣,如今驟然面對兩位宰相的不敬,再加上溫仁福語言擠兌,他有種發泄一番的衝動。

坐在椅子上冷眼旁觀的陳佑一直在觀察殿內諸人,眼見得溫仁福說話之後趙德昭似乎有些意動,他心知不能再等,免得鬧出大事來不好收場。

想到便做,陳佑起身一禮,朗聲道:“陛下,太后殿下,臣以爲王馬二位相公雖心繫天下忠於皇室,然其言辭激烈不知變通以致冒犯,當罰俸以儆百官。”

說着,他面色沉靜地同看向他的趙德昭對視,同時嘴裡不停,繼續道:“至於參知政事出缺,臣以爲當好生思量,不可倉促定下。畢竟參知政事參謀國事,非比尋常。猶記得先帝在時,臣之泰山入朝爲相,則臣出京爲天子牧守百姓,臣入朝則臣之泰山遠去西京。故例不可不察,還請陛下和太后殿下仔細思量!”

陳佑的這一番話,叫趙德昭想起來曾經接受過關於“平衡”的教導,稍稍猶豫,甚至不等母親出聲,他便點頭道:“少保所言有理,便如卿之所言。”

帷幕裡,盧雲華緊緊握着大姊的手,稍稍歪頭看向趙德昭方向,她大概能猜到這個外甥是有了自己的想法。

被她攔住的盧金嬋此時也因孩子不聽話而心中惱火,可她總算知道現在不是追究這件事的時候,只得忍下來。

帷幕外,趙德昭繼續說着:“那就,嗯,王相公和馬相公各罰俸一個月。”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趙德昭在稱呼上可以說是給王樸、馬青還有陳佑留足了面子,這一個月的罰俸更是不痛不癢。

趙德昭還是經驗太少,他沒等王樸等人做出反應,直接說出了後面的話:“參知政事的缺位,先不急着確定,幾位相公好生商量之後再給,呃。”

他頓了一下,皺了皺眉,然後才道:“再給一個建議出來。”

好歹是讓步了,同時王樸等人也看出來最後這些應該是趙德昭自己的想法,也稍微放心了些,當即面色放緩,恭聲應下。

到這裡,即便還有事情沒討論,這次兩府議事也進行不下去了。

王樸等十人先後離開同明殿。

殿外路口,走在前面的王樸突然停住腳步,側身回頭。

馬青和宋敏貞朝他點點頭,步速不變過了路口轉向樞密院方向。溫仁福仿若沒有看到,面無表情繼續朝前走。竇少華尷尬一笑,停下來等着看他要說什麼。

他這一停,王彥川陳佑他們也都停了下來,六個人站在路口靜靜地看着王樸。

“平章。”

無人說話,陳佑出聲打破沉默。

王樸看了陳佑一眼,然後掃視諸人,緩緩道:“天下之重,在乎吾輩,爾等且熟思之。”

言罷,轉身離去。

王樸離開後,陳佑沒有繼續停留,直接轉身就往樞密院去。

同明殿裡,盧金嬋驅散宮人宦官,陰沉着一張臉盯着站在他面前的趙德昭。

盧雲華坐在一旁,眉目間滿是無奈,她勸不住她這個大姊。

“這羣宰相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盧金嬋突然喝罵一聲,“你小子怎麼就不知道什麼人才是你該親近的!”

“大姊。”盧雲華見趙德昭一臉倔強的神情,連忙喊了一聲,“你總不能叫官家真的罷免王樸、馬青吧?”

她原先都是直接喊名字的,不過眼下看起來趙德昭似乎有了自尊的意識,這才改口稱呼官家。

果然,聽到盧雲華這麼說,趙德昭雖然沒有開口說話,但看向小姨的目光卻帶着親近和認同。只是他再轉眼看向母親,重又抿脣板臉擺出一副倔孩子的模樣。

盧金嬋看着趙德昭,突然一陣煩躁。

兒子不聽話,宰相們又對她的安排各種抵制排斥。之前說好站在她這邊的陳佑非但沒有站出來支持,反而同王樸等人站到了一起,而這次被她臨時救起來的溫仁福最後也沒有堅持到底。

所有的事情擠到一塊,她還能維持基本的理智已經很不容易了。

“王樸和馬青,必須罷免一個!”

說出這話的時候,她的面容甚至有些扭曲。

聽到大姊這麼說,盧雲華點頭贊同:“這兩位太強勢了,對官家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趙德昭回想起兩人的言行舉止,再同以前父親在時他們的行爲做對比,沒有說話,算是默認了母親和小姨的決定。

只是。

他看了一眼盧金嬋和盧雲華,又想到了馬青那聲喝問。

當今乃是誰家天下?

趙德昭今年九歲,這一刻,他對國事有了自己的想法。

樞密院書廳中,馬青面含憂色地對坐在他對面的宋敏貞道:“牝雞司晨,怕是要重演武后舊事。”

宋敏貞卻搖頭:“若真叫盧家人掌控朝政,這江山是何姓名就不是我們所能置喙的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二百四十章 內亂未平外面起(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七)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四百八十二章 何人慾惹戰端起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爲尋錢糧出新策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七百三十六章 如意未能如心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五百一章 韓熙載出使求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三百四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賊人陰謀亂長安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七百十八章 一點星火落周山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