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

bookmark

陳佑敲門之後,被僕下從偏門迎進王府。

剛繞過照壁,就見走來一位身着單衣的白麪中年人行禮道:“陳司馬,某乃童謠,現爲秦王府家令。”

陳佑也站定回禮:“童家令有禮了。”

“蔣校尉回時已告知某司馬之事,客房已收拾出來,還請司馬跟隨某前去。”

“有勞家令。”

一番對答,陳佑跟在童謠身後向王府深處走去。

一路走着,童謠一邊向陳佑介紹着王府之事。

這秦王府總體來說坐北朝南,三進格局。

從正門到正廳(中堂)爲一進,正中爲庭院,種植花草樹木,兩邊以灌木牆隔開。過了灌木牆就是廊房,也就是所說的廂房。

右邊房間多是柴房、馬棚等之類,僕下所用廁房也在此處。左邊房間則是負責掃灑等髒累活計的僕人住處。這兩邊也各開了側門。

從中堂到二堂爲第二進,左邊是客房以及家令、親兵校尉這樣的王府官住處。右邊則是廚房、庫房,以及採買等稍微有些油水的僕下住所。

二堂、書房等一排房屋之後就是最後一部分——王府後宅。後宅是主家所在,貴重庫房、王妃寢房等都在後宅,有些貼身服侍的婢女也在後宅的廂房住着。

當然,現在秦王府後宅還沒有王妃,因爲秦王未婚。

陳佑的住處就是第二進左廂靠近書房的一間屋子,他交給蔣樹等人的包裹已經擺在房內的桌上。

將陳佑領到房間後,童謠告了聲罪便自去忙了。

陳佑在房間裡坐了會,還是決定得空就得出去找個牙行,或租或買,總得在汴京有自己的房子纔好。

不說別的,龐中和、丁驍等人總得安置吧,不可能全部住在這秦王府。

未正沒到,趙元昌就回來了。

剛一進門,就遣人請陳佑到書房議事。

陳佑一進書房,就聽趙元昌道:“將明,你可知官家召我入京所爲何事?”

看着趙元昌隱隱帶着笑意的面孔,再聯想到趙鴻運所說要秦王府人學習禮儀,陳佑靈機一動,脫口而出:“賜婚!”

“正是!”

見趙元昌含笑點頭,陳佑卻沒急着高興,而是問道:“敢問大帥,這女方是哪一家的娘子?”

談到這個問題,趙元昌也不復笑容,而是皺眉道:“說起來我也正詫異,官家沒有直接指定,而是給了我一份名單讓我自行挑選。”

說着,從袖中掏出一封文書放到桌上推向陳佑:“將明可以看看。”

陳佑起身拿過文書,打開來仔細閱覽。

這文書上共有共有五人,皆有半身繪像、年齡家世等。

放在第一位的乃是戶部尚書孫女,相貌中上;第二位是樞密副使吳巒之女,相貌中上;第三位是侍衛親軍一都指揮使之女,相貌中上;第四位是義成軍節度使之女,相貌中上;第五位則是一國子監博士孫女,相貌極佳。

看完之後,陳佑將文書放回桌上,沉吟一番問道:“大帥,除了戶部和吳相公,其餘三人你可識得?”

“都曾知曉。尤其是那國子監博士,乃是汴京士林魁首,我亦曾求教於他。”

陳佑點點頭,又問道:“大帥可知荊王王妃是否也是如此定下?”

“這......”趙元昌猶豫着道,“我着實不知。實話告訴將明,此文書乃是官家屏退左右交予我,囑咐我不得告知他人。”

陳佑一愣,隨即一臉感激地起身長揖:“大帥如此信重,佑無以爲報!”

趙元昌忙道:“將明何必如此,吾之謀主,不過文伯、則平,還有將明你罷了。”

陳佑直起身後,一臉認真地道:“文伯先生方正遠識,則平兄也是剛毅果決,佑何德何能同此二位同列?”

趙元昌哈哈笑道:“將明過謙了!吾還是那句話,卿乃吾之子房。”

說到最後一句話,趙元昌目光炯炯地盯着陳佑。

陳佑再次長揖到地:“殿下以國士待佑,佑必以國士報之!”

好一派君臣相得的場景,只是不知兩人之間有多少真情,又有多少算計。

再次坐好,陳佑沉吟一陣,直接開口問道:“臣有一言想問殿下,還請殿下恕臣不敬之罪。”

“但說無妨。”

“敢問殿下,若殿下爲帝,百年之時以何人託孤?”

“這!”趙元昌一驚,但看到陳佑嚴肅認真的表情,還是靜下心來仔細思考。

好一會兒才道:“若是天下平靖,自然是選擇德高望重的老臣。”

陳佑追問道:“若是天下不安則又何如?”

“天下不安。”趙元昌重複一遍,臉上閃過一絲殺機,垂着眼瞼道:“當以文臣顧命。”

陳佑步步緊逼:“外戚何如?”

趙元昌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後道:“吾知矣!”

聽到趙元昌這麼說,陳佑雙手交疊放在膝上,不再說話,讓趙元昌自己思考。

關鍵性的抉擇,要留給老闆自己做。這樣取得好結果是老闆英明,有了壞結果要麼是天時不對,要麼是手下辦事不好。

給老闆說清楚各項選擇的利弊是參謀的工作,但千萬別妄自替老闆做決定。這一點陳佑一直牢牢地記着,該說的都說完了,剩下的就看趙元昌如何選擇了。

說起來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趙鴻運給出的五個賜婚對象,其實是想考察趙元昌的治國思路。

戶部尚書和國子監博士代表文官,其它三個代表武將。但這其中又有區別。

選擇戶部尚書,意味着看重高層文官對朝政的控制權;選擇國子監博士,意味着重視士林清議。

樞密副使是想依靠外戚強兵控制朝局,選擇侍衛親軍乃是預留絕地翻盤的手段,而選擇外鎮節度使則是要引爲奧援。

如今趙鴻運才五十一,身體康健,到趙元昌兄弟幾個即位之時還有不短的時間,現在的情況可不代表未來的情況。是以這五個選擇各有利弊,是好是壞,存乎趙鴻運一心。

這其實就是在賭了,賭的是能不能猜中趙鴻運的心思,能不能讓趙鴻運感覺“此子甚肖朕躬”。

在陳佑看來,最保險的就是選擇戶部尚書的孫女,同荊王的選擇一樣。只是不知道趙元昌會如何抉擇。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守蜀地躺着中槍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六章受人所請議婚事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四)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九)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五)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二十八章議定諸事行忠義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九)第六百七十四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四)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