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

bookmark

一個月之內拿下朔方城!

所有人都沉默着。

有人考慮如何才能在避免較大傷亡的情況下儘快攻陷朔方城,也有人低着頭默默等待有沒有其他人會提出什麼好想法。

過了一陣,一直沒有用武之地的天雷軍鄧立德當先開口:“我們天雷軍可以炸燬城牆……再不濟也能炸燬城門。”

安靜一陣,有人開口:“敢問鄧將軍,如何把那個炸藥送到城門底下?”

鄧立德默然。

朔方城就在無定河邊,身爲一座堅城,邊上有河流的情況下,肯定會在城外挖一條護城河。

之所以只嘗試了兩次突襲,就是因爲有護城河的阻攔不能使用人海戰術。

偏偏夏州這邊適合製作攻城器械的高大樹木很少,周軍只能放大搜尋範圍,同時派人往東南方向的山區伐取樹木,然後利用河流飄過來。

原本大家的打算是等攻城器械製作完成後再奮力攻城,但巴寧泰顯然不像繼續在這裡空等。

巴寧泰沒有說話,李善文輕咳一聲想要打個圓場。

畢竟天雷軍是許竹林帶過來的,不在乎起不到作用的鄧立德,也得給許竹林一個面子。

“鄧將軍所說不失爲一個好法子,可惜那火藥不防水,不然就能趁夜泅渡運到城門底下。”

“陶罐!我們可以用陶罐裝火藥!以前小批量火藥都是用陶罐防水的!”

鄧立德興奮起來,只要有機會用上天雷軍,他就一定得抓住。

“……”

李善文有些懵。

他只是隨便找個藉口罷了,沒想到鄧立德卻給出瞭解決辦法。

既然如此……

李善文瞅了眼端坐首位的巴寧泰,看不出來相公的神色有什麼變化,他稍稍猶豫,試探着對鄧立德道:“即便能把火藥運過去,如何讓大批量士兵渡過護城河也是一個難點。如果不能在城門被炸開後立刻佔據城門並朝城內增兵,定難軍很快就能修復城門。”

所以問題又回到了最初:如何在沒有壕橋壕車、雲車投石機等攻城器械的基礎上,突破護城河的阻攔?

見帳內久久無人說話,許竹林不由奇道:“難道就不能直接把護城河填了嗎?”

坐在他對面的折德扆開口解釋:“總管有所不知,巴相公已經安排人測過水深。咱們面前這條護城河,若要填平,所需土石之量巨大。估計不等填完護城河,攻城器械就都能造好了。”

“原來如此!”許竹林一臉恍然之色,點點頭不再說話。

就在此時,巴寧泰突然開口:“先嚐試在西門填出一條丈許寬的路來,這幾天不要閒着。”

底下人不知道巴寧泰是出於什麼考慮作出了這般決定,不過填護城河只能說浪費時間,本就要乾等幾天,也不在乎等待的時候多累一些,因此諸將齊聲應是。

周山書院半山閣樓。

坐在陳佑周圍的是書院祭酒、執事長以及諸學院院長。

如今書院有經、算、法、醫、工等五個學院。

醫學院去年才正式成立,工學院是新近成立的,主要教員都是從陳家工坊請來的。

另外還有理學、農學兩個研究所,前者主要資助和培養那些對理化現象或遠離感興趣的學生,後者主要工作是良種選育和總結農事規律——比如除蟲、翻耕、輪種之類的。

隨着陳佑地位的改變,以及他主張理念的傳播,書院改制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這一次也一樣,徐師進提出了一個建議:允許跳級、設置精英班。

目的自然是爲了科舉。

雖說有“五十少進士”的說法,但能在官場上有建樹的,基本都在三十以前中進士。

而且,官場上的人喜歡提攜“少”進。同樣條件的兩個人,一個比主官年輕,一個比主官年長,多數情況下主官都傾向於提拔比自己年輕的那一個。

所以,徐師進想爲書院裡的天才少年開一條特殊通道,讓他們不必按部就班地學習六年或者九年纔去參加科舉。

哪怕一次運氣不好失敗了,也有時間多來幾次,好在二十五之前中進士。

至於那些在科舉一途天分不高的,老老實實積累六年九年,然後去拼一拼運氣。

在徐師進看來,如果真的考不中,放棄科舉從事其它行業不失爲一個明智的選擇,這也是他贊同陳佑在書院開設這麼多與科舉無關課程和機構的原因。

反正大多數人讀書,都是爲了能發財致富甚至只是爲了養家餬口。

只不過,他反對讓還沒到放棄時候的學生接觸理化、醫藥等東西。他認爲這些東西,尤其是能賺錢的醫藥,會讓本該專心科舉的學生分心。

說實話目前除了科舉,學習理化之類的真可以說是要錢沒錢、要權沒權,陳佑不能拿學生們的前途開玩笑,也贊成徐師進的想法。所以書院沒有面向九年教育內的理化醫藥等課程。

如今,隨着科舉選官的數量變多,徐師進就想更進一步爲科舉服務。

陳佑看着眼前一個接着一個發言的下屬們,有些無奈。

難得他們的意見如此統一,哪怕同經學院矛盾比較大的算學院,也認爲徐師進的想法非常棒。

然而,這和陳佑的想法不一樣啊!

他一直想推動的是各科地位平等,最起碼強勢科目和弱勢科目不能相差太大。

這要是專門爲科舉選拔精英班以及允許跳級,不就是表明“科舉就是高高在上”嗎?

可若爲其它科目同樣選拔精英班,又擔心誤了在科舉上有天賦學生的前途。

說到底,還是當今時代沒有那麼那麼多同官員相差不多的職業!

有水平的好老師不好找,既能當好老師,又能做好管理的文人更難尋。

陳佑若是強行否決徐師進的建議,他真怕這些人當中有請辭不幹的。

權衡一番,陳佑只得暫時放下執念,等所有人都說完,他微微點頭道:“那就照爲賢先生所言。只不過這個標準得定好,不怕標準高了,就怕標準低了,到時候惹人笑話也就罷了,徒耗人力物力纔是損失。”

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十八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六)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一)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四)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七)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五百七十八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五)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六百一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三)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五百九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八)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儀鎮內議投周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四)第七十五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四百五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八)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