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

bookmark

這一老一少還是第一次聊這麼久。

一開始還是你一言我一語,到後來基本上都是範昌祐在說他做親民官時的經歷以及感想。

說不上是好是壞,但範昌祐通過自身經歷得出的結論是:朝廷無論如何都做不到惠及每一個百姓。

若不是山長以及一些同道們依然保持着對大同世界的信心與嚮往,似範昌祐這等看得通透的人可能就會失望甚至絕望到自暴自棄。

因爲大量精力花在敘述上,再加上本身棋力差距,範昌祐很快就敗下陣來中盤認負。

巴寧泰等着範昌祐整理棋子的這段時間,緩緩開口:“助之以爲,朝堂之上,何人勢大?”

範昌祐動作一頓,沒有擡頭看巴寧泰,低着頭繼續收拾棋子,嘴裡回道:“足可做主者,還當是山長。”

“呵,你也知道,說是羣相,陳將明卻隱隱立在吾等之上。別說政事堂,就連密院事宜,也多要陳將明批閱才能施行。”

他看着略有些尷尬的範昌祐,語氣稍稍加重:“我這樞密使,也忒沒滋味了些!”

眼看棋枰上沒多少棋子了,範昌祐拾取棋子的速度愈加緩慢,試圖靠這種行爲多拖延一些時間——他實在是不想討論這種話題。

一個是傳道授業的山長恩師,一個是妻家尊長。

雖然他本心裡認爲老師更親近些,可尊長畢竟是親戚。

“可饒是如此,我也未曾動過辭相的心思。竇伯菁、王松嶺也不是自己要走的。你以爲,爲何如此?”

巴寧泰問出這一句,沒等範昌祐回答,直接伸手把棋枰上剩餘的七八枚棋子拈起分好,同時嘴裡說着:“還不是因爲,只要在這個位置上,就有機會,就能抓機會。”

棋子收拾好,他一擡手示意範昌祐再來一局,嘴裡還說着:“當宰相是這樣,在底下做親民官也是這樣。只要你堅持,就有成功的可能,如果放棄,就絕無可能成功。方纔所說的那縣令,豈不是正合如此?”

沉默應對巴寧泰的佈局進攻,好一會兒範昌祐才道:“昌祐謹記翁丈教誨。”

巴寧泰捋須笑道:“孺子可教矣!”

……

不知過了多久,巴寧泰神情複雜地看着紛亂的棋局,語氣頗爲無奈:“似這般局面,早些投了便是,何必掙扎?”

範昌祐神色認真,繼續盯着棋枰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翁丈既未能絕殺,則昌祐依然有獲勝可能。”

巴寧泰聞言一滯,哭笑不得地開口:“我也沒叫你在這上面堅持。”

又來回對了幾招,範昌祐這才投子認負,然後笑道:“總歸無事,多向翁丈學一學。”

巴寧泰聞言,指點着範昌祐搖頭失笑:“你啊!”

說歸說,老少二人再度擺開棋局。

不知過了多久,門外忽然響起人聲:“相公!西府來人說是有軍情急報!”

只一瞬間,嚴肅的神情覆蓋巴寧泰的面容。

“備車!”

巴寧泰看向同樣站起來的範昌祐,語氣稍緩:“今晚在府裡吃飯,我叫小七回來。”

小七是他孫子,也是範昌祐妻弟。

範昌祐恭聲應下,將巴寧泰送至書房門外。

沒過多久,巴寧泰就換好衣服坐上了等在正門的馬車。

樞密院信使跟在馬車旁邊一路小跑,朝洛陽宮趕去。

從信使口中,巴寧泰得知這次軍情是日本傳來的,準確地說是西海鎮守府送來的。

信使無從得知具體信息,巴寧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渤海海軍出事了!

也不怪,畢竟前腳纔要把海軍都指揮使丁驍調走,後腳那邊的文官就發來急報。

巴寧泰冷哼一聲,已經在考慮如何藉助此事限制陳佑插手軍事了。

匆忙趕到樞密院,趙普和胡承約已經坐在議事廳中。

“樞相到了。”

“巴相來得早。”

趙、胡二人起身打招呼。

陳佑可以壓制巴寧泰,不代表他倆可以不把這一位軍功赫赫的樞密使當回事。

“嗯。”

巴寧泰點頭致意,快步走進議事廳,坐到屬於他的位置上:“什麼情況?”

兼任樞密副使的趙普快速介紹情況:“日本對海軍和西海鎮守動手了,至齊鵬飛離開西海,夷人已然包圍丁驍。”

胡承約補充一句:“則平已經派人通知諸相,應該很快就會趕到。”

在聽到趙普的話後,巴寧泰就知道他路上的考慮全部作廢了。

不過相比於海軍叛亂,日本毀約進攻的嚴重程度要稍微輕一些。

不等巴寧泰開口,薛崇和魏仁浦先後趕到。

簡單瞭解情況後,五人一同等待陳佑。

過不多時,陳佑腳步平穩地走進議事廳,剛一進門就笑着抱怨:“本來今天下午要去書院,都出城了,結果被信使喊了回來。”

“少聽一節課,我想那些學生不會有意見。但要是多拖延一天,在日本的將士們恐怕會多死不少。”

巴寧泰毫不客氣。

他是樞密使,軍事上出了問題,他是第一責任人。

陳佑非但沒有變臉色,反而頗爲贊同地點頭:“說的也是,那麼,先把齊鵬飛叫過來吧,轉述過來的總歸沒有本人說得清楚。”

陳佑坐下沒過片刻,齊鵬飛便被喚到議事廳。

這是齊鵬飛近四十年人生中的巔峰——周國朝廷中權勢最大的六個人都要聚精會神聽他說話。

嚥了口唾沫,齊鵬飛甚至不敢擦掉額頭上滲出的汗珠,微微低着頭從抵達海軍軍營開始敘述自己的日本之行。

不知過了多久,齊鵬飛站在議事廳外,恍如隔世的感覺涌上心頭。

而議事廳內,氣氛不算凝重。

不過在座六人全都眉頭緊皺,權衡利弊。

他掃視諸人,繼續道:“我認爲守住西海就好,主要精力應該放在高麗上。只要高麗能夠穩定,隨時都能對付不遵詔令的日本。”

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三百十九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六)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七十章積勞成疾爲哪般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四百六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五十五章皇宮大內初見聞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六十四章戰事不順布閒棋第四百二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四)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四百七十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九)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一百三十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七)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七百五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一)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四)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六十五章套路從來得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三百九十八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一)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三百四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