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蟬聯

bookmark

吳亦凡被李良這一通Freestyle說的一臉懵逼。

你這不是和沒說一樣嗎?

我也知道我投籃不好,要麼軟要麼歪的,那您倒是指導我一下啊。

“我想學你的投籃姿勢,是這樣嘛?”

吳亦凡不放棄,學李良的手腕投籃發,小手一抖,一個三不沾。

李良看着吳亦凡的三不沾略感尷尬。

他告訴吳亦凡,“我的投籃姿勢比較高級,你還是別學了,學不會,科比的你也學不會。”

李良倒不是不想指導吳亦凡,是他真的沒法指導。

像他這種,還有科比、雷阿倫、庫裡等球員的投籃姿勢,都是普通人難以複製的。

你硬要去學,結果就是隻得其形而不得其神,並且命中率不咋地。

投籃姿勢這個東西,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不一定要追求所謂的標準姿勢。

“那你覺得,什麼樣的投籃姿勢最適合我?”吳亦凡又問道。

雖然他唱歌演戲都不怎麼樣,但對籃球的喜歡還是非常真誠的。

既然他這麼真誠的提問,李良當然也要真誠的回答他,道:“要不,你就學學馬里昂的姿勢吧,我覺得他的投籃姿勢挺酷的,聽我的沒錯,沒有人比我更懂投籃姿勢。”

吳亦凡一撇嘴,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李良也只是和他開了個玩笑,隨後他把納什叫過來,讓納什來指點吳亦凡投籃。

其實納什的投籃方式是相當適合普通人的,尤其是手臂力量不足的人,能夠充分使用到整條胳膊的力量。

而吳亦凡其實更喜歡受到李良或者科比的指導。

沒辦法,打籃球,帥也是一種硬需求。

指導吳亦凡成了名人賽開始前的一點小插曲。

在名人賽後,又進行了新秀挑戰賽。

到了第二天,技巧大賽、三分大賽和扣籃大賽又接連進行。

不過這次,李良沒有參加任何一項比賽。

全明星賽前都盛傳李良要參加扣籃大賽,達成史無前例的扣籃、三分雙冠王。

不過李良還是咕咕咕了,並沒有報名參賽。

畢竟要臉,自己的扣籃水平還是不夠。

就算有J博士的爆炸頭,他身體素質其他方面也達不到要求。

尤其是彈跳,這是一切扣籃的基礎,這個身體素質的提升是最困難的。

在系統中,彈跳、速度這兩項維度的增值劑已經漲到天價,李良要提高一點都要傾家蕩產。

而做任務呢?速度沒有任務,彈跳的任務最簡單,就是讓你遠距離的扣籃。

李良心想,NM的老子要是能扣,還用得着做任務嗎?

任務完不成,我怎麼能這麼遠扣籃呢?

我不能這麼遠扣籃,我怎麼完成任務呢?

任務完不成,我怎麼能這麼遠扣籃呢?

……然後就陷入了死循環。

所以,李良只能和詹姆斯一樣放鴿子,不然到時候扣籃大賽高難度一個扣不進,低難度扣進了丟人,他的一世英名豈不是毀了?

而李良在場邊親眼見證了16年的扣籃大賽後,不停的安慰自己,沒有參加的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因爲今年的扣籃大賽,可以說是2000年卡特、麥迪、弗朗西斯三雄爭霸後,最爲精彩的一屆了。

在扣籃大賽參加的大牌越來越少,動作創意越來越難的情況下,森林狼和魔術的兩位小將扎克-拉文和阿隆-戈登奉獻了一場極爲精彩的對決。

兩個人正好代表了扣籃界兩種風格,一個飄逸,一個力量美。

拉文飄逸修長,而戈登形如半獸人。

他們的對決讓人想起了當年邁克爾-喬丹和威爾金斯之間的對抗。

一個以滑翔、舒展而賞心悅目,一個則以暴力重扣刺激眼球。

同時,兩人在扣籃的難度上相較於前輩都有更大的進步。

拉文的風車,和戈登的摺疊胯下,一時間讓多倫多和電視機前的球迷感到振奮。

連一向覺得扣籃大賽有些乏味無聊的李良,都在場邊驚訝的合不攏嘴,做出了和當年奧尼爾看到卡特扣籃時一樣的表情。

雙方的表現都太過於精彩,現場的評委滿分50分,說真的實在是少了。

有些扣籃給50分,那是因爲滿分就只有50分。

一直到最後一扣,雙方纔分出勝負。

拉文還是技高一籌,拿下了扣籃大賽的冠軍。

看到拉文奪冠,而戈登一樣得到無冕之王的稱號,李良再一次慶幸自己沒有參賽,不然肯定決賽都進不了,還要成爲兩位年輕人的墊腳石,搞不好要被玩梗玩一年。

因爲扣籃大賽太過於精彩,以至於之前三分大賽和技巧挑戰賽的光芒被掩蓋了不少。

技巧挑戰賽和三分大賽都可圈可點。

新科狀元秀安東尼-唐斯以中鋒的身份拿下了技巧挑戰賽的冠軍,代表了當下內線的新潮流。

而三分大賽成爲了水花兄弟爭奪冠軍的戰場。

克萊-湯普森在決賽中開啓了無雙模式,連中11球,拿下27分,成功奪魁。

他們兩人都展現了高人一等的三分投射水平。

當然,湯普森賽後不無遺憾的表示,布魯斯-李沒有參賽,讓他覺得這個冠軍的分量不夠沉。

全明星週末的第三天,最後的重頭戲到來,全明星的正賽。

東西部明星隊之間的對決。

西部是星光熠熠,有即將退役的老將科比,有正當紅的李良、杜蘭特、庫裡、萊昂納德,板凳席上還坐着哈登、威斯布魯克、湯普森。

東部又是詹姆斯領銜,還有韋德、保羅-喬治、安東尼和洛瑞。五個首發,三個是03一代的,現在是2016年,03一代已經算得上是老將了。

東部中生代的球星嚴重匱乏,也是導致東部球隊難以和西部抗衡的重要原因。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管理、選秀能力不行,以及李良這貨反覆橫跳。

他但凡在東部繼續呆着,也不至於這麼一頭沉。

因爲是科比的最後之舞,所以比賽開始後,西部這邊的明星都不停的把球傳給科比,讓科比來完成進攻。

科比也是不負重,咣咣連鐵五個。

杜蘭特實在忍不了,終於開始自己拿球幹了。

而李良還能忍一忍,對科比道:“老科,你再投不進,你本賽季唯一的MVP就要拿不到了啊。”

科比沒有理李良,但這句話好像刺激到了科比。

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科比把握住了機會,開始連續的進球。

東部全明星這邊也是心領神會,對科比的防守不嚴密。

讓他投去吧。

結果,隨着比賽的深入,半路有個程咬金殺了出來——威斯布魯克。

他似乎並不認同把MVP讓給科比的默契。

在替補登場後,威斯布魯克開始大量的持球進攻得分,並且防守端也非常的積極。

他的數據是一路飆升,很快就超過了科比。

從這點上來說,威斯布魯克倒是和科比很像。

正如2003年全明星賽科比攪了喬丹退役、絕殺的好事一樣。

對威斯布魯克來說,籃球場上沒有什麼成人之美,一切都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

想要MVP,你只能自己去拿,而不能別人給。

威斯布魯克一時間激發了科比的鬥志,科比也開始認真打起來。

這兩個超級後衛認真起來那還得了?

西部隊很快就從領先變成了落後。

得了,西部隊要是輸了,你倆誰都拿不到MVP了。

關鍵時刻還是李良出來救場,這貨再度帽子一戴,開始玩起了匪夷所思的花球。

突破、籃板、三分、拋投,率領西部隊反超了比分。

之後,李良手感越打越順,和保羅-喬治開始互飆三分球。

喬治全場手感火熱,投進了9個三分,而李良也在下半場一個人投進了8個,場面一時間非常好看。

最終,西部隊197:180,大比分的優勢戰勝了東部隊。

雙方的三分球投的巨多,導致比分也是極高,但觀賞性確實不如過去扣籃多的全明星賽。

李良一個不小心,全場砍下33分,又一次成爲了星中之星。

他也成爲了NBA歷史上第一個蟬聯全明星MVP的球員。

第三百三十四章 值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阻止黑八奇蹟第四百零九章 鬼魅的想法第一百一十章 首秀殺手第九百五十一章 沒媽的孩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瞎解說第七百九十四章 剋星第五百四十八章 狀元籤第一百八十四章 神奇的丸子第七百四十九章 套餐第六十一章 下不爲例第三十一章 金礦第七百三十二章 馬屁第一百八十章 強投三分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帥的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科定諤的骰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王再臨第八百八十七章 傳承第五百二十一章 真香第三百七十六章 彩虹屁第八百八十六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四十六章 辣個籃人第九百六十一章 末代皇帝第九百六十一章 末代皇帝第五百三十一章 不如加入我第三百三十九章 狙殺第一百三十章 割你沒商量第七百四十二章 冠軍咯第三百八十九章 player maker第六百六十八章 自願的第七十六章 名場面第四百零九章 鬼魅的想法第九十五章 躺輸第五百八十八章 回一句我就輸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戰術大師第七百二十七章 一己之力第六百五十章 偷個技能玩玩第七百四十七章 軍備競賽的號角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累第四百六十三章 這到底是爲什麼第一百九十八章 做一個真正的內線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看好你第二百三十七章 都怪你第七百五十四章 落下帷幕第八百九十四章 少輸當贏第六十九章 60年代的比賽第五百四十五章 勝利的光芒第七百一十章 絕望的重任第七百七十九章 另立中央第五百三十三章 暫停不夠用第一百五十八章 里程碑第一百五十五章 上廣告了第二十三章 贏大獎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見青春第七百五十二章 顏值很高的球隊第六百零一章 鋼鐵之軀第六章 爭第二第七百四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奸商第八百七十九章 就這發球第六百四十七章 要考研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可思議的一投第四百六十三章 這到底是爲什麼第八百七十七章 開了個好頭第五百三十章 精緻的籃球勝利主義第三百四十四章 巨星vs團隊第八百六十五章 更難打第六百九十一章 想念23號第七十七章 回報第八百三十七章 心理戰術第九百四十九章 加州內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原諒你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瞎解說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會緊張第七百零八章 我又學會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信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切盡在control第六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天才第二百二十八章 波士頓不是福地第五百零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十章 好消息第六十八章 飛機上的任務第五百三十八章 考慮下一個對手第八百五十九章 志在必得第九百一十四章 充滿挑戰第六十三章 走上最高舞臺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造膏第五百七十九章 回家的誘惑第三百二十一章 無影腳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看好你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口氣第五百九十四章 脫層皮警告第三百一十章 鑰匙第六百二十七章 自學成才第六百七十六章 心想事不成第三百二十四章 整爆炸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解氣第三百二十五章 數據抑制器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值得第四百一十章 布朗的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