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危機重重的NBA

bookmark

2017年的NBA全明星賽,繼2014年後再一次來到了南方城市新奧爾良。

這是近十年來,新奧爾良第三次舉辦全明星賽,分別是08年、14年和17年。

足以見得,NBA方面是多麼的想開發南方市場。

不過今年的全明星,實在是有點一頭沉。

東部星光暗淡,首發陣容是歐文、喬治、字母哥、哈登,外加一個吉米-巴特勒。

幸好哈登在1月份被交易到了凱爾特人,進入了東部的首發,不然這牌面實在沒法和西部相比。

西部的首發是李良、詹姆斯、庫裡、杜蘭特加上威斯布魯克,替補席上還坐着戴維斯,倫納德、保羅、湯普森等人,實在是星光熠熠

這全明星,把東部撇了不算,西部全明星內部分個詹姆斯隊、李良隊,看點估計都比現在的全明星賽多。

同時,李良這貨再次食言,沒有參加今年的三分大賽和扣籃大賽。

去年的扣籃大賽是真的好看,相比而言,今年就遜色了一些。

依舊沒有頂級明星加盟,最後冠軍被羅賓遜三世拿走。

而三分大賽,庫裡見李良不參加,他也不想參加了。

最後冠軍歸於埃裡克-戈登。

圓臉登哥今年在國王三分球命中數和命中率都僅次於李良,成爲李良身邊最重要的得分手。

到了全明星正賽,西部和東部的差距確實太大了。

杜蘭特、李良、詹姆斯三人聯手,前場的進攻根本沒法打。

西部隊一路像推土機一樣碾壓過去。

庫裡這貨在比賽中各種亂扔三分球,瘋狂打鐵。

NBA全明星賽的三分球越來越多,花哨的扣籃越來越少。

過去,人氣球星都是扣將。

如今,人氣球星都是三分投手。

正式比賽的時候,三分球投的過癮。

到了表演賽,你一個我一個的三分,還老是不進,觀衆能樂意嗎?

進入21世紀全明星賽的收視率就一直在下滑。

2002年的時候,收視率打到過一個巔峰,8.2的收視率。

因爲那一年,邁克爾-喬丹迴歸,直接把前一年5.1的收視率,拉昇了3個點。

到了2003年,姚明加盟NBA,喬丹的最後一季,全明星的收視率依舊達到了6.6的高點。

之後,全明星賽再也沒有破過6,這幾年更是一直在4左右徘徊。

李良的榮譽,本來應該成爲全明星的保障的,今年這貨又是票王。

但很可惜,他是個中國人,不是美國人。

如果他是一個美國黑人球員,早就在美國籃壇徹底封神,直接預訂歷史最偉大運動員席位。

如果他是一個白人球員,那更不用說,NBA在四大聯盟將超過MLB,直追NFL。

這就是超級巨星的效應,但有前提,美國人。

李良在進聯盟的前兩個賽季,那叫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因爲有新鮮感,一箇中國低順位球員,奇蹟般的取得這樣的成就,簡直就是完美勵志劇本。

所有人都愛看這樣的劇情,都喜歡這樣的主角。

作爲一部電影,絕對是成功的,尤其是在湖人的第一年。

到了第二部續集,洛杉磯同城兄弟,大傢伙還是覺得新鮮。

因爲原來還有人敢這麼做,拒絕續約湖人,跑去快船,並且又拿到了冠軍,簡直是太酷了。

第二部,依舊大獲成功。

到了第三部,前往步行者的時候,劇情還是不錯的。

放棄成立王朝的機會,跑去偏遠的小球隊拯救沒有拿過冠軍的球隊。

不過因爲步行者人氣遠不如洛杉磯的球隊,所以叫好不叫座。

對李良的差評肯定也開始出現。

到了第四部,雷霆三巨頭,李良基本徹底成爲了美國球迷心中的大魔王。

加上從那時候起,美國對中國的輿論壓制越來越多,負面評價也越來越多,所以,李良再也不是那個“人家人愛甘李良了。”

目前,真正完全歡迎、喜愛李良的,就只有國王球迷,以及,凱爾特人球迷!

對,凱爾特人球迷還是對李良有着莫名的喜愛。

在各種網站投票中,李良在波士頓的人氣一直非常的高。

真不愧是李良的精神故鄉。

東西部失衡,觀衆審美疲勞,網絡衝擊,加上球員打法不再絢爛好看,2017年的全明星賽辦的算中規中矩。

不算特別糟糕,也沒有留下什麼經典的片段。

收視率相較於上個賽季,又下滑了0.1個百分點,如果繼續下滑下去,下個賽季就要跌破4了。

作爲新任總裁的亞當-席爾瓦看到這樣的情形當然很是着急。

在上任後的這段時間裡,他一直在進行着各方面的改革。

比如爲了擴大NBA的影響力,今年NBA各獎項將不再在常規賽結束、季後賽進行中時頒發,而是統一到總決賽結束後舉辦一個頒獎晚會。

還有在賽制方面,廢除了長久以來已經沒有什麼意義的賽區排名制,東西部全都按照勝率進行排名。

但這些改革都是一些小修小補,不是根本性的變革。

NBA如同一個封建王朝,在經歷了斯特恩時期的銳意進取、大刀闊斧的改革後,逐漸進入一個瓶頸期。

斯特恩改革時,NBA是內憂外患,已經差勁到總決賽深夜錄播,岌岌可危的地步。

他可以說是臨危受命,從深層次對NBA進行了徹底的改革。

“政治”上,全面推翻了過去的選秀和自由市場制度,利用選秀抽籤和軟工資帽,扼殺了凱爾特人集團在聯盟一家獨大的可能,讓NBA進入全面競爭的時代。

“經濟”上,和電視臺簽訂新轉播合約,並積極尋找贊助企業,和像“佳得樂”這樣的公司互相成就,大大開拓了聯盟的財源。

“文化”上,確立了球星導向戰略,擅長講故事,製造對立,從黃綠雙雄爭霸,到喬丹登基,把NBA塑造的英雄遍地,故事性十足,好看極了。

“軍事”上,奉行了擴張主義,先是在美國本土不斷引入新球隊,開拓新市場,同時奉行全球戰略,在歐洲、亞洲、澳洲體育文化市場攻城略地,塑造了NBA的過硬品牌。

這一系列的改革,讓NBA在21世紀達到了一個頂峰期。

但所謂盛極而衰,NBA想更進一步,就遇到了天花板——籃球運動本身的影響力,在全球不如足球,在美國不如棒球、橄欖球。

亞當-席爾瓦接手後,做了種種嘗試,但“政治”上無所作爲,跳不出斯特恩定下的框架,“文化”上被李良爲首的一批人,搞得狼狽不堪,喪失了話語權和主導權,“軍事”上也無力繼續擴張,在歐洲永遠幹不過足球,只剩亞太市場是最後的寶地,“經濟”上,新轉播合同是斯特恩時代就簽訂的,席爾瓦想破局,想走博彩這套危險的路。

同時,隨着整個大環境的變化,席爾瓦要面對的問題會越來越多。

潛藏在繁榮景象背後的,是重重的危機。

着急也沒有用,起碼現在NBA還是首屈一指的,全世界最好的籃球聯賽。

並且第二名根本看不到它的背影。

第九十一章 閉關修煉第四十二章 名記第二百二十四章 飢渴難耐第九百三十七章 後程發力第九百四十四章 面臨大考的李良第二百七十一章 科比的絕活第八百二十八章 解氣第五十九章 別想着白嫖第三百五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八十二章 不讓你首發美國人的傲慢與偏見,和中國人的態度第一百七十一章 華盛頓會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不會第六百二十六章 讓我來防第七百八十六章 一口氣第四百九十四章 被針對第八百六十五章 牌手第六百六十八章 完美首秀第四十九章 科比的憤怒第三百三十章 雨人的傘第五百九十二章 衝第三百零五章 原形畢露第二百八十六章 拍蚊子第三百三十章 腦子不知道用什麼做的第五百零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五百五十三章 不看筐也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勇敢者的遊戲第七百五十三章 中選第六百九十八章 要均衡第四百零八章 安心看球第三百三十二章 過癮第七百二十九章 放他打第一百一十四章 5.8%第一百六十五章 能防住杜蘭特的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幸運之手第六百六十五章 蹲底角第八百七十二章 都是破綻第三百三十九章 狙殺第七百五十三章 中選第九百三十九章 反擊潮第八百一十五章 鐵塔第七百三十九章 有一個好消息第三百四十章 Beat LA第五百四十八章 狀元籤第一百零三章 我就是李竿見影第三百四十一章 自信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最佳開局第九章 鋼牙妹第八百四十七章 恆星第六百九十五章 上帝的左手第八百六十三章 提前結束第三百八十九章 player maker第一百四十二章 合理與不合理第六百五十九章 真德秀第五十一章 俠盜第十九章 女科蜜第九百四十四章 面臨大考的李良第四百零五章 不復合常理第一百五十章 歷史最佳開局第六章 爭第二第八百零八章 威斯布魯克的鬱悶第一百四十二章 合理與不合理第一百三十六章 鞋子、襪子和鞋帶第三百六十章 決定第一百二十章 天使之城書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教練第七百一十七章 三連冠的最後一步第一百三十五章 曾經的美好時光第九百四十七章 又是橫掃第八百六十五章 更難打第一百零七章 完美的一天第八百六十六章 你的預測完全錯誤第三十章 身體素質的提升第七百零四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九十七章 隨便說說當真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怎麼吃飯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王八唸經第八百七十九章 就這發球第七百八十一章 送分童子第六百八十九章 美如畫第八百七十八章 得分後衛第三百八十九章 player maker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來打五號位第一百九十三章 欺負老實人第八十一章 成長快樂第三百三十七章 狙擊手第七百四十三章 爸爸去哪兒第三季第九百五十四章 爲所欲爲第一百零二章 承受不來第九百零一章 黑了一圈第二百零五章 新隊友第五百零三章 惡人還需惡人磨第四百八十一章 賤不賤第一百一十八章 遊戲體驗太差第二百二十九章 球盲K第一百二十六章 賭性第二十一章 版本特性第七百九十二章 什麼都想做第三百三十三章 良心不會痛第九百五十七章 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