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八點多的時候,江藝的電話終於打了過來:“鵬哥,我到家了。”
我聽他的聲音有點低落,頓時問道:“怎麼了?”
“江影···希望我站在她那邊。”江藝輕輕嘆了口氣。
“那你怎麼想?”我追問道。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隨後傳來他有些疲倦的聲音:“我說不可能。”
“不是因爲在她和安寧哥之間,我和安寧哥的關係更好。”
“而是她要幫李剛那種人,反過來對付兒時的朋友,我不能接受。”
我知道江藝的心性,頓時認可道:“我明白,那後來呢?”
江藝繼續道:“江影要求我,就算不幫她,也不能妨礙她。”
“如果我依舊站在安寧哥這邊,她會把我當作敵人。”
說到這裡,他自嘲地笑了一聲,顯然心緒複雜。
我都不知道能怎麼安慰他,一時陷入了沉默。
最後,我忍不住好奇地問道:“安寧哥到底做了什麼對不起她的事情,讓她這麼耿耿於懷?”
江藝猶豫了一下,回答道:“鵬哥,有些事情不是我不想說。安寧哥不想讓人知道他的過去,一直不准我提。”
“但在那件事情上,安寧哥的確有錯。當初都是窮瘋了的孩子,做夢都想着出頭,恨不得每一個機會都把握住,沒有機會都創造機會。”
江藝有點感慨的意思,將三個人少年時的抉擇娓娓道來。
江安寧和江影不甘貧窮,不想再過哪怕多一天的苦日子。他們無所不用極其,就想着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
同樣的生活環境,江藝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作風。前面兩人是拼了命想改變現狀,而江藝卻選擇了隨遇而安,充實自己。
“如果現實生活已經那麼慘了,不妨把精神生活過得更好。”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下,他才一門心思地學習了很多別人看來無用的東西。
兩種不同的思想,也說不上誰對誰錯,但性格上顯然有明顯差別。
江藝他們的生活條件並不好,能夠看到的機會更是極其有限。後來江安寧搶走了本屬於江影的機會,纔有了後來的成就。
我基本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可還是覺得一頭霧水。
這個機會是什麼,怎麼說得這麼模棱兩可?
“大學創業的機會?”我想到江安寧給我提到過的事情,頓時猜測道。
“不是。”
江藝輕聲道:“我們小時候很窮,要供人讀書的話,只能選一個。”
我頓時瞭然,心裡驚歎道,這特麼得是多窮啊!
難怪,江安寧現如今如此自信的一個人,初中那會喜歡一個女生都不敢表白。
別說什麼狗屁窮也可以很自信,普遍的事實就是,窮人的孩子看到富人孩子的生活,下意識就會覺得自慚形穢,感到自卑。
這種事件我聽說過,以前有個高考狀元就是典型的例子。農村溝溝裡出來的金鳳凰,連學費都是村長髮動一整個村子的人籌集的,家裡還拉了貸款。
後來新聞報道後,才紛紛有熱心人士進行捐助。
我都有點不明白,就像《變形記》這檔節目裡的窮山區,爲什麼這麼多年了還沒能落實改革?
有時候是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無法想象富人的生活。
但也有時候是處境優渥限制了我們,很難想象一些地方會窮成什麼樣子。像那種大山裡讀小學的人,或許連書本都不齊,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沒法上初中。
“你讀到什麼學歷了?”我純粹出於好奇,問了一句。
“初中。”
江藝一句話,徹底把我華麗麗**倒了。
對不起,我不是很相信。
隨後他告訴我說,本來他的成績最好,甚至是高過江安寧的。
但是江安寧找到了他,說他想讀高中,還要上大學。
鄰近中考那會,確實沒錢再供三個孩子讀書了。
江安寧說這一番話,其實意思就非常明顯。
沒有找江影,只是因爲他知道,江影是不可能答應的。
“苟富貴,勿相忘!只要我出人頭地了,我一輩子都記得你江藝的好!”
這是江安寧當時吼出來的話,甚至放棄了自尊,要向江藝下跪。
按照我對江藝的瞭解,基本已經能猜到後面發生的事情了。
果不其然,江藝告訴我,他當時就嚇壞了,趕緊拉着江安寧起來。
第二天上午,他就小心翼翼地找到他爹江雲陵,說他不讀書了。
江雲陵氣得不行,罵得他狗血淋頭,還關了禁閉不給飯吃,讓他好好想清楚。
“後來呢?”我聽得有些沉重,覺得可能是人老了,聽不得有那麼一點扎心的故事。
“我沒去中考,被打得哇哇哭着跑。”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安寧哥去偷了個紅薯,烤給我吃。”
“我一邊哭一邊吃,讓他記得自己說的話,以後混出頭了不能忘了我。”江藝輕輕嘆了一口氣。
事實上,江安寧也的確沒有忘了他。
但江安寧一直在拼命學習。他那時還看不到其他的路,能選的也就只是讀書,甚至連讀書的機會都如此來之不易。
雖然江藝沒能上高中,但江安寧卻一直抽空,拿教材給他上課。
除了沒在學校,他和其他學生一樣學習看書,甚至玩命一樣把課本抄了下來,就爲了江安寧不在的時候也能學習。
江藝一樣地做題,和他們一樣地考試。這麼惡劣的環境,愣是憑着天賦和努力,每次分數都要壓過江安寧一點。
我聽得心裡滿是震撼,這是特麼怎樣的經歷啊?
“那你後悔過嗎?”我問了一句。
“後悔過,”江藝如實回答,“可已經沒法回頭了。”
後來高考的時候,因爲江安寧發揮有所失常,比江影低了七分。
只能艱難供一個大學生的時候,那麼該選誰就顯而易見了。
不讀那個大學,江安寧就不可能獲得大學生創業的機會,更不可能認識他的富二代前妻。
這裡,就是江安寧一生中最重要的命運轉折點。
他太清楚自己的狀況了,直接說他不能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