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監正的來歷(上)

第296章 監正的來歷(上)

“諸天千星玄光遁法!”

星輝一閃,紀天賜出現在肉身旁邊,來不及帶走肉身,三道攻勢,就已經降臨。

不得已之下,紀天賜只能選擇用肉身硬抗。

轟——

轟——

轟——

雷霆降臨,狂風臨身,神芒斬落。

若是普通的大宗師,被任何一道攻勢打中,都必死無疑,更何況是以肉身,一口氣接下三道如此恐怖的攻擊。

“殿下!”

“殿下!”

“紀天賜!”

一聲聲驚呼,從姜天行等人的嘴裡發出來。

原本正在追逐金蟬的他們,不由放慢了腳步,思索着要不要去營救紀天賜。

不過很快,紀天賜的話,安撫了衆人。

“無妨!”

“孤沒事!”

“你們去追殺孝元帝。”

隨着紀天賜的話音落下,他右手一揮,吹散塵埃,露出他的身影。

此時的紀天賜,身上的衣服,破破爛爛的,沒有一處完好。胸口之上,更是被轟出三道可怕猙獰的傷口,傷口上還有焦黑之處。

不過好在,這三道猙獰的傷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癒合,眨眼間就已經好了七七八八。

不死之軀,再一次幫助了紀天賜。

三位人間行走面面相覷。

紀天賜肉身的強橫,幾乎超出了的想象。

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麼變態的肉身,能夠迎接他們三人全力一擊?

“撤?”

“再不走,我們就走不了了。”坤道人當機立斷,選擇了撤退。

巽道人和震道人也點點頭,化作兩道虹光,朝着遠處遁去。

因爲三位人間行走的插手,不僅是他們三人從容遁走,就連孝元帝寄生的金蟬,也遁出幾十裡地。

即便紀天賜想要追,也追不上了。

“功虧一簣啊!”

紀天賜狠狠地砸了砸拳頭,不甘心地說着。

若非人道閣橫插一腳,孝元帝怎麼可能逃出生天。

紀天賜的內心,恨不得吃人道閣的肉,喝人道閣的血,方能消除心中之恨。

金蟬中的孝元帝,也發現了紀天賜等人,已經無力追趕他,忍不住大笑出來。

“哈哈哈哈!”

“紀天賜你等着,給朕三年,朕會捲土重來的。”

脫離了生命危險之後,孝元帝嘚瑟起來,放了一句狠話。

只是他的狠話纔剛剛說出口,一隻黑色巨手,突然出現,擋在了孝元帝遁去的方向。

就彷彿,這隻巨手,早就料到了這一幕,正好截住了孝元帝的去路。

從紀天賜的視角看去,就彷彿是孝元帝自投羅網一般。

黑色巨手輕輕一按,就把金蟬牢牢的按住。

“不用三年了,你也不用捲土重來了!”監正的聲音,迴盪在虛空之中。

“監正……是你……爲什麼……爲什麼你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和朕作對?”

孝元帝的聲音,又尖又細,充滿了瘋狂的歇斯底里。

他想不通,爲什麼監正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幫助紀天賜。

孝元帝心中悔恨啊。

之前他忌憚監正的神秘,沒有對監正下死手,只是和監正約法三章,讓監正中立。

沒想到,當初的一時手軟,卻成了現在的致命危機。

監正並沒有現身,他的聲音,從欽天監中傳了出來。

“孝元帝,你已經輸了!”

“你若還有一絲帝王的尊嚴,就應該認賭服輸,而不是把整個吳國的國運,都綁在你的身上。”

監正的嗓音,滄桑而神秘,黑色巨手一閃,就把孝元帝寄生的金蟬,帶進了欽天監之中。

緊接着,監正發出了邀請。

“殿下,可否來欽天監一敘。”

紀天賜沉吟一下,便決定去欽天監見一見監正。

他心中有很多的困惑,需要監正的解答。

“有何不敢!”

說着,紀天賜朝着欽天監走去。

“殿下!”

逍遙子想要阻攔紀天賜,卻被紀天賜否決了。

紀天賜不認爲監正對他有敵意。 或許,監正的許多做法,他看不懂。但是從頭到尾,他都沒有感受到來自監正的敵意。

甚至,監正還不止一次幫助過自己。

當然也有可能,監正是個老陰逼,藏得比孝元帝還要深。

但無論如何,監正是敵是友,都需要他親自去見一面,問一問。

況且紀天賜也有底氣,神州之中,已經沒有人能夠一對一地取走他的性命。

來到欽天監,欽天監一如既往的樸素簡單。

監正瀟灑地坐在對面,桌子上泡了兩杯茶水,熱氣騰騰的。

紀天賜坐在監正的對面,臉色凝重地說着。

“監正,我心中有很多困惑,想要問你。”

監正笑了笑,紀天賜的反應,在他的預料之中。

“儘管問,今天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監正的坦然,讓紀天賜鬆了一口氣,看來監正並非是自己的敵人。

“監正,你到底是誰人?”

開門見山,紀天賜就問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這個問題很重要嗎?”監正喝了一口香茗,笑了笑。

“很重要!”

紀天賜點點頭。

他想知道,監正的屁股,到底坐在哪裡?

監正沉吟了一番後,淡淡說道:“殿下你不用擔心我效忠的主人,我效忠的主人,他已經無法再幹涉這個世界的事情了。”

“更何況,殿下你之前,應該已經接觸了很多關於主人的事情。”

紀天賜眉頭緊皺,皺出一個川字。

對於監正主人的身份,心裡冒出了一個大膽的念頭。

“難道是……”

“沒錯,就是他。”

“主人他的名諱有很多,按照目前最流行的稱呼,應該稱作——祖龍大帝。”

果然是他!

想到到白骨尊者是被祖龍大帝鎮壓的,以及監正對於白骨尊者肉身的一系列安排,紀天賜就感覺到了監正與祖龍大帝之間一絲微弱的聯繫。

雖然早就猜到了監正的主人,就是自己那位穿越者前輩,但聽到監正親口承認,還是讓紀天賜心裡掀起了驚濤駭浪。

監正是祖龍大帝的屬下,那麼就意味着,監正至少活了兩千年。

千年王八都沒有監正活得久啊!

“孝元帝你打算怎麼處理?”紀天賜問了他最關心的事情。

“殿下你打算怎麼處理孝元帝?”監正反問道。

“自然是殺了這個禍害!”

對於紀天賜的想法,監正不以爲意地搖了搖頭。

“太浪費了!”

紀天賜:???

“監正你打算怎麼做?”

“當然是吞噬了孝元帝,然後佔據孝元帝的底蘊。”監正輕笑一聲,“雖然吞噬孝元帝有一些風險,但其中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孝元帝和殿下你們兩人的實力,都處於十三次破限無敵大宗師的層次。”

“殿下你若是吞噬了孝元帝的底蘊,就能更進一步。”

“成神?”紀天賜吐口而出,心中狂喜振奮,甚至有些按耐不住。

監正搖了搖頭,給紀天賜潑了一盆冷水。

“成神哪有這麼容易。”

“若是這麼簡單就能成神,那麼主人他當初,早就成神了。”

“不能成神啊!”紀天賜心中有些失望。

監正接着說道:“雖然不能成神,但是卻能成爲半神。”

“半神有多強?”

“如果不算上寶物的,半神境界,應該是神州最強了!”

監正話音落下,就看到紀天賜激動的神情,微微一笑。

“看來殿下你已經有了決斷,那麼孝元帝就交給你了。”監正右手一揮,將被封印的金蟬,送給了紀天賜。

寄生在金蟬之中的孝元帝魂魄,看到監正把自己交給紀天賜,瘋狂的尖叫出來。

“混蛋!”

“叛徒!”

“不要……朕乃九五至尊……”

孝元帝的尖叫,聲音尖銳,弄得紀天賜心煩意亂,果斷地又加了一層封印。

“聒噪!”

“給我閉嘴!”

封印落下,孝元帝便再也發不出聲音來了。

(本章完)

第137章 本命之精(二合一)第184章 太湖十八寨,一網打盡第188章 青姨以身飼虎第236章 紀天賜的秘密第75章 青丘秘藥,四次破限(除夕快樂)第107章 風捲殘雲第197章 晉升大宗師(上)第44章 孤傷的越重,就越肆無忌憚!第113章 攤牌第183章 真假張海媚第235章 先天道體的秘密第108章 武道真意(12更,求訂閱)第115章 太子形式,一片大好第175章 五次破限(上)第143章 殿下,未卜先知,近乎鬼神第17章 孝元帝和監正第161章 紀天賜的大寶貝第190章 私會第47章 胡伯,程大人身子骨弱,動手輕點第138章 司琴,廣陵慘案第161章 紀天賜的大寶貝第163章 大軍出動,劍指太湖第85章 醉香樓,蕭荷兒,蕭藝無雙第226章 奇物,又見奇物!第261章 白骨大聖,降臨第198章 晉升大宗師(中)第171章 奇物,法劍第132章 史上第一倒黴蛋第254章 白骨殿的老巢第275章 黑霧,二五仔第177章 中了埋伏第57章 小獵人,壞的流膿了!第143章 殿下,未卜先知,近乎鬼神第153章 聖母,好生養(1800 1900訂加更)第264章 青松別院中的真相第11章 東海異寶,蜃樓珠第280章 本源海第203章 呵呵,朕的好兒子啊!第79章 陰司八王第23章 青姨,你陪?第277章 蠻橫碾壓第289章 兩儀破元勁第287章 晉升大宗師第1章 冒充五皇子第255章 千絲萬縷第51章 口諭,三皇子的拜訪第183章 真假張海媚第255章 千絲萬縷第105章 落入圈套的鬼算子第193章 接風宴第105章 落入圈套的鬼算子第36章 老五,孤要殺了你第104章 另有隱情第10章 紀天賜,是個下流胚子第242章 聊天羣的來歷第304章 鎮殺人間行走第256章 邗文帝的決斷第282章 蘇芷菁遇險第176章 五次破限(下)第199章 晉升大宗師(下)第142章 隱情第117章 一場大戲第157章 帝王之威第34章 小獵人,我陪你練拳第304章 鎮殺人間行走第254章 白骨殿的老巢第259章 大戰第187章 太子的秘密第274章 抵達鯤島第155章 盜一,你誤我啊!(2000 2100訂加更第165章 直搗黃龍,平陽子破陣第162章 安家多美人,太湖十八寨(均訂加更第31章 北望弓第97章 蕭荷兒,你背叛我第290章 父子之戰(上)第51章 口諭,三皇子的拜訪第110章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第144章 天羅地網第125章 成仙三劫第31章 北望弓第158章 五皇子,再下一盤大棋(2400 2500訂第185章 請五殿下降臨第209章 大開殺戒第200章 紀天賜的計劃第264章 青松別院中的真相第228章 被封印的心臟第176章 五次破限(下)第64章 美人計第128章 策反景美人第104章 另有隱情第227章 浮出水面第72章 炎帝傳承第175章 五次破限(上)第133章 紀天賜的禁臠(二合一)第208章 兵變第311章 祖龍大帝成神之秘第212章 被戲弄的姜若水第169章 殿下,今晚我是你的人第28章 五弟,請題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