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請賜字

吳明徹擺了擺手:“此間大戰剛剛停歇,朝廷獎賞尚且未下來,此時召大將回京城,難免會引起軍中騷亂,陛下也曾投身軍旅,不可能不明白這道理,只要老夫上書陛下,陳述清楚,陛下必然會允許。”

蕭摩訶微微頷首,吳明徹的意思他明白,安頓好軍中爲首要任務,否則兩人倉促回京,準備不足不說,還有可能被陳叔陵趁着這個機會在軍中做手腳。大軍一旦混亂,那纔是真的一發不可收拾。

“事不宜遲,老夫現在就上書答覆陛下,”吳明徹沉聲說道,同時揚起頭看向蕭摩訶,“元胤,你既然來了,倒也不妨和老夫一起上書,你我二人之名字在上面,分量總是要重一些。”

嘴角抽搐了一下,蕭摩訶還是點了點頭。吳明徹這是無論如何也要綁着自己一起,不過現在的蕭摩訶除了依靠吳明徹的力量之外別無選擇。畢竟他要面對的可不只是南陳的皇帝,還有虎視眈眈的陳叔陵。雖然陳叔陵在四方樓上搞得小動作功敗垂成,但是也給蕭摩訶提了一個醒,這個揚州刺史做事無所不用其極,是個狠辣不好對付的角色。

自己行事,還是小心爲上。

當下裡蕭摩訶沉聲說道:“上書一事應當細細商議,末將前來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大都督先行答應。”

“哦?”吳明徹眉毛一挑。

蕭摩訶伸手一指蕭世廉:“某家長子世廉年逾加冠,之前身在沙場,全心盡在殺敵之上,未曾行加冠賜字之禮節,因此末將今日懇請大都督爲我這孩兒賜字。”

蕭世廉錯愕的看了自家爹爹一眼,不過旋即回過神來,向前一步踏出:“大都督允文允武,智謀雙全,得蒙大都督賜字,是晚輩的榮幸,還請大都督不吝賜教!”

吳明徹輕輕呼了一聲,自己想要拽上蕭摩訶,而蕭摩訶這也是毫不猶豫的要把自己和他綁在一起了。

古來家族之中都是邀請家中長老或者其餘德高望重的至交來給子侄輩賜字,表示家族對於子侄的信任或者彰顯老一輩之間的友誼,因此這賜字有着很大的講究,一旦承蒙長輩賜字,此人就等於和這位長輩有脫不開的聯繫。

這種給對方晚輩賜字的情況在世家門閥之間多爲常見,並且已經作爲一種世家之間聯絡感情的上佳途徑。

比如現在吳明徹給蕭世廉賜字,蕭世廉以吳明徹所賜之表字行走朝野之間,那些和吳明徹有交情的人,自然而然都會看在這吳明徹所賜給的表字上對蕭世廉多加照拂。當然這也相應的等於宣告了蕭家和吳明徹之間密切的關係,蕭家就已經可以算作吳明徹的“朋黨”。

而不等吳明徹開口,李藎忱也向前踏出一步:“啓稟大都督,晚輩本是即將加冠,奈何阿爹不幸離世,這加冠之事便也耽誤了,若是大都督不嫌棄,還請大都督也爲晚輩賜字。”

李藎忱目光炯炯的看着吳明徹,既然蕭摩訶想要將吳明徹和蕭家綁在一起,那李藎忱就不妨綁的更緊一些。

吳明徹看着李藎忱,不由得苦笑一聲:“武毅將軍也好,始興槍王也好,都爲當世之英雄人物,爲兩位之子嗣賜字······也算是老夫的榮幸了。”

蕭摩訶臉上神情緩緩放鬆下來,而旁邊心一直提在嗓子眼的的裴子烈也是臉上肌肉輕輕抽搐一下,嘴脣微張,同樣是鬆了一口氣。誰都知道吳明徹如果此時拒絕的話,就等於重新回到了中立甚至是站到了蕭摩訶的對立面,這對於本來就被推到前面的吳明徹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好事。

既然蕭摩訶想要將自己和他牢牢綁在一起,那吳明徹也別無選擇,倒不如順水推舟遂了這個人情。

當下裡細細打量着蕭世廉,吳明徹沉聲說道:“蕭少將軍胸藏韜略、一表人才,爲人膽大機靈,是一員將才,而名字‘世廉’二字更是蘊藏乃父對於蕭家能世代香火綿延、世代清廉爲人的美好寓意,少將軍年長,那老夫便賜你一個‘伯清’,伯者,蕭家之長也,少將軍當繼承蕭家虎膽,將蕭家之榮耀延續下去。而這‘清’字,清風兩袖,清水長遠,正可比擬乃父對你清廉傳家、香火連綿的期望。”

“伯清?”蕭世廉喃喃重複一遍,旋即急忙一拱手,“多謝大都督!”

蕭摩訶不卑不亢的也是一拱手。

而吳明徹轉過頭看向李藎忱,嘆息一聲:“始興槍王乃是一代豪傑英雄,後來跟隨陳將軍北伐,幾乎成就我南朝數代未有之偉業,槍王以‘藎忱’二字予賢侄,想來也是寄託槍王盡忠報國、赤血丹心之心願。老夫惟願賢侄能世代盡忠,不枉槍王殷切期待和一腔熱血,這‘世忠’二字,便賜予賢侄,不知賢侄意下如何?”

李藎忱鄭重行禮:“晚輩謝大都督。”

而他心中也是苦笑一聲,世忠世忠,世代忠誠的到底是什麼?

是支離破碎的家,還是和自己實際上並無多少瓜葛的大陳?

而自己爹爹李成當初給自己起這個名字的時候,又是想要自己忠誠於什麼?

李藎忱緩緩擡起頭,看着掛在吳明徹身後的那一張輿圖。

南北朝之疆域縱橫交錯,無論北方的青色如何包圍,東南仍然有一片赤紅色。

或許······自家阿爹希望自己忠誠的,是這個民族,是這些和他們一樣在戰火之中流離失所的百姓。

吳明徹的目光在蕭世廉身上掃過,轉而落在李藎忱這裡。蕭世廉的性格和蕭摩訶很相像,再加上之前蕭世廉的表現,吳明徹能夠清楚的斷定蕭世廉是一個將才,或許多加磨練還可以成爲帥才,但是也就如此,他想要超過乃父恐怕沒有那麼容易。

但是對於站在蕭世廉旁邊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年輕人,吳明徹真的不敢妄下定論。

第一次,他有一種看不清楚一個人的感覺。

也因此,吳明徹給了李藎忱“世忠”這個表字能夠時刻提醒他要

忠誠於南陳。

看着李藎忱的身影,吳明徹喃喃感慨一聲:“這亂世紛爭不知道何時,或許這年輕人能多做些什麼······只是希望老夫這一雙混濁老眼沒有看錯人。”

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一六七零章 輸血第六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旨意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二二三三章 一箭三雕第二一六四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三百七十一章 劍指何處第一三九七章 靜水之下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二三三一章 今後國策,內擴外縮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題目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二零三三章 幽州捷報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九百五十一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詩會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會師靈武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一五零三章 年輕人的較勁第二一零三章 親守此地共存亡第一七一六章 失控的戰場第六百四十五章 帝王家第二零八三章 某亦同往第一五五七章 柺杖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一七九九章 天助我大漢第二二二二章 虛晃一槍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一百零五章 遇襲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八百五十八章 尉遲家的禮物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一九八三章 會師山巔第二二零八章 憋屈的精銳第二一九零章 激戰荒原第一八零八章 團聚第一二三五章 臉譜化的歷史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一四六三章 班師回朝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一九一二章 早晚會有那麼一代人(如約加更!)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七百八十章 分割第一六一二章 天下糧倉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二一九五章 洮水捷報第五百八十七章 談判代表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千零八章 別來無恙第一三一五章 後繼有人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