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零章 知足

bookmark

“如此說來······”侯秘激動的一把抓住於璽。

如此說來,藍田於氏不管願不願意,也沒有其餘的路可走了,就算是老將軍再怎麼覺得自己奇貨可居,也沒有別的選擇,藍田於氏能夠換來什麼,應該看李藎忱的決斷了。

於璽微微一笑:“是啊,不過不管之後如何,現在我們必須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在眼前這幫蠻夷的手中活下來。”

就當於璽說話的時候,被眼前的景象嚇住了的突厥人似乎在這個時候方纔反應過來,號角聲陣陣,大隊的突厥士卒向着城牆涌過來,雖然他們的投石機一晚上的工作似乎都已經沒用,但是至少這冰不是真正的城牆,因此突厥人也不會放棄。

大雪已經停息,但是突厥人隨身攜帶的燃料和糧食等等也在這一場風雪之中消耗的七七八八,如果他們還不能抓緊衝入靈武補充足夠的糧食和獲得躲避風雪的地方,恐怕整個部落就會受到徹底重創。

站在城頭上,於璽和侯秘下意識的對視一眼。

既然要戰,那便轟轟烈烈戰一場!

——————————

“李藎忱,欺人太甚!”

銀州,北上的大軍在這裡紮下了連綿一直到天邊的營寨,因爲北方這一場大風雪的影響,大軍一時半會兒也沒有辦法返回關中,甚至和關中的消息往來都已經時斷時續。

簡陋的府衙之中,楊堅狠狠的一拍桌子。

根據斥候的最新消息,李藎忱雖然已經不再主動進攻南陽或者武關,但是他的動作並沒有因此而停止,甚至派人前往鄴城和宇文憲聯繫,目標自然很明確,十有八九就是幫助宇文憲徹底拿下洛陽城以及周圍的那些重鎮。

當然作爲報酬,李藎忱很有可能會獲得南陽東南側甚至是東側屬於宇文憲的幾處城池,從而實現對南陽的包圍。

顯然李藎忱並不想要直接和宇文憲動手,而是寄希望於兩家一起對付楊堅,表面上看戰火已經平息,但是局勢卻依舊不可遏抑的向着對楊堅不利的方向傾斜。

當然以楊堅一向喜怒不動於外的性格,一般是不可能如此生氣的,主要是因爲除了李藎忱和宇文憲竟然悄然聯手之外,一直安安生生的給自己當傀儡的宇文贇,這一次竟然也多少流露出不合作的態度。

按照留守在關中的鄭譯所說,這一次宇文贇對於楊堅直接調動樑睿前往西北極其不滿,因爲這件事顯然沒有經過他的同意,而楊堅身在北方草原尚且還能夠控制關中的一舉一動,更是讓宇文贇深刻地感受到,這皇宮的花天酒地之外,一切似乎已經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可控。

曾經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楊堅,這個時候已經在朝堂上一手遮天,現在的情形甚至要比宇文贇想象之中宇文憲控制朝堂的情形還要嚴重和可怕,這也讓宇文贇第一次意識到,似乎自己現在除了一個皇宮之外已經什麼都影響不了也控制不了了。

宇文贇畢竟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主兒,他很快就表現出了對楊堅不可遏抑的厭惡,甚至還召集長安城中的皇親國戚,似乎要商量如何對付楊堅,同時宇文贇還毫不避諱的直接向自己的皇后楊麗華說,“當斬楊堅”,這話把楊麗華嚇得不輕,飛也似的派人前去報告鄭譯。

本來鄭譯因爲李藎忱的突然挑事以及尉遲迥在洛陽的蠢蠢欲動而焦頭爛額,沒有把之前宇文贇的變化放在心上,得到了楊麗華的稟報之後,他方纔意識到這位傀儡皇帝陛下似乎真的打算說到做到。

內憂外患同時襲來,對於楊堅來說自然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此他憤怒也在情理之中。

站在旁邊的兩個人卻都沒有說話,一直等到楊堅看過來,其中一人方纔緩緩說道:“丞相在朝中已經是一手遮天、獨攬朝局,所以陛下有這樣的想法也在情理之中,丞相無須奇怪。”

旁邊另一人也微微頷首:“陛下既然能夠把這樣的話直接對皇后說出來,說明陛下依然沒有什麼心計,就算是真的要使出手段,也不過就是一些丞相根本看不上眼的雕蟲小技,亦是無須掛懷。”

第一個開口的是丞相掾陰壽,而第二個則是御史骨儀。這昂個人可以說是楊堅的兩個智囊,一個負責統籌丞相府、也就是隨國公府的大小事宜,一個則負責監督和監察這些事情的安排和落實。在歷史上這兩人也是隋朝的開國功臣。

而且這兩個人的姓氏都比較怪異,讓人看了之後都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雖然他們的長相絕對稱得上儀表堂堂,但是因爲他們做的事情以及名字本身的原因,所以丞相府上下對他們也是敬畏有加。

楊堅嘆了一口氣:“餘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只可惜打拼這麼久,費盡苦心,這幾個小兒卻一個又一個的跳出來擾亂。”

楊堅實際上也知道自己應該知足,至少老天爺給了自己宇文贇這個皇帝,若是宇文贇和他的父親宇文邕一樣也有雄才大略,那楊堅這輩子恐怕都沒有什麼出頭之日了,至少等現在宇文贇反應過來的時候,楊堅已經不可遏抑的坐大了。

他身爲北周的丞相,儼然已經是在效法當年的曹孟德,這野心已經不言而喻,宇文贇到現在才後知後覺,爲時晚矣。

陰壽沉聲說道:“丞相無須過於擔心,當務之急是派遣大將、調集精兵前往潼關,以防尉遲迥入關中。至於桃林塞等要地,暫時丟掉也無妨。另外按照我們原本的計劃,蒲阪那邊也要早做準備了。北方事了之後,無論丞相打算直接跨過大河進攻,還是依託蒲阪防守,我們都得有所依憑。”

楊堅微微頷首,實際上這也是他和宇文憲心照不宣的事情。雙方各自北上討伐突厥,只是爲了能夠鍛鍊一下新招募的兵馬、同時也鞏固一下朝野的信心。等到把突厥人打跑了,那接下來肯定就又是雙方的一場大戰了。

此時突厥人已經很識相的西去或者東去,暫時不會威脅到雙方,就算是真的犯愁,那也是李藎忱去犯愁,鄭譯已經調動樑睿前往蕭關,這樣西北的事情楊堅也不擔心了,可以放開手腳和宇文憲較量較量。

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一五三零章 範梵志的果斷第一七四一章 糧食,從四方而來第一四九七章 吳郡的人,出列第一四零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二零二七章 魯班橋頭,三軍爭渡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一二九四章 破了他的膽就夠了第七百一十三章 不惜抗旨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五百五十三章 鉤直餌鹹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石二鳥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一千一十八章 孤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浴血黃沙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五百一十六章 有些事情必須做第六百九十四章 訪客第一四零五章 抓國丈是犯法的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九百二十一章 宇文溫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二七二章 昏君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一五二一章 林邑貴族的末日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八十一章 承遠齋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八百一十章 見死不救第一四五零章 出賣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七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繞圈子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三百三十章 眼中卿第一六七二章 混賬第二三五二章 沈姊姊懂我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三百五十四章 得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一三二零章 天平傾斜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一八九零章 河內部署第一三二四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一二七七章 時間就是命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九百三十六章 良宵總是短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家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九百七十九章 吾非劉玄德第二百六十九章 飛將軍第一千三十八章 留後路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二三六六章 自古以來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七九八章 消耗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