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

且看這劉皇叔想要扯大旗,都得給自己找一箇中山靖王作爲祖宗,反正中山靖王生了一百個兒子,再子子孫孫繁衍下去,早就變成一個龐大的族羣了,所以就連皇室自己都算不清楚到底對不對。

而現在李藎忱通過這個手段把南陳皇室的血脈弄的亂七八糟,各地都要南陳皇室的子孫,而朝中內外的年輕才俊、也就是未來的朝廷棟樑們,和南陳皇室也多少都扯得上關係,這樣大家都沒什麼區別,自然也就找不到什麼好的藉口造反了。

打個比方,你這個陳叔寶的妹夫想要造反,且得問問其餘的妹夫們同不同意,而且你也只是陳叔寶幾十個大大小小妹夫之中的一個,就算是名正言順,又有幾個人會聽從你的?

有時候李藎忱反而覺得自己也得感謝陳頊,一下子生了這麼多的人,都快繁衍出來一個小村落的人口了,對於現在正缺少人丁的大漢來說可不是什麼壞事,把他們四散下去,正好也可以促進大漢的人口生育,再加上南陳皇室在歷史上的“優秀”表現,李藎忱覺得他們就算是被人塞了一把刀,拉上上百號人,也會乖乖的找官府自首。

而現在東宮已經再一次空閒下來,走在東宮的迴廊上,李藎忱看着着自己曾經熟悉的一草一木,一時間感慨良多。這條路雖然分外艱難,但是至少自己還是一路披荊斬棘走下來了。

東宮的空閒只會是一時的,現在李藎忱只有一個女兒晉陵公主,第二個孩子尚且不知男女,並且還在樂昌的肚子裡,自然無從說使用東宮這個太子所在宮殿的必要,因此這一次李藎忱也直接把東宮拿出來作爲新組建的樞密院使用的地方。

就近使用東宮空閒的宮舍,對於朝廷來說自然是節省了一筆非常重要的開支,畢竟現在朝廷內外都需要錢,能夠省下來一點是一點。甚至就連李藎忱自己在之前都沒有意識到,哪怕是自己現在坐擁巴蜀和江南這天下一等一的富足之地,卻依舊要爲捉襟見肘的錢糧犯愁。畢竟隨着各項政策的鋪開,以及人口的遞增,對於錢糧的需求也會跟着逐漸增長。

因此能省還是得省。

當然了李藎忱還有一層目的,就是藉此表示樞密院並非是一個永久設立的機構,以至於根本不需要新建屋舍。否則樞密院作爲一個新的權力中心,長期存在於朝堂之上,並且遊離於朝堂的政策制衡和分立的體系框架之外,在短期來看對於加強中央集權固然有幫助,但是從長期來看顯然並不是什麼好事。

尤其是對於現在百廢俱興的大漢來說,朝堂上有兩套相互掣肘的領導班子,甚至還有很多人同時在這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那麼對於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顯然有很大的阻礙。

東宮的前殿在下了朝之後就已經開始整修和佈置,李藎忱自然是順理成章的把這件事交給了楊素,事實證明,楊素到底是楊素,李藎忱都不得不承認,在很多事情的見解和處理手段的選擇上,自己都不一定是楊素的對手。

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皇帝喜歡和信任的臣子,但是同時也是一個需要沉下心來平心靜氣好好對付的對手。

現在李藎忱走在東宮後側的花園之中,就是想整理一下思路,這樞密院建立起來,接下來的大漢卻應該如何前行?畢竟現在無論是楊素還是其餘的臣子,提出來的終究只是一個框架,而李藎忱要帶着他們一點一點的把更多內容充實進去。

“奴婢恭迎陛下。”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女子施施然拐過來,低頭躬身行禮。

李藎忱怔了一下,對於這個女子他並沒有什麼印象,不過對方只是一身素淡的白裙束身,一頭秀髮挽起表明已經嫁做人婦,讓李藎忱一時間有些詫異,東宮這邊主事的女官是誰?

身後跟着的袁大舍急忙低聲提醒道:“陛下,這是昏德侯的夫人,皇后娘娘認爲東宮無人管理打掃,所以讓昏德侯的夫人沈氏爲東宮女官,負責看管東宮。”

李藎忱這才反應過來,這昏德侯便是李藎忱給陳叔寶的封號,而陳叔寶的夫人沈氏自然就是皇后、出身沈家的沈婺華了。沈婺華是前朝名臣沈君理的女兒,也是沈君高的侄女。算起來沈婺華應該是十二年前嫁給陳叔寶的,出嫁的時候也不過只是個豆蔻梢頭的少女,現在應該尚且不過二十四五歲。

換句話說,這位本身就是東宮的“女主人”。

對於這個女人,李藎忱也只能是感慨良多。陳叔寶至始至終對於這個原配正宮並不感冒。沈婺華還沒出嫁,其父親沈君理就去世,而沈婺華傷心之下,自居偏殿服喪,這對於一向喜歡“詩酒趁年華”的陳叔寶來說自然很是無趣,尤其是沈婺華服喪日久,甚至超過了規程,更是讓陳叔寶對這個正牌太子妃徹底失去了興趣,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裡,陳叔寶寵愛上了張麗華,更是直接把沈婺華丟到腦後。

以至於兩人結婚長達十年,卻根本沒有一兒半女,其兒子、也就是南陳的廢太子陳胤是陳叔寶的妃子孫姬所出,孫姬去世後,沈婺華將其收爲己養。

雖然根本得不到夫君一點兒愛憐,沈婺華也並不和陳叔寶有衝突,只是在後宮之中安然自處。歷史上,陳叔寶雖然幾次想要廢掉沈婺華,但是考慮到整個沈氏的龐大力量和影響力,最終只能作罷。而南陳國滅之後,沈婺華和陳叔寶一齊北上,每日裡書寫文章、整理文集,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隋煬帝對她非常欣賞,每次南巡都會讓她以女官的身份隨行,但是這其中是不是還有什麼不爲外人道也的事情,那李藎忱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隋煬帝這位同志在貪財好色上比之李藎忱那隻能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李藎忱能夠想到給張麗華女官的身份,讓她隨駕“伺候”,那楊廣同志應該也不會腦子缺根筋。楊廣死後,已經見識過太多人世滄桑顛簸的沈婺華直接從廣陵回到江南,出家爲尼。

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五百八十五章 立足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四十二章 目的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二二六五章 落幕第六百五十七章 謹受教第二一六七章 安定與絲綢之路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一百零七章 警告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一六九五章 將軍,帶我們守住這裡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千九十二章 靈武敵蹤第一千一十七章 嚴關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三五三章 關中的土地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第二二九零章 五,五個?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一九三六章 海運的發展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二零八一章 晉陽城第九百三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二零五章 隔牆有耳第二二八三章 先建後奏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四十三章 太多第七百四十六章 遁走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一四九六章 留鳴,留名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北去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九百八十一章 尷尬的顧覺第六十九章 王軌第一九六二章 興替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六一四章 內河水師不是鹹魚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二二八八章 大漢第一份公開的輿圖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九百八十章 收拾舊山河第一五一一章 海陸軍登場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五百四十七章 蟬要叫得響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二一二七章 孩子的教育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一一一三章 戰線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六百九十一章 就是要等第二零七八章 用其人,不用其家第七百二十二章 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