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

PS:補幾天前的更新

徐陵既然開口,這件事便算是有了定論。蕭世廉等人又驚又喜的看着這“異軍殺出”的李藎忱,顯然他們都沒有想到,到頭來竟然會出現這樣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轉。

而陳叔儉和陳叔澄等人臉上的笑容已經徹底消散,不管這李藎忱是什麼來路,徐陵開口,誰都沒有辦法再質疑,就算是陳頊也得考慮考慮,更不要說其他人。更重要的是,這個李藎忱寫出來的詩詞,確確實實要比在場所有人都強。

今日詩會之桂冠,看來就真的要落在這個之前的“無名鼠輩”身上了。不過根據徐陵以及之前蕭摩訶對於李藎忱、或者說對李藎忱父親的青眼有加,李藎忱想要當“無名鼠輩”估計都不可能了。

沈君高本來想說什麼,不過想了想終究還是頓住了。且不管徐陵爲什麼不想深究,至少對於沈君高這個太子的舅父來說,李藎忱是蕭摩訶的幕僚,而蕭摩訶雖然沒有明確表態要支持陳叔寶,但是之前的一言一行顯然表明他是站在陳叔寶這一邊的,而且陳叔陵對蕭摩訶時的那些小動作也由不得蕭摩訶不站在陳叔寶這一邊。

因此無論怎麼說,李藎忱都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就算是真的有所懷疑,那也得是私下裡自己解決的問題,現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沈君高最好的選擇就是默認徐陵的決定。

倒是一直站在遠處看着這一切的樂昌公主,自從李藎忱那一首詩寫出來之後,面紗後的目光就沒有再從他的身上挪開。這個剛纔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會寫詩的傢伙,到頭來卻力挽狂瀾。

他到底真的是因爲不想表現,還是因爲太想表現?

真是一個有趣卻又令人看不透的傢伙。

“如果諸位沒有異議的話,這一次詩會的桂冠,就是李賢侄的了。”徐陵朗聲說道。

陳叔澄剛想要開口,卻被陳叔儉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樂昌在這裡,肯定是父皇指使她過來的,雖然不知道到底是來打探什麼消息,但是咱們的言行還是謹慎些好,莫要殃及池魚!”

陳叔澄打了一個寒顫,急忙點了點頭,甚至下意識的向後退了一步。樂昌公主只是他們的妹妹,這沒有什麼可怕的,問題是樂昌公主肯定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出現在這裡。

再聯想到他們這幾日的謀劃,陳叔澄微微頷首,沉聲說道:“阿兄說的是,不可因小失大。”

陳叔儉和陳叔澄不開口,他們身邊那些趨炎附勢的世家子弟們自然也都不好開口,而其他人本來就高興看到李藎忱讓兩個皇子威嚴掃地,此時自然更不會反對。

“賢侄請過來,這桂冠是你的了。”徐陵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李藎忱急忙上前一步,徐陵緩緩的拿起來桂冠遞給他,沉聲說道:“賢侄既名‘藎忱’,當一腔熱血以報國家,莫要辜負了令尊九泉之下的期望。”

“晚輩謹受教。”李藎忱點了點頭,鄭重伸出手。

緊緊盯着李藎忱的雙眼,徐陵沉默良久之後,突然微笑着說道:“賢侄知道爲什麼老夫對你所說深信不疑麼?”

李藎忱眉毛一挑,這個老狐狸怎麼突然問這個問題?

徐陵根本沒有在意周圍人同樣好奇的目光,伸手一指:“來,你把你的名字‘藎忱’寫下來。”

李藎忱點了點頭,提筆寫下“藎忱”二字。

昂首看向茫茫蒼天,徐陵深深嘆了一口氣,從李藎忱手中接過來筆,沾飽了墨水,在藎忱前後揮毫寫下四句詩詞。

“誰許中原與亂兵?年少總負報國名。

藎忱虎嘯寒易水,定教鳥獸祭丹心。”

隨手將毛筆一放,徐陵仰天長嘆:“李兄,李兄,大好男兒!”

似乎意識到身邊李藎忱有些茫然,徐陵伸手鄭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賢侄,當年令尊證我清白之後,不日將追隨陳將軍北上,而某時爲一介白丁,除金銀細軟之外無以爲報,令尊對金銀珠寶概辭不受,餘感慨之下以此詩贈之,沒有想到,沒有想到······五十年之後,這首詩還活着,還活在你的身上!”

李藎忱神情一凜,靜靜看着這一首雖然算不上上乘,但是殺伐之氣溢乎字裡行間的詩句。

真的難以想象,那一代人肩負着的,是怎樣艱鉅而又蕩氣迴腸的使命?

“明公······”李藎忱一時間竟然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

徐陵微笑着擺了擺手:“聽到你的名字,老夫就已經明白十之八九,如果不是‘始興槍王’的兒子,如何會有這樣的名字?”

李藎忱鄭重一拱手:“晚輩明白了。”

“莫要辜負了令尊在天之靈。”徐陵聲音微微低沉,不過旋即露出一抹笑容,“若是有空的話,可以常來府上找老夫,老夫可對你這小子很是期待呢。”

李藎忱應了一聲,手中的桂冠沉甸甸的,帶着李成最後撒手人寰的遺憾,帶着徐陵對於故人之子的期待,帶着······帶着太多李藎忱說不清也看不清的東西。

或許,還帶着整個民族三百年的等待。

“世忠,恭喜恭喜。”蕭世廉笑着上前捶了李藎忱一下子,“你小子之前那麼謙虛,瞞我們瞞得好苦啊!”

李藎忱哈哈笑道:“某也得謙虛謙虛不是,這建康府藏龍臥虎,當然還是低調的好。”

而裴子烈在一側微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世忠賢弟,如果連你都低調,那今天這詩會上可就沒有高調的人了。”

“就是,快說,是不是想要留到最後表現自己?!”蕭世廉一副要問到水落石出的架勢。

李藎忱苦笑着一攤手:“某這不是見那兩個傢伙太囂張,所以不得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麼?怎麼到頭來你卻不領情?”

“真是沒有想到,令尊除了是我蕭家的恩人,竟然還曾經幫助過孝穆公,真的好想知道,當年令尊是怎樣的英雄人物。”蕭世廉悠然神往,“想當初在山上的時候,看到令尊以一己之力抵擋數百名蠻夷,某就知道這肯定不是個簡單人。”

李藎忱點了點頭:“是啊,我也想知道······其實我還想說,這一次謝謝你們,孝穆公言明情況之前,很多人都將信將疑,但是你們並沒有開口質疑。”

第二百四十六章 將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二百零四章 翻牆第一六一三章 一粒米,一個國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二一七七章 驚天一爆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二三一五章 但願有生之年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一一一二章 江陵初雪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景不殊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九一零章 鮮卑人的心,也在變第十七章 弱點第一七九四章 交給你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一千五十三章 你說了算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六十七章 強攻第一一一四章 侵蝕第二零四零章 搶灘,不惜代價!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四六一章 不走心的勸降第一千零五章 牙疼的裴子烈第一八四一章 軍議不是兒戲第七十章 衝殺第一八六一章 陛下,要不改日?第八百二十七章 這世道缺什麼第二一四八章 御史臺的都不好惹第二百一十九章 紀南第一二五九章 矛與盾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一四六九章 對世家開刀第一九四零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第二三二二章 陛下的多重考慮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灘第一四三一章 黃沙灣阻擊戰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七百四十五章 長安夜色第八百零七章 黑暗中的危險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一五八九章 快了,快了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一一八六章 蕭氏的擔憂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一九四六章 打掃乾淨好請客第一千三十九章 混賬第四十一章 巧合第一一四零章 溫水煮青蛙第一二四二章 幾成把握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一二二六章 外儒內法第一千零二章 應變第九百八十二章 事不可爲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巴人八部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四百六十九章 要命的時間第八百五十六章 亂世中的百姓第一百一十八章 字謎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二三五零章 上天第一千八十五章 讓他滾過來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二百零一章 入城第一五三七章 佯攻變主攻第一八九七章 孰不可忍第一千三十七章 樓船瓜洲外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起扛着第一百九十五章 將令第一二五七章 爲朕更衣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