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

可是如果大漢選擇南陽這邊爲北上的主要方向之一,那麼淮西就不能只是堅守不動。

淮西也需要主動出擊。

對於駐守淮西的陸子纔來說,這當然不是什麼問題。

甚至對於駐守任何一個地方的漢軍將領們來說,只要錢糧足夠,殺到天涯海角都沒問題。

現在正是開國的最後階段,解決了宇文憲,大漢的周圍幾乎就沒有什麼真正能夠威脅到大漢、讓大漢走到生死存亡地步上的力量了,西北的吐谷渾人也好、北方的鐵勒人也罷,哪怕是再算上南方有如跳樑小醜一樣的林邑人,大漢也沒什麼好怕的。

因此將領們都期望着能夠建功立業,尤其是在和宇文憲的戰鬥中建功立業。

只不過李藎忱不可能允許。

因爲李藎忱不僅僅要面對軍事上的問題,還要面對經濟上的問題。

不管是軍事上還是經濟上,最終都是爲了解決政治的問題。

大漢並沒有辦法、至少現在還沒有那麼充足的國力,能夠在保證軍隊全線進攻的同時,確保國內的經濟不會崩潰。

現在大漢的各項行政政策正在鋪開,主要的關注點就是復興因爲三百年的亂世而被摧殘的經濟,只有保證了經濟的穩定發展,才能夠穩住人心。

李藎忱這一次回到建康府的主要目的也是爲了向世家攤牌,而向世家攤牌的意義就在於將大漢的經濟從世家的手中解放出來,不再是世家主導經濟的發展,而是形成以朝廷爲主導、百姓全面參與的形式。世家的富貴導致了朝廷和百姓的貧瘠,可是最後百姓站起來推翻的卻是朝廷,這是必須要儘快解決的問題。

否則就算是現在的大漢再怎麼強大,恐怕也就是在南北朝的歷史上曇花一現罷了。

而既然要向經濟讓步,大漢就不可能全面進攻。

兩相權衡之下,李藎忱寧肯犧牲大漢的軍隊,將大家都能建功立業的全面進攻轉爲重點進攻。現在看來大漢進攻的重點就是淮東、南陽、關中和河套,而諸如淮西、蒲阪這些進攻方向都將會被放棄。

這樣可能意味着大漢的軍隊會付出更大的犧牲,但是卻能夠從最大程度上爲朝廷節省錢糧開支,從而避免國家的經濟在剛剛有了雛形之後就再一次面臨崩潰,更避免世家會藉助這個機會死灰復燃。

李藎忱遲遲沒有說話,陳智深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一時間訥訥不知道該怎麼再開口。曹忠急忙站出來說道:“陛下,只要能夠牽制住王軌,我們就有希望攻入洛陽。”

李藎忱微微頷首,沉聲說道:“連年戰爭,國家財政上的困難也希望諸位能夠體諒,畢竟朕寧肯我們就維持現狀,也不希望我們的將士之後不得不光着屁股打仗。”

陛下開口調和氣氛,大家也都會心一笑。

而李藎忱緊接着說道:“不過這一戰應該怎麼打,怎麼才能打好,也的確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之前朕也沒有想過要在淮西這邊主動出擊、纏住汝南的敵人,想必在其餘的地方上也會有類似的問題存在。徐敞,即刻傳令全軍主將,一定要小心提防這樣的問題。等到戰爭真的爆發,就爲時晚矣,同時傳令太尉府,即刻對所有作戰計劃查缺補漏,不行就派遣人手實地考察,務必要落實!”

“遵旨!”徐敞急忙答應。

陳智深等人都鬆了一口氣。

陛下顯然也沒有打算把話完全說死,既然這樣就還有迴旋的餘地。

就算是最終朝廷也沒有答應全面開戰,那麼至少有一部分漢軍不至於蹲在防線上看戲。

————————————————

“潁川那邊有什麼動靜麼?”李藎忱緩步走上南陽的城牆。

跟在他身後的是白袍的陳禹和參軍楊素,當然現在楊素不能以小小的參軍之名稱呼之了,李藎忱在離開長安的時候下的命令,參軍楊素遷太尉府長史。

長史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官銜了,在秦代的時候就設立長史,作爲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屬官,到了漢代,長史更是屬官之中的首位,比如當初蜀漢丞相諸葛亮的長史楊儀,就掌握有莫大的權力,諸葛亮去世後,就是楊儀代表諸葛亮主掌大軍。

楊素當上長史,意思已經很明顯,之後肯定是要接替蕭摩訶太尉的位置的,甚至現在楊素已經在履行太尉的職責了,而本來就因爲和李藎忱等年輕一輩在之前的荊州之戰中爆發的衝突而心中有愧的蕭摩訶,同樣也已經不願意在這個位置上過多停留。

他的兒子蕭世廉已經位極人臣,小兒子蕭世略也已經進入淮南軍中,蕭家的未來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作爲長輩,蕭摩訶賴在這個位置上遲遲不動,對於自家年輕一輩當然不是什麼好事。

至於楊素之後會走到哪一步,大家也很是期待的。自從他來到大漢之中,陛下就對他信任有加,更有人猜測之後楊素會不會走到宰輔這個位置上。

不過就現在大漢內部官銜的制度來看,其實宰輔可不是真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且不說宰輔之外還有太尉府和御史臺三權分立,在宰輔之下還有六部以及門下省,這些在名義上是歸屬於宰輔的,但是實際上都擁有極大的自主權和直接和陛下對奏的權力,宰輔更像是一個陛下不在朝廷時候的臨時監護人和傳聲筒。

這樣的官職,讓諸如顧野王這樣的老人來擔任自然很合適,但是讓楊素這樣的年輕人來擔任,就未免有些“浪費”了。

因此現在大家倒是認爲楊素最終可能會成爲太尉,真正的能夠主持全國軍事的太尉。

而對於楊素,其實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他只要手中有實際的權力就足夠了。

“潁川各家的態度模棱兩可,讓人難以捉摸。”陳禹無奈的說道。

李藎忱問潁川的動靜,其實就是在問潁川世家的態度。

在華夏的歷史上,世家往往都是一方獨大,諸如聞喜裴氏、弘農楊氏,很少再聽說聞喜或者弘農還有什麼可以一手遮天的家族。

可是潁川就是一個另類,自從東漢開始,這個地方的世家就扎堆不說,而且還是實打實的人才輩出!

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三章 鄰里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八十章 款待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一八五四章 宇文純,逃!第二百一十四章 纏戰第二二四零章 汽車?火車?第二一零九章 學習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第五百九十四章 有志挽山河第八十一章 承遠齋第二三零四章 宗教第一五零七章 沒有來源啊第一四八七章 震懾宵小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一百章 繼承第一二七零章 類似的開局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二百八十章 名勝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一百零四章 親衛第一五四二章 海軍上岸?陸軍下海?第九百零七章 做些什麼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九零五章 達奚惎的掙扎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六百五十二章 家書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六四一章 新卻月陣第二十一章 埋伏第一六一零章 陛下有幾個老丈人?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三百六十五章 工匠第四百六十四章 奮短兵第五十章 冷潭第八十五章 宿醉第二一五一章 以後有他們好看第一六六零章 誓師出征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五六三章 掌握在手裡的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更大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一千九十一章 不是一個人第一七一八章 要攔住他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二二三九章 蒸汽時代的曙光第一七零五章 都在看着我們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一一六二章 歸家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一二四六章 蕭蕭淮上第二二七六章 最惡劣的思想第一千九十九章 約定?不值錢第二三二八章 民族氣運,佑我華夏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一四三零章 證明自己的機會第一百三十章 驚鴻第一六九八章 王軌很羨慕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五百一十九章 鏖戰急第八百八十一章 格外的冷第一千七十二章 功過分開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一六零零章 誰能同去第六百零三章 各項事務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一六三五章 換個地方見面第七百八十六章 用武之地第九百六十四章 烽煙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口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