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

“阿妙肯定是要去的,”李藎忱微笑着說道,“若是沒有你帶着,恐怕朝野之間還以爲朕組織的這看護隊是爲了······咳咳。”

當着這麼多女人的,當然不好明說,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

軍隊是陽氣最盛、百鬼辟易的地方,但是軍中這些棒壯小夥子也都有需求。漢軍軍紀嚴苛,但是也並沒有真的限制這些軍中小子們在解散了之後去花街柳巷照顧一下生意,不過時間之類的肯定是有限制的,大漢的將士可不能沉醉在溫柔鄉里一天覆一天,但是讓這些小子解決一下問題還是足夠了。

此次大軍北上,面對的是大漢前所未有的強大敵人,想來也必然是長久苦戰,陽氣過盛的問題肯定需要解決,而相關產業在前線肯定就沒有後方那麼發達了。

因此陛下這一次組織看護隊,其目的到底是什麼,朝野之間也未嘗沒有和官方所說的救助治療相悖的說法。

因爲有這些說法在,大戶人家的小姐當然是不可能進入看護隊的,現在看護隊中的人也多數都是貧苦人家的女子,與其在家過得艱難,倒不如出來冒冒險,畢竟看護隊的報酬的確讓這些窮人家的孩子眼熱啊,但是這也就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看護隊的人數。

真的想要救助漫長戰線上所有的傷兵,以現在的人數肯定是不夠的,不過女人上戰場救助傷兵,這種概念之前根本就沒有過,所以能夠招到人就已經算不錯的了。

現在出面組織看護隊的是楊妙,堂堂大漢妃嬪,陛下就算是思想再怎麼齷齪,也不可能讓自己的女人去主持那種骯髒的事情,所以在可信度上還算高,否則恐怕連現在一半的人都召集不到。

李藎忱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組織看護隊,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就是爲了能夠在戰場上救下來更多人的性命。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李藎忱的麾下有百萬大軍,那麼作爲一個上位者,他或許更傾向於選擇用人命堆出來勝利。

只可惜大漢現在根本就沒有那麼多兵馬,而且在人口上和北方也相差無幾,這也就是說,如果時間一直拖下去的話,大漢的人口數量不見得就能勝過北方中原和河北之地,所以也只能抓緊時間向北發動進攻,現在形成的器械上和局勢上的優勢,可不能再過幾年反倒是讓宇文憲用人口上的優勢沖掉。

人口紅利,真的令人眼饞啊。

至於組織看護隊什麼的,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讓自己也連帶着遺臭萬年,李藎忱若不是手上可用的兵馬着實是捉襟見肘,甚至就連預備隊都有可能湊不齊,實屬是迫不得已了,否則必然是不會做的。

畢竟後世歷史上護士這個行業,如果不是出來了南丁格爾這樣真的有如聖母一樣的人物,讓那些所謂的紳士們和衛道士們就算是想黑也實在是黑不動,那真的不知道護士這個職業還要到什麼時候纔會登上歷史的舞臺。

不過即使是這樣,現在看護隊之中的不少人也都是青樓楚館之中出身,青樓楚館中的女子自然很少會避諱這些,而朝廷出面和各個青樓達成的交易,爲這些女子贖身,所以要硬說她們是風塵女子倒也有些牽強,畢竟人家已經脫籍了。

對於那些青樓楚館來說,幾個容貌並不算出衆甚至還上了年紀的姑娘,倒也沒有什麼好可惜的,更重要的是這可是賣給了朝廷一個大大的人情。

尤其是賣給了朝廷的藥房方面的人情。

現在主持藥房的是誰,楊妙和陳宣華,這可是現在後宮之中衆所周知最受寵的兩個年輕妃嬪,自然是前途無量,若是能夠和她們有所聯絡,以後大家也好早點知道一些風聲。

同時軍隊那邊,太尉府肯定要先出面打好招呼,重新強調軍中的紀律,見到看護隊之後,心裡有想法是可以的,甚至吹吹口哨也是默許的,但是誰要是控制不住手腳,甚至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說出來些汙言穢語,那就別怪軍法冷酷無情了。

看護隊要北上,楊妙自然是要去。

楊妙要去,陳宣華自然也不甘落後,在一旁躍躍欲試。

樂昌本來還想開口阻攔,旁邊的蕭湘卻對着她使了一個眼色,樂昌頓時也就不說什麼了。

後宮妃嬪之中雖然各自都有各自的事情做,平日裡少有拉幫結派的事情,但是歸根結底大家的出身各不相同,自然而然的也會形成一個個的小團體,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原本的時候,一向是樂昌和尉遲熾繁代表南北對立,而蕭湘在中間作爲和事老,這和大漢朝堂上的局勢也有些相似,南北方對立而巴蜀派系在中間和稀泥,維持基本的和平相處。當然了在後宮之中,這種對立倒也沒有那麼明顯,畢竟大家手頭上的事情也並不衝突,而且在目前孩子們還小、沒有什麼奪嫡壓力的情況下,也就無從說對立。

如果不是因爲爲了孩子考慮,誰願意沒事在後宮之中盤算那些陰謀詭計呢。

而現在後宮人數越來越多,局面自然也就變得更加複雜。

尉遲熾繁和從北方來的楊妙、元樂尚等人自然天生親近,更何況她和陳月儀更是當初閨中密友。

樂昌的身邊自然也有沈婺華、徐素和陳宣華這幾個南方女子,雙方雖然沒有什麼衝突,但是偶爾看不對眼的情況還是很常見的,畢竟女人嘛,大事往往是沒有的,但是小事從來不會斷。

當初兩邊都只有一兩個人的時候還好,現在蕭湘自然也不能自己站在中間獨善其身。當初西樑的教訓就告訴她,站在中間想要兩處逢源的可能遠遠小於兩邊捱揍。

蕭氏終究還是南方豪強,所以蕭湘自然也就和樂昌保持統一戰線。

樂昌原本不捨的妹妹跟着陛下再一次北上、舟車勞頓,但是蕭湘的眼神她卻明白。

楊妙既然要去,她們這邊總不能一個人都不跟着,保不齊到時候楊妙又在北面給陛下張羅來幾個北地姐妹,到時候尉遲熾繁說不定就真的有挑戰皇后位置的膽量和實力啦。

第一五二四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一八六五章 朕給你這個機會第一三四七章 陛下偷個懶第一五九三章 送別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一二零零章 華夏的文藝復興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一八三二章 元從系的任務第一九四三章 以後同殿爲臣,應該的第一一五零章 正當時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九五九章 春水滿鴻溝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一七七八章 教科書式的攻防戰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二一四二章 沒有捷徑可走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一八零七章 芳心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二一六二章 不求萬世基業第六百九十六章 替罪羊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一四六四章 建康府外有田舍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二九零章 拿不下就拆了它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一四二九章 今日於郎,今日漢將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二十五章 殘忍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一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詔書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第一千四十七章 南方局勢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一五三六章 各司其職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三百一十二章 驚馬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四十五章 彌留第七百七十七章 鵝卵石和統籌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二百二十四章 鏖戰第一三六四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一四零四章 里程碑第六百四十一章 如履薄冰的許善心第一千三十章 總攻第一九六四章 戰爭,近在咫尺第二三六八章 征途第一五三二章 何謂漢人,何謂大漢第二一九二章 他是將,不是兵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一百零六章 血夜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二五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五百六十八章 衝中軍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一一四六章 血肉磨坊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疑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散沙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招第一八五八章 未戰先怯,不足爲慮第一五七二章 背後的百姓第一三一四章 陛下不淡定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二二二九章 漢土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二一九六章 洮水羌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一八二五章 錢莊的問題第一七二三章 天要亡我?第一五七九章 更廣闊的世界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七百零四章 原諒我的任性第一五四九章 林邑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