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

大漢新元四年十二月廿五日。

天還矇矇亮。

李藎忱伸了一個懶腰。

楊妙一下子從牀榻上跳了起來,嚇了李藎忱一跳。

“大早晨的你幹什麼?”李藎忱皺了皺眉。

還好朕神經比較粗,你這麼一驚一乍的也太提神了吧?

“陛下已經起身了,臣妾也伺候陛下更衣。”楊妙四處翻找衣服。

昨天戰況太激烈了,都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

李藎忱從枕頭底下抽出來褻衣遞給她:“你啥時候塞到這下面去的,快點先穿上,別凍着了,不然的話蔡容又要興師問罪,說咱們就知道折騰她。”

自從入宮之後,蔡容自然而然就負責起了後宮從陛下到妃嬪的診病工作,後宮之中有點兒“風吹草動”,蔡容就得跑一趟,不管是咳嗽還是醉酒,她都得管,這讓蔡容很無奈。

雞毛蒜皮的小事,你們也讓我來。

要知道在外面醫院裡,不是要上手術檯的大病,一般是不需要蔡容親自出手的。

楊妙裹緊了被子,也不知道是害羞還是真的冷。

李藎忱笑了笑:“也不能你姊姊要來,就變得這麼乖巧了吧,平時什麼時候見你這大冷天的爬起來?”

楊妙一邊利索的穿衣服,一邊說道:“臣妾姊姊纔沒有那麼嚴厲呢,要是來得是皇后姊姊,換做宣華在這裡,恐怕這個時候都已經去準備早膳了。”

李藎忱翻了翻白眼,所以你都不起來給朕準備早膳去,是因爲楊麗華沒有樂昌嚴格?

好像餓着陛下,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吧?

楊妙才不管那麼多呢,在牀上翻來覆去找衣服,最後什麼都沒有找到,委屈巴巴的看着李藎忱。

李藎忱指了指牀邊的衣架:“已經讓人把你丟在牀榻外的衣衫拿去洗了,新的放在這裡了,你在牀上再怎麼找也找不到的。”

楊妙抱住李藎忱的手臂,笑嘻嘻的說道:“臣妾就知道,陛下最好了呢。”

李藎忱感受到了手臂上的擠壓,一時心神盪漾,不過今天上午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到了年關底下正是最忙的時候,他也不能在溫柔鄉里盤桓太長時間:“好啦,快起來吧,醫院那邊不還有事麼,昨天嚷嚷着要早起,今天要不是朕起來,你還不知道睡到什麼時候呢。”

“那還不是因爲太累了。”楊妙嘟着嘴。

“好,知道你辛苦。”李藎忱點了點她的額頭,“你偷懶的那些事,朕不會告訴你姊姊的。”

楊妙如蒙大赦,摟住李藎忱的脖子,在他臉上狠狠吻了一下。

“陛下最好了!”

李藎忱苦笑。

照我看,就是對你們太好了!

一個個的,都寵壞了。

————————-

劉休徵站在大殿門口。

洛陽的大殿,算起來他也只是第二次走進來。

自從隨駕來到洛陽之後,他幾乎就處於被軟禁的狀態了,大漢朝廷顯然並不怎麼待見他。不過因爲許善心還在鄴城,所以大漢也不會把他怎麼樣,養在通事館,只要不亂晃悠就可以了,甚至劉休徵想要出門的話,只要有通事館的官吏陪同就可以。

在大漢作爲使者多年,劉休徵的心態也已經和剛來的時候不一樣了。當初大漢尚且偏安江南,縱然有巴蜀、西北等地,但是這些地方的荒蕪,誰去誰知道,和掌握有中原的北周自然不可相提並論,北周在人口、糧食方面的巨大優勢讓北周對大漢依舊保持着優勢。

而現在已然天翻地覆。

劉休徵也從曾經的對南蠻、島夷的抱怨和鄙夷,變成了現在的佩服和謙遜,在建康府的時候,他尚且還沒有感覺大漢有多麼的強大,而隨駕北上,劉休徵一路走來,道路兩側滿目瘡痍,劉休徵方纔意識到,自己已經習慣於大漢內部的和平和繁華,卻忘了北周的土地上,並不都如鄴城或者晉陽等地那樣安定。

北周或許有一座城兩座城而或者一處兩處州府勝於大漢,但是從整體國力上來說,已然不是大漢的對手。

這個從西北到南洋的龐大王朝,已經對北周形成了泰山壓頂之勢。

而且這個王朝所頒佈的那些律法、建設的那些學堂和醫院之類的,在劉休徵的眼裡,原本和那篡漢的王莽之流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當親眼看到大漢國情因此蒸蒸日上的時候,劉休徵意識到,自己之前所思所想怕是錯了。

李藎忱所做的一切,不是亂來,而是破而後立。

他打破了世家制度的羈絆,讓這個民族、這個國家能夠更加自由的順應着時代潮流向前。強大的軍隊、先進的技術,這一切都能夠保證李藎忱不會成爲第二個王莽,而無論是貴賤平等還是男女平等,他提出來的思想看上去很是叛逆,但是劉休徵把自己放在一個平民百姓的角度上,對於這樣的思想自然是擁護的,所以李藎忱永遠不會擔心會有所謂的義軍揭竿而起,甚至當有一些世家餘孽想要反抗的時候,還會被洶涌如潮的民意所吞噬。

劉休徵已經弄不清楚,到底是李藎忱在掌控民心,還是在順應民心,但是無論在大漢的哪個角落,他都能夠感受到,李藎忱的存在讓這個國家欣欣向榮。

三百年的亂世,一切都化爲灰燼和廢墟。

而大漢就像是一棵小樹,在這廢墟上茁壯成長。

這個民族,不能說是枯木逢春,而應該說是,新生。

劉休徵覺得自己很有幸能夠見到這一幕。

以一個華夏子民而不是北周使者的身份。

“大周使臣劉休徵,參見陛下!”當殿門打開的時候,劉休徵提起一口氣,朗聲說道。

雖然他佩服李藎忱所取得的這些成就,但是他並不能真的忽略自己的身份。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是人的本分。

李藎忱看着劉休徵:“平身,賜座。”

“謝陛下。”劉休徵起身,目光一瞥,坐在李藎忱下首的,只有蕭世廉和鮑興。

鮑興是秘書監,自當隨駕。

蕭世廉的存在,則無疑是在告訴劉休徵,李藎忱找他來的目的,應該就是爲了雙方之間的戰爭。

終於可以停戰了?

劉休徵的心裡鬆了一口氣。

現在的北周太需要喘息的機會了,不然的話一直被大漢這樣壓着打,保不齊哪天就徹底崩潰了。

第二一八零章 披掛上陣,恍惚少年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一一一六章 葉護第八百六十二章 安靜的清晨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一百零九章 裴忌第二十四章 誘餌第九百二十五章 雙全法第五百零八章 孤城絕地第一二七八章 年輕人的把戲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第一四九九章 我看誰敢!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一三六零章 比某還不要臉?第六百七十八章 邀請同乘第一七九三章 邙山伏擊戰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一九五四章 四面開花,中路突破第二百二十三章 替身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二二八一章 步步爲營和直搗伏俟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一一七章 雪舞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二二零七章 三個白袍第五十五章 來者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二一四一章 不是你和我們,是我們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與火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八四八章 平靜之下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三七一章 宇文氏的去留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一一六七章 長處和短板第三百三十六章 陸之武第二二八四章 西寧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一六九一章 守望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一千一十四章 矛盾的陳叔慎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一八四二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一一八二章 恍若當年第五百九十七章 可憐第二三三九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八八六章 你這是背叛河東第兩千零五章 宇文貢想哭第九百一十八章 白紙般的巴蜀第一一三三章 血肉長城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一二六八章 老天爺的玩笑第一六五一章 不對等戰爭第一二一六章 樞密院第二零六七章 壕溝激鬥第五百九十五章 是否也在思念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四百九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五十六章 告知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七百七十一章 威風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面八方第十四章 審訊第二零一二章 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一二九七章 他想要的和平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呂梁之戰——隋唐盛世的濫觴第一六四四章 漢軍騎兵的突進第一四一六章 不是讓時代改變自己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二零五四章 持節北方,比肩蘇武第四百六十五章 攻和守第二二七九章 心服口服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七六二章 擊鼓,死戰!第二零三八章 水師格外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