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樑——一城之地,夾縫之國

bookmark

要說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肯定要數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而在南北朝的後期,北朝分爲東魏和西魏,依舊征戰不休,但是在南朝卻是“整齊有序”的進行王朝的更迭換代,從南齊到南樑再到南陳,並沒有經歷諸如北朝那樣的分裂。

而在這南北朝末期,還有一個國家,這就是西樑,又稱後梁。

要說這西樑在歷史上給大多數人留下來的唯一印象,恐怕就是出了一個蕭皇后。

隋煬帝皇后蕭氏,出蘭陵蕭氏,其父爲西樑皇帝蕭巋。好了,劃重點的時候到了,當時的南北朝,北面爲吞併北齊、統一北方的北周,坐擁中原、河北、西北和川蜀,而南面爲陳霸先開創的南陳,同樣擁有荊湖、江南和淮南等地,天下版圖雖大,卻哪裡有這個西樑?

怕不是史家沒有記載清楚,實際上只是個流亡政府?

實際上西樑是切切實實存在的,只不過因爲西樑雖然繼承了南樑的名字,皇室也確確實實出自南樑蕭氏,但是整個國家的地盤着實太小了——只有江陵一城之地。

真可以說是一城之國、夾縫求生(新加坡、梵蒂岡同時打了一個噴嚏)。

西樑雖然很小,卻存在了足足三十二年(從555年到587年),和當時南方霸主南陳的存在時間差不多長短,可以說足以令人驚詫,與此同時,西樑還經歷了三代君主,並且在北周的幫助下獲得了江陵城北側的章山郡、漳川郡等城池,硬生生的將地盤擴大了三四倍,可以說是南北朝亂世之中的一朵奇葩了。

而西樑爲什麼能夠在南北朝這等弱肉強食的政治軍事環境下存在這麼久呢?這其中當然也有不同方面的原因。

一來西樑名義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但是實際上各方面都要受到北朝,也就是北周的限制甚至是控制,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北周的一個傀儡藩屬國。北周設立了江陵總管的職務,並且歷任江陵總管都是經驗豐富的名臣、重將,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監視甚至控制西樑。

二來西樑小而強,渾身是刺。衆所周知,在世界上小而強的國家並不多,瑞士、以色列、新加坡等大家都能夠說得上來,而西樑正和這些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高大的江陵城多年來一直都是荊州的核心重鎮,而守衛城池的西樑將領,諸如王操等人也都頗有才能,因此在南陳的眼中,西樑顯然就是一個好吃但是不好下嘴的刺蝟,歷史上南陳名將吳明徹曾經殺到江陵城下,卻頓兵難破堅城,最後在北周援軍面前大敗而歸,這一點兒倒是有些像今日全民皆兵的瑞士。

當然了,對於南北兩個霸主,西樑的存在也有一定的意義。對於北周,當初扶持西樑對抗南陳,就是爲了有南下的道義制高點——畢竟西樑是南樑皇室嘛——而後來北周的攻略重點轉移到淮南,有西樑這個緩衝處於南陳和北周重鎮襄陽之間,也是個好事。

而對於南陳,其北上重點也在淮北,荊州一線一直採取憑江而守的戰略,因此就算是拿下了江北的江陵城,也很難阻擋從北方南下的北周鐵騎,所以得不償失。

正是因爲這兩個原因以及自身的強大,西樑方纔得以以一城之地處於夾縫之中三十多年,當然了國家弱小、依附於人,終究只是一個喘息之計,當隋朝建立並且對南陳擁有壓倒性優勢之後,這西樑自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國家滅亡,也終究只是隋文帝一道旨意罷了。

而隨着西樑的滅亡,從南齊開始綿延的蕭氏國祚,也徹底宣告斷絕,蘭陵蕭氏除了在隋末又建立了曇花一現的蕭銑後梁之外,就再也沒有建立過其餘的王朝。

或許和平的歸入隋朝,對於西樑皇室,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而隋文帝對於出自蕭家的兒媳蕭氏甚是滿意,對於西樑的末代君王蕭琮也多加禮遇,至於蘭陵蕭氏的榮光,則由接下來的蕭瑀等人再繼續發揚光大了。

(出自作者企鵝號:漫卷,歡迎關注)

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一六七五章 窄窄的棧橋第一八零五章 掌控輿論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二八四章 程峰他有前科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五百七十八章 質疑第二一七六章 鳴金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三一六章 朋友嘛!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一九三章 醉生夢死第二一九三章 金城薛舉在此!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八百零九章 督戰隊第一八八零章 一步慢,步步慢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一五一四章 李詢聚將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一四七九章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一二三八章 自找麻煩第二二一三章 防禦薄如紙第一三八八章 摳門的陛下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二百五十一章 山呼海嘯第三百零七章 敵暗我明第八十七章 借書第三百二十四章 腐朽第一六三一章 搶人第一六八零章 爲了贏得這場戰爭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五百零一章 鐵門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一九五六章 定策,南北夾攻第一百二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一九零四章 漢軍兵線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皇族第七百二十章 倖臣第一六九零章 鄉兵,新兵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二二三一章 什麼樣的大漢第八百五十九章 擡起頭第一百三十九章 同予者何人第二二四五章 牛刀小試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一四一九章 又要交易?第一三五九章 變得真快第六十三章 介紹第一三六九章 怕死,又不怕死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四百零七章 爆竹聲中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一七七二章 坑兒子的爹第二一四三章 大漢的監察制度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六百八十九章 宮門外第一千零七章 你們第三百一十五章 火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麒麟才子”徐陵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八二九章 着急的崔世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六百九十七章 合作愉快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二三一七章 遼東有國名勿吉第一百九十三章 敵我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四十八章 探幽第六百七十章 開拓的精神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二二五七章 被迫參與的決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二一五四章 務實的思想第一一三九章 站哪邊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八百九十七章 絕路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千一十章 建康之亂第二零四六章 雞肋,雞肋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