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

從回馬灘到魯班橋的距離實際上並不是非常遠。

常善率部駐紮魯班橋,很快接應到了從回馬灘敗退下來的韓果。

看着韓果身邊不過只剩下幾十名士卒,常善下意識的嚥了一口吐沫,手心中已經滿是汗水。

他們兩個之前曾經多次並肩作戰,一直沒有機會分個高下。一開始奉命前來河東的時候,未嘗沒有相互較量一下的意思,常善一開始得知韓果在邵州吃了敗仗,還想笑話笑話他,結果自己也吃了敗仗。

這一對難兄難弟來不及互相嘲諷,被漢軍跟趕鴨子一樣趕到了華谷城,又趕到了鼠雀谷,被漢軍突破蒲州、邵州兩處要衝渡口,他們沒有全軍覆沒就算不錯的了。

現在也不指望自己,只能指望鼠雀谷這等天然險要能夠阻擋住漢軍前進的步伐。

“快,列陣!”韓果大聲喊道。

漢軍追的很快,幾乎就在身後不到百丈的位置上。

常善看到了從不遠處山坡上出現的漢軍將士,心中同樣是打了一個寒顫,他也沒有想到漢軍竟然來的如此之快,更沒有想到韓果身邊的這幾十人就是回馬灘之戰最後剩下的兵馬了,要知道韓果可是足足帶了千人去駐守回馬灘,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不過很快常善就得到了答案,漢軍的火槍聲在山谷中此起彼伏,落在後面的幾名北周士卒眼見得自己是跑不掉了,很乾脆的跪倒在地,將手中兵刃直接丟在一邊,甚至丟到河裡去,以表示自己絕對沒有想要反抗的意思。

漢軍火槍手看也不看他們,直接從他們的縫隙之中掠過,繼續向前追擊,而後面自然有其餘的漢軍將士押着俘虜向後走。

一切······都是那麼的嫺熟。

說明韓果麾下的士卒十有八九都是這樣被漢軍給俘虜。

韓果顯然也看到了這一幕,雖然一路上他也已經在不經意回首之間看到了太多,但是此時到底是當着常善的面,臉上多少有些掛不住,忍不住輕輕咳嗽一聲。

常善也尷尬的笑了笑,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他心裡很清楚,換做自己手下遭遇這樣的潰敗,表現不見得就會比韓果好到哪裡去,從大河北岸一路敗退,北周軍隊的脊樑骨都已經被打斷了,軍中出現逃兵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尤其是那些之前被徵調的河東各個世家的部曲,甚至都出現了成建制的逃跑。

因此現在軍中兵馬,得有三分之一是從鼠雀谷南北兩側各個州府臨時抓來的丁壯,剩下的這些士卒,也多半是因爲本來就是晉陽或者冀州的士卒而沒有逃跑罷了。現在這些地方至少還在北周軍隊的掌握之中,當逃兵顯然沒有什麼好處。

這樣一支大家都在相互計算什麼時候逃跑最爲合適的軍隊,能有多少戰力,可想而知。要不是背靠晉陽,至少軍中糧餉尚且還能得到保障,再加上常善和韓果組建了以鮮卑人爲主的督戰隊、抓到逃兵之後就直接砍腦袋,從而對這些士卒形成震懾作用,否則這些傢伙早就已經不知去向了。

所以韓果很尷尬,常善卻也笑不出來。

他知道,現在輪到他了。

漢軍火槍手並沒有繼續向前,隔着一個山頭和北周軍隊遙遙對峙。

而汾水上出現了漢軍戰船的身影。

雖是逆流而上,水師來的也不慢。

回馬灘一戰,因爲北周軍隊在水中佈設了大量的障礙物,使得水師只能遠遠地看戲,這讓汾水水師的主帥李叔讓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氣,回馬灘被拿下之後,水師快速進入清掃戰場,並且加緊向魯班橋進發。

魯班橋的地勢當真名不虛傳,一道石樑橫亙兩座山丘之間,狹窄的橋面上也就只能容納一輛馬車通行。而石橋南端又是陡坡一直下到河灘上,北端和這個情況差不多。因爲石橋下是一條從山谷中匯聚而來的溪流,沿着山壁流淌下來,匯入汾水,水流湍急,一旦從石橋上摔下去,命就不用想要了。

同時這也是汾水迴旋之處,水深不可測,河水翻滾、捲起層層浪花,拍打着岸邊,看那淺灘上的層層疊疊鵝卵石就知道,千萬年前這裡恐怕也都是山壁層列,不過現在都已經被河水侵蝕成了大大小小的石頭。

先是陡坡,再是窄橋,在進攻回馬灘之前,軍中參謀就已經在計劃怎麼進攻魯班橋,回馬灘只是入口處的緩坡罷了,因爲山坡太長的問題給漢軍造成的阻礙,實際上一開始軍中根本就沒有考慮到,不過緩坡到底不是陡坡,就算敵人能夠避免受到漢軍火器的打擊並且發揮出來居高臨下的優勢,相對應的漢軍前進也會更加簡單。

漢軍還沒有墮落到沒有火器就寸步難行的地步,只是能用火器的時候,用火器來減少傷亡,大家都是樂於見到的,不過需要有人犧牲的時候,全軍上下沒有人會輕言後退。

針對魯班橋,再採用強攻的方法似乎就有些不合適了,一來魯班橋南端的灘頭過於狹窄,火炮就算是排開,也就是擺下五六門的樣子,二來這等陡坡,士卒徒手向上攀爬尚且不是那麼容易的,有些地方甚至都得手腳並用,更不要手持刀劍、頂着敵人的箭矢了。

所以參謀們共同建議以水師越過魯班橋,直接在魯班橋更加寬闊的北端灘頭搶灘,這樣還能夠直接拿下敵人的後方營寨,切斷魯班橋守軍的退路。

不過水師向前進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邊的汾水水流湍急,北周軍隊還沒有本事佈設各種水下和水面的防禦措施,但是想要冒着敵人的箭矢和石彈直接越過防線,水師必將承受很大的壓力。

李叔讓並不害怕,慨然接下了這個任務。

汾水水師成立之後,一直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陣仗,進攻玉壁城應該是唯一一次,可是即使是隻有這一次,還差點兒被韋圓成搶走了功勞,最後兩人只能算平分戰功。

要說原來的時候是因爲汾水水師戰船多數都是接收的原本北周水師的破舊船隻,戰船自己還能跑、不散架,就算不錯的了,大家對汾水水師也沒有多少要求,那麼現在自然不同。

第二三四五章 楊堅:我虧了呀!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一百五十八章 死水第五百七十九章 困獸第一八五二章 驚回首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二二三七章 工部右侍郎第一百一十九章 睜眼第一三零九章 直迫上洛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八百一十六章 岳父可能是假的第三百三十一章 身後名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六百六十章 典禮流程第三百五十八章 萬川第四百七十一章 他在想什麼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八百一十五章 淳于家不後悔第五百零二章 破膽第五百零三章 承蒙不棄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九百八十三章 這個氣不好受第三百零八章 叛徒第一九二六章 穩定西北,當步步爲營第一四一二章 騙不了我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八百六十九章 蕭家的使者第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脫險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二二零三章 跑得真快第二零八二章 佯攻晉陽,實攻雁門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可有意見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一六零八章 蘇湖熟第二一一八章 陛下之壽三千霜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一九七二章 甲騎,不可不防第一三九八章 雷公下凡第二一九八章 奮進的時代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七百三十六章 每個男兒的夢想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千七十三章 本將軍是妻管嚴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四百四十九章 李藎忱的戰爭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八百一十九章 與此處何干?第一八一八章 矛盾要讓陛下知道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觀第一一六六章 童謠第一四七零章 南中的茶第七百一十九章 各憑本事第六百六十四章 誓師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二零六三章 御駕臨北岸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五百六十四章 想的簡單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九零一章 韋圓成的表現第一三零四章 大義滅親第七百五十九章 激戰山腳第七章 求死第一三九九章 一邊倒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九百六十七章 樂昌的請求第二二零六章 有人知道答案第一四一七章 老帥的反應第一七一七章 赤與青,山河鼎沸第二百二十七章 自稱我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七百九十五章 添油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三五四章 蕭世廉戰楊堅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七十六章 淮口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