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六章 流言既有,當細思量

李藎忱一把抓住樂昌的手。

冰涼。

“胡思亂想什麼!”李藎忱無奈說道,“這些話是你聽誰說的?”

樂昌低聲說道:“宮中雖未傳遍,但臣妾已經聽聞風聲。”

李藎忱頓時豎起眉毛,徑直回首:“來人!”

袁大舍急忙上前,恭敬向陛下行禮。跟隨過兩代皇帝,他當然能夠感受到陛下此時的憤怒。

“查!朕倒要看看這些流言蜚語從何而來,竟擾人清靜!”李藎忱冷聲說道。

“陛下,不可!”樂昌急忙說道,“不過是一些奴婢私下相傳罷了,如此怕要惹得惶恐!”

“皇后身爲後宮之主,焉能坐看他人胡言亂語!朕平生所不喜,便是別人議論我家家事,朕之心思,豈是他人能揣摩謠傳的?!”李藎忱喝道,“若是皇后不想查,則朕讓白袍、讓羽林騎來查!”

袁大舍打了一個激靈,當即高聲應諾:“奴才遵旨!”

別鬧了,陛下要是讓白袍和羽林騎入後宮來查這種事,天下會如何看皇室尚且兩說,至少自己這個後宮內侍總管是幹到頭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再留着這麼一個廢物坐在這個位置上。因此袁大舍即使是清楚陛下更多的其實只是說說而已,家醜不可外揚,李藎忱不至於閒得無聊了要讓那麼多外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

但是袁大舍纔不能去賭這個呢,畢竟當今聖上和他之前曾經服侍過的任何一位皇帝都有所不同,誰知道這位會不會突發奇想,轉眼還真的把羽林騎和白袍調入宮中了。

樂昌開口想要說什麼,不過李藎忱對着他做了一個搖頭的意思,樂昌也只能看着袁大舍轉身離去。

而李藎忱牽着她的手轉過屏風,樂昌方纔忍不住低聲說道:“陛下,這樣恐怕會惹得宮中上下對陛下多有恐懼猜忌,臣妾當年在陳宮之中,多曾見到今日場景,最後······”

陳宣帝陳頊那可是出了名的生性多疑,其後宮又妃嬪衆多,自然爲了爭寵往往有很多流言蜚語,最終傳到陳頊那裡,往往就是一陣腥風血雨,宮中上下,相互之間人人猜忌,誰都不敢彼此信任。正是因爲這種生活給年幼的樂昌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陰影,所以在後宮治理上,她也往往不會刻意製造後宮中的緊張氣氛。

只不過樂昌的這點擔憂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在大庭廣衆之下表明出來的,不然豈不是要讓衆人知道皇后內心實際上是軟弱的。所以也只能在閨房之中方纔低聲說出。

李藎忱搖頭說道:“樂兒你身爲皇后,執掌後宮,現在又統籌內府,對內府要求嚴格、公私分明,對後宮這些人自然也應該如此。今日朕在大殿之上並沒有明確表明不會冊立滄海爲太子,結果話是如何傳到後宮就已經完全變了樣子,樂兒你也要想一想。”

李藎忱在大殿上只是說立儲的事要容後再議,可是沒有說當場回絕的意思,這些傢伙是怎麼傳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到底是無意之間的口口相傳出現了偏差,還是說有心人在幕後操控,以想擾亂視聽?立儲乃是國家大事,讓人如此謠傳就已經足夠過分,而假如還有人在背地裡操控,那麼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

陛下不喜歡皇長子的聲音被傳到外面之後,世人又會如何想、文武百官又會如何想?最後又是誰會拿到好處?

細細思考,這件事本身可能很簡單,也可能一點兒都不簡單。

因此李藎忱這一次說什麼也得要查,查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不然的話有這麼一次,誰知道會不會還有下一次?這一次自己或許能夠跟樂昌解釋清楚,化解她的心結,可是下一次呢?

一次又一次,皇后的懷疑和心結都會被解開麼?最後不就導致皇后和陛下相互之間的懷疑和不信任越來越多麼?

李藎忱可不希望再過幾年或者幾十年,等自己年老的時候,後宮之內相互猜忌攻訐、人人自危。

所以他這一次必須要給這些人一個教訓。

朕和皇后雖然一向仁慈,但是絕對不是真的心慈手軟、可以放任任何人隨意施爲和影響的。

樂昌秀眉微蹙,不由得着急說道:“陛下並非厭惡滄海方纔暫時不將其立爲太子,此言當真?”

李藎忱皺了皺眉,明擺這丫頭就沒有意識到自己這句話的關鍵點在哪裡。很明顯樂昌一直放心不下的還是皇長子。

樂昌眼巴巴的看着李藎忱,此時大漢的皇后更像是一個做錯了事的孩子、一個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丈夫喜歡的母親。

李藎忱俯身在她額頭上吻了一下,正色說道:“朕從來沒有想過不立滄海爲太子。只是今日大殿之上,禮部請立太子,可是隻是江總一人所請,這算何事?當由都官尚書並六部、太尉府和御史臺聯名上奏,方能體現太子冊立之服衆,不然的話冊立太子難道只是禮部一家一戶之事麼?”

樂昌頓時怔住了,這還真的是她還有操作此事的陳叔慎等人之前都沒有考量到的。冊立太子,越快越好,自然能夠讓他們安心,也讓朝野之間安心,但是話說回來,禮部隨便說了一句,陛下就決定把皇長子變成太子,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哪一天禮部隨便再說一句,太子就又變成了皇長子?

雖然冊立太子和陛下登基不一樣,三請三讓屬實是太麻煩了,走這個過場沒必要,但是至少也得是文武百官一起上奏,向陛下表明冊立太子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表明自己對於這位大漢儲君的擁戴和支持纔可以,如此方能夠告訴天下,皇長子的確是有才有德、能夠通過衆多文武的考覈而成爲大漢未來的君主。

“陛下,此事確實是臣妾考慮不周。”樂昌釋懷。

“你倒是先招供了。”李藎忱忍不住笑道。

樂昌呀了一聲,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承認今日請冊太子之事背後的確有她的身影在。不然的話,這又有什麼輪得到樂昌考慮的。剛纔她心情一放鬆,自然也就沒有想那麼多。

“對······對不起啊。”樂昌低聲說道。

這件事的確是自己擅作主張了,按理說應該和李藎忱先商量纔是。

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一四八六章 校閱三軍第八十四章 君自酌第一五零零章 如何破必死的局第一二七二章 李靖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一七六三章 朕的旗幟只在此處第九百三十九章 看不懂的年輕人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靠稟報打仗?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藎忱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一章 搏命第六百四十六章 情理之外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三三三章 保證夏收第三百四十七章 初生牛犢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二一四七章 房彥謙第一七二四章 逆流而上是男兒本色第二二六三章 唯一的活路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七百五十一章 抗旨第四百二十九章 巴人來客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齊鳴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八百四十二章 狼就該先餓着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一三三四章 近鄉情怯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二零八八章 他很鎮定第一四五六章 律法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二二九一章 柔情萬種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一四四八章 元樂尚的目的第一三零六章 留給漢軍的時間不多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告辭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一九七九章 夾攻齊子嶺第一八九二章 華夏的民族精神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三百零一章 無須擔心第一四一三章 心境不同第六百一十六章 世家興亡第七百九十九章 江南士族第七百三十章 後患無窮第八百八十八章 大家都是自私的第二一二一章 你這樣讓我很難做啊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三零八章 軍心潰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八九八章 不來武鬥來文鬥----第一八九九章 斷了腿的駙馬不足爲慮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五百九十八章 光與暗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司其職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一二三三章 郡縣與分封第一九二零章 江東子弟需要的是共贏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六百三十四章 憔悴第八百六十五章 自請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七百六十一章 善於將將第一千一十九章 顛倒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一四七章 血夜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七百五十章 日出第一六五九章 名將之後第五百八十六章 能忍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七百五十二章 看不穿第九十九章 旨意第一三三二章 沒有都督的樣子第九百七十六章 血與火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七百九十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化弄人第二零九零章 浴血雁門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一五六零章 新式戰船第五百二十二章 韋孝寬的盤算第九百一十五章 買賣第二二零五章 吃東西是懲罰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三十四章 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