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

宇文忻倒吸一口涼氣。

這一次的進攻比上一次來的還要快速。

這說明慕容世伏麾下可用於替換的兵馬已經越來越多了,甚至幾乎是這一支兵馬退下來,另外一支兵馬立刻頂上去。

而漢軍這邊已經明顯露出疲憊神色,再這樣下去局勢要崩潰的。

“老兄,咱們怕是要撐不住了。”史萬歲無奈的說道。

宇文忻是大漢冊封的武威侯,他這個侯爵拿到的要比其餘所有仍然在一線的文武官員都要早,顯然李藎忱是要表彰他駐守武威的功績。另外兩人,史萬歲和賀若弼也都封了伯爵。

三人本來就並肩作戰,又是因爲在投降大漢之後不願意和北周正面爲敵而被李藎忱一起送到西北來對付吐谷渾的難兄難弟,因此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客客氣氣的。

戰局發展到今天,實際上已經比想象之中的要好了。當吐谷渾人大軍壓境的時候,宇文忻他們實際上都設想過武威失守之後應該如何儘快收攏軍隊、節節抵抗,爲後續援軍爭取時間,並且儘可能地減少自己手中兵力的折損。

畢竟吐谷渾一開始來勢洶洶,的確足夠駭人的,再加上當時大漢還忙着北伐,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騰出手來對付吐谷渾,因此當面不敵又沒有援兵,當然要做好且戰且退的準備。

結果局勢發展倒是比想象之中的要好很多。

吐谷渾兵馬看上去人數頗多,但是其中大多數都是戰時爲兵、平時爲民的牧民,論戰力當然不可能和漢軍相比。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吐谷渾的這些兵馬和草原上那些騎兵又不一樣。

草原上的騎兵同樣也是戰時爲兵、平時爲民,其強大在哪裡?

在於他們在平時的放牧過程中依舊能夠訓練的精湛馬術,更在於他們頻繁發起的對外掠奪和部落之間的內鬥之戰。看上去這些傢伙平日裡的確是人畜無害的牧民,但是實際上隔三差五他們就要和隔壁部落以及南方的中原王朝發生衝突,論戰鬥經驗,其實比之百戰精兵也不遑多讓。

但是吐谷渾麾下的這些兵馬顯然做不到這一點,吐谷渾所佔據的土地更加廣闊,從西邊的大漠一直到南方的雪域高原,各個部落零零散散的散佈在幾乎和中原一樣大的土地上,並且和草原上有很多優質的草場、大家都需要去爭奪不一樣,這祁連山北面是戈壁、西邊是大漠,而南邊則是山巒和高原,無論你在哪一邊,其實都是貧瘠的地方,自然也就無所謂什麼搶奪和不搶奪了。

少數優良的高山草場之類的,幾乎都在吐谷渾王室的直接控制下——這也是吐谷渾王室能夠保持自己的權威並且實現統治的原因之一,自家訓練出來的優秀兵馬,別人打不過,就只能乖乖聽命嘍——所以剩下的那些放牧的地方,大家“大哥不笑二哥”,其實都沒有什麼區別。

也因此,各個部落之間自然不傾向於爆發衝突,各自守着各自的一畝三分地就好了,費了半天勁搶來的土地可能還不夠自己付出的糧食和人命來的金貴。

這同樣意味着吐谷渾的各路兵馬之間實際上也缺少足夠的交流和合作,平日裡大家除非響應王室的號召纔出戰之外,茫茫原野之上,幾乎沒有見面的機會。等到現在需要各個部落並肩上陣的時候,自然少不了相互攻訐抱怨,各部落酋首當然都覺得這一次失利是因爲旁邊素昧平生的另一個酋長配合不得力的緣故。

內部的齟齬隨着戰鬥的持續越來越多,最後迫使慕容世伏也只能限制每一次戰鬥中出戰的部落數量,從而影響了兵馬調度,不然的話一個個部落配合着輪流上陣、有主攻有側翼掩護,那麼漢軍面臨的壓力就會更大。

就是因爲對手如此“給面子”,宇文忻他們才能咬牙一直堅持到今天。不過通過這麼多天的磨合,敵人的進攻已經越來越犀利,和投石機等輔助單位的配合也已經越來越流暢,漢軍的壓力與日俱增。

比如現在,轉眼敵人又要殺到長城下了,而漢軍將士還沒有從石彈的砸擊中回過神來,等自家鼓聲響起、旗幟來回搖晃,這才紛紛抄起兵刃衝上城牆。而到了這個時候,敵人都要摸到城牆邊了。

宇文忻果斷的下令調動預備隊先頂上去,堵住幾個缺口。

被敵人投石機砸出來的缺口是最致命的地方,雙方在此反覆拉鋸爭奪,堆起來的屍體都已經快趕上城牆一半的高度了,因此漢軍將士幾乎沒有能夠修補缺口的時間和精力。

而且爲了能夠在此突破,敵人也用了很多辦法,或是集中弓弩手全力壓制,或是製作厚盾頂着漢軍的箭矢和槍彈向前猛衝,不過都被宇文忻一一化解。

唯一一次比較兇險的就是前天夜裡,敵人遴選出來身材矮小、身手靈活的士卒,一路摸到了缺口上才被漢軍將士發現,不過漢軍將士本來就做好了夜戰的準備,火槍一通亂射,敵人猝不及防下先亂了陣腳,這才讓漢軍將士得以聚集,反而衝殺出缺口,斬獲頗豐。

現在敵人的進攻明顯又是奔着這幾個地方來的。

與其等到前線將士抵擋不住再讓預備隊上,還不如先頂上去呢。

缺口處的戰鬥如火如荼,但是至少漢軍將士一直沒有讓敵人殺過堆滿了屍體的棱線。

宇文忻鬆了一口氣,看向史萬歲:“某準備讓賀兄弟的兵馬頂上來,等會敵人進攻退卻之後,立刻帶着你的人退下去。老賀的兵馬馬上就會抵達戰場,幫助你們發起一次反擊,這樣應該可以幫你們爭取到一定的時間。你們不但要在敵人投石機發射之前撤下去,而且還要儘可能的收斂戰場上的屍體,先不分敵我,一併拉走。”

史萬歲眉毛一挑,他也知道,戰局已經兇險到連一向自負的自己都受傷的地步,自己麾下的將士們肯定也疲憊到了一定程度,的確不能再硬頂了。至於清理屍體,雖然現在西北的天氣還沒有那麼炎熱,但是大太陽照下來同樣曬得要命,這些屍體堆積的久了必然會出事,隨軍的醫官也不是第一次提及這件事了。

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二三一九章 縱是着了魔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四零三章 降職肯定有好事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九百四十章 小年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一一八一章 北人侍衛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六百五十一章 爽快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二四三章 來之不易第一千八十八章 吐谷渾來客第三章 鄰里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二二九五章 海軍的任務第一九八二章 絕望的進攻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二二九八章 心向榆關那畔行第二二四八章 自亂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四三二章 漢騎出擊第八章 危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突破第一四五八章 每個人都在努力第九百四十二章 農耕事宜第九百七十二章 恍然如夢第一百二十六章 可還有人?第一五二零章 象林,風雨正急第四百九十九章 斗的是耐心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洛水上第二一三四章 天子門生第一九五二章 宇文憲的準備第五百八十八章 不只是不滿第一二零八章 部分合作第一七六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八四五章 這個冬天不好過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一零一章 吐屯背後第二三三四章 萬歲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一六七六章 揚武軍,死戰不退!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二零七七章 願革除功名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天崩第一七五三章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第七十九章 等待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三十九章 逃避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城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二二二八章 張掖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戰郫江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選第一九七零章 甲騎登場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一九八一章 火炮齊鳴第一七三六章 殺人先誅心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二三三七章 安撫江南第六百一十四章 秘密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二零九一章 雁門關上,人心浮動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三百五十一章 戴才第八百二十五章 突圍第一五九八章 少傅和陪讀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八十六章 三天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一九六八章 某尚未動,爾倒是先來第一五一五章 從蠻夷到漢人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樊城第一五九七章 但願人長久第一二一九章 東宮的“女主人”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七七五章 父與子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七百零九章 保護自己愛的人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第五百七十四章 廢物第七百三十三章 別後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六十四章 力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陣仗第一一八九章 雷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