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九章 與此城共存亡

高勱倒並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大的功勞,只是笑着說道:

“仲樂(宇文忻表字)兄要感謝就感謝漢中淳于將軍那邊吧,天水的府庫早就已經被挖的乾淨,某掘地三尺也找不出來這麼多東西,仲樂兄也是清楚的。反正總共就這麼點東西,還有些是路過金城的時候調撥過來的,算是補個整,湊合着用吧。”

高勱說話不卑不亢,但是身爲一個太守,他和身爲大漢開國侯、一方重將的宇文忻稱兄道弟,實際上已經有悖於禮法了。

宇文忻頷首,並不打算跟他計較。

真的要是計較起來,北周宇文氏和北齊高氏,還能計較的完?

因此宇文忻的目光徑直落在高勱帶來的東西上。

不用想也知道這些東西肯定是漢中通過祁山道臨時調撥過來的,看火槍之類的也都是老樣式了,甚至還有幾支是最早的那種,上刺刀就不能兼顧開火了。不過漢中以防守爲主,軍備不見得就富裕,淳于量捨得把這些東西拿出來,也算很厚道了。

另外金城長孫晟那邊同樣要面臨羌人的壓迫,能夠捨得從牙縫之中擠出來一點送過來,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只是······

雪中送炭歸雪中送炭,現在宇文忻實際上還是要面臨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這些碳,也就能再燒兩天,之後呢?

宇文忻引着高勱走上武威城門,可以俯瞰整個戰局。

之前在地面上,高勱所能看到的只有不遠處被吐谷渾佔據的長城城垣,知道敵人近在咫尺罷了。當登上城門、看到長城以外那黑壓壓的軍陣和營寨時候,一時間張大嘴巴,良久方纔說道:

“仲樂兄率孤軍扼守此地,當真爲大漢之棟樑也。”

宇文忻無奈的笑了笑:“承蒙陛下不棄,委以重任,豈能辜負?駐守武威這麼多時日,餘進不能攻城拔寨,退不能固守疆土,使得敵人兵臨城下,本就已經愧對陛下了,老兄就不要再諷刺某的好。”

高勱連忙擺手,鄭重看着宇文忻:“仲樂,餘皆是肺腑之言。”

不等宇文忻說話,高勱接着說道:“當初你我高氏和宇文氏之間爲爭奪北方而拼殺,終究不過是同室操戈罷了,而今慕容吐谷渾自絕於中原,想要效仿突厥劫掠西北甚至分割天下半壁,你我自當拋棄恩怨,並肩作戰,至少也算無愧於本族本心。”

宇文忻一時感慨萬千,不知該如何言語。

是啊,外面的吐谷渾,追根溯源,也是鮮卑人,而且是鮮卑之中較早崛起的慕容氏,慕容氏稱雄北方的時候,還沒有拓跋氏什麼事呢,更不要說宇文氏和高氏了。

可惜拓跋氏帶着鮮卑族接受漢化,逐漸把對本民族的忠誠和歸屬感轉變爲對本國家、本王朝的忠誠和歸屬感,使無論漢人還是鮮卑人,知有國家再有民族。

今日無論是漢人還是鮮卑人,都已經是大漢的子民、團結在大漢的赤色龍旗之下,休養生息、享受太平。而慕容氏早就忘卻了自己鮮卑人的身份,而以吐谷渾人自居,並且因西北各部落進攻大漢,爲了捍衛中原之安寧,也爲了能夠保護本民族之安寧,宇文忻和高勱都有足夠的理由站在這裡奮戰。

他們並不相信早就數典忘祖的吐谷渾王室能夠善待鮮卑人,而大漢卻是實打實的並沒有把鮮卑人怎麼樣,甚至還提倡各個民族之間的交流和通婚,所以應該站在哪一邊、爲什麼而戰,他們心裡很清楚。

都是沙場宿將,都是經歷過國家顛覆的人,此生不知道生死邊緣走過多少次,甚至都算死過一遍的人了,命早就不是自己的了,自然應該奉獻給維護這一方天地之太平的戰鬥中。

這是宇文忻站在武威城死戰不退的原因,這也是高勱慨然前來支援的原因。

“我發現你們高氏也沒有那麼討厭。”宇文忻突然笑道。

多年戰場廝殺,兩個人甚至還曾經是面對面的宿敵。

此時能夠拋棄前嫌甚至是血債,爲了更高尚、也更值得的目標而奮鬥,自然是不容易的。

高勱也笑了:“誰不說呢。”

“朝廷那邊一直沒有動靜麼?”宇文忻問道。

朝廷的援軍,纔是他真正期待的。

高勱徑直說道:“仲樂身在前線或許並不知道。朝廷各路大軍已經齊齊調往安定,半月之內必將抵達武威。朝廷已經派遣晉國公、車騎將軍抵達安定,統籌各路兵馬。”

宇文忻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裴子烈坐鎮,大軍雲集,看來陛下沒有忘記他們在西北孤軍奮戰的這些人。

這就好。

“那羌人呢,你們這一路上沒有見到羌人?”宇文忻想到了什麼,接着好奇問道。

“這一路上羌人都未出現。”高勱搖頭,“仲樂兄應該還不知道吧,陛下親自登門邀請蕭太尉出山,前往漢中接替淳于老將軍,統籌巴蜀、漢中各部兵馬,自武都向西北進攻,牽制羌人。羌人假如得到消息或者看到我軍在漢中厲兵秣馬,恐怕就會乖乖的退回來了。”

宇文忻心中的一塊大石終於落下。

局勢逐漸好轉,而最終想要取得勝利,實際上已經要看他的了。

假如他能夠擋住並且牽制住吐谷渾的主力,則漢軍各部就可以從容的包抄夾擊,而假如他沒有堅持到援軍抵達,那漢軍就可能完全陷入被動。

跺了跺腳,宇文忻已經下定決心。

即使是拼到最後一個人,這座城,也一定要守住!

“來人!”

“在!”旁邊的親衛急忙上前。

宇文忻慨然說道:“傳令各部,大漢傾國之兵不日將到,望各部浴血廝殺、阻敵於此,爲全殲吐谷渾主力爭取時間!縱拼殺到最後一人,當與城共存亡!某宇文忻只要還在,決不後退半步!”

“諾!”親衛大聲答應。

宇文忻接着看向高勱:“敬德,要走還來得及。”

高勱登時大笑:“來了就跑,世人當如何看我高敬德?不說別的了,快點給我整點吃的是要緊事。哪有客人到了,先讓客人來看這煞風景的東西的道理?”

宇文忻也跟着哈哈大笑:“是某顧慮不周了,敬德海涵。請!”

兩人有說有笑,向城下走去。

主帥們高興和輕鬆的神情,自然也影響着各部。

武威上下,反倒是士氣大振。

第八百二十章 小心夜襲第二百三十五章 衝過去第一六二二章 功在千秋第三百四十四章 兵發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陽差錯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八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四百七十三章 狹路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二百章 公安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五百四十四章 曹孝達的信第二三零七章 陛下信什麼?第二零三二章 跟着陳宣華不學好第十三章 優勢第十三章 優勢第一八三九章 暖手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一六七八章 血色晨曦第一九零九章 我要當別人家的孩子第一四五二章 王,也難做!第五百七十二章 血水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一四四七章 通事館的重任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一七零九章 最無奈的選擇第十二章 接槍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三百零六章 霧中峽谷第五百四十三章 昏招第一千七十六章 違令者斬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二三四章 暴殄天物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八百三十章 稍顯既逝的笑容第二零四一章 巴人將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制勝第七百二十九章 識時務者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三九五章 不服輸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七六四章 王謙的準備第一五五九章 比技術更重要的第四百二十八章 弄潮兒第三十八章 進山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三百五十三章 城門第六百二十一章 守好底線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三十七章 心思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一一二八章 各有妙招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一百七十二章 盛怒第二零五八章 條件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援第三百二十二章 逃命第六百七十三章 不滿第一一七二章 毀滅的力量第一八零二章 隨風去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一四五一章 不是巧合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一六零六章 白大褂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五四零章 羨慕是真的羨慕第一一六三章 漢土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二一三零章 內府要改制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五百一十八章 靜與動第兩千章 西北風第一四九一章 認識圓第二一七零章 廉頗未老,尚能飯否?第二百七十四章 命途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七百一十八章 迎親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一千二十一章 江州之會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一四六六章 帝王的弱點第一七零七章 倒黴的崔景嵩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