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八章 默契的配合

半天之後,距離大河東岸只有十三四里地的地方,鞏漢軍前鋒已經和前面的薛汪所部取得聯繫。因爲河東之戰中有先登之功的韋圓成,此時已經升任偏將,帶領兩千勁卒和三百輕騎作爲前鋒。

得到薛汪的消息,韋圓成也不由得笑道:

“這個薛汪,竟然還真的能撐!”

薛汪率領一千五百騎兵,看着人多勢衆,但是對上吐谷渾主力,那哪裡夠給人家塞牙縫的?

因此遲遲沒有收到薛汪撤退的消息,鞏漢軍也只能加快腳步,萬一薛汪真的遇到了麻煩,也能及時幫襯一把、掩護一下。

結果韋圓成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都已經快挺進到大河邊了,薛汪才緩緩後退。

遠處已經揚起煙塵,在這一股小煙塵的後面,黑壓壓的明顯有敵人的大部隊銜尾追擊。

韋圓成頓時嚇了一跳,薛汪剛纔派人來聯絡的時候只是告訴他屁股後面有追兵,但是可沒有告訴他竟然有這麼多的追兵!

看上去薛汪所部應該還有一千人上下,講道理這傢伙支撐到現在只是折損了三分之一的人手,已經算很厲害的了,而以薛汪所部再對比他的身後,基本可以快速得出,敵人的數量至少應該在六七千往上飄。也就是說,韋圓成和薛汪合兵一處,兵力都不夠人家的一半!

韋圓成頓時頭皮發麻,薛汪麾下都是騎兵,想跑路的話轉眼就能跑,可是自己麾下可是有兩千步卒的,這個時候哪裡還跑得掉?就算是敵人看上去只是步騎混雜,並非全部都是騎兵,但是那也是實打實的六七千人啊,而且你怎麼知道人家的步卒就跑的沒有你家步卒快?

“結陣!”韋圓成幾乎是下意識的下令。

作爲前鋒,韋圓成自然是隨時抱着遭遇敵人的想法,但是他沒有抱着遭遇數倍的敵人然後被敵人一舉殲滅的想法。不過現在這種可能已經擺在眼前,他也只能咬着牙硬撐。

好在漢軍上下也並非一點兒準備都沒有。

一輛輛大車很快就被推到了前面。在這荒涼戈壁上,韋圓成本來就沒有指望着在驟然遭遇敵人之後有尋找壁壘或者溝壑作爲掩護的地方,別看這周圍的確有很多山壁聳立,但是多數都是突兀突出地面,高度不算很高、坡度倒是不小,敵人倒是打不上來,但是你自己人在上面也站不住腳啊。

所以這些山壁或許可以作爲側翼的掩護,但是絕對不能充當防線的主體支撐部分。

在這種情況下,更受漢軍將士青睞的還是一輛輛大車。大車上本來就裝載着重甲士的戰甲以及各種火器彈藥,此時大車上東西搬下來分發,將士們則依託大車和盾牌構築防線,足以讓敵人毫無脾氣。尤其是再配合上火槍在內圈不斷射擊,縱然是敵人騎兵頂上來,也沒有辦法將這防線怎麼樣。

薛汪的旗號已經近在眼前,漢軍三百騎兵旋即迎了出去,手中火槍紛紛開火,幾名眼見得就要追上漢軍的吐谷渾騎兵應聲落馬。不過這一排齊射更多的還是爲了壯一壯聲勢罷了,槍彈打的地上塵土飛揚,惹得後面烏泱泱殺過來的吐谷渾士卒,腳步皆是一頓。

大車之間還留着一道入口,薛汪當即策馬進入。

而他麾下的騎兵並沒有跟着進來。

整個車陣以兩側兩座突兀的山壁作爲支撐,構成一道弧形,所以騎兵完全可以從兩側山壁外圍繞過去,不然的話一羣騎兵亂糟糟的涌進來,只會打亂步卒的佈陣。

騎兵一向兩側分開散去,韋圓成立刻下令,火槍手、弓弩手全部各就各位,直直盯着前方逐漸進入射程的敵人。而自家三百騎兵也從容撤退到車陣一側,等待出擊。與此同時,薛汪麾下的騎兵也並不是就此便歇班了,緊跟着一起勒住戰馬、握緊兵刃,他們同樣隨時可以從側翼出擊。

車陣只是依託山壁形成的向內凹陷的弧形陣,像是一道彎曲的月牙。如此一來敵人要想直接突破車陣,就必須要一直深入到整個形同月牙、也形同口袋的防線最深處,在這種情況下,兩側的漢軍火槍手和弓弩手也可以打擊敵人的側翼或者吸引敵人不得不分出足夠的兵馬同時對整個防線施加壓力。

實際上和城池上建設的馬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敵人的騎兵,倒是隻要繞過山壁就可以進攻到漢軍的側翼,因此必須要有自家騎兵遮護。

在此之前,韋圓成顯然已經算到了這一點,但是依舊沒有安排兵力,一來是韋圓成手下統共也就只有這點兵馬,二來自然也要給薛汪留位置。

薛汪自然是聞絃歌而知雅意,雙方完成了一個默契的配合。

漢軍陣勢轉眼而成,而吐谷渾兵馬殺上來的時候,自然也就尋覓不到任何的破綻。

薛汪雖然不和韋圓成這種年輕人一樣,長安軍事學院科班出身,基礎的排兵佈陣方式門兒清,但是也是之前在長安軍事學院於安定開辦的進修班中上過課的,當然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配合。

友軍本身兵力也不充足,猶然願意爲你壓住陣腳,你就乖乖的從兩側撤下去,不要添亂就是了。

設立軍事學院並且批量培養人才的重要性在這個時候自然也就體現了出來。軍事學院或許也沒有辦法教授給你多少臨機應變或者出奇制勝的辦法,在歷史上很多名將一戰成名,固然是因爲自己本身的能力足夠,也是因爲戰機把握的好,而且敵人也非常配合。把握戰機這種,學院裡還能教一教,但是敵人配合······這完全就是看你的臉了。

要不是趙括輕敵冒進,也不會給白起取得長平之戰勝利的機會,甚至就廉頗的那種“老子就是不出去”的打法,最後被拖垮的反而有可能是勞師遠征的秦軍。

這個······學院真的教不了。

因此軍事學院中主要教授的,實際上還是最基本的排兵佈陣方略以及傳授如何指揮裝備有新型火器的部隊。

前者,在亂世之中,實際上很多人在兵法作戰上也都是自學成才,而或者歷代將門,自家有自家的一套帶兵之法。

第一二六零章 後院火起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二二七八章 願賭服“贏”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六八七章 四面合圍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一千九十八章 橫刀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一五八零章 南洋之虎第五百一十章 試探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二零六五章 勾結密謀第十九章 火光第六百二十七章 庭前花落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情無情第一百四十三章 都是走後門的第一六四七章 潼關下,火炮初戰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八百章 要跑第一四六八章 聽雪問政第八百零八章 被包圍的陳智深第二三二零章 舒展的旗幟第一六二七章 長安會館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溫泉第一二七四章 登上歷史舞臺的李靖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二百一十八章 俘虜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一一七一章 火藥第一五八七章 佛系的二老第一六二零章 發展飛快的印刷術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一百四十五章 人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會好好考慮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三十六章 蕭世廉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一三四零章 楊堅的騎兵第八百八十九章 無準備的仗第一五三一章 白袍的努力第一七二九章 函谷關外幾人回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歡迎回家第三百零四章 章華寺第二二五六章 張掖各部,當死戰阻敵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二十六章 穿雲第二一一二章 來生還是兄弟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須臾需爭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一八三六章 這是頭孤狼第一四零七章 國丈受驚了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五七七章 皆大歡喜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五百二十九章 佝僂老人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四百六十二章 假象第一九零零章 玉壁城第二零五三章 知根知底,真沒勁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六百零五章 許善心的煩心事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一一九九章 招生第一一九二章 化冰第四百三十四章 晚來天欲雪第八百二十四章 黑暗和恐懼第四百八十三章 斷後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一一七零章 當岳父上癮?第一二三零章 土地集中制第一五七六章 從林邑向西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二章 溫飽第一三零三章 抗命第一三零五章 走還是不走?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九六七章 各軍爭鋒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