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二章 超前

民族星散、文明林立,這不是李藎忱想要看到的。

盛唐因何而盛?

不外乎把周圍一圈都打服了之後,再敞開胸襟廣納八方來客。

但是盛唐因何而敗?

所謂的八方來客,終究只是客人。主人家一旦起火,他們跑的比誰都快。更何況在主人家放火的,實際上也是一個客人。

因此李藎忱認可大唐的胸襟和氣度,但是也認爲大唐把這些來客的忠心之類的看的太濃厚了。

人家和你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甚至不同語言,又何必爲保衛大唐而戰?

所以李藎忱既要能夠招徠八方,又要把他們的文化雜糅進華夏文化之中,用華夏的文明去吞併他們的文明,尤其是李藎忱還可以通過波斯人以及未來註定會登場的阿拉伯人等等對外傳播華夏文化,注意,這裡的傳播並不是讓西方人知道,遠方有一個遍地是黃金和絲綢的國度,而是讓他們感受到華夏文明的魅力,這種魅力不僅僅是體現在物產上、體現在語言上,更體現在華夏更加先進的社會制度和科技水平上,讓他們心甘情願的向華夏學習甚至直接成爲華夏的一部分。

茶,誰都可以種。

黃金,誰都可以開採。

但是先進的制度,制定了就註定會比別人領先;先進的科學技術,研發出來了就註定能夠爲自家百姓帶來遠勝過其餘文明的生活水平。這些纔是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並且傾心於維護現在這種制度的底氣所在,也是讓其餘文明和華夏文明碰撞之後能夠心甘情願的成爲華夏文明一部分的底氣所在。

簡而言之其實就是兩個字,超前。

在思想上、在生產上、在制度上實現完全的碾壓。

無論是軟實力還是硬實力,讓你們連想都不敢想,看到了又怎能不驚訝?

正在緊張整理奏章的閻毗以及其餘秘書監官吏、正圍繞着沙盤爭執不下的張須陀和太尉府參謀們、正在開列發展綱要的各部官員,或許沒有人想過,此時正坐在龍椅上,看上去似乎已經快要睡着的陛下,實際上心中又是怎樣的一番盤算。

若是知道的話,他們或許也只是一笑了之。

畢竟現在西北之戰還未塵埃落定,陛下的思緒就已經飄過了西域、一直到遙遠的西方,對於他們來說,這屬實是難以理解,畢竟那是過於陌生的一片天地,要不是大漢最近在南洋的航海探索已經有些進展,要不是在當年那個大漢還在的時候,人們就已經多多少少知道西邊還有一個大秦的話,恐怕大家更是會對陛下的想法感到奇怪。

不過好在至少現在大漢內部已經逐漸沒有了華夏爲中央之國、周邊屆時荒蕪之地的想法,不然的話李藎忱的這些想法想要推行似乎都不太現實。

——————————

陛下視察長安工坊,這是好幾天前秘書監就已經通知了的。

不過奇怪的是陛下並沒有通知說自己具體什麼時候來,也沒有說自己會帶着什麼人來。

而現在西北戰事緊張,工部一開始還着手準備了一下,後來發現陛下似乎一直沒有駕臨的意思,所以大家索性就繼續各忙各的。西北那邊那麼大的器械需求量,這些當然不是憑空冒出來的,西北工坊的生產能力不敢恭維,因此壓力實際上都落在長安工坊上。

如果不是蕭摩訶打通洮水,讓巴蜀工坊的各種器械能夠通過漢中、武都直接抵達前線,長安這邊要面臨的壓力可能更大。

還好,還好,北伐已然結束,不然整個工坊上下真的要炸毛了。

工坊的運轉方式實際上也很簡單,在農閒的時候大量僱傭農民充當工坊之中的臨時工,而農忙的時候,工坊依舊可以憑藉原本固定的人手保持一定的生產能力。尤其是陛下勸導女性出門就業之後,很多輕工業生產的工坊中實際上就只剩下女性了,因此這些以冶煉、鑄造爲主,應該算是重工業的工坊也能夠保持固定數量的丁壯可以不用從事農業生產等等。

畢竟工坊打造出來的農耕器械逐漸普及,無疑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農耕需要的人手,這些人手再進入工坊從事生產,自然讓更多的器械被生產出來,然後逐漸向更遠的地方推廣、以解放出來更多的人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不說別的,至少現在大漢軍隊很少再需要和當初那樣時不時的從事農耕了。

北伐戰事結束之後,李藎忱在各軍之中抽掉了部分精銳以及斷後的部隊率先進入西北,而對剩下休整中的軍隊,李藎忱已經開始着手推動裁軍。

多年征戰,軍中也已經開始出現老齡化的問題,一些上了年紀的士卒以及低層官員,顯然一來戰力已經比不上年輕人,二來隨着各式各樣的火器逐漸進入軍中,一輩子征戰、思想更傾向於保守的他們顯然也發現自己已經逐漸跟不上時代,因此讓他們退役也是必然的,不然等到火器逐漸列裝全軍之後,這些人很有可能反而變成拖後腿的。

除此之外,從朝廷本身的角度來說,國內已經沒有什麼戰事,南方的開拓又有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代勞,因此陸師的主要任務實際上就只剩下東北、西北兩處,至少在這兩個方向上征戰是用不到數十萬大軍的,該退役的自然都抓緊退役。

漢軍將士平日裡以訓練爲主,很少從事農耕,因此這也就意味着每多一名將士,後方就會少一個青壯勞力,長此以往,朝廷必然會不堪重負,尤其是農業和工坊在人的爭奪上的矛盾已經逐漸顯露出來,農部天天在朝堂上和工部吵個不停,因此只有把軍隊的人放回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當然裁軍也不是直接就把這些人趕回家。

朝廷根據每個人的意向進行安置,家中還有人的,自然可以回家;家中要是已經沒有人了的——這在亂世之中並非什麼不常見的事,甚至很多人本身就是因爲家破人亡、只能從軍——那麼朝廷會根據其個人意願,看其是願意服從朝廷安排和其餘退役的袍澤們一起耕耘,還是返回家鄉。

第四百章 任重而道遠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虛實不定第二零六四章 北岸對峙,壕溝之間第六百七十六章 風雨愈急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禮第一八零九章 朕的私房錢第五百六十一章 都在改變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八百一十八章 可以談談第六百五十九章 扯皮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二三四六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一七二零章 不能製造內部矛盾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一五二七章 戰盧容,火槍對炮灰第二百章 公安第一五二二章 戰爭,真的纔開始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二百二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九八七章 輕騎甲騎,剎那交錯第一一四三章 帶路黨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八五九章 舊時代的背叛者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二二二七章 陛下的雄心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九百零九章 去西北的人選第八百一十三章 態度不同第二一七四章 浴血武威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二百五十八章 好男兒至此(上)第一二六五章 釜中游魚第四百四十二章 濟濟一堂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一二四五章 從江南到塞北第三百五十二章 敵襲第六百五十三章 徐陵需要的答案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一二七九章 天上掉餡餅第一八零一章 一杯酒第八百六十一章 共浴第五百四十八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六十章 戰旗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八百一十四章 請命第兩零一零章 好像哪裡不對第一百四十二章 哪裡來的小蘿莉第一九一三章 給他拜個年?第四百三十章 濮人之困第二百一十三章 搶灘第四百一十四章 氣運第二零四二章 火槍雖好,不是萬能第五百一十四章 難以爲繼第一百一十四章 什麼樣的勝利第一六二三章 起邊釁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栽樹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五百五十章 杳無音訊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七百七十八章 城裡城外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八百九十章 寒酸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七九七章 激戰,兩城之間第二二七三章 財政補貼第一千五十四章 嶺南事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一八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四四二章 陰陽差錯第一三二八章 白鹿原上的風第一九二五章 朕信她,從未改變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第一四四六章 不試試怎麼知道第九百零四章 坐下來談談第六百八十一章 入城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九二一章 怎麼變成朕帶孩子了?第一六四三章 貧富差距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一四三三章 且戰且走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八百二十二章 徒勞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可止步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六百七十一章 歸來第九百一十六章 缺錢第九百七十四章 夷陵外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兩千零二章 刺史的欣賞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