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要求

許善心將信將疑的打量着李藎忱,雖然不知道李藎忱這話有幾分真心、幾分假意,但是許善心還是知道這裡是李藎忱難得露出來的破綻,他必須要抓住這一次機會,否則以後恐怕就很難找到李藎忱這樣向朝廷主動示好的時候了。

沉吟片刻,許善心沉聲說道:“將軍,陛下和徐相他們對將軍也是甚是掛念呢,這一次陛下將自己最心愛的樂昌殿下都許配給將軍,對於將軍的信任不言而喻,還請將軍放心,那些流言蜚語自然是沒有辦法損害到朝廷和將軍之間的互利互信的。”

李藎忱怔了一下,旋即在心中笑了一聲,他現在和朝廷之間可是沒有什麼所謂的“互利互信”,許善心能夠說得這麼冠冕堂皇,也真的是爲難他了,不過說句不好聽的,許善心這等會說話的人,倒是適合去做外交使臣,只是這個傢伙在歷史上的表現已經足以證明,他的骨頭還是很硬的,想要讓他在這個時候就站在李藎忱這一邊自然比登天還難。

不過如果以後僥倖可以征服南陳,倒是可以重用一下。

許善心當然不知道李藎忱在打挖牆腳的主意,說實在剛纔那話說出來他自己多少都有些不相信,不過現在已經不是什麼顧及面子的時候了,雙方的利益需求已經赤果果的表現出來,再說什麼禮義廉恥已經沒有必要了。

不知道李藎忱到底是對此同意還是反對,許善心緊接着試探道:“將軍離開建康府也有些時候了,這一次陛下的意思是儘快讓將軍和樂昌殿下完婚,不知道將軍······”

李藎忱早就已經料到這個問題最後肯定會落在這上面,陳頊想要李藎忱前往建康府,而在許善心看來,李藎忱肯定是不會答應的,所以這話他說的小心翼翼,生怕徹底打破現在這詭異而曖昧的氣氛。

李藎忱似乎對此有些驚訝,不過他旋即出乎許善心意料的點了點頭:“陛下的苦心,我等身爲臣子自然很是體諒,這個自然應該,畢竟某的年紀也不小了,父母沒於戰亂,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然是沒有了,本來尚且很是遺憾,能夠有陛下聖旨賜婚,也算是此生的榮幸,是時候成家立業了。”

許善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驚訝的看着李藎忱,自己剛纔確定沒有聽錯?

李藎忱就這麼答應了?

難道李藎忱真的要洗心革面做朝廷的忠臣了?還是李藎忱本來發自內心的就是想要效忠於南陳,只是之前因爲朝廷的一些誤解而讓他不得不先自保?

許善心一時間也不敢貿然判斷,只能看着李藎忱,想要知道李藎忱接下來還說什麼。

而李藎忱的話鋒一轉:“某最近還有一些巴蜀的事務需要處理,之後自當準備啓程前往京城。還有此次巴蜀之戰,某麾下陸師和水師將士浴血廝殺、戰功赫赫者無數,只是嘉獎和封賞讓某覺得對不起他們以少勝多、英勇奮戰的氣概和精神,不知道朝廷可不可以開恩,給這些將士一個入京城誇功的機會?”

李藎忱的話落下,許善心只覺得自己如墜冰窟。

他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最終還是把那一層薄冰踩破了。

李藎忱提出的這個條件,讓許善心根本不敢直接就答應,更或者說他都不知道李藎忱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入城誇功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從古到今還沒有聽說地方將領主動要求入城誇功的,更何況現在李藎忱和朝廷的關係還處於衆所皆知的敏感期,李藎忱這個時候帶兵進入京城,明擺着不是什麼好事。

可是······

可是話說回來,李藎忱的這個要求似乎並沒有什麼錯,畢竟李藎忱在這一次巴蜀之戰中取得的功勞值得這樣的獎勵,只不過之前朝廷出於種種考量,並沒有給予——因爲誰都不知道李藎忱帶兵進入京城,會不會直接把皇宮給包圍了。

別人不敢,李藎忱這個膽大包天更勝過當年侯景的可不一定。

許善心就算是清楚李藎忱對南陳是忠心耿耿的,這樣的決定也不敢貿然做出來,因爲一旦出了什麼差錯,那他許善心無疑就是南陳的罪人,更何況現在許善心根本就不敢打這個保票,他不知道李藎忱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或許李藎忱只是想要以此爲藉口來搪塞朝廷呢?

而李藎忱似乎並沒有在意到許善心的猶豫和猜測,徑直開口說道:“巴蜀之戰,此間慘烈想必許君也有所耳聞,這麼多將士追隨着某浴血廝殺,某不可能虧待了他們。”

頓了一下,李藎忱旋即有些無奈的說道:“人生在世,追求的不過是功名利祿罷了,現在朝廷已經將利祿給予了他們,但是誰都想要有一個光宗耀祖的機會不是?不過某也知道貿然提出來這樣的要求確實有些過分了,許君也有爲難之處,朝廷對我巴蜀將士的不信任某也有所耳聞,只是沒有想到竟然如此······罷了,要不就······”

“將軍且慢!”許善心不知道自己哪裡來的勇氣,霍然站起來打斷了李藎忱,“朝廷對於將軍一向是信任有加,這個將軍可以放心,那些流言蜚語當然不可能干擾到將軍對於朝廷的忠誠,自然也不敢幹擾到朝廷對將軍的信任!”

李藎忱頓時有些驚訝的看向許善心,許善心一揮衣袖:“將軍的意思下官已經明白,下官現在就回去給陛下上奏章,把將軍的請求原原本本的告訴陛下!”

話音未落,許善心當即向着李藎忱一拱手。而李藎忱似乎這個時候方纔從震驚之中回過神來,鄭重的拱手還禮。

而許善心也不多停留,快步離開。

一直到走下李藎忱書房的臺階,許善心方纔輕輕鬆了一口氣,晚風一吹,他才發現自己的後背不知道什麼時候都已經被汗水浸溼。而幾名李藎忱的親衛向着許善心行禮,不過許善心這一次並沒有注意到。

許善心當然沒有說這麼就相信李藎忱了,但是他更清楚的意識到繼續這樣下去的話一切只會變得更糟糕,李藎忱所說的這個顯然已經是李藎忱能夠做出的最大讓步。

第一二八七章 士氣浮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過招第二一一五章 未來的燕郡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六百零一章 天下爲之動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九百九十四章 死士第一一六八章 南北之別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四百九十七章 涌上心頭的四個字第二二四九章 夜色下的混戰第一四三八章 平渡溝第一九零三章 汾水邊的清晨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第一五五一章 文武之間的衝突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一五五二章 勝了也有頭大的事第二二二五章 半夜起牀的原因第一五七一章 十里郊迎第八百七十二章 來者不善第一二七六章 爲大漢之崛起而讀書第四百八十章 援軍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四百五十九章 喋血渡口第四百七十二章 孫家門第三百四十一章 截斷沔水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二零三一章 南方羣臣的態度第一九九九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一九一八章 遷都之念第一六八六章 打的就是精銳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三百四十五章 千里共嬋娟第一七五一章 最後的強援第六百八十六章 還有私事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五百三十二章 柔情似水第二一零二章 聒噪,又沒問你!第三百六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二零九六章 孤軍轉戰,將軍乃人傑第兩千零一章 “如數”,“足額”第一七二八章 生擒李惠,賞百金第三百九十三章 杏葉滿庭鶯亂啼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見第二零七二章 劫後餘生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三八二章 得力助手第二三五九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底第一二五八章 殺人夜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一五八三章 賣姊姊第一五三八章 戰,在細雨中第二三三零章 律法和沈君高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九百五十章 徐陵到來第一千九十五章 搶人頭第八百九十四章 覆轍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六百一十三章 另有目的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一一一九章 你們的名字第八百六十章 搓背第四百四十六章 主將之選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八百六十三章 襄陽守將第八百五十五章 莫要便宜了老賊第一四五九章 背叛與信任第一千五十七章 三省六部和太尉府第五百二十四章 排山倒海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叔寶第一三八七章 把長安融入大漢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三百三十四章 巧合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六百二十九章 佳人心思第一二五三章 擴大範圍第一千四十五章 胭脂井與傳國璽第一五四一章 我們海軍就是要搶功勞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二二六一章 張掖城外的亂戰第五百三十章 撤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訪第七百六十七章 隨風雲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