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

“校尉,再往前百丈左右就是漳川郡的地界了。”一名斥候快步跑過來。

“走,去看看。”隆中校尉廖挽催動戰馬,率先從山坡上衝下去,而追隨他的十幾名騎兵飛快跟上。

雖然已經是春回大地,但是這沔水邊上還是能夠感受到呼嘯的風中帶着的冷意。廖挽是裴子烈麾下的一名校尉,手底下有千餘名弟兄,但是軍中戰馬稀少,所以騎兵實際上就只有眼前的這些。

隨着春天的到來,誰都清楚一場大戰已經越來越近,因此先一步獲得敵人的情報已經變得很重要。在襄陽方面不斷加強對章山郡、武寧郡等地的試探的同時,處於側後方的隆中、房陵駐軍也開始派出斥候對漳川郡一帶進行試探。

尤其是這一次任務,主要目的就是摸清楚漳川郡境內的主要進軍路線,意義重大,而且又是越境偵查,因此廖挽也不敢掉以輕心,乾脆親自帶隊。

畢竟他手下的這幫毛頭小子不少還都沒有經歷過實戰,到時候真的鬧出來什麼意外可就不好收場了。

“校尉你看。”帶隊的幢將伸手指着不遠處的一條小溪,“過了這條河,對面就是漳川郡的地盤,根據我們上一次的探查,就在那邊的山後就應該有一個營寨。”

廖挽皺了皺眉,放眼望去,那一座小山並不起眼,畢竟這裡也算得上荊山的餘麓,高低起伏的山丘有很多,若不是上一次幢將他們正好看到了一隊返回的敵人斥候,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敵人會有營寨在那邊。

“此處不但不引人注目,而且從山坳之中殺出就可以扼住河流,的確是一個險要之地,”廖挽沉聲說道,他也是追隨裴子烈入蜀的老人了,一眼就看出來其中的玄機所在,“漳川郡的守將任忠到底是一員老將了,有幾分本事。”

“上一次我們並沒有暴露行蹤,否則他們的斥候也不會被我們發現蹤跡之後依然大搖大擺的回去,”幢將沉聲說道,“所以敵人在這裡駐紮的人應該並不多,而且也算不上什麼精銳。”

“是不是精銳,我們過去看看就知道。”廖挽笑着說道,“走!”

而當十多名騎兵飛快的捲過小溪之後,廖挽果斷的下令下馬上山,留下來兩三個人看着戰馬,其餘人快步隨着廖挽衝上山坡。都是二十冒頭的熱血小夥子,追隨校尉進入敵境偵查敵情,這對於他們來說可是再刺激不過的事情。

廖挽還沒有衝上山坡,便弓腰將自己的身影沒入荒草中,而身後的將士也有樣學樣,當廖挽伸手撥開眼前的荒草時候,一個規模算的不大,但是絕對設計嚴整的軍營出現在眼前,更重要的是軍營之中升起縷縷炊煙,說明軍營不但在埋鍋造飯,而且人手應該還不少。

“大概得有四五百人。”廖挽粗略的計算了一下軍竈的數量,陳深說道,“還有四五十匹戰馬,應該是敵人斥候的營地。”

得出這個結論,廖挽更不敢掉以輕心,他出身南陳軍隊,當然知道軍中是有很多個人能力很強的斥候老兵的,若是貿然招惹的話,憑藉自己現在這十多個人,恐怕很難全身而退。更不要說眼前的這是任忠的軍隊,這支隊伍也是南陳軍隊之中頗有實力的,軍中的士卒多數都是參與過和北齊、北周的戰鬥。

而眼前的營寨安排佈置,至少說明任忠已經做好了大戰爆發之後第一時間阻攔蜀漢軍隊的準備,這四五百人看上去並不多,但是足夠起到預警的作用,而且南陳的斥候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刺探蜀漢的軍事行動。

“我們走,繞過這個營寨。”廖挽咬了咬牙說道。任忠已經將軍隊推到了這個地方,要知道從這裡繼續向北十多裡可就是隆中,因此廖挽必須得知道繼續向縱深還有多少這樣的營寨和防線。

士卒們不敢怠慢,急忙向山下跑去。

而這個時候一隊騎兵驟然出現在西側,廖挽瞳孔猛地收縮,心中暗叫一聲不好,飛快的上馬。

這一隊顯然是回營的南陳斥候隊伍,本來他們還詫異到底是哪一支隊伍在營寨門口還得停下來歇息,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眼前的肯定是自己的敵人。

這一隊南陳斥候不過六七個人,符合基本的斥候隊伍配置,看到對方的人數至少是自己的兩三倍,他們也沒有貿然前進,而是留下來五個人在原地監視,其餘的幾個人直接返回營寨通知。

“我們走。”廖挽毫不猶豫的下令,對付着五個人自然是手到擒來,但是說什麼也不能被敵人的大隊追上。

見到蜀漢騎兵撤退,那些南陳斥候急忙跟緊,而廖挽策馬衝過小溪,躍上山坡,十多名士卒緊緊簇擁着他,都很是興奮。

那幾名南陳斥候到了小溪邊顯然有些猶豫,不知道是否應該繼續向前,可是很快從山坳中就衝出來四五十名騎兵,飛快的分左右兩路向這邊衝過來,顯然想要將這些發現了他們情況的蜀漢騎兵趕盡殺絕。

“校尉?”幢將頓時有些擔心。

而廖挽深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浮現起一個大膽的決定:“抽掉兩個馬術好的,你帶着他們現在就回去報信,不要去隆中,直接去襄陽,調騎兵過來,某在這裡周旋,說不定我們可以抓住機會一下子吃掉這些該死的斥候!”

“可是······”

廖挽瞪了那幢將一眼,幢將只能拱手:“諾!”

看着三個人離開,廖挽抽出自己的佩刀:“兒郎們,怕不怕?”

“不怕!”

“架弩!”廖挽冷聲說道。

經過襄陽之戰後,騎兵所裝備的短弩愈發受到重視,這主要還是因爲蜀漢雖然佔有了西北馬場,但是騎兵的訓練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所以真正能用的實際上還是原來的那些騎兵,因此如何才能提升騎兵的單兵戰力也就被提上了日程,短弩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

作爲漢中工坊的最新產品,這種參考了諸葛連弩的短弩講究的是射速和填裝的便捷,旨在能夠讓騎兵在衝鋒的過程中盡最大可能施放更多的弩箭,尤其是在對上北周騎兵的時候,這也是唯一能夠儘快縮短雙方實力差距的辦法。

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三百九十八章 李藎忱和陸騰第一八九四章 女生外嚮第一百五十三章 上鉤第一二九九章 蕭關的弱點第一九九七章 深沉的愛第二一六五章 巡視陪都,名正言順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二百六十三章 章山,陰山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五一三章 朱崖第一二零四章 臣堅持所請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一二六四章 權力的巔峰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錢、糧第九百三十一章 錢不能堆着第一二一二章 西北還是武關第一一八三章 也是後路第五十一章 光亮第四百七十五章 殺上去真的對嗎第二三六二章 親眼所見方爲真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八一三章 開竅的薛延陀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七百零八章 此話當真?第一千三十三章 真正的抵抗者第三百一十八章 沒有真的桃源第二零六零章 當隨大樹共迎風第一三七四章 藍田受降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六十八章 消失的隔閡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八百九十九章 “路”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六十三章 介紹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九百九十二章 陳氏的江山第一千六十二章 南北人口第一五九九章 調皮的陳宣華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務艱鉅第一百五十九章 槳聲燈影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六百三十五章 家大業大問題也大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二二零九章 刮目相看第一六九六章 轉進,時間不等人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二十九章 虛實第二二二三章 歡迎來到武威第八百四十三章 頭狼和狼羣第一千四十六章 怎麼安置第一九四九章 猶記當年,石頭山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八一五章 卿乃大漢所需之人才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五百九十一章 屏退左右第二三一一章 “老農”李淵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一八一一章 夫妻同心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一一九零章 選秀第一千零四章 民富之後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九二四章 爾是何等官職第九百零五章 各有難處第五百二十八章 進還是退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一八七二章 關中男兒耐苦戰第五百三十四章 沔水風浪急第四百六十六章 將旗升起第一六五九章 名將之後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六百零九章 來信第二零六二章 那就沒得談了第九百八十九章 浴血湘水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七二一章 狂瀾難力挽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六百二十五章 制衡的難處第一八五七章 痛並快樂着第六百一十章 潤物細無聲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九二三章 提上日程第一八七五章 以西爲重第一五三三章 平亂的好辦法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