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

bookmark

“這個戚昕,該死!”陳叔慎恨恨的說道。

“國難當頭,人各有志。”陳叔堅苦笑一聲。

李藎忱都已經把樂昌、顧野王這些人擡出來,再加上吳明徹和徐陵,未嘗就不能代表道義和正統,而自己的父皇生了這麼多的孩子,到時候李藎忱隨便抓一個皇子逼着他登基之後再禪位,然後就真的是名正言順了。

這一切都再簡單不過,尤其是南北朝風雲變幻一代又一代,大家早就熟悉了這些套路,因此當李藎忱所向披靡的時候,這些有的還曾經當過前樑臣子的文武官員們紛紛倒向李藎忱也在情理之中,不能指望他們對一個只存在了二十年的王朝有什麼忠誠可言。

不管戚昕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敵人這麼快就出現在湘州城下,那麼就說明荊州水師想要聯絡李藎忱早就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絕對是至少三四天內就已經有所準備。

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戚昕實際上也已經變成滾滾洪流之中的一部分,向前向後已經身不由己。

人心思變如此,朝廷實際上已經無能爲力。

陳叔堅看向自己的弟弟:“不管怎麼說,我們必須要儘可能的守住湘州城。”

“可是之後呢?”陳叔慎喃喃說道,“現在各處都在吃緊,朝廷的援兵恐怕也已經捉襟見肘了吧,而且就算是真的抽調出了軍隊,那麼統兵的人有真的能信得過麼?這李藎忱和大陳的關係實在是太深了······更何況你看戚昕,至少白日裡還沒有流露出反意,這說明他被迫的可能比較大,也就是說到現在這個時候,下面的人也都信不了了,戚昕統率荊州水師這麼多年,尚且如此······”

“那也要守下去,至少我們兩個還在!”陳叔堅冷聲說道,“我們可是大陳的皇室,別人可以不管這朝廷,可是我們怎麼可能置之不理!”

陳叔慎的手微微抖動了一下,蜀漢水師的進攻還在繼續,石彈砸在城上,也是砸在陳叔慎的心上。

李藎忱難道真的會那麼狠毒,不惜對南陳皇室痛下殺手麼,畢竟有東南世家和樂昌在,李藎忱應該不敢吧······

“馬上就要天亮了,敵人肯定會加緊進攻,”陳叔堅並沒有察覺到陳叔慎的神情變化,沉聲說道,“趕快安排後面的民壯上城!”

“怎麼了?!”陳叔堅看到陳叔慎沒有回答,聲音加重幾分。

陳叔慎打了一個激靈,急忙勉強擠出一個笑容。而陳叔堅以爲陳叔慎是感到害怕了,輕輕嘆息一聲,自己的這個弟弟畢竟是沒有上過戰場,害怕和緊張也在情理之中,自己第一次上沙場的時候也沒有比他好到哪裡去。

但是家國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靠得住的也就只有皇室宗親了,所以陳叔堅也好,陳叔慎也罷,都沒得選。

伸手拍了拍陳叔慎的肩膀,陳叔堅徑直起身:“安排民壯上城吧,天亮之後敵人的進攻必然會更加猛烈。”

————————————————

看着出現在水面上的五牙大艦,戚昕的心情五味雜陳。

李藎忱來得很快,這就無疑在告訴戚昕,他對於手下的控制已經幾乎沒有,否則敵人的水師主力雲集巴陵磯在,就等着荊州水師放行直入洞庭,而若不是手下的將領不斷在謊報軍情,戚昕不可能對此一點兒都不知道。

他對這一場大戰的掌控,還停留在蜀漢水師的斥候在巴陵磯之外試探,卻不知道被自己的手下說成是斥候的蜀漢水師船隻,都是由五牙大艦組成的。

這種被背叛的感覺可不怎麼樣,可是戚昕也明白這些將領的選擇並沒有錯,大戰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李藎忱對南陳形成了包夾,而北周這個時候自然是沒有餘暇南顧的,這天氣轉暖,內戰肯定還會繼續。因此恐怕在現階段沒有人能夠拯救南陳了。

所以這些人作出了明哲保身的選擇,也能理解,畢竟他們也曾經在狼尾灘、在夷陵捨生忘死的拼殺,也算是爲這個國家流血了。

他們想要和平,而能夠帶來和平的顯然不是南陳朝廷,而是站在船頭上正笑眯眯看着戚昕的李藎忱。

“戚將軍棄暗投明,當真爲楷模。”李藎忱看到戚昕上船,快步迎上來,更甚至他出現在船頭上就是爲了迎接戚昕。

戚昕急忙拱手行禮,而李藎忱伸手託了他一把:“將軍英勇,某都看在眼裡,今日有將軍爲臂助,蕩平江南,指日可待!”

“殿下過譽了。”戚昕苦笑一聲,自己怎麼說也是被一幫手下半強迫着投降的,也不求李藎忱能夠委以重任,這天下眼見得就看到了和平的曙光,自己乾脆解甲歸田去做一個農家翁也未嘗不是壞事。

李藎忱看到戚昕的表情就能夠大致猜測到他在想什麼,當然李藎忱也知道戚昕的舊部是不可能再交給他了,就算是戚昕還想要統帶這一支隊伍,他手下的那些將領恐怕也不願意,畢竟他們可是瞞着戚昕和李藎忱暗中做了那麼多事情,就算是戚昕不計前嫌,他們也得好好掂量掂量之後會不會被報復。

但是戚昕無論怎麼說也是這個時代少有的水師人才,李藎忱當然不可能允許他解甲歸田,當下裡李藎忱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來,戚將軍,外面風大,我們到船艙之中敘話。”

雖然不知道李藎忱想要和自己說什麼,但是自己現在的身份十分尷尬,恐怕也就算比階下囚好一些,所以戚昕也就不多說什麼了。而李藎忱伸手推開艙門,一張巨大的輿圖懸掛在牆壁上。

看到這一份輿圖的時候,戚昕眉頭微皺,因爲這是一張詳細的江南以及外海的輿圖,這樣的輿圖戚昕並不是沒有見到過,在東吳時期,孫權就曾經派出衛溫等人帶領船隊探索東南沿海,也曾經派出使者走海路北上遼東襄平聯繫公孫家族,所以對於大海,華夏民族、尤其是江南的南朝並不是一無所知。

可是李藎忱現在連江南都沒有拿下,就開始考慮外海的事情麼?

志存高遠是好的,但是有的時候看的太遠可就是好高騖遠了。

第一四二一章 二十一條第二零七四章 黃金的分配第二百三十七章 撲城第五百七十五章 垂死掙扎第一七八零章 致命的威脅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一二六六章 李穆的人情第一二三九章 如荒草瘋長第二一三三章 題名第二零九五章 亂起雁門內第一九八零章 火炮的威風第一千九十七章 船廠規劃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一五八八章 目光當向北第三十三章 對策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二三五一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一二八六章 不打不相識,以後是朋友第一四三六章 女人看不對眼時第一四八九章 幾代人的努力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一三八一章 楊素的八卦之心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一三一十章 西北一孤臣第五百四十四章 曹孝達的信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九百零一章 生死壕溝第四十六章 夙願第九百三十章 錢莊第三百九十九章 效忠第一七五八章 大漢需要更加穩定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不住第四章 桃源第二三五七章 廣告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五百七十章 蒼溪谷大道第二零九二章 南北一時皆是敵第五百二十章 不懂事第一七三八章 潁川世家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一四九八章 鎮定自若的巡撫第三百四十二章 聊發少年狂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一九八五章 禁衛軍的實力第一二一八章 陛下給了希望第一九七四章 甲騎對甲騎第一二一七章 入門三考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十一章 往事(下)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二千章 這有些反常啊?第一二四零章 掂量掂量第二一二九章 爲什麼要送入書院第九百九十五章 倉庫爭奪戰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零二六章 韓果常善,難兄難弟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二零九九章 禍起蕭牆,我自有理第一二六一章 梟雄末路第一九三七章 從內府到內廷第二二六零章 風又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心有惴惴第一四八八章 起名第一三七三章 皆大歡喜第八百八十七章 暗藏的刀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二四一章 又不是養成遊戲第一千一十五章 忠與仁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到陳倉第一百三十三章 暗子第一四八四章 驅狼吞虎第三百四十三章 後路第七百一十章 我要見姊夫第一三五一章 一力破百巧第八百二十一章 再見蕭摩訶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流涌第九十七章 不怕他第一六三九章 大定第五百七十七章 勝利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二一三五章 分割內府第五百九十六章 議論洶洶第四百六十一章 幾路敵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同意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二三四八章 老鄉?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百一十二章 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