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

bookmark

“父親大人鈞鑒:

兒自去年九月初,接朝廷調令,驚詫莫名間迷迷糊糊行至北京。北京兵部武選司王大人告知,是吏部溫大人指明調取孩兒到橫海衛任職。孩兒遂至溫大人處拜謝,而溫大人曰,此調令乃是太孫殿下親自要求。咋聞此言,孩兒只覺銘感五內。賤名得太孫殿下所聞並簡拔之,日後非萬死不能報矣!

十月末抵南京,十一月初,殿下親臨訓話。告知軍中俸祿、獎懲等諸事……殿下待我武人之厚,聞所未聞矣!如此明君,必當竭盡忠誠,雖粉身碎骨而不能報萬一矣!

當月遂入軍營,孩兒忝任衛中五千戶之一,位在指揮使麻都司承詔之下。麻都司,大同麻帥長子,其爲人可謂面冷心熱。一言一行,無愧將門虎子之稱。雖在操練時始終面色嚴肅,士兵稍有不慎便遭軍棍責罰。然操訓結束,士兵歸營後,時常能見麻都司陪同太孫殿下,逐營看望慰問士兵,有挨軍棍至不能起身着,殿下與都司多有親自敷藥之舉。孩兒近三月來,已多次爲此而感至痛哭流涕。孩兒已是如此,士兵感恩之心,想來無需多言。

麻都司之下,孩兒與崑山杜弘域、寧遠祖大壽、南昌劉招孫、陝西靖虜衛趙率教四人同爲千戶。各實領戰兵一千人,其中步隊八百,騎隊二百。此四人者,皆將門子弟,父兄乃至叔祖均爲我朝一時名將。於練兵之中,各有所長,並皆能與士卒同甘共苦。雖然如此,孩兒亦有信心,兒所統領之千戶,絕不落於四位同僚之下矣!

孩兒之千戶內,有百戶十,總旗二十,小旗一百。百戶之中,有二人實乃良將之姿。其一曰馬世龍,此子今年雖只十五歲,但騎射弓馬無一不精熟,問其兵事韜略,亦能對答如流。雖然出身將門,加之年幼,但仍能每日於其百戶中起身最早,下榻最晚。如此治軍,精兵當在不遠。

其二曰滿桂,此子今年亦只十五歲,然,據聞其在宣府已多次提刀上陣,斬殺之北虜已逾十級,此子雖然不通文墨,言行粗魯,一身武藝卻着實讓人驚歎。孩兒慚愧,無論步戰、馬戰,均非其敵手。以孩兒觀之,全軍之中,唯有殿下特聘之總教官程宗猷者方能在步戰中將其擒下。然程教官之馬戰,不提也罷。滿桂此子爲人豪爽,性格赤誠,極得士兵擁戴。唯脾氣過於粗直,時有頂撞上官甚至殿下之事發生。幸賴殿下寬宏大量,每次均是好言撫慰。麻都司雖然經常呵斥,但總歸喜愛居多。然,殿下禮遇我等武人,我等武人亦不能忘記本份,此子孩兒定當多加關注,時時教導。使其不至荒廢其天資,定要助其成爲我大明一時良將也。

總旗之中,有三人爲殿下方山學校之四年級學生,均爲十七歲。此三子者,體魄強健,武藝卻是平平,刀術更是不值一提。然論長槍直刺一招,卻又佔盡‘快、準、狠’三字。論及火器操控,亦是極爲精熟,鳥銃打靶,從無脫靶之事。且此三人,學識淵博,天文地理歷史經學乃至世界各國情勢,均無一不曾涉獵。

嗚呼!據聞馬世龍、滿桂二子以及劉招孫麾下曰黃得功者,皆殿下親自點名抽調,兒聽劉招孫言,黃得功此子亦是驍勇善戰、心懷忠義之輩。再觀方山三子之全能……殿下識人之明,絕不能因孩兒表現而受損。故而孩兒每日晨起後,均心懷感恩奮進之心,唯願日日精進,不負殿下厚望!

小旗之下,孩兒實領戰兵一千。兵源一部來自徐州、淮安等地災民。又有一部來自廬州府、徽州府之礦工。年長者二十七八歲,年幼者十七八歲。此等兵員,單身入行伍者逾九成,有家眷者不足一成。

孩兒在此數月,雖對殿下之財力早有耳聞,然真入軍營後,方知殿下之富,當不下於昔年之陶朱公。以孩兒麾下士卒論,每人每季常服二、作訓服二,戰甲亦分季節,春秋板甲,夏季皮甲,冬季板甲下皆有厚棉布襯底,各類戰甲,皆比遼東諸甲輕便之餘,防備之力更遠勝之。

戰兵一日三餐,晨間每兵大蔥醬肉包子二,雞蛋或鴨蛋一,稀粥隨意取用。午間及晚間葷素各二,米飯隨取。如此飯食,比之遼東戰兵每日兩餐,且一旬方見葷腥,差別不知如何以道里計之。唯肉類以精瘦肉爲主,難見大塊肥肉。不過士卒如此飯食,亦不需大量油脂果腹矣。

步隊每人鳥銃一柄,此鳥銃與遼東常用之鳥銃大爲不同,無火繩,而是使用燧石擊發點火,彈丸亦非球形,而是所謂‘米粒彈’。”此銃槍管內均有膛線,射速極快,以孩兒粗略估計,此鳥銃發射五至六發,遼東鳥銃方纔兩發。質地上乘,孩兒所部操練數月,未曾有一銃炸膛。射程極遠,極致射程可達300丈外(933.3米)。精度極高,孩兒習用此鳥銃數月後,100丈內極少脫靶。50丈內要頭必頭,要肩必肩。

鳥銃之外,每戰兵尚有刺刀及匕首各一柄,刺刀平日做腰刀佩劍用,戰時若需白刃,則將其套入鳥銃槍管。匕首設計極爲精良,砍劈、刺殺、開瓶均可,孩兒甚喜此物。

按麻都司規定,步隊每日操練兩次,每次一個半時辰。上午練習隊列行進,下午刺刀、匕首格鬥。每三日一次打靶,每十日可輪休一日。

騎隊每騎兵配戰馬二,另分配一名馬伕負責照顧戰馬。戰馬分兩類,一爲西洋大馬,乃殿下耗費重金從澳門耶穌會手中購得。因殿下選取相當部分戰馬育種,故孩兒之千戶,止有西洋大馬二十匹。其餘三百八十匹,均爲遼東大馬或陝甘河套馬。每匹戰馬,均有編號,每月有一錢三分專用戰馬草料銀子發下。

騎兵均佩半身甲,每人騎刀一柄,手銃一把。此騎刀號稱方山材料實驗室最新產品,孩兒將此刀與攜帶至此地的遼東佩刀互擊之,遼東刀應聲而斷。至於手銃,據聞乃是我大明最強火器大師趙士禎研製,燧發點火,可以連續發射六枚彈丸。唯擊發完畢之後,火藥之殘留物堵塞轉輪,基本無法在戰事之中再次充彈使用。

步隊騎隊之外,尚有炮隊,有十二磅炮二十門,八磅炮四十門。歸麻都司直管。另有憲兵隊、斥候隊等,皆有麻都司直管,以上共計戰兵六百人,輔役八百人。輔役者,太孫擇良民充之,每月餉銀一兩五錢,從之者衆矣。

殿下極爲重視軍紀,自本衛復建之前,已經行文靖江知縣,前後予以三萬兩白銀補貼,使該縣將所有秦樓楚館、賭場等全部從島上遷出。孩兒對此安排極爲贊同!非如此,軍營之中難免沾染世俗之氣,士卒難保樸實敢戰之風。

雖然如此,殿下爲保障士卒每旬休息時不至無事可做,除象棋外,還引入西洋象棋,各種牌類等,修建棋牌室供士卒消遣。室外整修草坪,倡導全軍練習足球。這足球遊戲孩兒甚至喜歡,不唯孩兒,全軍上下亦是深喜之。現本衛每一百戶均有足球隊,休息日內,每日至少四場比賽開打……

如此軍伍,器械精良,軍餉豐厚,戰將得力,士氣如虹!更有太孫不計成本允諾軍伍日日操練,火器操練彈藥持續供應。孩兒深信,當日至南京時,太孫所言,本衛當建成大明第一強軍之目標,三年之內,定能實現!

孩兒身爲千戶,太孫知遇極厚。每季常服、戰服、作訓服、鎧甲不必多言。鳥銃、手銃、佩劍、戰馬無一不是上上之選。便是房屋,亦是獨院獨棟。更有下人、侍女各二服侍。然,孩兒深受殿下如此大恩,現今寸功爲立,豈敢安然享受?更有麻都司及四位同僚,身爲將門之後,均與士兵同吃同住,孩兒又怎敢不加效仿?

又,孩兒至此,方知前日所學近乎玩鬧。本衛自麻都司起,至軍中普通一兵,均參加太孫委託方山學校教師來此舉辦的夜校。孩兒得益父親早年教誨,算是粗通文墨,故而不必從三字經學起。但每與方山學校入伍之總旗談論,只覺格局極小,見識極短。故而孩兒每逢休息日,只要不是輪到當值,便一葉輕舟,趕至方山學校聆聽大師教誨。

殿下對本衛軍官極爲關愛,每一旬中必有一日至衛所駐地。有時甚至流連三五日。太孫停駐之日,白晝與普通士兵一起操練,夜間爲我等講學。近一月,太孫主講我中華歷代兵制,孩兒至此方知,暴秦以軍功取爵,如何使其驟強,又如何使其速亡。盛唐之府兵制全盛之時,實乃孩兒心中之嚮往所在……又聞我朝兵制之轉變乃致今日朝廷因軍鎮軍餉而入不敷出……殿下實乃天人,孩兒近日學問漸長,便觀史書,乃至問及方山之諸多大師,均言殿下之英明神武,本朝或許只有太祖、成祖可以比擬。

孩兒聞之,愈益感奮。昔年太祖開國有中山王、開平王,成祖靖難有英國公、成國公。孩兒觀殿下之志,日後征戰必然不少。故而定好好打磨己身。殿下但有所用,兒只願做殿下手中劍,爲殿下斬盡一切之敵!

臨末,孩兒再告父親大人,殿下待本衛軍官、士兵極厚。故我遼東軍戶難以娶妻之事,在本衛絕無。本衛復建至今不足半年,衛所駐地靖江島上已有七百餘名女子嫁入本衛。孩兒所掌千戶內便納入二百三十二名新婦。是故孩兒之終身大事,父親不必掛念。有如此強軍爲基,待得孩兒爲殿下立下功勳,未嘗不能效仿四川劉帥之壯舉。

唯願父親、母親顧惜身體,有生之年,孩兒功成名就,必能使兩位大人見之。遼東、靖江,相隔數千裡,孩兒不能時時在父親、母親身前盡孝,深感不安。然,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孩兒此時已立定志向,終身必爲太孫殿下所驅馳!唯願諸弟,代爲盡孝矣。

隨信附上價值白銀五百兩之會票一張,可在遼東李帥名下祿合盛商號下提現。孩兒在此軍營中,一切衣物、裝備、吃食均有衛裡供應。除留下數十兩以備麾下士兵家中有急事,一時無法週轉而資助外,銀兩別無他用。故而父親大人不必擔心孩兒用度,唯願有此銀兩,家中諸弟能每日三餐,早日長成身體,儘快爲太孫殿下,爲我大明出力!

兒曹文詔再拜叩首。

萬曆三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於橫海衛駐地靖江島。”

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三零二章 暹羅氣勢洶洶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三八一章 爲何是分封制(二)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