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

bookmark

“恭迎王上回京~”

“衆卿免禮。”

1616年11月,暹羅王羅闍浮屠率領主力返回了這個國家的新首都,曼谷。

在這一年的九月,在給予緬甸雷霆一擊後,他主動向緬王阿那華隆提出和談,誰知道阿那華隆居然不接招——兩國接壤的地方凡是有利於軍事的高山、河流啥的全部割讓給暹羅,這是阿那華隆這樣的梟雄無法接受的。而且此時的緬甸還對大明抱有希望,所以,寧願拖一拖。

這一拖就讓羅闍浮屠感到難受了,暹羅至少是現在並不想要拿下緬甸啊。

但是日泰聯盟已經說得很清楚了,1617年開始,兩國就要對明國發動進攻。而且按照約定,還得是暹羅先攻。

所以,羅闍浮屠也只有留下五千新軍和五萬舊式軍隊,逐一的去拿下緬泰兩國邊界上的戰略高地——你不肯給,我自己去拿便是。反正你緬甸這會兒也集結不起足夠的力量來與我這支分隊進行會戰。

非止如此,他還派出人手去聯絡緬甸東南部的孟族人,這一民族驍勇善戰,和緬族又是世仇。現在緬族被極大削弱,你們還不趁勢而起就說不過去了啊。

安排好了這些後,他就匆匆的返回了曼谷。

“王上,根據您事先的旨意,我們已經完成了陸軍主力的集結,共計新軍五萬五千人,原本王家軍隊十五萬人。各類糧餉、火藥、槍械也全部準備完畢,隨時可以出動。”

“王上,海軍方面,計有1200噸級風帆戰艦20艘,600噸級戰艦50艘。另外有五百餘艘各類輔助、運輸船隻。目前已經全部集結在曼谷港內,隨時可以出航。”

“王上,後勤戰備方面,我們在阿瑜陀耶的工廠已經全部搬遷到了曼谷,已經恢復了生產,出產的槍炮質量穩定。林查班、宋卡、普吉島三個地方的船廠也實現了工人滿編。預計每年可以生產1200噸級戰艦15艘,600噸級戰艦40艘。”

“王上,國內各大鐵礦、硫磺礦以及林區的開採秩序穩定,我軍王家軍隊抽走後,各地組建的護礦隊很好的維持了礦區的安定。那些真臘來的礦奴很是老實,其出產並沒有減少。”

“王上,商隊方面......”

聽着自己諸多臣下的彙報,羅闍浮屠的內心既是自豪,又覺得哀傷。

自豪就不必說了,歷史本位面的阿瑜陀耶王朝,在納黎萱短暫雄起一把後,沒多久就被緬甸再次滅國。而今天,自己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就打造瞭如此強大的國家。當然值得自豪。

而哀傷?自然是泰國的盤子還是太小了,無論自己怎麼折騰,這點力量要去推倒有穿越者執掌的大明?難如登天啊。

但是,真的不能再等了:暹羅此時的人口不過七百多萬。這士兵就有二十六萬,再加上爲了國家的軍事服務的各種工人、礦工、商隊,以及將近一萬人的各級官吏......就算這些年暹羅一直可以對周邊的真臘、老撾、柔佛等國吸血,就算本地的氣候極爲溫暖加之土地肥沃,從來不用擔心糧食問題。這國內百姓的壓力也極大了。

ωwш★ttκΛ n★¢ Ο

早年他剛剛登基那些年,對國內實行休養生息,剪除豪強,建立中央集權,發展教育科技商業的時候。國內的百姓對其感恩戴德,而最近這幾年他開始暴兵後,他自己都能明顯的感受到,百姓對他的感情在輕微的發生變化。

所以,真的不能再拖了!

“諸位。”收拾了一下自己的情緒,羅闍浮屠朗聲道:“國家發展到今日,再不打出去,我們自己都會崩潰。此點,我已經論述過多次,就不再囉嗦了。現在,我們已經擊垮了緬甸,雖說緬王還在寄希望於明國的救援而冥頑不靈的不肯和我國簽訂和平條約。不過,失去了衆多頭人和領主的緬甸,已經不能稱之爲一個國家。因此,我們是時候把目光轉向東方了。”

“多年來王上帶領着我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我們將永遠臣服於王上的膝下,跟隨王上堅定的前進。”

“好,頌曇!”

“臣在。”

“我的好弟弟,這些年我出征在外的時候,你在後方總是能爲我提供最大的支持。這一次,也請你擔任監國並坐鎮曼谷。我深信,我和你,就像我們的父輩黑白王子那樣,永遠彼此信任,配合無間!”

“絕不會辜負您的信任,我的王上。我將在後方竭盡全力,使前線的將士永遠能吃飽穿暖,並且不用擔心武器彈藥的供給。”

“好!素巴猜!”

“臣在。”

“作爲我的首相,在我親自率軍出征期間,請你輔佐監國。”

“是!”

“巴裕。”

“臣在。”

“給你三萬王家陸軍,你帶着他們進駐真臘。告訴真臘王,讓他們爲我們提供至少十萬民夫,並且在三個月內完成金邊港的擴建。否則,我們就換個人來做真臘王。”

“嘿嘿。”這位被稱爲巴裕的傢伙,一身戎裝,滿臉橫肉,更有着這個時代暹羅人難得一見的一米八的身高。聽完羅闍浮屠的吩咐後,他臉上的橫肉猙獰的扭曲起來:“王上請放心,我一定在兩個月內完成金邊港的擴建,爲王上的艦隊提供完備的沿途進軍港口。”

“很好。素察!”

“臣在。”

“給你三萬王家陸軍,一支分艦隊,五十艘大型運輸船。去年我帶着你們已經在柔佛南邊圈定了地方,並且和柔佛蘇丹談好了。你去,把那裡拿下來,然後用水泥、火炮將其要塞化。一年之內,我要你封鎖住馬六甲海峽,從此之後,明國的商船出現在這裡的,一律搶光財貨,殺光海員。”

“是,臣領命。還請王上賜下此地要塞的名字。”

“哈哈哈,那就叫這個地方叫新加坡吧!”

“謹遵王命!”

“很好,阿信、藍雅、派吞。”

“臣等在!”

“你們都是我收養的孤兒,在我身邊都超過十年了。多年來跟隨我四處征戰,對新軍的指揮,我是最信任你們的。現在,我親自直轄一萬新軍,剩下的四萬五千新軍,我把他們組建爲三個師,你們分別擔任這三個師的師長。”

“是,多謝王上信任。我等定然完成王上交代的一切任務。”

“嗯,待得金邊港擴建完成後,你們就率軍出征,拿下湄公河三角洲。巴裕,修完了金邊港後,你帶着真臘的民夫東進,在湄公河修建西貢港。”

“是,臣領命!”

“佔叻、汶仁。”

“臣等在。”

“我國的海軍主力就交給你們兩位了,先配合陸軍搶佔湄公河三角洲。然後時刻準備北上攻擊明國的海南島。那時候,就是我們和明國正式宣戰之時!”

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五十三章 一起爬科技樹(二)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四六五章 大明嚴厲禁毒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