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日本的新策略(二)

bookmark

伊達政宗知道,平安道這劑毒餌一旦吞下去,他就將從此對幕府惟命是從——他還沒有狂妄到認爲光憑自己一家之力就可以和明朝抗衡的地步。那麼,一旦接手平安道,伊達家就站在了抗擊明朝大軍的最前線,從此將不得不依賴幕府的支持。

但是,這劑毒餌卻不得不吞——整整兩百萬石的土地啊。

現在伊達家在日本本土的封地是仙台藩,表面上的封地是66.5萬石。經過伊達家多年的開發,這會兒的產出也不過一百三十萬石(後來通過發展商業,開墾荒地,在明治前夕達到了200萬石)。而平安道這塊土地,目前的石高就是200萬石,整整翻了一倍都不止——這還只是粗略統計,實際只能更高。伊達政宗知道,只要自己敢拒絕這個安排,德川義直馬上就會把這個消息給放出去,然後伊達家的家臣們自己都要造反!

“公方殿下的厚愛,在下切實的感受到了。請參議閣下轉告殿下,在下對這樣的分配無異議。”

“喲西!只要中納言閣下能同意,這事情就基本成哪!”

最機密的事情談完了,兩人遂從瞭望塔上下來,繼續在一衆武士的護衛下沿着鴨綠江防線前行。

“我這次來,除了傳達兄長分配領地的意見外,還想和中納言商量幾件事情。”

“參議閣下請講。”

“嗯,這第一件事情,就是對朝鮮的賦稅徵收問題。按照兄長的意思,今年我們對朝鮮百姓免稅了。但是從明年起,隨着明國海軍的強大,暹羅給我們運送糧食的事情可能會停止。那時候,我們就必須自給自足了。”

“咦?怎麼,公方殿下覺得我國的海上優勢只能維持一年?”

“我們日本本來就沒有海上優勢,這得暹羅人和西班牙人與我們緊密團結纔有。即便如此,按兄長的估計,這優勢也就能維持一年。”

“這個,實在是有點出乎意料啊。”

“呵呵。”雖然只有十五歲,但到底是和穿越者一起成長的,這接受到的薰陶真不是一般的多。所以,德川賴宣這會兒已經有點大將風度了:“中納言閣下,根據前任服部半藏提供的情報,明國的長沙造船廠,每年可以生產四艘一級戰艦和六艘二級戰艦,以及更多的輔助艦船。而您知道我國現有的十艘一級戰艦耗時多久嗎?整整耗時六年!雖說這裡面有先君不想大規模造艦,以及我們剛開始造艦還需要摸索的因素。但是,這差距還是太大了。

自去年開始,我國開始大規模造艦。但是截止到目前,一年過去了,我國海軍也就拿到了三艘一級戰艦和五艘二級戰艦。看起來和明國差不多,若是把暹羅的產量加上,估計還有優勢。但,明國又新開了一個船廠啊。

所以,兄長估計,到今年年底,我們三國聯軍和明國的一級戰艦,是40:50。到了明年年中,估計就是50:55。雙方到了那個時候,力量就基本持平了。”

“所以?”

“所以,按照兄長的想法,在今年,一方面是請暹羅再次給我們運送一批次糧食。另一方面是三國聯合艦隊繼續攻擊明國的沿海地區,逼迫明國的艦隊來與我們決戰。如果今年明國的武將們承受不住文官們壓力,被迫出來跟我們決戰,那一切都好說。如果明國的那位皇太孫殿下爲武將們承受住了壓力,那,我們可能就會在明年年中與主動靠上來的明國艦隊決戰。那個時候,勝負就不好說了。”

“嗯…..”取下那隻瞎了的眼睛的眼罩,使勁的撓了撓因爲長期受壓而變得有些發熱發癢的眼眶,伊達政宗思索了一會道:“所以,如果戰事拖到明年年中,那朝鮮就會成爲戰場。”

“是的。”點點頭,德川賴宣鬱悶的說道:“雖然這一任的朝鮮王膽子極小,跑得飛快,但他有一件事情做得很徹底:我們沒能抓住任何一位王子,別說王子了,祖上三代出過朝鮮王的李氏宗親,我們一個都沒能抓住。”

“呵呵。”無所謂的擺擺手,伊達政宗笑道:“沒有李氏的男人就沒有唄,以後這塊土地就是我日本的本土之一。只擁戴天皇陛下和公方殿下。”

“是的。”點點頭,德川賴宣道:“所以,我和兄長商議後,準備明年在朝鮮實行三公七民的賦稅政策。”

“啊?”獨眼龍聽到這話還真的有點驚訝了:“參議閣下,我也是想着要減輕賦稅,但頂天也就是四公六民吧。這,這樣做,是不是步子邁的太急了?”

“哎,這也是沒有辦法啊。”

揮揮手,讓身後的武士們都和兩人拉出一點距離後,德川賴宣壓低聲音道:“明國的田稅,基本都是十稅一甚至更少。雖說以前因爲有不斷的加派導致農民的負擔很重,但無論如何,國家從農民身上拿走的,都沒有超過一半。而且,最近這些年,明國的那位皇太孫通過整頓戶籍,逐漸的把很多加派都給取消了。明國的農民這些年負擔在逐漸的減輕……而朝鮮這邊呢,以前朝鮮超過五成以上的農民都是兩班的隱戶,是不用繳稅給朝鮮王的。雖說他們要把產出交給兩班貴族,但這繳納的比例也沒有超過五成。是,我們是把土地從兩班手裡分給了農戶,但如果我們不實行三公七民,估計朝鮮的農民就會覺得——我名義上有了土地,但實際的負擔還更重了。如此一來,我們將失去這裡的民心,而一旦民心不在我們這邊,到時候明國打過來?”

“……好吧,在下明白了。那便按照公方殿下的意思辦吧。”

看着伊達政宗極不情願的樣子,德川賴宣微微一笑:“中納言請不要這樣,不管怎麼說,伊達家的領土都翻了一倍不止啊,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嘛。要知道,這會兒國內的細川、黑田、淺野、鍋島等諸位大人,天天在江戶纏着公方殿下,要求殿下把他們派到朝鮮,做征伐明國遼東的先鋒呢!”

“哦?哎呀,這些個馬鹿,我們出征前這些傢伙都是抱着看笑話的樣子來面對我們。現在我們僥倖拿下了朝鮮,他們又想覬覦明國了?”

說起來,這也是日本這個國家普遍的民族性了:缺乏戰略觀——直接就幹不來啥大事。而另一方面,見小利而忘命卻又表現得特別明顯。

現在,隨着三月拿下朝鮮,而且大明在海上暫時被壓制,在陸上也沒有反應。於是整個日本國內的氣氛已經被引爆了,到處都是征伐明國,實現太閣宏願,請天皇駕臨北京之類的瘋狂叫囂。這種呼聲之強烈,就連平時不問世事的公卿們,都開始熱烈的談論起若是將來去了明國,要如何如何了……

“是嘞,所以兄長在國內要壓制這羣蠢貨,也是很頭疼的。兄長曾經反覆告誡我們幾個弟弟說,戰爭開始後,最大的課題就是怎麼結束。如果明國願意就此簽訂和平條約,讓他馬上當先鋒去攻打暹羅他都願意。怎麼可能還去繼續招惹明國?”

“在下對公方殿下的睿智,深感佩服。那麼,第二件事?”

“哈,第二件事,我來到平安道後,看到中納言閣下已經在做了。”

“嗯。”緩緩的點頭,伊達政宗道:“用朝鮮以前的中人和部分優秀的平民做管理層,讓他們去幫我們壓制被打倒的兩班以及以前的賤民們……不得不說,朝鮮人還是很勤奮的,做起事情來也很認真。當然,這得監督得力。”

“哈哈哈,是嘞。不過中納言閣下,在下建議,還是稍微控制一下。您看,方纔那個監工……”

“啊,您說那個啊。”伊達政宗毫不在意的擺擺手:“打人的,是一箇中人,被打的,是他的親大哥。”

“親大哥?啊,我明白了。打人的那個是庶子,失去了成爲兩班的繼承權,並被自己的兄長所歧視、壓迫吧?”

“是的。”深吸了一口氣,伊達政宗極爲慶幸的說道:“幸虧有公方殿下的英明決策啊。否則,我們日本要不了多久也會這樣吧。”

“是啊。我雖然只有十五歲,但是看到這樣的局面,在慶幸之餘還是感到後怕。”

說完這句話,德川賴宣深深的朝着伊達政宗一鞠躬:“民夫、錢糧,我都會在漢城籌集並不斷北運,接下來的事情,就拜託中納言閣下了。”

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番外:二百五十年後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二零三章 完成首次組閣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