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

bookmark

1618年12月25日,天津港。

雖說此時已經是數九寒冬,清晨的海港除了清冷還很潮溼。但是這會兒的天津港卻是早早的戒了嚴。港口周邊以及京津公路沿途,都佈滿了大量的士兵。

至於港口內,則是從監國朱由校到各個閣老、各部大臣,全都齊聚在此地了。

看到這樣陣勢的老百姓,再結合最近幾天的報紙,稍稍動動腦子,就自然推導出來:我們的皇上凱旋迴京了。

真的就是‘我們的皇上’。說起來朱由棟通過辦報慢慢的拿到這個國家的輿論權也有十幾年了。十多年來,通過他自身的努力以及媒體報導,錦衣衛暗子在民間的宣傳。這位新皇已經徹底扭轉了既往士大夫們有意無意在民間樹立的皇室基本昏庸、懶惰、愚蠢的形象。

現在,朱由棟的人設是:勤政、愛民、簡樸,爲了讓大明擺脫各種頑疾而殫精竭慮。各大報紙更是經常都在各種報道上稱呼他爲‘我們的皇上’,昔年他在南京深入民間的各種故事更是多有發揮。久而久之,百姓們自然就對朱由棟產生了親切感。

所以,在猜測出皇帝凱旋就是今日後。無數的百姓開始朝着港口以及京津公路兩側匯聚。人潮一下子就把本來足有上萬警戒力量的京營和第三鎮士兵給徹底包圍了。

“殿下,百姓們聽聞皇上今日回京,盡皆自發的前來接駕。這個,百姓雖然是好意,但是這人也太多了。臣擔心一會招呼不過來。”

現任鎮遠侯顧大理,六年前也是跟着朱由棟去遼東打過建州的。算是京營裡難得的沒有被養廢的勳貴。這些年他配合劉時敏,把所謂的十萬京營將士,輪流的抽調到九邊重鎮進行輪訓,並且接受新軍用過的線膛槍,在京營中加強火器訓練……算是勳貴裡的標杆人物。可是今日面對越來越洶涌的人潮,這位勳貴裡難得的幹才,這會兒已經是滿頭大汗,惶急之情溢於言表。

不過聽到他彙報的朱由校倒是面色輕鬆。他微微一笑:“這有何難?”

“啊?”

“百姓自發涌來,乃是百姓熱愛皇上。如此百姓,有何懼之?不過現在本朝已經拿下暹羅,正要準備扭頭東顧。所以,爲了預防有倭賊潛伏於其中,適當的應對還是要有的。這樣。”朱由校稍稍低頭想了想後:“可派出輕騎,沿途大喊,要求圍觀百姓自覺成列,然後退到公路路基五十米外觀禮。同時彼此作保,接受我方士兵檢查。如果有一人,在其身邊二三十人都不認識的話,則要被檢查士兵帶走。”

“就是如此?”

“緊急情況只能如此哪。放心,孤會勸說皇兄回京時不要將頭伸出御攆之外的。”

“是,臣領命。”

看着穩健的安排人員完善安保措施的朱由校,稍遠處站着的首輔方從哲,這會兒臉上的憂慮之色更明顯了。

“長卿啊。”

“嗯?首輔有何見教?”

“哎,你也是次輔,我能有什麼見教的呢?”

“不敢,下官雖然忝任次輔。但天下人都知道,不過是因爲下官早年做過皇上的老師,這內閣裡需要有下官這麼個人而已。真要說輔助皇上成就偉業,還是要首輔這樣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人。”

“呵呵,長卿啊。咱們從皇上還是太孫監國那會兒就一起共事哪。算下來差不多有五六年了吧?”

“是,這些年來,得首輔指教極多。”

“老夫再說一次,皇上回京後,老夫就要申請致仕。若是皇上準了,你就是首輔哪。就算皇上不準,最多等到倭賊德川義直被剿,老夫也一定會致仕,到時候你還是首輔。”

“方閣老到底想說什麼?”

“我的意思你還不清楚嗎?老夫致仕之前,一定會先上本,請皇上冊立太子。如果此事在老夫任期內沒有辦成,你一定要跟上!”

“啊?首輔,這,皇上今年才十八歲啊!”

“是啊,皇上今年才十八歲。”慶幸的點點頭:“而且皇上這個年紀就有了皇子。可惜,不是皇后生的。”

說起來,也是巧得很。朱由棟六月出發去暹羅,他的一後一妃在九月中下旬先後生產。皇后柳韻生了一個女兒,貴妃遊弋生了一個兒子。

大明皇室從朱厚照之後,接連三任皇帝,以及朱由棟追封的孝貞皇帝,都不是嫡長子繼位。尤其是萬曆朝的那一場國本之爭,真的是把這會兒年歲大一些的臣子都給搞怕了。在這一後一妃生產之前,不知道有多少官兒都暗自在心裡祈禱:皇后娘娘,你可一定要生個兒子啊。

可惜,天不從人願啊!

“首輔,您說要皇上馬上立皇長子爲太子是不是急了點?皇上這會才十八歲,皇后更是隻有十七歲。這日後又不是不能生育。若是現在立皇長子爲太子,那要是以後皇后有了兒子呢?再說了,說句大不敬的話,雖說現在醫學昌明,有了抗生素之後嬰幼兒夭折的機率大大下降。但是……”

“哎,以長卿的性格,能夠對老夫說出這樣的話來,也是一片坦誠了。”方從哲很是舒心的點點頭:“但是長卿啊,現在我們又有了一位監國啊。”

“呃……”擡首看了看前面那個雖然還不太高大,但已經很穩的身影。老溫的心思一下子就活泛了起來。

作爲朱由棟的啓蒙老師,老溫的立場是定死了的。好在這些年自己這位學生總體走得極順,居然不過十多年就登基爲帝了——老溫原以爲自己作爲朱由棟的老師,怎麼也得在六十歲才能入閣。結果,四十出頭就入閣了。

雖說現在內閣的權力因爲皇帝的勤政而少了大半。但皇帝到底是精力有限的,朱由棟一般只關注大事,而且即便是大事,也只是負責拍板決策,極少關注執行的具體細節——普通的事情還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所以,這閣老當起來還是很舒服的。

但是現在,嗯,最近幾個月,萊王殿下擔任監國。出席了二十餘次國務會議。雖說很多時候都是老老實實的坐在首位當木偶,但是偶爾說幾句話還是很管用的——這就是權力的誘惑!

今上這個性格,老溫自認是比較清楚的:表面溫和,內裡意志極爲堅定——這是雄主!以後少不得還要經常御駕親征。若是有個萬一?

想到這裡他不由得埋怨起旁邊的這位首輔來了:當初不是你要求皇上做萬全之策,皇上怎麼可能把萊王安排在監國的位置上?這會你又後悔了?擔心了?哦,你是致仕了,然後就讓我來背鍋?

雖說在歷史本位面老溫以滑不溜手著稱,但那是因爲他和崇禎是純粹的君臣關係。而現在他和朱由棟還有師生關係,光是這一點,他就絕不能忍受帝位將來落到朱由校的手裡——朱由校的老師全都在方山學校,跟他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首輔擔憂的事情,下官知道了。”深吸了一口氣,溫體仁似乎也下定了決心:“下官會和禮卿(袁可立)商議此事的。”

“嗯,如此,老夫也能在不久的將來,安心致仕了。”

兩人把話說到這裡的時候,海面的天際線上,先是出現了一支桅杆,然後越來越多的桅杆出現。而港口的人羣也由各自低頭私語,逐漸的變成了擡頭歡呼。

朱由棟,回來了。

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六三一章 三方各自部署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四二零章 雙子們的佈局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七零一章 美洲即將爆發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