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

bookmark

“哈哈哈,蜀王叔,這麼說起來,那朱盛滂被拖到宗人府的時候,牙齒啥的都幾乎被打光了?”

“是啊,皇上。臣這次奉詔入京,先是去了宗人府報備。結果就碰上了這麼個事兒。”

“那大宗正那邊怎麼處理的?”

“那朱盛滂當然是先關押起來了。至於陳子壯幾位士子,大宗正板起臉來訓了一頓也就完事。”

“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可惜這會兒會試在即,朕不能提前接觸士子,不然真想見見那陳子壯。嗯,頂硬上,廣東人的這句話朕喜歡。”

然後他微微擡頭,對身邊的方正化道:“你派人去打聽下,那朱蘊鏗、朱盛淼父子的事情,是不是真如那羣廣東士子所言。如果確實屬實,那就把這父子倆的銀行貸款幫他們還了,資金從朕的內庫走。另外,也把這個事情給張世澤說一下。六大報要重點對此事進行宣傳,朕就是需要這樣的宗室標杆啊。至於朱盛滂?哼,他哪有鳳陽圈禁的資格?你讓老魏出面,帶他東廠一日遊。告訴他,再不洗心革面,朕不介意用他的身體爲我大明刑訊科學的進步做出貢獻。”

“是,奴婢遵旨。”

方正化出去後,朱由棟又對朱至澍示意:“蜀王叔請坐,啊,說起來,蜀藩也是洪武時創立的老藩了,這家裡的親戚也不少。怎樣?有沒有窮親戚來堵蜀王叔的門口啊?”

“臣慚愧,確實是有那麼幾個不成器的親戚來府裡要錢。臣都安排妥當了。不過請皇上放心,蜀藩自獻王(初代蜀王)開始,就不以商賈爲賤事。國朝兩百多年下來,蜀藩以及蜀藩分封出去的郡王、各家親戚,其實都在操持各種生意。所以,蜀藩的子孫,大多數都有至少一家店鋪。皇上的宗室新政頒佈後,他們就敢於從幕後走到前臺,親自操持各種營生。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是感激皇上的。”

“嗯。”朱至澍說的話,朱由棟至少相信一大半:蜀藩自初代蜀王朱椿開始,就善於經商和斂財。當年朱老四靖難,這軍費的相當一部分,都是蜀王提供的。兩百多年來,蜀藩爲首,各四川境內的郡王們爲輔,下面從朱椿發源出去的什麼鎮國將軍、奉國中尉們爲末梢。整個四川以及青藏、雲南、貴州的商界,基本上都被蜀藩把控。蜀王的子孫們平日裡討生活還是不難的。

朱椿之下,歷任蜀王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在賺錢上,一般都是極有眼光的。就說這一任蜀王,當年朱由棟爲了應付華北大蝗災,找各藩王要糧食,作爲代價,把水泥技術給了出糧的藩王們。結果其他藩王都是去建個水泥廠然後賣水泥給朝廷。而蜀王則是修了水泥廠還要修建成渝公路:現在,成渝之間實現了水泥路交通,蜀王府靠着這條路收過路費,又是賺得壇滿鉢滿。

“蜀王叔,這次朕請你進京來,主要是兩件事。”

“請皇上示下。”

“這第一呢,是想問問那個雜交水稻現在進行得如何了?”

“皇上。”朱至澍坐正了身體,認真的拱手:“臣受皇上委託,將廠公和大司空辛勞多年培育出來的稻種在成都平原進行了試種。試種期間,嚴格按照方山實驗室的規矩,選擇了成都附近最優質的一類稻種作爲參照物。第一年,雜交一號的試驗田,每畝畝產毛重350公斤,脫殼曬乾後有263公斤。和對照田的毛重250公斤,脫殼曬乾後只有175公斤比起來,優勢極大。而且雜交一號根系發達,分櫱性強,莖稈粗壯,穗大粒多,米質優良,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真真是神物一般的東西。

但是呢,第二年,臣用雜交一號在第一年產出的稻種直接種植後,十畝試驗田,平均產量就直接下降了一成多,個別田畝甚至直接下降三成。第三年用第二年的種子種植,產量就下降到與對照田差不多的地步,有的田畝甚至還不如對照田了。”

“嗯。”雖然不是學農學的,但朱由棟也知道雜交水稻因爲在表現出父系和母系的優勢同時,也隱含着父系和母系的劣勢。而自留種很容易就在第二代的時候,同時把兩系的劣勢表現出來:結果就是還不如普通稻種。

“朕知道了。那,蜀王叔,這樣,朕的方山實驗室是在北京。這地方能夠用來做試驗田和優質稻種培育基地的土地還是太少了。朕想把農業實驗室放到成都。到時候,還請您多多關照。”

“臣領旨。皇上放心,蜀藩一定爲了我大明百姓的口糧而竭盡全力。請皇上披個條子,臣待會就去方山實驗室和那裡的教授做好安排。然後臣在成都先劃一萬畝土地培育優質稻種。”

其實,在有了土豆玉米紅薯這些美洲高產作物,以及未來東南亞大產糧區後。至少就目前來說,雜交水稻的研發問題並不是特別緊迫,只不過是未雨綢繆罷了。他真正的目的,是想通過雜交水稻,找到一種抗寒的稻種,以便未來可以真正的開放東北的黑土地——對於這個時代的漢族人來說,不適合農耕的地方,就是打下來了也守不住。

所以,朱由棟對這個事情倒也不是特別着急。在朱至澍答應下來之後,自然就開了一個新話題。

“蜀王叔,朕知道蜀藩這些年在四川各種經營商業,利益牽扯極深。朕就是想問問,若是各宗藩都要出海就國的話,那蜀王叔是想先走還是後走?如果是先走,想去哪裡?”

“皇上。”朱至澍起身:“臣已經想明白了,蜀藩上下都很清楚,走,是一定的。既然如此,晚走不如早走。至於說走哪裡,臣倒是覺得緬族的伊洛瓦底江平原很不錯。”

“哈哈哈,朕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可惜那阿華那隆真是聰明,去年征伐暹羅,他只要稍微懈怠一點,朕就能要他的命。可他居然想明白了這一層。不過蜀王叔放心,只要這傢伙去世了,緬甸很快就會落到大明的手裡。到時候朕就封蜀王叔去那裡就國。”

“臣多謝皇上。”

“嗯,蜀王叔召集四川的各路豪商,重點修築成都到仰光的道路,並大力投資修建仰光港。這一舉措是極好的。朕很高興蜀王叔有這樣的決心和眼光。請蜀王叔放心,朕已經跟那邊的知州洪承疇打了招呼了,萬事都會給蜀王叔方便的。”

“如此,臣就再次謝過皇上了。請皇上放心,蜀藩從靖難起就是皇室的堅定支持者,兩百多年來一直如此,未來也會如此。”

“哈哈哈,那就要在以後繼續有勞蜀王叔哪。”

“哪裡,這都是臣子本分。如此,臣告退。”

Wшw. ttκā n. C O

“好,朕送送蜀王叔。”

當朱由棟剛剛把朱至澍送出門,田爾耕就匆匆的趕來了:“皇上,臣有大事向皇上稟報。”

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一三一章 金陵日報完勝(二)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