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

bookmark

“公方殿,京都是天皇居所,千年古都,可不能毀於戰火啊。”

“是啊,公方殿,還請您體諒我等的不易,把軍隊都撤出京都吧。”

“嗚嗚嗚,公方殿,日本千年來的文化傳承,大多集中在京都。若是像今天白晝那樣在城內展開戰鬥,只怕整個京都都會化爲火海。還請公方殿發發慈悲,讓京都免於戰火吧。”

25日的夜間,當朱由棟在明軍大營收取軍心的時候。距離他大約20餘里,在京都東南伏見城駐紮的德川義直,卻被一大羣公卿給圍住,吵得腦門兒都疼了。

這羣公卿的意思就一個:要打仗沒問題,我們也管不了。但是麻煩別在京都城裡打,這城裡到處都是文物古蹟,所有建築幾乎都是木質的,這要是打起來肯定是烈火焚城。到時候千年古都毀於一旦,將軍大人你可承擔不起這個罪名啊。

看着下面的這羣公卿或哭哭啼啼做可憐,或眉頭緊鎖做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德川義直內心頗有一種把下面這羣傢伙全部切碎了拿去喂狗的衝動。

本來呢,按照他的想法,明國要麼長門,要麼大阪、江戶,無外這三個地方登陸。不管在哪裡,戰場都不會是在京都。誰知道那鳥取的池田家居然如此大膽,對方還沒有登陸就先站隊。由此導致明國的大軍完全不用去走山陽道險峻的山路,直接就衝入了京都盆地。迫使他不得不在準備極不充分的情況下把主力拉到京都一線:真的是準備不足,不然怎麼會只是佔了一點地利,而沒有完善的防禦體系?

而選了京都做戰場後,這些公卿開始吭都不敢吭一聲,這會兒卻又一窩蜂的跑來表現——不就是因爲白天自己這一方戰敗了麼?

說到白天的戰事,德川義直也很無奈:戰事的過程他已經召集當時在現場的各級指揮官詳細瞭解過了。可以說,現場指揮官的各種措施並沒有明顯的問題——就是這樣才讓人感到絕望!

可是京都這地方有着極高的‘政治意義’啊!若是輕易的放棄這裡,那後面的仗真的可以不用打了:豐臣家的遺孤這會兒正在西國大踏步的東進,等他進入大阪、進入京都後再振臂一呼!整個日本只怕對幕府的觀感將徹底扭轉,德川家將會成爲人人喊打的逆賊!

可是不放棄京都又能如何?根本就不可能在京都打巷戰嘛:人家開陽又不傻,怎麼可能把大部隊派入京都來。直接在城外打幾百枚燃燒彈進城一把火燒光不就行了麼?

所以,從政治和軍事上來說,京都根本就不能再守了。

“各位大人的一片憂國憂民之心,我清楚的瞭解了。請各位放心,德川家也是日本的一份子,對於日本文化的傳承,理所應當要承擔自身的責任。我願意把軍隊從京都一線全部撤走,但是也要勞煩在座諸位派出代表去明國軍隊那邊面見他們的皇帝。絕不能我這邊在撤軍,他們卻要趁勢偷襲。如何?可有哪位大人願意擔當此任?”

這種事對於以前戰國時代經常奔走於各大名之間的公卿們來說,倒是很熟悉的業務了。很快,一衆公卿就推舉出京極家、今出川家各一位代表,以及京都蓮華院的一名高僧,共同組成了使者團,前往明軍大營進行交涉。

而朱由棟在接到這樣的請求後,當然是答應了。

在公卿們的使者團在千恩萬謝中退走後,朱由棟迅速的召集孫承宗、曹文詔等人商議。

“衆卿,現在德川家主動放棄了京都一線,這就意味着德川家的剩餘兵力九萬餘人全部蝟集到了伏見周邊。接下來我軍該如何應對,大家商量一下。”

“皇上,臣以爲,經過今日一戰,雙方對彼此的實力都很清楚了。就是再在伏見打一場,我大明還是會獲勝。只是呢,這德川家的新軍戰鬥力着實不弱,如果非要硬碰硬的打,說不得,我軍只能收穫一場慘勝。”

“曹帥,你怎麼看?”

“皇上,孫督師說得極有道理,臣附議。不過皇上若是想要用一場大勝震懾此地官民,臣相信,我大明將士仍會無懼犧牲,爲皇上披荊斬棘,拿下一切勝利。”

“朕豈是爲了一己之私,就虛擲我大明將士生命的昏君?伏見城決戰的事情,如果德川家主動攻過來我們當然就接着。若是他們不攻過來,那我們就在京都城南挖掘工事做好防守吧。”

“呃,皇上。我軍到底是客軍啊,這戰事暫停下來之後?”

“哈哈哈,戰事到了這裡,理所當然的不應再把視線侷限於這一片戰場。現在,大勢在我啊。”

站起身來,踱步幾下後朱由棟道:“請孫先生去信給山陽道的豐臣棟秀,讓他率領毛利家的軍隊,集結日本西國諸大名,儘快進入大阪城。向日本宣告豐臣家的迴歸。

去信給九州島上的杜鬆,讓他掃蕩完九州島後就進入四國島。清掃完四國島後就在本州島的紀伊藩登陸。

散步流言出去,就說我大明海軍,將搭載前田、伊達、上杉等大名的軍隊,在日本的北陸、東北登陸。幫助這些家族的大軍回到他們在日本本土的領地。然後發動北陸、東北的大名,一起從四面八方圍攻德川家!

總之,朕這次伐日,只要德川家一家授首,便是所謂的德川家譜代大名,只要痛改前非陣前起義,朕也既往不咎。就算是你的苗字是什麼鬆平,乃至德川氏呢?只要你們能交出德川義直的腦袋,朕仍然既往不咎,至少保證你本領安堵嘛。”

“皇上高論,以大軍壓制對方主力,然後以大勢動搖德川氏的根基。如此一來,不消三五月,德川氏的軍隊,只怕都要作鳥獸散了。”

“哈哈哈,衆卿。對日本這一仗,最難的是名分,在我們提前數年將豐臣家的遺孤救出後,這名分問題是解決了。其次,是登陸的成敗,我們找到了合適的內應,順利的登陸了。第三是在野戰上獲勝。雖然我們在京都以北的那一場勝利並不輝煌,但到底是勝利了。如此,就讓整個日本還心懷觀望的大名、公卿乃至普通百姓,都在其內心有了取捨。這三條都具備後,我們才能充分調動大勢,用戰場之外的東西,壓垮德川家的軍隊。”

“是,皇上明見萬里,臣等佩服不已。不過,方纔皇上說的都是王道之論,而臣這裡,還有一點上不得檯面的小計謀。”

“哦?哈哈哈,孫先生,沒想到你還能想出這樣的東西。嗯,此事就全權交給你去做了。”

……

25日夜間,大明與德川家達成協議,爲了保護日本這千年古都,雙方均不對京都出手,在德川軍撤出京都防線三日內,明軍保證不加以追擊。

28日,在德川軍完全撤離出京都後,‘朱由棟’在大明一衆臣子侍衛以及日本諸多公卿的陪同下,興致勃勃的遊覽了京都的皇居、二條御所、三十三間堂的名勝。

然後!皇帝的御駕在金閣寺附近遭到了德川家無恥忍者的偷襲!雖然皇帝本身安然無恙,但是隨性的日本公卿死了七八個……

之後,大明這邊在公卿、地方大名的配合下,輿論火力全開:除了痛批德川義直爲人卑劣,身爲將軍,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動用忍者進行刺殺,簡直毫無廉恥之外。還把諸如豐臣家迴歸,全國大名共同征討德川家,只誅酋首餘者不論的調子傳的到處都是!

隨着時間的發酵,此刻剛剛在伏見城附近修築好防線的德川軍,其內部的氣氛變得越發詭異起來。

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四九五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三二三章 巨人開始覺醒(二)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四六零章 人口的大遷徙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