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

bookmark

“你就是曹三喜?”

“草民曹三喜,叩見皇太孫!”

“嘶~~你是哪裡的人啊?”

“草民是山西太谷人。”

“哪裡人?哎呀,大伴,你會山西話麼?”

從香皂研發出來開始算起,幾個月的時間裡,朱由棟的身邊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首先是他要求單獨住一宮的要求得到了萬曆的准許:在皇帝看來,現在的太子是沒得救了。大明未來的希望還得着落在太孫身上。太孫早點搬出來,少受一點榆木腦袋太子的毒害也是好的。而且本來皇太孫作爲儲君就有開府的權力的。所以,皇帝首肯,禮法又符合,朱由棟就順理成章的從慈慶宮搬了出來。

他的新宮室是在宮城之外,皇城之內。東華門外,光祿寺以南,崇質殿以北。萬曆皇帝按照朱由棟的要求,親自爲其的居住地題寫了名字:興華宮。然後萬曆又撥了侍衛、宦官、宮女各三十名給朱由棟使喚。

有了自己的宮殿,而且宮殿是在宮城之外,朱由棟的活動就方便了許多,比如現在,他就能在自己的宮殿裡接見一個平民。

此時站在他身邊的,就是從江南返回的曹化淳。

這位現在不過十六歲的少年郎,雖說幼時家境和老魏一樣寒微。但是和老魏長得傻乎乎的面相比起來,人家有天賦,有顏值,所以一進宮就被重點培養,屬於宦官裡的精英分子。這一回,在被朱由棟派到江南去奔波幾個月後,身上的氣度那是越發的沉穩了。

他是在這一年的五月回京的,回來的時候,土豆、玉米、番薯的種子甚至幼苗都帶齊了不說,還帶回來了辣椒、狼桃(西紅柿)、番菊(向日葵)、花生等各種新奇的植物。非但如此,從北直隸南下後,沿途各個省份的稻種也全部收集齊了。

所以,當他回來覆命並且交還剩下的二百多兩銀子的時候,朱由棟非常高興的讓他把錢都自己留下了。

шшш ⊕TTKΛN ⊕c○

剩下的工作,當然就是徐光啓和魏忠賢的事情了。

理工男徐光啓不光是科學家,也是這個時代的農學家。至於老魏,本來就是農民出生,對種地也是非常熟練的。交給他們兩人才是本分。

“徐先生,這土豆、玉米、番薯都是不挑地的高產作物,我大明其實有一些地方已經在開始種植了。孤準備以後用朝廷的力量統一進行推廣、大範圍種植。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拿出有力的數據來說話。所以,孤準備了一百畝土地和十戶佃農給你……”

“請太孫放心,臣一定細心種植,認真統計。絕不讓太孫的念想落空。”

“老魏啊,你來看這各地的稻穀,有的顆粒大口感好,但是產量低。有的呢,產量高但是顆粒小。孤要搞這個雜交水稻,嗯,就是這樣……如此,總會有一種水稻能夠集中各種稻穀的優點。嗯,這事你空了關注一下就是了。我大明其實並不缺糧食,缺的是其他東西。反正呢,能搞出來最好。你最重要的任務,還是給孤看好這排工坊。孤在做完代理權拍賣後,馬上就要準備推出新產品了。”

在八月份舉行的拍賣會上,朱由棟一共認定了十五家省級代理商(兩京十三省裡,北直隸是不設代理商的。但是另外加了一家遼東)。

雖說這種場合,太孫也好,大內諸監乃至熊廷弼等臣子也罷,都不可能親自出場。但是能夠入場的商人們都是人精:能夠調動錦衣衛在拍賣場外站崗的,那後臺是誰簡直都不用猜了。

所以,一半是貨好,一半是對皇室獻媚。最終獲得代理權的十五家大商人們,都各自繳納了一萬兩保證金和三千兩加盟費。

在這個基礎上,朱由棟給他們的規定是:我按北直隸市場價的五折給你們貨物,你們運回各地售賣具體多少錢我不管。但是,第一,不準跨境售賣以造成內部惡性競爭。否則收沒保證金不說,以後也不再供貨。第二,不準宣傳說是貨物昂貴是因爲廠價太高導致的,更不準明裡暗裡的誤導消費者,說這玩意和大明上層有關聯。如果犯了這條,呵呵,第一條裡的懲罰是要執行的,錦衣衛什麼的也是要來你家討口茶喝的。

這個時代的大明商人們,能夠把生意做到本省數一數二的,其實身後站着的無一不是權貴。對於爽記百貨提出的這兩條要求,自然是極爲樂意接受的。總體而言,雖說在競價的時候也有不少商人因爲互相擡價而搞出了真火,但拍賣會終究是順利的結束了。

最後,朱由棟不光白拿了二十來萬兩白銀,還一次性收到了近二十萬兩的貨款——這筆錢可以購買的香皂,足夠他現在的小作坊忙活大半年了。

但是呢,到底是穿越前沒有真正進過高檔拍賣場的diao絲,朱由棟在這次拍賣會之前居然忘了設置一個身份認定。結果就讓個別人鑽了空子,溜進了拍賣場。

比如這個曹三喜。

“太孫殿下,草民是山~西~太~谷~人。鄉野山民,不習官話,還請太孫寬恕。”

哎,你不會官話沒什麼啊,我降生下來之後,聽着這個時代的“普通話”。其實腦門兒也很疼呢。那是後來花了幾年時間才慢慢習慣的呢。

這個曹三喜,現在是一介平民,說是窮光蛋倒也不至於,但跟富豪兩個字那是一點都不沾邊的。他混進拍賣會後,別人競價的時候也不叫嚷,而是等拍賣會完了以後直接找到主事人,要求面見這家爽記百貨的大東家。

這家百貨的大東家不就是太孫麼?你一個平民怎麼能見呢?所以他毫無懸念的被扔了出去。

但是這傢伙的意志不是一般的堅定,拍賣會後的好幾天,他走遍了爽記在北京城裡的六家店鋪,反覆求見大東家。雖說要麼被仍白眼,要麼被驅趕,但仍然百折不撓的堅持求見。終於在某一天,被再次晃到某家鋪面的朱由棟給碰到了。待得他派人上前一問名字:哎喲!這可是商界奇才啊!

在後世,一說到山西,估計外省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煤炭。事實上,山西的煤炭開發極早。至少在西漢年間,就有河東郡用煤炭冶鐵的記載了。

具體到明代來說,山西的煤礦開採一樣非常興盛。但是,煤這種東西,在明代幾乎都是官營。所以對於山西的普通百姓來說,至少在明代,煤礦並不能依靠。

但是呢,山西又是表裡山河的省份,境內被大山、高原、臺原割裂得七零八落,適合農耕的平原很少。因此,農業也是養不活太多人的。

如此的自然環境,逼迫着山西人大量外出經商,由此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商人。並形成了獨特的晉商文化。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晉商裡有兩個八大。

其一,滿清八大皇商。就是臭名昭著的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樑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及其家族。這八家在歷史本位面,明末清初的幾十年裡,給滿清統治者偷運糧食、軍事物資。幫助滿清洗錢。可以說雙手沾滿了本族同胞的鮮血。

其二,八大晉商。這八家就是祁縣喬家、榆次常家、太谷曹家、介休侯家、祁縣渠家、臨汾亢家、介休範家(滿清皇商之一)、太谷孔家。這八家裡,除了介休範家外,其他七家的起步,雖說不是完全的偉光正。但是,比起前面的八大皇商的發家史,那就要光明磊落得多了。

而這個曹三喜,就是太谷曹家從普通農民轉變爲超級商家的關鍵人物!

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五一一章 魯道夫在美洲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