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

bookmark

孔家該不該整治?該!但他畢竟是聖人後裔嘛。文官們身爲儒家子弟,面對孔家的時候天然矮一頭。沒看到萬曆初年,張居正那麼強勢,海瑞那麼嫉惡如仇,不也沒去動過孔家麼?

所以,當被迫從魏忠賢手裡接過這個任務的時候。王在晉心裡想死的心都有了。

不過,難過完了之後,他也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危機嘛,危險下面還有機遇呢。若是此事辦得好了,說不得就能躋身皇帝的小圈子:誰不知道現在朝廷裡真正有權勢的,不是今上的潛邸舊人就是方山系?不說已經被趕到日本的東林黨了,剩下的齊楚浙啥的,哪個不是苟延殘喘?

這做官嘛,不是職級上去了就好。關鍵在於,要有實權啊!可現在的形勢很清楚,若不能躋身皇帝的小圈子,那就別想有多大的實權!

如何躋進去呢?這孔家不就是最好的投名狀麼?

當然,作爲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僚,王在晉深知:對孔家,不動手就罷了。一旦動手,就一定要徹底打死,否則這孔家一旦反噬起來。皇帝和魏忠賢估計問題不大,他這個山東巡撫可完全扛不住。

如此把思路理下來,該如何動手,王在晉的心裡就清楚了。

......

大明天啓二年(1620)七月九日,身在曲阜縣城的孔胤植驚詫莫名的收到了一張山東巡撫衙門發來的傳票。

這一年的孔胤植還只有28歲,身材也不像後世畫像裡那般是個大胖子。相反,這會兒年輕的他身形還比較標準,整個人也顯得很是幹練。

作爲現任衍聖公孔尚賢的侄子,孔胤植在此時的孔府繼承人之爭中處於領先地位:血緣近,辦事得力,最關鍵是,此人頭腦極爲靈活,在長輩面前姿態擺的極低。如此種種,使得孔尚賢心中最屬意於他。從兩三年前開始,孔府的很多事關人財物的大事,都已經交給孔胤植來處理了。

但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孔胤植在接到山東巡撫送來的傳票後才顯得驚詫莫名。

傳票的內容非常清楚:有人在兗州府衙門投了狀紙,狀告曲阜縣民孔胤植倒賣人口。具體而言,是說孔家從江南劫掠民女,然後賣入曲阜的風月場所。但有不從者,一律打死。現在,有這樣的民女從曲阜跑了出來,一張狀紙交到了兗州府。因爲事涉命案,兗州知府覺得案情重大而複雜,故而上交巡撫衙門。現在,巡撫衙門請孔胤植到濟南,對此做個說明,幫助官府清查案情。

“這個,山東巡撫是叫王在晉吧?什麼跟腳?”

“少爺,此人是河南浚縣人,萬曆二十年的進士。座師趙閣老已經去世很多年了。同年之中,呃,少爺容小的翻一翻......哦,他們那一屆的同年中,狀元郎翁正春這會兒是禮部侍郎。其他的,畢自嚴是戶部侍郎,劉一焜是浙江布政使。呃,這個有點麻煩,他們還有一個同年,曹於汴,現在是朝廷的右僉都御史,據聞是個什麼都敢說的。”

“哼!不必擔心。這一屆進士入仕都快三十年了,最高的官職不過是個從三品,其座師又死得早。可以算是廢掉的一屆了。”

給自己打氣後,孔胤植又道:“這個說我們孔府劫掠民女是怎麼回事?”

“少爺,估計此事說的是鑫雅閣的事兒。這鑫雅閣已經從曲阜開遍了山東各府,常年接待各地官員和富商,所以每年需要的姑娘數量很大。加之這些年因爲朝廷賑災得力,流民災民越來越少,賣兒賣女的自然就更少。而且現在皇上雖說殺起人來毫不手軟,但是基本不牽連家人。罰入教坊司這種事情,自皇上出任監國開始就越來越少了。所以,一方面是我鑫雅閣不斷擴張,一方面是貨源減少。因此,這‘劫掠’二字或許重了些,但小的也跟少爺坦白說一聲,閣裡的姑娘,大多都是強迫弄進來的。”

話說到這裡就可以了:貨源問題不是孔胤植具體操辦,但是‘貨物’運進來之後,這位爺是最喜歡負責‘教育’的——畢竟這會才二十八歲,正是最喜歡這些事情的時候。至於說死人?孔胤植自己都知道,常有的事情啊。

“我們閣裡可有逃出去的?”

“少爺,鑫雅閣現在開了十三家分店了,且不說逃出去的,就說那些頭牌,被各地恩客給贖身的也不少啊。”

“嗯......”拉着下頜不算太多的鬍鬚反覆思考一陣後,孔胤植道:“你說,會不會是我孔家自己的幾個兄弟搞的這麼一出?”

“少爺,這個,很有可能。畢竟,現在老爺的身體已經明顯的撐不住了。若是在這個時候,少爺身上有了官司......”

“所以啊。”他站起身來:“孔七,你下去準備一下,兗州知府,一千銀元。那個王在晉,哼,三千銀元。讓他們把這事給我壓下去。告訴他們,我現在只是家裡管事的之一,銀錢支取太多還是有些不便,等我順利襲爵後,必有厚報。”

“是,小的馬上就去辦。”

曲阜到濟南並不是很遠,所以過了兩三天後,王在晉就收到了孔七送來的一張三千兩的會票。

看着這張大額會票,王在晉一點動心的感覺都沒有,但是作爲老官僚,誰還不是個影帝呢?

“呃,居然勞動孔公子如此慰勞,下官愧不敢當啊。”

“哪裡,中丞爲我山東數百萬百姓操持多年,只恨我們來得晚了。”

“哈哈哈,不晚,不晚。聖人後裔,無論何時都不晚。”

“那,上次傳票的事情?”

“哦,這個啊。哎呀,說起來,本官這裡還有一張傳票。”

“啥!”

七月十五日,孔七返回曲阜後,連滾帶爬的去見了孔胤植。

“你說什麼?那王在晉居然又給我發了一張傳票?”

“是啊,少爺。這張是有人狀告我們孔家強佔良田,並且打死田主,姦污田主女兒後將其發入鑫雅閣的事情。”

“砰~!”狠狠的一拍桌子,孔胤植跳了起來:“這個姓王的吃錯藥了?爲什麼始終糾纏着跟我過不去?”

“少爺。”孔七擡頭看了一眼,又迅速的低下頭去:“那個王在晉還說了,他手裡關於少爺的狀紙起碼不下百張,若是少爺還是不肯去濟南,他每天都會發一張新的傳票過來。”

“嘩啦啦~”屋子裡的易碎物品被孔胤植打了個稀爛,其身邊的下人丫鬟們,都驚懼的看着這位平時雖然臉上始終笑嘻嘻,但是動起手來可謂心狠手辣的少爺,生怕這位少爺要把屋子裡的誰打死出氣。

“哎~”長嘆一聲後,孔七揮揮手,讓屋子裡的人都出去了。

“少爺,這個時候我們要怎麼辦?現在看來,應該不是家裡其他幾位在給少爺使絆子。畢竟,能讓一省巡撫完全撕破臉皮的來對付我們,他們幾個還辦不到。”

“嗯?”作爲能在孔府這麼多男丁當中脫穎而出的人,孔胤植絕不是笨蛋——相反,他聰明得很。在孔七這麼一提醒後,他馬上就反應了過來:“你是說,這是王在晉自己要針對我們孔家?可是這又是爲什麼呢?我孔家家大業大,出了點枯枝敗葉實屬正常。可是他爲什麼要揪着不放呢?真要做爲民請命的青天?開什麼玩笑,現在大明哪裡還有青天?”

自言自語的說完這些話後,孔胤植突然一拍腦門:“孔七,趕緊去把最近三個月的燕京日報、金陵日報給我找來!”

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一九二章 天下重新透明(一)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八十一章 劉大刀的奮迅(五)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