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

bookmark

易普拉欣的信很長,但文字內容只佔了一小半,大多數是圖紙:捷克ZB26輕機槍雖然在20世紀以結構簡單、性能可靠著稱,但對於這個時代的畸形科技樹來說,實在是過於高大上了。所以,易普拉欣非常貼心的畫了很多詳細的結構圖,並且各個部件的材料配比做了清晰的說明。

在這方面,易普拉欣沒有留手:得益於穿越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強國,所以他從來沒有小看過中國人。你在圖紙裡動手腳,真當這個時代中國的科學家們看不出來麼?若是此時得罪了中國,在印度那位完全指望不上的情況下,那真的是沒有人能大規模援助他了。

而在朱由棟這邊,在有了現成的圖紙後不先上馬輕機槍,反而要鐵着頭花幾年的時間去研製衝鋒槍,那當然是不可取的。所以他和徐光啓迅速折返方山後,在又一次的槍械組會議上與諸多工程師做出決定:趙士禎帶人先試着把輕機槍按照圖紙做幾挺出來進行測試,孫元化這邊以輕機槍的圖紙爲借鑑,繼續研發衝鋒槍。

除了槍械,賽璐珞技術的到來,也意味着大明的工業生產將有一個極大的飛躍:沒錯,這是一種原始的塑料,存在着易燃、脆性偏大甚至擱置久了有自燃的危險等諸多問題。但,這是塑料啊,這個東西有了之後,大明的各種塑料產業可以預見到將會有一個井噴式的發展!

至於塑料的實用性?哎,後世哪個現代人身體內部沒有大量的塑料微分子,雖說這是大範圍的,遲早危及到種族存亡的環境污染。但之所以造成這樣的情況,不就是因爲塑料廣泛進入了人類的方方面面了麼?

朱由棟一點沒有小看易普拉欣的意思:限於出身,無法登頂蘇丹寶座的情況下,居然成爲了權臣,光是這點就很了不起了。在給本方的技術中,也顯得很大氣,雖說這些技術肯定不是他掌握的最先進的技術,但其表現出來的誠意,完全不像日本的那位穿越者對暹羅時那種摳摳索索的小家子氣。

總之這人情,欠的有點大了啊。

從方山學校出來時,太陽早就不見了。朱由棟打了一個哈欠:“徐先生今天辛苦了,早些回去休息吧,明天的國務會議上我們再商討如何對奧斯曼進行援助的事情。”

“是,也請皇上保重身體,早些休息。”

對徐光啓的這話,朱由棟微笑了一下,什麼都沒說。

這會大概晚上七八點吧,回去了怎麼可能休息呢?從萬曆四十一年開始的重建黃冊工作,到現在已經是第八年了。新一輪的黃冊統計即將在兩年後完成——也就是說,最多從明年春節後,全國就要再次動起來,而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了。目前朝廷還沒有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

倒不是說官員們辦事不得力,而是大家這些年事情實在太多。軍黃冊是清理完了,但是那幾百萬軍戶的遷徙可是個超級大工程:吏部、兵部、戶部、工部全部牽涉其中,都察院和刑部也忙得昏天暗地。

除了軍戶們要安置,隨着海運的放開,逐利的商人們迅速的拋棄了漕運而轉海運,運河兩岸的漕工其生活水平急劇下降,根據錦衣衛的情報,現在,運河兩岸的聞香教、白蓮教開始迅速興盛起來了:毫無疑問,起義,呃,不,是造反的事情,估計也快了吧。

對這些教義都不能自圓其說的民間宗教,其戰鬥力基本是個渣渣,別說現在的新軍了,就是大明以前的衛所兵,與其對戰也不落下風。所以,朱由棟倒是不擔心這些傢伙能成什麼事:在他看來,對膿瘡的治療,最好是等他自己爛了潰掉。

不管他這個皇帝多麼勤政愛民,就現在的生產力水平,是無法做到全面社會保障的。加之目前大明新興的資本家們都還在努力的進行原始積累。所以,大明國內的百姓肯定有相當一部分過得很貧苦——如此,民間宗教自然有他們的生存空間。禁了聞香教還會有聞臭教,沒了白蓮教一樣會有青蓮教。

在平時,這些民間宗教首領在民間是德高望重,他沒造反,你直接去抓了殺了反而不美。倒是他真正豎旗反旗了,派出精銳,抓捕擊殺其首腦,這時候輿論上就沒有什麼壓力了。

至於說跟着這些宗教首領造反的愚民?哎,歷史本位面,人家崇禎帝都說過‘賊寇亦朕赤子’這樣的話。總不能我這穿越者還不如崇禎帝吧?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參加造反隊伍吼幾嗓子,出出心裡的怨氣不行麼?等到朝廷軍隊到了,骨幹被抓後,這些傢伙就散了,然後回家該幹嘛幹嘛,哪裡不好了?

總之,一個好皇帝,應該是外殘內忍:對外部敵人,各種陰謀詭計,甚至發動戰爭,怎麼殘酷怎麼來。對內部的百姓,還是應該忍耐再忍耐。

但是要等對方造反後,迅雷般的抓捕、擊殺其首腦。事先的情報工作就要做足。這些,是他這個皇帝必須事先知曉並且全局把控的。

此外,這會兒已經十一月了,各地鄉試陸續完成,舉子們也都走在了進京的路上。而在朱由棟的計劃裡,明年的會試上,他就要試探性的提出科舉改革方案了。

明代的士子比起歷史本位面上我大清的士子要開明很多,其實際工作能力也強上不少。但無論如何,這些傢伙終究還是隻四書五經教育出來的,和漢唐士子文職轉軍職,軍職轉文職可以隨意自由切換比起來,實在是差得太遠。在這個國家因爲生產力的急速提高而日新月異的現實下,現有的傳統教育和考試,已經無法爲國家提供足夠多的,高素質的官員了。

從五年多前的丙辰科開始,方山學子已經有兩批十七人通過考取進士而出仕。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新加坡知州李嘉。

通過這些年的實際工作,經過系統而全面學習的方山系官員,其執政能力,普遍強於普通士子。這一點,在吏部的歷次考覈中,表現得非常清楚。

現在,方山學校的規模已經擴大到全校九個年級,近三萬學生的規模。據聞今年在全國各地的鄉試中,有超過兩百名舉人都有在方山學校學習的經歷。

所以,這個時候拋出科舉改革的方案,時機已經成熟了。

當然,科舉是平民百姓做官的主要途徑。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多數人內心還是想做官的國家,科舉改革,必須慎之又慎。朱由棟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把相關方案做得更完善。明年的會試上,只是吹風,看看反應。

除了國內本土,海外州以及其他藩屬的事情也不少。比如說,現在海外的仰光州倒是嚴厲禁毒了。但是據洪承疇的報告,罌粟種植已經在緬甸擴散了:不光是緬族在種,就是以前對大明表現得極爲恭順的孟族、撣族都在種——財帛動人心啊。

說真的,由於仰光港的規模越來越大,其對緬甸全國的吸金能力也越來越強。緬甸的達官貴人和普通百姓,本能的想要更多的錢去購買仰光港上的東西,而罌粟種植毫無疑問比種糧食來錢來得快多了。

嗯,這倒是一個通過禁毒把緬甸徹底收入囊中的好時機。但是,現在還有馬尼拉城焦灼不下的戰事啊......

哎,皇帝,哪裡是那麼好當的。雖說朱由棟已經很注意不攬權,很多事情都是隻拍板。但現在大明因爲社會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聯繫得越來越緊密,以至於經常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就要求執政者必須對國家的方方面面都有極高的瞭解和掌控度。而這,說白了,就是對朱由棟的執政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天可憐見,我穿越前就是個上班看病人,下班打遊戲的普通人啊。

“方正化。”

“奴婢在。”

“我們回乾清宮吧,回去了之後,你先派人去跟皇后和貴妃說一聲,今晚朕就在乾清宮獨寢,坤寧宮什麼的朕就不去了。”

“......”稍稍皺眉後,方正化也只有無奈的答應了一聲:“遵旨。”

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三一四章 崇明沙攻防戰(六)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一三七章 島津欲寇琉球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七四三章 大明發行紙幣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二十七章 原始資本積累(二)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一四零章 衛所不堪一用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