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

bookmark

人類步槍的發展史,從火繩槍到燧發槍到最早期的後裝槍毛瑟1871,都是用的黑火藥。在歷史本位面上,第一支使用無煙火藥的步槍,是法國的勒貝爾M1886式步槍。

在這款步槍剛剛列裝法軍的時候,法軍將其作爲絕密。但架不住財帛動人心,一個法軍士兵攜帶這支步槍偷偷的跑到德軍陣地,以這把槍向德國人索要兩萬馬克。

發現其中奧秘的德國人驚訝之餘,也緊急啓動了本國的無煙火藥後裝步槍的研發。

當時的毛瑟公司正在大規模的生產毛瑟1871式步槍,不願意爲了新的無煙火藥捨棄自己原先成熟的生產線。故而,德國的第一款無煙火藥步槍,反而被名不見經傳的斯班道公司拿了頭籌:這就是臭名昭著的德國1888委員會步槍。

這把槍,一方面是受到法國方面的壓力,緊急趕工出來的產品。一方面是設計者貪大求全,什麼東西都往槍上放。加上德國人的固有毛病:各個部件精益求精,總裝水平卻始終存在問題。結果這槍出來後一堆的毛病:裝彈退彈困難、抽殼可靠性不佳、容易炸膛......

面對這把毛病多多的步槍,德國軍方自然翻臉不認人,拒絕繼續大規模採購,轉而懇求毛瑟公司重新設計一款新型步槍。限於破產壓力的斯班道公司就把這些槍賣到了正在進行洋務運動的我大清。再後來,我大清的漢陽兵工廠又對這款槍進行了大規模的仿製——這就是在中國大名鼎鼎,使用時間從我大清後期到二戰,長達五十餘年的步槍:漢陽造,或者叫老套筒。

勒貝爾M1886和老套筒,以及後來毛瑟公司推出的毛瑟98式步槍,都屬於第一代使用無煙火藥的步槍。但即便如此,他們依然比現在大明士兵使用的步槍先進:畢竟,這三款步槍普遍採用了五發彈匣供彈。比起大明士兵現在的打一顆再裝一顆子彈來說,其發射速度要快多了了。

在這三款步槍中,毛瑟98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因爲他採用旋轉後拉式槍機,這是後世很長時間,步槍設計都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毛瑟98後,20世紀前二十年,最有影響力的是英國的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這把槍只有1.13米,卻有十發彈匣。槍身短,在戰壕裡可以方便士兵行動,十發彈匣,使得其發射槍彈的速度大大提高。當然,槍身短會造成射程下降。但實際上在一戰中,步槍的有效射程很少超過400米,根本就不需要太長的槍管。可以說,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就是一戰中最好的步槍。

到了二戰時代,步槍再一次發生了革命性變化:美國的M1加蘭德步槍,長1.1米,採用導氣式自動上膛,迴轉閉鎖槍機。使用7.62mm步槍彈,8發彈匣容量。這是世界上第一支半自動步槍,可以在五秒內打完八發子彈,其火力之猛,在太平洋戰爭中,把端着三八式步槍,十五秒才能打五發的日軍打了一個稀里嘩啦。

而半自動之後,自然是全自動步槍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美國人躊躇滿志的端着M1的改良版M14加蘭德步槍進入越南戰場的時候,戰況卻和太平洋戰爭的時候反了過了:端着AK47突擊步槍的越南士兵,把美國人打了個稀里嘩啦。

AK47步槍的研發基礎,是世界上第一支全自動步槍:德國STG44突擊步槍,在二戰中,正是他宣告了剛剛登上衝鋒槍巔峰的波*波沙的衰亡。

和衝鋒槍一般使用手槍彈,不求射程、精度和威力,只求大範圍傾瀉火力不同。步槍對射程、精度、威力都是有要求的。但是爲了滿足這些要求,在火藥配方沒有進一步改良以前,必然使得子彈很長,後坐力極大。而後坐力太大,是限制步槍無法像衝鋒槍那樣長時間、全自動射擊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德國人在二戰中因爲彈藥研究的進步,提出了短藥筒中間型威力彈的理論:這種子彈初速、精度不如普通步槍子彈,但後坐力的減小,解決了步槍無法像衝鋒槍那樣連續發射的問題。而中間型威力彈的射程、精度和威力,又比純粹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要好得多。於是STG44突擊步槍便應運而生:在實戰中,他徹底壓制了波波沙。

二戰之後,拿到了STG44突擊步槍所有技術資料的蘇聯人,以此爲基礎,研製出了AK47全自動突擊步槍。這款槍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收穫了無數的讚譽。而在後世的電影《戰爭之王》裡,在《天鵝湖》做背景音樂下,尼古拉斯凱奇申請吟誦的一段臺詞,可謂是對這款槍最好的稱讚:

他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自動步槍,士兵最愛的武器,由9磅鍛鋼和4英尺長的木頭製成。它不會壞、卡殼或者過熱。就算被泥漿和沙子覆蓋,依然可以正常開火。它的使用很簡單,就算一個小孩也能用它,而且他們確實在用它。蘇聯人將它印製到盧布上,莫桑比克把它放到國旗上。自從冷戰之後,它成了俄羅斯的主要出口貨物......

在越南戰場上被AK47打得灰頭土臉的美國人,很快也根據短藥筒中間型威力彈的理論,拿出了自己的全自動突擊步槍:這就是在反恐精英等射擊遊戲裡大名鼎鼎的M16(M4A1是這個槍族的衍生之一)。而蘇聯這邊則拿出了 AK74。後來中國也有了自己的九五式突擊步槍——傳統步槍在地球上的主要強國裡已經消失不見,世界進入了突擊步槍的時代。

總之,在槍械研發這一塊,子彈的研發必須走在槍械本身的前面。有了好的子彈,槍械才能跟着改良。

當然,如歷史本位面那樣,M16、AK74乃至中國的九五式,其彈藥直徑都降到了6mm以下(北約5.6,華約5.45,中國5.8),還能保證威力、精度不減。這當然得益於後世整體科技水平的提升。而在這個科技樹長得奇形怪狀的時代,什麼半自動、全自動突擊步槍,暫時就不要去想了:因爲朱由棟根本不知道槍械的發展史,就算知道,他也不知道什麼叫中間型威力彈。這些,只能是通過實戰以及大明科技自身的積累,慢慢的前進。

“嗯......”在聽完曹文詔的意見後,趙士禎捋了捋自己常常的鬍鬚:“元化、懋康,你們怎麼看?”

“老師。”孫元化站起來:“目前我火藥實驗室裡的彈藥,其威力再一次得到了提升,若是要把槍管截短10到20釐米,對步槍的射程應該影響不大。另外,我大明的步槍彈,目前的直徑是7.92mm。在火藥威力提升後,可以考慮減小到7.6mm。直徑縮小,再加上槍管縮短,子彈出膛初速自然會減小,如此,穿透力就減弱了。子彈進入人體後不會對穿,留在人體內會給敵軍士兵造成更大的傷害。”

“趙老。”畢懋康也起身:“總裝方面也不必擔心,槍管縮短後,其他槍機結構,在下負責協調改進。此外,彈匣供彈的問題也不難解決,在下覺得,先嚐試一下五發彈匣,從上供彈。待軍方試用後,看是否滿意,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那好。”點點頭,趙士禎回過頭來:“曹將軍,那這樣如何,新的步槍,五發彈匣供彈,槍身縮短到1.2米或者1.15米。方山這邊先試製十來把,由軍方測試後再定型量產?”

“好,多謝諸位大家。”曹文詔拱手行禮後想了想:“本次作戰,手槍、手榴彈方面,士兵的反響都還不錯。陸軍對這兩項暫時沒有新的要求了。”

“好。”主持會議的麻承詔敲了敲桌錘:“那麼,海軍呢。”

顏思齊起身:“在本次作戰中,風帆戰艦的對決,雖然我軍一級戰艦偏少,二級戰艦被固定在灣口。但必須承認,西人到底是縱橫大洋上百年了,事後我們分析,即便是在數量相等,交戰條件也一致情況下的風帆戰艦對決,要戰而勝之,我們也不敢說有十足把握。所以,本次海戰的勝利,根本上還是鐵甲艦那邊分出了勝負。”

“是啊。”李國助起身:“本次作戰,使得我們海軍清楚的看到,風帆戰艦的時代過去了。在鐵甲艦面前,再強大的風帆戰艦也是土雞瓦狗。所以,海軍的要求就兩條,其一,鐵甲大艦、巨炮、高航速、高抗擊能力。其二嘛,本次鐵甲艦的決戰,我軍其實有點勝之不武,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對方是萬里遠征,一艘艦的輪機一直有問題,一艘艦水下藤壺太多,始終跑不出最高航速,如此,我們才勉力勝之。就算是這樣,在交戰過程中,我們的大炮命中對方甲板上那麼多炮,還是無法將其擊沉......如果不是對方的卡斯蒂號機動力基本喪失,我軍根本打不到對方的水線之下。而就是那枚擊中了對方水線下的炮彈,徹底決定了戰鬥的結局。因此,海軍的第二個要求是,我們需要一種能夠專門攻擊敵艦水線下的武器。”

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七六九章 士氣和命中率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七七九章 雙方繼續加碼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七七三章 海上的槍騎兵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一六三章 山海關定方略(一)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六六一章 貴公子的改變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