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

bookmark

一個人活着,必然遭受一些苦難。但這一切苦難,只要希望還在,就能坦然面對。而若是沒有了希望......

吏員這個羣體,在如今大明的體制下基本上看不到希望的。沒有希望,手裡又有具體經辦事務的權力,你說他們會幹嘛?

這種整體性的趨勢,絕不是廉貞的天賦就能扭轉的。

所以,必須要給這個階層希望。

如何給呢?當然是要打破官、吏兩個階層之間的鴻溝。

但是朱由棟長考了一陣後愕然發現:在現有科舉制徹底作廢前,他真的沒辦法打破這個鴻溝。而科舉制的改變,當初他爲了安撫全國的讀書人,已經鄭重承諾,天啓十年的會試之後纔開始改變。

所以,這會兒還真的沒什麼辦法。

“孫先生啊,朕覺得,此事分兩步走。其一,給吏員也進行定級。年限長的,這薪俸也適當的升一升,總不能經年老吏和剛入職的新手拿差不多的薪俸吧?其二呢,各地官衙組織吏員進行行測、申論的學習。從天啓十三年起,國家的科舉制度將大變,很多吏員不是精於術數麼?他們要是參考,至少在行測方面是有優勢的。加之身處基層,寫起申論來或許文采不行,但基本都會言之有物的嘛。總之,要給這個階層一定的希望啊。”

“是,臣領旨。”

“好,會議繼續。”

接下來的會議議程就比較快了:兵部和樞密院現在很閒,禮部的重點工作是忙着準備今年的會試,刑部這邊則是繼續推行新法:《皇明憲章》牽扯太大,不是熊廷弼上任短短三年就拿得出來的。不過切合新時代的《民法》、《商法》什麼的,倒是已經拿出來並且開始施行了......工部自然是繼續大修公路和鐵路。

待得衆臣把各自的事情說完後,會議室裡的座鐘剛剛到了上午十一點。

“好,衆卿的事情說完了,朕也有三件事要交代一下。”

“臣等恭請皇上示下。”

“第一件算是朕的私事,那個,趙總憲?”

“臣在。”

“朕的五弟由檢今年方山中學畢業,朕想把他放到都察院做事,你看?”

“信王殿下勤奮好學之名,臣早已知曉。對殿下選擇了我們都察院,臣欣喜莫名!”

說起來,親王入仕,以前是絕對禁忌。但如今不同了:大家都知道,親王們遲早都是遠封海外,所以這會兒親王入仕本部門,其主官非但不反對,反而還很歡迎。

這裡面除了分封制的原因外,還因爲朱由校的頭開得好:他去了濱海船廠後,工部的經費爭取從來就不是問題。

現如今刑部這邊因爲熊廷弼本來就是帝師,再加上簡王朱由進入了刑部的系統,所以使得刑部的聲勢近些年來也急速升高,在戶部裡爭搶經費的時候,刑部的聲音比以前都大了許多。

兩個成功的範例在前,其他各部怎麼不想有小王爺坐鎮呢?也就是懷王和齊王兩位殿下太混賬——只要有箇中人之姿,我們也搶着頭接了呀。

看着喜不自勝的趙彥,以及其他滿臉遺憾的衆臣。朱由棟心裡冷笑了一下:等你趙彥接到朱由檢後才知道,我這個弟弟不是省油的燈。他在朕面前或許是乖巧聽話的,但實際上,急躁,刻薄,一點都不好伺候啊。

不過,這樣的人做紀委工作,其實也挺好。

“第二件事,商討對奧斯曼的援助。”

說完這話後,朱由棟起身,親自來到了會議室一側牆壁邊上:那裡,方正化早就按照他的要求,換上了歐洲中東地圖。

“因爲昨天是元宵節,所以朕在接見了奧斯曼的使者後沒有麻煩樞密院的人過來,因此,今天由朕親自給大家講解最近歐洲那邊發生的事情......總之呢,現在歐洲聯盟動員了近六十萬大軍,數百艘戰艦,準備對奧斯曼進行滅國之戰。”

歐洲聯盟要滅奧斯曼,大明衆臣們看着地圖,本能的覺得不爽:原因很簡單,現在的這份地圖,是朱由棟親自指導繪圖師製作的。在這份地圖上,大明帝國的直轄領土是火紅色,各藩屬國是淺紅色。而西班牙本土是深藍色,其殖民地及其控制下的盟友是淺藍或者淺灰色。奧斯曼的地盤,是黃色。

現在看起來,歐洲、南美、中美都是汪藍一片,北美、非洲的不少地方還在持續變藍。這要是奧斯曼那麼大一塊地盤,而且是地理位置那麼關鍵的一大塊地盤也被西班牙吞下,那我大明還是天下無敵的麼?

本屆內閣的閣員,是以帝師黨爲中堅組建起來的。這就決定了他們的眼界前所未有的寬闊。他們已經明顯的認識到:現如今,大明最大的敵人就是西班牙。隨着西班牙肆意的擴張,兩國遲早都會爆發劇烈的衝突。

說起來,不是遲早,而是已經了。自馬尼拉之戰後,西班牙官方開始禁止大明的絲瓷茶進入歐洲:雖說這道禁令在高額利潤驅使着的走私商人們突擊下,基本算是名存實亡。但大明的商人爲此也遭受了損失:到底是需求量沒有以前大了嘛。

而且聽皇上剛剛所言,你們家的那個魯道夫親王死了,居然甩鍋到我大明身上?這真是豈有此理!

所以,無論是出於感情還是實際利益,大明此時的立場站到奧斯曼這一邊,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嘛,這立場是定了,但要具體怎麼做呢?

“朕可以肯定,今年這場大戰就會打起來,而一旦打起來,其殘酷與血腥,將遠超馬尼拉之戰。所以,這第一個問題是,要不要把趙率教的第六師給撤回來?需知,奧斯曼與我遠隔萬里,這要是戰敗了,我方的軍隊再想撤,可就走不了了。”

“皇上。”樞密院指揮使麻承詔起身:“臣的意思是,皇上可以給那裡的趙率教、劉興祚下旨,讓他們在軍中徵集志願者。這志願者不要太多,有個一兩百人就行了。這些人留下來,在實際戰場上觀看、總結歐奧大戰的各種兵器、戰術,以備我們將來應對強敵之用。而且一兩百人的隊伍,將來要撤回來也很容易。至於第六師的主力,皇上,臣覺得還是先撤吧。”

“嗯......”掃了一眼衆人,看到大家都是一副差不多的表情後,朱由棟點點頭:“那就按麻帥的意思辦,稍後樞密院起草命令,送到司禮監用印。”

“遵旨。”

“接下來說援助的事情,徐先生?”

“皇上。”在和身後的下級官員緊急算賬後,徐光啓起身:“工部可以緊急調配天啓1式步槍三萬支,士禎2型重機槍五百挺,元化1型輕機槍一千挺,虎嘯2型75mm大炮一百門,捷豹1型迫擊炮三百門。以上武器,均可配備二十個彈藥基數。”

“......”敲了一會桌子後,朱由棟搖了搖頭:“恨少。”

“皇上,因爲近些年軍事科技發展速度極快,這武器更新換代也很快,所以,我們的庫存確實不多。這些東西拿出去後,工部下屬的兵工廠就是零庫存哪。”

“大司馬,我們的現役部隊呢?”

“啊?”楊鎬緊張的起身:“皇上是說,要把現役部隊的裝備扒拉下來,先去支援奧斯曼?”

“正是如此,我大明這會周邊沒有大的戰事,先支援奧斯曼吧。這樣,援助的武器在剛纔徐先生說的東西上,翻倍。不夠的,兵部負責從現役部隊那裡抓。”

這下可是要把下面的那些丘八得罪慘了,最慘的是,我要去當這個惡人。

雖然心裡這麼想,但自從薩爾滸之後就成了朱由棟忠狗的楊鎬還是老老實實的躬身:“臣領旨,兵部力爭在本月內完成此事。儘量在二月初就發運。”

“嗯,據悉這場歐奧大戰今年三月就會開打。所以我們這批武器是趕不上大戰初期了,但還是要越快越好,朕希望這場大戰,起碼打個五六年,如此,我們纔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國內事務的整頓。”

“是,臣一定加快速度。”

“除了武器,糧食的運輸也要加倍。不過我們既然已經給了武器,那鋼鐵這一塊,就省下了。如此,運力倒也不用增加太多。”

“是,臣等遵旨。”

“好,接下來朕說第三件事,其實這件事也跟支援奧斯曼相關。那個,大司馬,朕記得,五年多前,鄭光遠、鄭威、張宏從美洲返航回來的時候,船上有十幾個土著是吧?”

“是的,皇上。這些土著到了我大明之後,很多人因爲水土不服先後病亡了。活下來的只有兩位,按照皇上的旨意,我們將其收入皇家軍事學院和海軍學院,盡心盡力的培育了五年。”

“很好,這兩位叫什麼名字?”

“呃......”楊鎬趕緊扭頭,在自己後排的兵部官員協助下,總算找到了一個冊子:“皇上,這兩位是一男一女,男的叫柳科·西隆,女的叫蒂雅·瓦曼·恰斯卡,而且,這兩人好像是以這女子爲首。”

“哈哈哈,極好極好,把這兩位給朕叫來,朕要親自接見。他們是該回去,爲解救他們的同胞而努力奮鬥了。”

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一五四章 繼續猥褻發育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二二四章 土著不可小覷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