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

bookmark

身在官場,那是求鹹魚而不得的。逆流而上,不斷求得更高的職位,是這個圈子裡的人之本能。

而現在大明朝廷的機構出現了劇烈的變動,對於官員們來說,那是往上升職的難得機會。錯過了這一波,再想有如此的機會,那可能只有等改朝換代了。

所以,連房壯麗這樣的吏部副職都應接不暇了。在他之上的官員,那就更不用說了。

“方正化,最近到你哪兒求職位的有多少啊?”

輕輕笑了一下,方正化行禮道:“承蒙皇上信任,讓奴婢在皇上身邊貼身伺候了十多年。所以很多人都以爲奴婢能辦成不少大事……嗯,一個多月下來,目前奴婢收到的拜帖大概有七八百份吧。”

“哈哈哈,方秉筆,你也是個紅人了。”

“哎,皇上就不要取笑奴婢了。這些拜帖,九成以上都可以置之不理,但還是有少數的,奴婢也不敢硬推啊。”

“哦?都有哪些神佛,連你都覺得擋不住?”

方正化伸手入懷,取了一個小本出來翻了翻:“皇上,太后她老人家想給自家親戚求差事,還有皇后、遊貴妃家裡的親戚也想借着這個機會拿點實權……”

“哧~朕有那麼可怕嗎?怎麼朕的母親,媳婦兒想要給自家親戚求官,不求朕,卻找你?再說了,我大明自有祖制,後族外戚只能享受爵位,不能有實權的。”

皇上你也好意思說,你自監國之日起,不知道廢了多少祖制了。最近更是連太祖‘不得再設丞相’的祖制也明目張膽的廢了。

不過這話方正化也只能是在心裡吐槽,說是不敢說,他糾結了一下臉部肌肉,擠出一個笑臉:“可能是最近盧駙馬下到近衛師做了營長,讓大家誤以爲皇上是不在意外戚掌實權的吧。”

“呃……”被方正化不硬不軟的頂了一下,朱由棟也很無奈。他撓了撓腦袋:“具體人員名單呢?拿來給朕看。”

方正化做事還是很仔細的,后妃們打招呼的人員,他不光記載了名字,還詳細的備註了年齡,平日道德操守表現等。

“都是些普通人啊。”搖搖頭:“此事朕知道了,稍後回宮去跟她們說明,想做官,參加考試就是了。像這種直接求某部主事的事情,想都別想。”

“是,奴婢知道了。多謝皇上爲奴婢解壓。”

“哎,看來這事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官心不穩不說,便是一些不相干的人,心裡也有不該有的心思了。”

起身在房間裡踱步幾下後,朱由棟道:“通知內閣三位閣老,吏部三位主官,還有曹化淳、魏忠賢、田爾耕、麻承詔等十人,今天下午兩點在皇極殿第三會議室候命。告訴吏部三位主官,讓他們把初步的各部門擬任人選帶上。今日之內,朕要定個大致的框架出來。”

“遵旨。”

自隋代建立三省六部制以來,一千三百多年間,雖說歷朝歷代多有微調。但是如朱由棟這般徹底廢掉這個制度,新建一套近代政府制度的做法,還是稍顯激進了。也因爲如此,以至於整個大明官場人心浮動:京官們這會自不必說,便是那些地方官們,心思也被牽扯了很大一部分:這中央機構調整完了,地方上也要跟着調整啊。

原先朱由棟還覺得要多醞釀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增設的部門,其第一任主官的任命更是要慎之又慎:他的性格,很可能就是這個部門以後幾十、上百年的性格……

結果這才一個多月,跑官要官的都快把幾個閣老,吏部三個主官給堵得沒法上班了,整個官場都陷入了動盪。面對如此局面,朱由棟也只有快到斬亂麻,不求最優,但求穩妥的趕緊把各部主官給任命了。

經過內閣、軍方、吏部、內廷、情報五個方面的核心十人團與皇帝閉門磋商整整兩天後,大明中央政府機構大調整後,各部局的主官終於新鮮出爐了。

首相,溫體仁。副相,袁可立、李戴。

在一個國家朝綱嚴整的時候,人事是內部管理最大的事情。所以朱由棟思前想後,還是讓孫承宗繼續坐鎮負責官員職務調動的人事部。

勞動部其實就是社會保障部,當然,這個時代什麼社保資金醫保資金是不可能有的。但是賑濟災民,保障工人最低薪資,保證農民收益等工作,是維護國家穩定,使得底層百姓不起來造反的最基礎工作。在大明社會新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興起,農民收入不管怎麼保障都在相對下降的當下,社會保障愈發顯得重要。所以朱由棟這一次專門拆分出了一個部門來做此項工作。至於第一任尚書的人選,朱由棟選擇了現任南洋總督陳時濟:這一位,還在做縣令的時候就靠近了當時的皇太孫,二十多年下來,履歷和經驗都足夠豐富,忠誠度更是不用懷疑了。

而陳時濟調任後,原方山學子彭子勤則接任了中南總督的位置。

戶部是這一次被拆分得最多的。第一任財政部尚書,朱由棟選擇了曹三喜:這位一方面是銀行行長的位置上待得太久,必須挪一挪。另一方面,朱由棟深知自己大手大腳的毛病。以前有個許弘綱時不時的頂一下他他還知道收斂,現在這個王紹徵軟不拉幾的,從來都是鼓勵皇上多花錢——必須要讓曹三喜這個更強硬的人來管國家的錢袋子,不然朕這會兒把錢花爽了,以後真要開全球大戰,沒錢的時候怎麼辦?

曹三喜從皇家銀行離任後,出身於方山學校的數學家李國俊,則是去接了銀行行長的位置——這兩位,一個行商出身,一個是胥吏之子,卻都爬到了朝廷正二品的高位。若不是穿越者獨裁,是怎麼都不可能的。

而李國俊以前的兩個副手,王華欽出任稅務總局局長,專職負責大明所有稅收的收取。王執則接任工商總局局長。原戶部尚書王紹徵平級調動到農業部,專管農業。隨同陳子壯一起在奧斯曼出任使節多年的崔呈秀,出任商務部尚書。

從以前戶部裡拆分出來的還有一個部門:審計署。是專門對政府部門進行經濟監督的。朱由棟給這個部門配上了讓全國官員心驚肉跳的主官:信王朱由檢。

教育部尚書自然是喜歡教書育人的張以誠。而兼管理藩院的外交部尚書,則交給了陳子壯。

國防部尚書仍然是楊鎬:大明這會的國防部其實就是一個軍隊後勤部。而獨立出來的負責徵兵、建立後備役,安置退役士兵,保障將士利益的兵役總局第一任局長,則是朱由棟小時候的侍衛長,原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的院長,李世忠。

第一任公安部尚書,是從方山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在各地做推官的簡王朱由。

司法部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監獄管理、犯人勞教、訴訟、普法以及未來的大明司法考試等事項。經過大家反覆會商,最後定下,由當年在孔府案中表現積極的王在晉出任第一任司法部尚書。

而最高法院院長,自然是熊廷弼出任。

第一任建設部尚書,由文震孟出任:文徵明家族是這個時代最著名的工程師家族,大明幾乎所有頂級權貴的私人庭院都是由其家族設計。大明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城市規模將急劇擴張。家學淵源的文震孟,將擔負起全國道路規劃、新城建設、舊城改造等繁重的工作。

重工業部尚書,由在建設河套重工中心時表現出色的袁應泰擔任。而輕工業部尚書,則由在應天擔任巡撫多年,熟悉輕工業生產的李標出任。

科技部尚書,徐光啓。

衛生部尚書,吳又可。

宣傳部尚書,大明政治學院院長,張世澤。

原通政司主官通政使陳子壯調任外交部後,原順天巡撫顧秉謙出任通政使。而原福建布政使孫傳庭則接任順天巡撫。洪承疇則出任應天巡撫。

都察院左都御史仍爲趙彥。

這一批主官裡,帝師黨仍然牢牢佔據核心職位,但真正的方山學校出身的師生們,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同時,整個中央政府的各部官員,經過如此調整後,其平均年齡也從以前的60+一下子掉到了45+。

中央都是如此了,在地方上,方山學校出身的師生們,毫無疑問將會獲得更多的職務。大明官場,新老交替逐步開始。朱由棟花費數十年心血培養出來的近代人才們,開始迭次走上舞臺!

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開個單章,說說最近的事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六零六章 飛白劍指恆河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一五九章 大金今日豎旗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七三一章 貴在調動敵人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五二八章 真是超級烏龍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