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

bookmark

“拜見滿上將軍,卑職不知上將軍援軍將至,居然自作主張退出了張巡寨,卑職罪莫大焉,聽憑上將軍處置。”

滿臉溝壑的滿桂樂呵呵的將半跪在雪地裡的曹變蛟扶了起來:“具體的經過我都聽走在前面的左夢庚說過了,你們做得很好。以一營千人微弱之兵,將數萬異族將士,對抗二十餘萬兇殘之敵大半年。這樣的壯舉,確實沒有辜負當年溫相爲開伯爾防禦體系取名爲張巡寨的苦心啊。”

“上將軍說得卑職慚愧極了,哎,若是事先知道上將軍的援兵就在不遠,卑職怎麼也不會這麼痛快的交出張巡寨。”

“哈哈哈,曹變蛟,你這個傻小子就知足吧。”滿桂手指朝後面指了指:“別看我這次帶了三個師,但其實每個士兵的衝鋒槍分攤下來,最多每人有二十個彈夾。75炮,三個師總共才帶了十五門。也就是說,這點物資,最多夠打一次會戰。而且,就是這點物資,我和朝廷駐藏大臣李嘉,爲此抽調了雪區牧民手裡起碼三成以上的犛牛。雪區內普通的商貿物資運送受到很大的影響。這時間拖長了,你們沒救出來,雪區都有可能先亂起來啊。”

“那上將軍爲何?”

“這不是本將的意思,是皇上的意思。皇上說,我們不能拋棄任何一個爲國奮戰的同袍。所以,這次皇上冒着不惜雪區、新疆再次動亂的危險,讓駐守在這裡的三個師,全都出動了。”

拍了拍因爲激動而暫時說不出話來的曹變蛟的肩膀,滿桂道:“雪區的道路就這樣了,所以我這次拼盡全力也只帶了一次會戰的彈藥。本來想的是到了之後拼命衝進去,能夠接多少出來是多少。誰知道奧斯曼的大維奇居然把你們全都放了出來。不光是我大明的士兵,還有廓爾喀、暹羅、緬族……所以啊,曹變蛟,你哪裡有罪,這是大功啊。”

“嗚嗚嗚~皇上的恩德,曹變蛟萬死不能報其一也!”

“好了好了,快三十歲的人了,怎麼還哭起來了?經此一戰,開伯爾一千勇士的故事,馬上就要在大明乃至我們的藩屬之地傳唱開哪!這是多高興的事兒!不過呢,部隊撤退,副職在前,主官斷後確實是我大明的傳統,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實誠,幾萬人的隊伍,居然真的走在最後一個,害的老子多走了這麼長的路。快別哭了,跟着老子回去。到了拉薩,老子讓雪區最好的廚子給你弄好吃的。吃飽喝足了,趕緊的給皇上和樞密院提交本次戰事的詳細報告。”

“嗚嗚……是,卑職領命。”

1639年2月5日,曹變蛟、左夢庚率領的開伯爾支隊,終於遇上了前來救援的滿桂軍。至此,大明在印度的所有部隊,除了俘虜外,全都撤出了。

與此同時,2月8日,歐盟主席,西班牙國王菲利普的座艦,也抵達了孟買港。

在走馬觀花的巡視了一遍印度主要城市,會見了歐洲遠征軍的士兵代表,爲遠征軍陣亡士兵公墓獻花以及召集印度一大羣本地王公貴族宣講了一通什麼“歐印大團結,爲了白種人的福祉,大家要精誠一致,合作對抗邪惡的黃種人”之類的廢話後。4月5日,他在德里召集遠征軍少將及以上人員會議——這纔是真正的對印度進行戰後處置的核心會議。

“尊敬的菲利普陛下,目前聯軍已經完成了對錫蘭島的登陸、攻佔。中國人印度洋艦隊的基地已經成爲聯軍海軍的基地。其艦隊的殘餘力量,已經退往緬甸。”

“在整個印度戰事完全終結後,經過統計,本次遠征,我們的五十萬陸軍累計陣亡十萬零三千餘人,因病、傷重不治亡故的有三萬七千餘人。海軍方面,陣亡九百六十五人,因病、傷重不治亡故的有兩千七百二十五人。在本次戰役中,我們擊斃了中國人及其藩屬國士兵累計超過十二萬,排除掉印度人後,我們手裡還有四萬兩千餘東亞俘虜。此外,我們還接受了自李永芳少將以下,約一百餘名中國官員的投降。”

“嗯。”習慣性的虛扶了一下鼻樑上並不存在的眼鏡後,菲利普道:“中國人對他們的俘虜怎麼說?不聞不問還是要求我們釋放?”

“在今年二月初就有中國人的使者抵達,要求我們釋放俘虜。但因爲陛下您在印度四處巡查,所以我們把這事給壓了下來。現在,所有的東亞俘虜,我們全都扔進了煤礦、鐵礦等礦山做苦力。呃,他們幹得還不錯,目前印度南部的煤礦鐵礦都已經有較大產出了。不過陛下,爲了我們以後的作戰計,我建議還是開出價錢,讓中國人把他們的俘虜給贖買走。”

“呃……”說真的,菲利普是真的不願意釋放這些俘虜:拿下印度後,雙方在人口上的差距只是縮小而不是扯平了。若是考慮到印度諸多民族裡除了錫克人以外其他的基本不適合當兵(錫克人大部分都在旁遮普,那裡是屬於事先劃給奧斯曼的地盤)這一點,可以說,在兵源上,歐洲比起大明來仍然有極大的差距。在這樣的情況下,把這些經歷了殘酷戰鬥的士兵給放回去?那不是資敵嘛!

但是呢,如果中國的那位穿越者沒派使者來就算了,關鍵是人家很快就把使者給派來了啊。

歐洲此時的戰爭,總體還是有一點騎士遺風的:戰俘可以被贖回。這是大家都認可並且認真執行的事情。

要是菲利普壞了這條規矩,就會讓歐洲的將士們產生一種:陛下想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去戰死,因爲我們被俘虜後他也不會管我們——一旦讓將士們產生這種想法,那他離完蛋也就不遠了。

所以,再怎麼不願意,他還是得捏着鼻子認下對方贖買俘虜的意圖。

“這樣吧,告訴中國人的使者,我不管我們的俘虜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或者朝鮮人。總之,一個士兵,1000雙柱。校官和尉官,3000雙柱。將軍,一萬雙柱。同樣的,如果要遺骸,也可以派人來挖走,遺骸價格統一100雙柱一具。”

“呃,陛下,這個價格是不是太高了一點?”

“先生們,聯盟征伐印度,在財政上的虧空是極大的。歐洲本土期望着印度能夠儘快的爲聯盟產生利益。再說了,只要以後我們繼續勝利,就算有少許俘虜,這樣的價格,聯盟也是可以承受的。”

“……好吧,陛下,如您所願,會後我們就正式通知中國人的使者。”

“好,這個事情就說到這裡。接下來,瓦倫斯坦閣下,請您爲我們介紹一下當前遠征軍的分佈情況。”

“遵命,陛下。”瓦倫斯坦站起身來,走到會議室牆壁上懸掛的南亞地圖前:“目前我們剩餘的三十六萬陸軍,主要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集團軍,由庫蒂尼奧中將任司令官,司令部設在達卡。其主要的任務,是防備可能從若開山脈開出來的中國陸軍,以及有可能從恆河入海口進犯的中國海軍。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中國人的主力已經從若開山脈東側退走,只留下了一支小規模的部隊在那裡加固洞鴿隘口的防禦工事。而且我們的海軍此時牢牢掌控住了孟加拉灣的制海權,中國人的海軍躲在仰光瑟瑟發抖……所以,這第一集團軍,其實只有一個不滿編的師,總共只有1.2萬人。”

“第二集團軍,由拉伊蒙多少將擔任司令官,司令部設在加爾各答,麾下兵力二十萬。該集團軍的任務是,一,守備恆河中下游平原,維持那裡的秩序。二、抽調兵力,向南威壓半島南部的一些獨立的印度教國家。第三集團軍,暫時由古斯塔夫陛下親自兼任指揮官,實際指揮者是集團軍首席參謀杜倫尼中校,司令部設在德里。麾下兵力近十五萬。該集團軍的任務是,守備恆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半島西南部,維持這些地區的秩序。”

“海軍方面,在陸軍幫助其拿下錫蘭島後,海軍已經從本土運來了一個海軍陸戰隊師上島駐守。另外,海軍還動員了部分印度本地人,在孟買、果阿、科倫坡、加爾各答、達卡等五個地區興建海軍基地。”

“非常好。”看到下面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喜歡庫蒂尼奧,菲利普滿意的點了點頭:“目前我們的軍備物資儲備情況如何?”

“陛下,糧食方面完全不用擔心,印度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富饒了。至於兵器彈藥,呃,陛下,現在本土那邊的運輸船還在源源不斷的朝着印度運輸。我們私下裡揣測,您是不是還要繼續向東用兵?”

“哈哈哈,瓦倫斯坦閣下,您總是如此的睿智。是的,印度戰役的結束,並不是本次大戰的終結。爲了歐洲的根本利益,爲了我們白種人能夠真正的站上世界之巔。長遠目標,我們當然是要登陸中國本土,肢解那個龐大的帝國。而短期目標,則是要控制馬六甲海峽。只有把中國人鎖在馬六甲以東,我們在印度的一切所得,纔是安全的!”

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衆將,菲利普微微一笑:“當然,大家征伐印度也是非常辛苦的。所以,在進行下一步軍事行動之前,我們先談一談怎麼更好的治理印度的問題。”

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二四三章 大阪的冬之陣(四)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五零七章 科舉制度將變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七一三章 周遇吉的奇襲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二七零章 萬曆四十四年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七四三章 大明發行紙幣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三一六章 崇明沙攻防戰(終)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六十五章 西南戰鼓擂動(二)(收藏滿2000加更)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七四三章 大明發行紙幣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