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

bookmark

大明天啓二十六年(1644),甲申。

“臣等恭迎皇上回京。”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衆卿免禮。”

3月12日,朱由棟的專列回到了北京。

在去年的十月抵達新疆後,朱由棟很是仔細的沿着天山南麓走了一圈,反覆向當地的百姓表達一個意思:好好過日子,別胡亂折騰。老實過日子的,大明保護你們。聽了境外敵人的挑唆亂折騰的,朝廷絕不手軟!

之後,他就迅速的乘坐火車返回蘭州,然後在陝西的寶雞,經剛剛建成的寶成鐵路進入了四川。

四川是個大省,也是西南地區最富裕的省份。在有了寶成鐵路後,再加上他早就派人將三峽內的一些暗礁給炸掉。這四川豐富的人力和物力,就能夠充分的調動起來了。

不過,受限於這個時代的技術,他期待的成昆鐵路短時間內還看不到通車的希望。如此一來,將來對印作戰,從雲南、緬甸一線發動主力進攻的打算,是沒法執行了。

所以,他沒有去雲南,而是轉頭向東。讓石柱的馬千乘、秦良玉夫婦來萬縣和自己見了一面:這是身爲穿越者對歷史名人的一種情懷和尊重吧。

不過也就這樣了:這一世,因爲大明少了太多內憂外患,所以秦良玉註定不能以中國封建王朝唯一官封女將軍的身份名垂青史了。但朱由棟堅信,如果他可以自曝,將本位面的歷史講給秦良玉聽。那秦良玉肯定是寧願不要喪父失子、名垂青史,也要選擇今天這份家庭美滿,兒孫環繞的平淡,但卻幸福的生活。

之後他就沿着長江水道一路東下,走馬觀花的看了看沿江各省的民生:小冰河氣候對南方的影響不大,長江一線的民生總體是好的。雖說因爲平日裡幾乎沒有賑濟,所以這裡的百姓表面上看起來不如北方的百姓對皇室感恩戴德。但是朱由棟心裡清楚,真要是打起全球戰爭來,沿長江一線,纔是大明未來源源不絕的主要動力來源。

最後,他在視察了長沙船廠,親自主持了鄧子龍號戰列艦的入列儀式後,乘坐海船,於1644年的3月12日回到北京,並立即召開了國務會議。

“皇兄,去年朝廷各類賦稅一共是收入6.3億元,支出5.2億元。盈餘達到1.1億。”

“這麼多?朕記得,就算本朝完成財稅改革後,朝廷盈餘最多的一年,也就五千多萬吧?”

“是的,皇兄。這盈餘額算出來後,臣也被震驚了,要求下面各司反覆計算。但最後的結果確實如此。我們仔細研究了稅收的各項組成後發現,商稅、電稅的猛漲是本次盈餘創下紀錄的主要原因。”

“原來如此。看來電力大興後,對我朝的各行各業都是一個極大的促進啊。”

“正是如此。所以臣弟斗膽,在今年元宵節的時候,給方山科學院整體發了一筆一百萬的獎金,其中有二十萬定向獎勵電學研究所,有五萬單獨發給了那位給我大明帶回電學知識的特工。”

“無妨,你做的很好。若是朕這大手大腳慣了的來操持這個事情,可能發得比你還多。到時候大司徒又要對朕翻白眼了。”

“哈哈哈~”

“好,收支的情況就是這樣。糧食呢?”

“皇上。”農業部尚書顧秉謙起身道:“得建設部之助,農業部在去年完成了第三十個百萬噸級大糧倉的建設。現在,我大明的每一個省份或自治區,都有至少一個百萬噸級糧倉。以這些大糧倉爲基礎,再加上各府、州、縣的中小型糧倉。根據農業部統計,目前,我朝糧食儲備已經達到五億三千萬石,折算爲新制,就是三千一百八十萬噸。而且這個重量,全都是穀物、土豆、玉米等脫水後的重量。如此儲備,就算我大明全境絕收一年,臣也敢擔保,一年之內,即便不從南洋購買一粒糧食,我大明子民也不會缺糧。”

“非常好。不過朕再老調重彈一下。這麼多的庫存,一定得是真的有糧食,而不能僅僅是個數字。所以,農業部要主動配合都察院,經常檢查各個倉庫。朕還是那句話,糧庫失火,看管人員只按貪污論處!”

“皇兄放心,在臣弟面前,沒有哪個官吏貪墨了大量存糧還能夠逍遙法外。”

“呵呵。”看了一眼在歷史本位面上馬上就要自掛東南枝的朱由檢,朱由棟很是欣慰的擺擺手:“那就有勞六弟了。”

“錢糧說了,接下來,軍備。”

“是。”國防部尚書趙率教起身:“皇上,陸軍方面,五十個常備師已經整編完畢,人員全部滿額,裝備到位率百分之百。海軍方面,鄧子龍號、俞大猷號、曹三喜號三艘戰列艦全部入列,魏忠賢號、廣西號、雪區號等六艘重巡也已經入列。截止目前,陸軍方面共計五十個常備師,七十五萬人。一個特戰師,兩萬人。海軍方面,本土、南洋、美洲三支艦隊加在一起,一共是五艘戰列艦,十三艘重巡……以及五個海軍陸戰師,共計十三萬人。”

“那就是九十萬現役軍人了,後備役呢?”

“皇上。”兵役總局局長左良玉起身:“截止到今年三月,兵役總局掌握的數據是,年齡在十八至三十歲,累計完成了一年以上軍事訓練的壯丁,是三百二十萬。其中,有四十萬,累計完成了兩年以上軍事訓練。三十歲至四十歲,累計完成了一年以上軍事訓練的,有九十八萬,這其中有三十五萬退役老兵。四十歲至五十歲,主要是近四十萬退役老兵,其他的普通人,兵役總局沒有組織他們進行軍事訓練。”

“曹三喜,朕記得,去年我大明的黃冊上,本土的人口數量是1.6億吧?”

“是的,皇上,準確的說是一億六千九百二十五萬。其中,男性八千零三十五萬有餘。而男子當中,十八至三十歲的男子,有兩千萬零七千人。”

“如此說來,兵役總局的訓練率還不到適齡男子的七分之一?”

“皇上恕罪,之所以訓練率如此的低。除了臣等才具不足外,一方面是財政部給的經費有限,另一方面則是朝廷近兩年在擴軍,兵工廠生產出來的武器彈藥主要是供給了海陸軍。臣的兵役總局就是趁着農閒時節把青壯們召集了起來,但人數過多的話,也沒有足夠的子彈讓他們做實彈訓練啊。還有就是,按照兵役法規定,我朝雖然施行的是義務兵役制。但實際上,有中學文憑的、進了工廠的,往往都不用服兵役。所以……”

“左局長且安心,朕沒有責怪你的意思。最近這些年,朝廷的主要精力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真要是軍隊太多,或者後備役花費太多,是有違國家這些年的主要發展方向的。”

壓壓手,讓左良玉坐下後。朱由棟又轉身對央行行長李國俊道:“紙幣發行情況如何?”

“回稟皇上,總體順利。民間對紙幣的接受度較高,小商販、各鄉鎮集市,初期有拒收的行爲。但經過當地官員解釋後,都能夠接受紙幣進入流通。目前民間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用紙幣兌換銀元的情況。至於藩國方面,距離因素,臣瞭解得還不太多。但總之是沒有接到什麼壞消息。”

“那就好。其實朕這次出巡,也在各地看到紙幣的流通了。總體而言朕還是滿意的。”重重的點頭後,朱由棟清了清嗓子:“衆卿,兩年多前,在我們費盡力氣將西賊趕出南洋後。朕就讓國防部制定了一個五年造艦計劃。現在,兩年過去了,我大明已經有了五艘戰列艦。陸軍的整編、擴軍也已經完成了第一步。再有三年,就是我們反攻印度之時!”

皇帝這話出口,參會衆臣都是重重的點頭。時代發展到今日,大明朝裡,至少這會兒有資格坐在這間會議室裡的大臣們,心裡都非常清楚:以前那種關起門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再也回不去了。大明發展到今日,必須要用刀劍去獲取更多的原材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如此,國家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再說了,就算大明不打出去,難道敵人就會放過我們嗎?沒看到兩三年前,西賊入寇南洋,差點就讓國家的宗藩體系崩潰了嗎?

所以,三年之後,是該打出去了。

“既然定下了三年之後反攻印度的國策,那麼,從今年開始,國家的大政方針,就要朝着這個目標做出一定的調整。朕從去年五月出京,花了近十個月的時間,對我大明西部、長江沿線進行了視察,對國內民生情況總體是滿意的,也增強了朕調整國策的信心。所以,朕決定,從今年,天啓二十六年開始,國家的主要方略,從恢復經濟,改爲備戰!”

第七四零章 不能再爭國本第五二六章 威尼斯的商人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四三一章 準備遠征蒙古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五八零章 歐洲的科學家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二九六章 擴軍勢在必行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五九章 克倫威爾論戰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六零五章 天啓萬狗天徵第四二五章 皇帝還是萬歲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七二五章 減息後再減稅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