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

bookmark

中華的著名詩人,很多時候,或者至少在其人生的某一階段,往往都是現實生活的失意者。

杜甫的高產期在安史之亂後的流離失所,辛棄疾在北方淪陷區騎馬提刀砍人時何嘗有名詞傳世?便是大明的第一才子楊慎,不也得被嘉靖黑整了很多年後才能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麼?

具體到夏完淳來說,這個位面的大明雖然仍有強大的外敵。但是距離風雨飄搖、國破家亡、文化淪陷實在是太遙遠了。估計夏完淳這輩子是再也寫不出來那些慷慨悲歌,感人至深的詩句了。

所以這一天晚上的席桌上,長得一表人才的夏完淳雖然在皇帝面前表現也算不錯,但距離驚豔還差得極遠。但是這並不妨礙朱由棟的好心情,對夏完淳提出的完成南京中學學業後,到方山科學院深造的事情,也痛快的答應了。

用過晚飯,朱由棟父子當晚就乘船渡過長江,然後在江北坐上了返回北京的火車——皇帝和太子同時出京,這時間是不能太長的。

在鏗箜鏗箜的聲音中,朱由棟半躺在軟臥上,對朱慈燚道:“你開府的事情籌備得如何了?”

“父皇,兒臣還是想把閻應元調回來,做詹事府的詹事。”

“不可。”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朱慈燚,朱由棟道:“閻應元的才具做詹事是沒有問題的。但他現在在美洲做總委員,也是非常重要的。”

“父皇,說到美洲,兒臣看最近姑父送來的報告,說是西賊又在美洲增兵了?而且還出臺了不少新政拉攏當地人?”

“這是自然。美洲是西班牙獨佔的殖民地,若是被我們佔了還不搶回來。先不說貴金屬和諸如橡膠、咖啡、可可這些特殊資源丟失的問題,便是他在歐盟內部的威望也很難維持,所以增兵是必須的。”

“那父皇我們是不是也要在美洲增兵?”

“當然要增兵,不過爲父的意思是,不要增太多。這一方面,我大明的國力雖然雄厚,但仍然是有限的,大舉增兵,分散了力量,不利於我們重點攻略印度的既定國策。另一方面,和印度比起來,美洲現在人太少,開發程度總體較低,而北美就更低,我們拿到了南美,暫時也就夠了,想來西班牙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經費去全盤開發北美。這其三嘛,現在印第安人的漢化時間還太短,收到的成效還不夠多。若是我們一鼓作氣把西班牙人徹底從美洲連根拔起,那豈不是白白便宜了印第安人?這印第安人沒有了外敵,對我們的態度轉變了怎麼辦?

所以,雖然黎塞留說菲利普動員了五個卡斯蒂師和十個日耳曼師,會陸續的抵達美洲。但我大明嘛,最多派五個師過去,然後把以前常駐美洲的三個師撤換回來休整。哎,士兵們離家多年,錢是掙了不少,可是不讓他們回家在家人和同鄉面前得到該有的榮耀,有什麼意思呢?”

“父皇說的極是,南美的印第安人,起碼有四百萬,而且青壯比例極高,武裝個二十來萬完全不是問題。讓他們的男子頂在第一線,我們的士兵在關鍵時刻參戰一下也就是了,沒必要爲了印第安人的事情過多的犧牲我大明男兒的性命。”

“哈哈哈哈,這點你說得不錯。”

“可是父皇,這和閻應元是否回國有什麼關係呢?哦,父皇,兒臣知道總委員在美洲除了負責我大明士兵的思想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推進印第安人的漢化。但是這些事情,陳明遇、馮厚敦等人也能做得很好啊。”

“爲父當然知道這些,但陳、馮二人忠義足夠,可是在組織協調能力上比起閻應元還是多有不足的。”

看了一眼仍然不太服氣的兒子,朱由棟苦笑道:“爲父不是孫權,立了太子後,不管朕心裡對皇后、慈焱有多過意不去。但是在明面上,爲父不會像孫權那樣,讓太子和其他親王享受同樣的待遇,以此給羣臣造成太子之位還很虛懸的錯覺……你做了太子後,慈焱必須離開本土。這一點,慈焱自己也認識到了,前些時日他主動找到朕,請求外放。”

“二弟是要去美洲嗎?”

“他一開始給朕說的是想去非洲。不過嘛……”

說到這裡朱由棟無奈的搖搖頭:慈焱這孩子面上看來依然是樂呵呵,但心裡肯定是不服氣的,心想着自己的大哥靠着在美洲的表現登上了太子之位。那自己乾脆去非洲,把歐盟諸國的殖民地也給徹底攪亂。可是非洲那羣黑叔叔?

沒看到後世的南非,早年實行種*族隔離,由白人統治的時候。整個國家經濟發展迅速、政治穩定,治安也不錯,是非洲的唯一發達國家。等到白人們迫於國內外的巨大壓力,被迫結束種*族隔離將國家大權交給黑叔叔們後。這個國家的經濟就以稱砣落地的速度一瀉千里,然後貪腐橫生,治安混亂,經濟總量表面上看起來在非洲還是第二,只是退了一位,但是人均收入卻降到了非洲第七。而更恐怖的是,當家作主的黑叔叔們除了少數權貴大發橫財外,絕大多數國民都生活在了赤貧線以下。搶劫頻發、艾滋氾濫,核武器沒有了不說,便是核電廠,也因爲白人精英的離開而關閉了……

所以,黑叔叔們和此時尚未完全拉丁化的印第安人可不一樣,那是不好帶,也帶不好的。作爲父親,朱由棟怎麼忍心把自己的兒子推到那個註定無法取得成功的火坑裡去?

再說了,朱由棟從始至終都沒有和整個歐洲打生打死的想法:打散歐盟,讓西班牙人把菲利普交出來就行了。在這個目標下,實在沒有必要去捅歐盟內除西班牙外,其他諸國的共同殖民地非洲啊。

“朕否了他去非洲的想法,他將作爲你的接任者,去美洲擔任我大明皇室的代表和軍隊的總委員。閻應元在做過你的副手後,將繼續做他的副手。”

說到這裡,朱慈燚就完全懂了。

現在,大明美洲督師是盧象升:這是駙馬爺,是他和朱慈焱的姑父。對這兩位皇子,既然皇帝已經定下太子,而且事先也跟長公主打好了招呼,那盧象升的立場也是清楚的。但,他雖然支持皇帝的決定,承認朱慈燚的太子地位。可是慈焱一樣是他的侄子輩,要他把慈焱當做賊防,估計是很難的。

而現在美洲明軍的主要將領,是曹變蛟、李定國、張煌言等人。前者是朱慈焱幼年時的侍衛長,後兩者是朱慈焱的同學。在感情上,天然的靠近朱慈焱——這麼安排也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朱慈焱是要接替朱慈燚擔任美洲總委員的,在軍隊裡沒有他自己的班底,他做不好這個總委員。

如此一來,爲了防止宋王殿下在美洲玩出幺蛾子。那就必須要有一個絕對忠於朱慈燚,本身才具又非常突出,在美洲深的當地民心的幹才留在那裡,待在朱慈焱的身邊——沒有誰比朱慈燚一手簡拔起來,辦事極爲幹練的閻應元更合適了。

“你想明白了?”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是,兒臣想明白了,父皇的一番苦心,兒臣深爲感動。”

“哎,都說天家無情,可朕也是做父親的,怎麼可能真的對兒子們一點感情都不講。你是太子了,慈焱作爲嫡子留在國內是不行的。而且他未來的封地在南美,早點過去熟悉情況也是應當。但他在美洲,要安排支持他的人,也必須得有人看着他……”

“父皇的辛苦,兒臣,兒臣真是……哎,雖然知道這不可能,但還是真的很想回到以前小時候與慈焱親密無間的樣子。”

“怎麼可能,人長大了,總是有利益糾葛。更何況是儲君的位置?好了,你也別太傷感。回了北京後,跟朕見兩個人,然後你帶着他們去新疆。”

“見兩個人?啊,兒臣明白了。”

限於這個時代的工程學、材料學還未發展到很高的程度。所以這時候大明還不能像後世的大天朝那般,隨隨便便就在長江上拉出幾百道橋樑。故而此時大明的鐵路,到了長江後,要麼乘客下車坐船渡江,要麼通過火車渡輪進行擺渡。

不過到了江北,坐上兩京鐵路的專列後,這回程的速度就很快了:由於是皇帝專列,不用等待、避讓其他列車。所以全程十六個小時足矣,大大的超過了現在的海船速度。

於是,到了第二天傍晚,朱由棟父子就出現在了北京紫禁城的乾清宮。

“臣李自成、張獻忠,拜見皇上,拜見太子殿下。”

“兩位將軍免禮,請坐。”

“謝皇上。”

四人坐定後,朱由棟微微一笑:“回來這大半年,休息得可好?對朝廷給你們的莊子可還滿意?”

“臣謝過皇上,臣最近這大半年,除了在米脂老家皇上賞賜的莊子裡陪伴家人外。也曾帶着幾個在美洲征戰多年的弟兄四處遊覽。不管我們走到哪裡,只要對方一看到我們胸前掛着的美洲解放勳章,無一不是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讚。很多商家都給我們免除各種費用……臣等知道,這都是皇上沒有忘記我們在美洲的付出,在報紙上連篇累牘的報導,給了我們如此多的榮譽。臣,一直都希望有機會能夠當面向皇上表達感激之情。”

“哈哈哈,慈燚哪,這位高舉火把在美洲面對土著女子時是不是也這麼能說會道?”

“父皇,李將軍在美洲還是很得當地軍民之心的,至於那裡的姑娘,呃,李將軍帶回國內的就有四個吧?”

“太子明察秋毫,臣慚愧。”

“哈哈哈,只要你情我願,朕才懶得管呢。那口吐芬芳,你呢?”

“皇上,臣的感受和老李差不多。最近這大半年在老家延安,那真是走到哪裡都被人敬着、捧着……哎呀,昔年霸王項羽說什麼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雖然霸王的下場不怎麼好。但是,他真的說出了很多如臣等這樣俗人的心聲啊。”

“哈哈哈哈~好,張獻忠,這是真性情。朕很喜歡。”

“不過皇上,雖說這大半年日子過得很舒服。但是俺老張,額,皇上恕罪。總之,臣就是勞碌命,實在停不下來。這大半年裡,聞不到硝煙味兒,臣這心裡,總有些空落落的。而且再這麼被人吹捧下去,估計再有個一兩年,臣就要廢掉了。”

“皇上,臣也深有同感。”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真是至理名言。放心,你們這樣的人才,朕是不會閒置太久的。今天叫你們來,不就是給你們安排事情的麼?你們和太子在美洲待了那麼多年,都很熟悉了,繼續在太子手下辦事可好?”

“那可感情好,在美洲這麼多年,我們對太子都是心悅誠服的。能夠繼續在太子手下當差,是我們的福氣。”

“很好,明天,你們陪着太子一起,去新疆。到了那裡,你們和當地官員緊密配合,早日熟悉那裡的情況,瞭解那裡的風土人情。三年之後,朕給你們二十個師,讓你們帶着,打穿中亞!

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七七六章 所謂虛虛實實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五二二章 小吏也有鉅貪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五九八章 新增管理機構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六一七章 莫臥兒總動員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二一一章 天樞今日登頂(感謝逐日2005書友)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八十三章 哈布斯堡家族(一)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五六五章 聖地亞哥海戰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