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

bookmark

1645年7月10日,黑海北岸,當地時間清晨六點。

一片荒無人煙的荒野上。一座長方形的鋼結構建築突兀聳立。一衆身着白色大褂,佩戴白色口罩,雙手也是由白色手套覆蓋的奧斯曼帝國科研人員,正在他們的大維奇易普拉欣的指揮下,在這座建築內緊張而有序的忙碌着。

“閣下,西班牙國王菲利普陛下派來了特使,有親筆信要交給您。”

“真是會挑時間啊,居然在這個時候。你不會讓他把信留下,說我回去自然會看嗎?”

“很抱歉,閣下。這位特使說,必須要當面把這封信交給您本人。”

“啥?你不會把他帶到這裡來了吧?”

“您事先就嚴令這裡是軍事禁區,凡是未經允許進入這裡的,一律格殺勿論,我怎麼會把帶到這裡?只是這位特使言辭懇切,表示事態極爲嚴重,所以,我把他帶到了克里米亞的雅爾塔。”

“那還好。行了,這個事情我知道了,我也大概能猜到那個菲利普的信裡寫了什麼。你先回雅爾塔陪着那位特使,態度好一點,該有的招待都不要少。嗯,那裡的海灘不錯,帶他先閒逛着,我最多兩天後就到。”

“遵命。”

在這塊荒原上,即將展開的,是在這個位面,開天闢地的一次實驗。所以,即便是易普拉欣的貼身副官,也沒有繼續留在這裡觀看的資格。

在報信的副官離開大約三個多小時後。一個科研人員跑到易普拉欣面前:“大維奇閣下,飛艇的氣囊、吊艙、推進裝置全部檢查完畢,沒有發現問題。請求向氣囊中充氣。”

“同意充氣。”

隨着易普拉欣的命令,另一羣穿着厚厚的防護服,戴着耳塞,站在一座龐大的,不斷嘶吼的機器旁的科研人員,拉開了這臺機器的艙門,然後從洶涌而出的白色霧氣中拉出了一根長管。之後這根管子被嚴絲合縫的接在了從氣囊處伸出的一根管子上。隨着兩根管子徹底咬合,守在氣閥旁的工作人員打開了地上的氣閥。嗤嗤聲中,大量的氣體噴薄着通過管道,進入了巨大的氣囊中。

隨着時間的推移,巨大的氣囊漸漸地鼓脹了起來。易普拉欣一揮手,相關人員按下了電開關。長方形的屋頂開始慢慢的向左右分開,屋內的工作人員們,再一次看到了蔚藍色的天空。

隨着氣體的不斷涌入,氣囊的充實程度不斷提高。然後,到了這天的上午十點二十分,兩聲“崩崩”的聲音響起,在氣囊下方的吊艙,終於脫離了重力的束縛,緩緩的懸空了!

“真主至大!”

“大維奇閣下萬歲!”

此時的易普拉欣固然也是滿臉欣喜,但作爲穿越者,雖說他那個時代飛艇的應用範圍只存在於廣告、救災等很小的範圍,但他到底是見過飛艇的。所以,在一衆興奮得不能自抑的人羣中,他最先恢復過來:“各位,停止供氣、封閉氣管、測算供氣量以及拉昇物品的高度和重量。慶功的事情我們待會再說,這會兒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呢。”

“是!”

飛艇,在歷史本位面上出現於1784年。配備操縱裝置的飛艇則是出現於1884年。在20世紀的初期,乘坐飛艇旅行,是歐洲上流社會人物的高端享受。

不過這東西雖然能夠飛起來,但是受限於自然規律,自身限制極大:氣囊裡的氣體必須是氫氣或者氦氣。前者價格稍微便宜一些,不過一旦有一絲火星,那就瞬間成爲一個空中火炬。而後者雖然不燃燒不助燃,可是製作純氦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製作成本高昂,載重量又小,速度比起飛機來又奇慢無比——所以這東西就只能成爲貴族的玩具。等到飛機逐漸走向成熟後,飛艇迅速被淘汰。到了21世紀,除了飛艇廣告,作爲懸浮通訊中轉器協助救災之外,飛艇的應用空間已經很小了。

但是在這個時代,飛艇的出現,那真的是開天闢地的。尤其是易普拉欣這位材料專業的穿越者,還通過奧斯曼現控土地下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實現了純氦的生產後。製作飛艇,以期在未來的戰爭取得科技優勢,就成了身爲三國中最弱一國的奧斯曼的救命稻草之一。

製作飛艇這個想法,易普拉欣很早就有了。但是這東西理論上容易,真要操作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所以,在前後折騰了很多年後,到了今天,才終於有了可靠的成品。

在繼續緊張工作兩天,進行了大量數據測算後。易普拉欣纔來到雅爾塔,在那裡的海邊別墅裡,從菲利普的特使手中接過了親筆信。

“易普拉欣閣下,得益於地理上和宗教上的優勢,中國那邊的消息您應該收到的比我還快。所以,東方那位同行,決定在1647年對印度展開大規模進攻的消息,您應該已經知道了吧?

我對於這個消息的來源,不是來自於您的通告而是我們歐洲自己的諜報系統,感到非常的失望。您是不是覺得中國人進攻印度與您無關?您是否還滿懷欣喜的希望看到我在印度的失敗?

如果您要這麼想,那我真的覺得,不如我們兩人約個時間,一起自殺算了。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因爲,在當前已經完成內部整合,並且控制了東亞、東南亞以及南美,並在一定程度上把太平洋變爲其內湖的中國穿越者面前,如果我們還不能坦誠合作,那我們的先後敗亡,已經近在眼前。

決定戰爭成敗的因素很多,但只要科技上雙方沒有令人絕望的代差。那決定戰場成敗的最大因素,還是人。而在人力資源上,我們面對中國的那位穿越者,處於絕對的劣勢。

現在,我控制下的歐盟境內,大約有1.5億(菲利普虛張聲勢)人,適齡男子接近兩千萬(繼續虛張聲勢)。除去必要地農夫、工人、科研人員、官僚外,最多可以動員五百萬。如果把徵兵年齡放寬到40歲,可以再多三百萬。但如果我真的這麼做了,那不用中國人打過來,歐洲自己都會亂——社會經濟崩潰、生產停滯只是一個方面。最關鍵的是,由於卡斯蒂人裡適齡男子不過兩百萬,頂天能夠讓他們參軍五六十萬。一旦我武裝起七八百萬歐洲軍隊。那西班牙將在武力上無法穩妥的掌控全歐洲的部隊!

至於我現在掌控下的印度那八千萬人,算了,他們還是做牛做馬吧。當兵的事情就不要去奢望他們了。

但是,中國的那位穿越者就不一樣了。他控制的區域內人口絕對超過2.5億,甚至接近三億。而最讓我羨慕的便是,漢族的人口絕對超過1.5億,甚至接近兩億。如此一來,他可以放心大膽而且源源不絕的武裝三百萬、五百萬甚至一千萬的軍隊。

而您的奧斯曼呢?按照我們情報局的估算,您掌控下的人口大約七八千萬,看起來不算少,可是真正的奧斯曼人有多少?您敢把大量的波斯人、錫克人武裝起來麼?

所以,在印度的戰爭,如果按照正常推演來看。或許我能夠在印度撐住第一次,但很難撐住第二次,並絕對撐不住第三次。如果印度丟失,歐盟將很快會分崩離析……

歐盟解散後,西班牙仍然會是歐洲第一強國。雖說最終會敗於中國人之手。但那會是很後面的事情了。倒是您,在印度丟失後,您掌控下的巴基斯坦、波斯等地,將會直面中國人的兵鋒。那些桀驁不馴一直想要獨立建國的錫克人,那些爲自己獨特的文化爲自豪並信仰什葉的波斯人,在面對中國人的軍隊時,會爲您奮戰到底嗎?

等到您丟掉了巴基斯坦和波斯,奧斯曼的本土受到威脅的時候。不是蘇丹,只是一個權臣的您,會有什麼下場,需要我細說嗎?

所以,易普拉欣閣下,絕非我危言聳聽。而是現實就是如此的殘酷。我們沒能趁着中國內部整合完畢之前就擊殺那位穿越者,導致我們現在面臨着極爲嚴峻的局面。爲了挽救敗局,我們此刻必須拋棄一切成見,坦誠相待,攜起手來應對這次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爲此,我向您提出兩條建議。第一,要在人力資源和主體民族數量嚴重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取得戰爭的勝利。唯一的可行之道便是科技制勝。歐洲這邊,得益於文曲的加成,已經有了無線電技術。內燃機的研發也已經看到了希望。爲表誠意,我會把這兩項技術無償的向您提供。也希望您能向我提供貴國目前各項先進技術。第二,增強軍事互信,攜手對敵。我將致電我的印度總督,開放邊境,允許當中國人入侵時,您在巴基斯坦的部隊以及在波斯灣的艦隊使用印度的各個海陸基地及參戰。同時我建議您,儘快完成星月鐵路的修建,當中國人的主力陷在印度的時候,奧斯曼的陸軍主力應該主動通過中亞,向中國的西北進軍!”

和往常看完菲利普的來信總是要嘲諷幾句不一樣。這一次,在反覆閱讀這封信好幾次後,易普拉欣找了一個角落坐了下來,把身體蜷縮成一團,雙手十指深深地插入了自己的頭髮中……

他這一年也45歲了,也有了三個兒子和四個女兒。作爲男人,在成爲父親後,往往都會飛速的成熟起來,在這一點上,他也不例外。

菲利普看得很清楚,一下子就點在了他的要害上:印度丟了,就算歐盟崩了,我也大概率能繼續做我的西班牙國王。中國皇帝要從中東平推過來,那是很靠後的事情了。關鍵是,我是名正言順的國王啊。就算我最後被吊死,但我的家人只要不上戰場,那就是安全的。

可是你呢?你是權臣啊。一旦失勢,那你全族的性命肯定都是沒有了。如此局面,你還不與我精誠合作,奮力一搏?

穿越者們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四十五年了,和這個世界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尤其是自己的親人,在一起朝夕相處了那麼多年後,怎麼可能還會把他們當做遊戲裡的NPC?

在長考了兩天後,易普拉欣執筆給菲利普寫了回信:“同意您的分析,願意與您合作。爲表誠意,我向您和貴國無償提供電焊技術、天然氣提純技術、飛艇技術以及新式炮管合金鋼技術。同時,我將在國內進行總動員。屆時,鄙國二十萬陸軍將進入印度與您攜手抗敵。三十萬陸軍將從中亞進攻中國的西北。而我國的海軍艦隊,也將與貴國海軍一起作戰,確保孟加拉灣和印度洋的制海權。”

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一零三章 我們的海賊王(五)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五零一章 軍備協調會議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七三三章 其實我在三層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二十九章 原始資本積累(四)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四零八章 朝鮮需要內附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