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

bookmark

作爲個人武藝出衆的猛將,劉綎率軍作戰,從來都喜歡靠前指揮。所以,這一次的他大帳離防線很近,前方稍微有一點響動,他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站起身來,早有親兵提着他的大刀遞了過來,手裡一握大刀,劉綎便要出帳。

“劉帥,還請披甲!”

“呵呵呵,賊子夜襲,看來這一仗可沒前些日子那麼輕鬆了,這點時間可耽擱不得,末將先去前面看看。孫大人儘管在帳中安坐!”

說完這話,劉綎也沒有多餘的動作,直接扭頭就出了大帳。身後的一隊親兵迅速的跟上。

幾個大步,劉綎便已經跑到了距離防線不遠的地方。擡頭一看,只見自家防線雖說廝殺聲不斷傳來,但總體仍然井然有序。不由得心中大定!

“嘿,早就聽說馬宣撫的白桿兵是我大明衛所兵裡難得的精銳,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負責這一晚輪值的,不是劉綎的本部兵馬,而是馬千乘率領的石柱白桿兵。雖說白桿兵威名在外,但到底不是劉綎自己的手下。所以一聽到防線有異動,劉綎連戰甲都沒有披掛,直接就衝了上來。待得抵近一看後,心裡頓時踏實了大半。

等到再走近一些後,藉着微弱的火光,只見頭包白布的白桿兵們或單人舞動白杆槍,或十數人聯合組成槍陣,穩穩的把洶涌而來的緬軍抵擋在了防線之外。

在這之中,又有一個高挑的身影,舞動起白杆槍來猶如瑞雪飛舞,梨花分飄。所過之處,盡是各種口音的慘叫,當面盡無一合之敵!

“真猛將也!”由衷的讚歎了一句後劉綎提刀就要上前親自入陣,終歸是被自己的親兵攔了下來:“大帥!現我軍戰線穩如泰山,大帥尚未披甲,不必如此啊。”

“嗯。”猛將並不是都是蠢將,劉綎自然知道輕重緩急,略微思索了一會便道:“傳令,讓我們的銳鋒營在防線後二十丈處列隊,隨時準備支援石柱司的兄弟。再讓勁鋒營在大帳前列隊,準備替換銳鋒營。其他各營,都退到大帳後面休息,嚴禁出營亂跑!違者斬首!”

“得令!”

他這邊剛剛下令,再一擡頭,卻看見孫承宗和劉時敏已經披掛整齊,來到了他身邊。

“孫大人、劉大使。”一路行來,劉綎對這兩位監軍早就無比滿意:他劉綎打了一輩子的仗,接觸過的文官、宦官監軍至少有一打。就沒見過像這兩位能夠與廝殺漢們如此同甘共苦的。所以這時候,雖然距離前線只有幾十米,但劉綎一點都沒有說要對方去後方暫避的話。

“戰況如何?”

“賊子這次應該是出動了緬王的親軍了,這戰力比十幾天的炮灰可強了不少。而且這時機也挑的很好,到底是打了十幾天,一次都沒有發動過夜襲。所以這一次賊子成功的摸到了我們的矮牆下。不過……”劉綎很是感嘆的說道:“馬宣撫帶的好兵啊!臨危不懼,還能迅速的組織起來對賊子進行反殺。便是末將的家丁隊,也不過如此了吧。”

感嘆完後劉綎手指一揚:“孫大人、劉大使請看,石柱兵人人奮勇,配合默契便不用多說了。那位無人可擋的大將,真讓人有千軍辟易之感!”

就在孫承宗、劉時敏順着劉綎的手指,手搭涼棚遙遙探尋的時候。一個滿臉血污,身材高大的漢子匆匆的跑了過來:“末將馬千乘,拜見諸位大人!未能提防賊子夜襲,致使其抵近矮牆,死罪死罪!”

“呵呵呵,馬宣撫,這有什麼?十幾天下來,我們都被賊子麻痹了。倒是你的兵,真的好啊!看得本將都豔羨不已啊!”

感激的看了劉綎一眼,馬千乘又轉過頭來看向孫承宗。

“呵呵呵,馬宣撫,那位猛將是誰?”

“哪位?呃……孫大人,那是拙荊!”

“啊?!”

時間慢慢的來到了辰時,太陽躍升出了雲層,廝殺了一夜的戰場慢慢的安靜了下來。緬軍在丟下了兩千多具屍體後再一次退了下去。

“計算我軍傷亡,把陣亡兄弟的屍首拉下來。受傷的兄弟趕緊下去救治。銳鋒營接管矮牆,讓後面的輔兵上來,補休壞了的牆體……”

這邊劉綎開始指揮四川鎮的士兵們開始打掃戰場,替換廝殺了一夜的石柱兵。那邊孫承宗、劉時敏卻面對着秦良玉嘖嘖稱奇。

“哎,本官小時候聽老家的人說書,說到楊家將裡的穆桂英,只覺得多有誇大其詞的成分。心說這女人怎麼就能如此厲害,讓一衆名將都不是對手呢!哈哈!今日一見馬伕人,才知穆桂英未必就是虛構之人啊!”

“是啊是啊。”劉時敏也撫胸而笑:“今兒咱家可是漲了見識了,以後回了宮裡,可是能吹上兩三年呢!”

華夏之外皆蠻夷,但蠻夷裡也是有能打的。具體到今晚這一仗,緬軍爲了這次夜襲成功,真的是下了血本。

連續十幾天派了數萬炮灰前來送死,當場戰死的就超過五千人。更有部分精銳,在昨天白天的衝鋒中,藉着炮灰的掩護,在矮牆附近挖坑把自己半埋了起來,以便打掉晚上明軍撒出的暗哨……如此種種,就是爲了不斷麻痹明軍,爲了今晚的雷霆一擊!

可惜,雖然他們成功的摸到了矮牆之下。但是面對驍勇善戰的白桿兵,最終還是沒有討到好。

在這個過程中,個人武力出衆的秦良玉大放異彩。這一場野戰,光是死在她手下的緬軍精銳,至少也有三五十之數。正是因爲她的驍勇無敵,導致緬軍的將領只要敢站出來組織本方士兵就被她擊殺,由此使得緬軍的這場夜襲,始終未能形成重點攻擊。從而有效的保護了明軍整體防線的蔚然不動!

但不管怎麼說,讓敵人摸到己方矮牆之下才反應過來。這在軍事上是嚴重的失誤,所以馬千乘才見到孫承宗等人後就趕緊請罪。

不過孫承宗也好,劉時敏也罷,都沒有追究的意思。反而藉着誇獎秦良玉,把這事輕輕的揭過了。

就在馬千乘大鬆了一口氣的時候,一個劉綎的親兵匆匆進帳:“諸位大人,我家大帥命在下前來稟報,賊子的紅夷人,出動了!”

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七五一章 親王們的日常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三五四章 宗教戰爭開始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五二零章 天璣星再求援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五三七章 耶路撒冷圍成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六四零章 國內總體穩定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五七五章 袁可立的學生第六三零章 朱由棟的決心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五五三章 索科利的父子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四零零章 王師登陸仁川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四十三章 打臉就要打痛(四)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章 想象力很重要第七一六章 某已等候多時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五一零章 整頓吏治法令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