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愛卿果然是至誠至孝之人,朕心甚慰,不知愛卿的第二個要求是什麼?”
既然你小子不仁,就別老子不義,楊廷鑑暗想着繼續說道:
“陛下,虎賁軍自成軍以來,所有銀兩皆由微臣自籌,微臣已經快到山窮水盡之境地了,所以微臣想找一個營生,籌備一點軍餉,也好爲陛下繼續征戰沙場。”
“愛卿能如此體諒朕和朝廷自難處,朕心甚慰,愛卿有什麼要求就徑直說吧!”
崇禎在讓楊廷鑑答應把雙親送到京師後,這崇禎已經把楊廷鑑的雙親當着了人質,所以崇禎也不打算小氣了,只要楊廷鑑的要求不過分,崇禎就打算滿足楊廷鑑。
“請陛下把已經廢棄的龍江寶船廠和相關的林地賣給微臣吧!寶船廠裡面的幾千工匠也由微臣來養活,不需要朝廷繼續撥付錢糧,這也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所以微臣出一兩銀子購買龍江寶船廠。”
崇禎一聽,眼睛頓時就瞪圓了,這是報復,楊廷鑑這小子在和自己鬥氣,一輛銀子就想買朕的寶船廠,雖然這個寶船廠已經廢棄,朝廷或多或少要繼續撥付錢糧來養活那些沒有逃走的工匠,寶船廠已經是朝廷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可這龍江寶船廠,是皇家最大的造船廠,鄭和使用的寶船就是在龍江寶船廠製造的。龍江寶船廠的面積有六萬多平方米,因爲造船需要木料。所以龍江寶船廠有朝廷劃撥的自有林地幾十座山,面積大約有半個縣那麼大(大約五百平方公里),種植的都是造船的樹木。比如柚木,柏木,樟木等。
這楊廷鑑居然只出一兩銀子,這簡直是搶劫行爲,可是崇禎並不知道這些啊!他天天勞於國事,對這廢棄的龍江寶船廠更是沒有絲毫的印象,因爲大明好久都沒有大規模地造船了。這龍江寶船廠又是造海上巨型戰船的,那更是沒有開工的機會。
自從崇禎記事起,只是偶爾聽說過這個廢棄的寶船廠。其他的毫無印象,崇禎把目光投向王承恩,意思是讓王承恩給說說寶船廠的情況。
王承恩就一個太監,那裡知道什麼寶船廠啊!他也是兩眼一抹黑。但是王承恩看着楊廷鑑這小子順眼。而且這小子也和崇禎差不多大,文采冠絕天下,武功更是天下無敵,這樣的人無論如何也要籠絡的。
也就是說王承恩雖然不知道龍江寶船廠的情況,但是他爲了幫崇禎籠絡人才,所以王承恩也不會從中作梗了。王承恩對着崇禎微微點了點頭,小聲地啓奏道:
“萬歲爺,依奴婢看來。既然楊大人有意爲朝廷分擔負擔,不如就一百萬兩銀子賣給楊大人好了。”
好吧!崇禎是王承恩帶大的。崇禎就是王承恩的一切,就算王承恩想要爲崇禎籠絡楊廷鑑,但那銀子還是需要楊廷鑑掏的。
“嗯……那就依大伴所言……楊愛卿,你就出一百萬兩銀子購買龍江寶船廠吧!”
楊廷鑑多想自己現在的口袋裡面一瓶催淚瓦斯,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崇禎面前哭窮,好吧!楊廷鑑哭不出來,因爲這點銀子確定也不是很多,但楊廷鑑可不能這樣輕易答應,必須據理力爭,讓崇禎覺得是他佔了大便宜才行。
“陛下啊!微臣的確拿不出來一百萬兩銀子了,何況寶船廠還有幾千張嘴等着吃飯,再說那廢棄的寶船廠也值不了一百萬兩啊!一萬兩就頂天了。”
“什麼,寶船廠就價值一萬兩,愛卿在糊弄朕吧!怎麼也價值……價值……價值五十萬兩銀子。”
崇禎伸出一個巴掌,吞吞吐吐地說了一個價格,其實崇禎也是在連猜帶蒙,他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寶船廠價值多少,光是地皮也價值五百萬兩以上,再加上那寶貴的工匠和林地裡面造船的林木,那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坐地起價,落地還錢。”必須在砍一砍價,不能讓崇禎覺得那寶船廠值錢。
“陛下英明,連微臣這點小心思就知道,寶船廠的確是價值三十萬兩銀子,可是微臣要養活那幾千工匠啊!不如陛下就十萬兩賣給微臣。”
“呵呵,楊愛卿,你真是獅子大張口,輕輕鬆鬆就剋扣掉朕二十萬兩銀子,這樣把,你就出二十……二十八萬兩銀子,剩下的那兩萬兩銀子,就當這次功勞的賞賜了……”
這崇禎實在太摳門了,楊廷鑑立了如此大的功勞,就在買寶船廠的時候少了兩萬兩,其實這兩萬兩也讓崇禎一陣肉疼。
“哎……好吧……微臣遵命就是。”
“大伴你和楊愛卿去辦理下相關手續,就走司禮監吧!銀子也收入裡庫,隨便讓印綬監把楊愛卿的虎賁軍印製作出來,軍制就與天雄軍相同吧!”
這“虎賁軍印”就是楊廷鑑的軍印,這和大明其他的將官軍印可是有區別的,比如左良玉是平賊將軍印,而楊廷鑑沒有將軍頭銜,所以只掌握虎賁軍的軍印。
其實這對楊廷鑑沒有任何區別,但在崇禎看來,楊廷鑑卻沒有總兵的職銜,只能算是領着軍鎮的文官。好吧!崇禎從來不怕文官,他宰的文官也不少,就算是袁崇煥這樣手握重兵的大臣,都被崇禎給活剮了。
說實話,崇禎一點都不擔心楊廷鑑這個文官掌軍,何況養軍的銀子還是楊廷鑑這個二百五自己出的,崇禎覺得自己賺大發了。
但對這楊廷鑑來說,卻不是崇禎想的那樣,自己就算沒有總兵的職銜,只要自己牢牢地掌控着虎賁軍,那和軍鎮有何區別。
這龍江船廠被楊廷鑑拿下,就連軍隊的編制也得到了,虎賁軍那就是一鎮的兵力的,一個軍鎮的兵力可大可小,正常的情況下兵力應該是三萬多,相當於現在的一個軍的兵力,但天雄軍的編制就兩萬多人。
楊廷鑑興高采烈地離開紫禁城,而崇禎也是喜笑顏開,關於大臣們爭吵不休的,如何封賞楊廷鑑的問題,自己輕輕鬆鬆地解決了,代價就是在賣龍江寶船廠的時候少了兩萬兩銀子。
至於虎賁軍那個番號是應該給的,畢竟一支能打的天子親軍也是崇禎需要的,而且還不要崇禎掏銀子養軍,何況領軍的楊廷鑑還有雙親會立即到京師來當人質,崇禎覺得楊廷鑑是被自己拿捏妥當了的。
崇禎是多吝嗇封賞,特別是爵位,那是非常難獲得,到現在楊廷鑑還是掛着一個小小的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的官職,但楊廷鑑已經獲得自己所需要的軍鎮和寶船廠,這就足夠了。
彼此皆大歡喜,楊廷鑑在把銀票交齊了,就在幾天之內拿到了一切的相關手續,那些大臣也不吵了,因爲崇禎根本就沒有封賞楊廷鑑,而楊廷鑑也沒有吵吵鬧鬧。
不管是御史言官,他們還有什麼可以攻擊楊廷鑑的呢?攻擊楊廷鑑在山西把漢奸賣國賊滿門抄斬嗎?那是崇禎皇帝下的密旨,並且那些漢奸通敵賣國的證據,已經交到了刑部,鐵證如山,確鑿無誤,誰還敢說三道四。
【兄弟們,熱血馬上到來,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即將展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