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海盜與華夏(上)

歷史上,在1635年(明崇禎八年)與鄭芝虎在廣東海上戰鬥時以漁網網住芝虎,在鄭芝龍面前丟至海里,片刻後劉香也舉槍自盡,成爲最後一位被收服之海盜,爲自1625年在臺灣結義、曾經叱吒世界大航海時代風雲的十八芝,譜上些許傷感的休止符。

國人與洋人對自己的祖先當過海盜這件事,態度截然不同。比如此時的英國法等國,就公開支持海盜行爲,允許他們去搶劫別國的海船。

北歐人的祖宗是當年馳名海上的江洋大盜,他們不以爲恥,反以爲榮。瑞典、丹麥的博物館中,都客觀展示出自己祖先當年當海盜的雄姿,挪威甚至還有海盜博物館。這些國家的人有時會說到自己的先人是海盜,說這話時,沒有一點不好意思,反而還有幾分得意與自豪。

國人就不同了。與朋友閒聊,我講到商幫與海盜的關係,總有年長的朋友告誡我,在公開場合講商幫時,一定要避開這一點。其實大明的海商就是亦盜亦商。

陸地上造反搶劫的盜賊,古時稱爲綠林好漢,今天叫作農民起義。但若跑到海上,古今都稱爲海盜。在正統的中國史裡,對國人當海盜一事,一直隱而不傳。

徽商在中國十大商幫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號稱第二商幫(僅次於晉商)。平時我們提到徽商,都說他們的四大產業是木材、茶葉、鹽業和典當業,其中以鹽業爲主。

其實,徽商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產業,這就是對外貿易。s173言情小說吧政府允許對外貿易時,這是一個正經的行業;政府不允許時,就變成了走私。政府用武力鎮壓走私活動。走私的商人奮起反抗,就被稱爲盜。

明代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於是從事海上貿易的徽商就成了海盜。這些海盜中。最著名的是王直集團。中國人不忌恨陸上的盜,而忌恨海上的盜。所以談起徽商,是從來不把王直及其外貿活動包括在內的。

王直是徽州歙縣人,又名汪直,因爲自知做海盜會連累家族,故而改名王直。他在與日本的貿易中致富,並加入了以許棟爲首的海盜集團。當年浙江沿海的雙嶼島成了對外貿易中心,其地位有如今天的上海。明政府用武力消滅了許棟以後,王直率部下數千人在日本長崎的五島列島建立了根據地。勢力之大,到了自稱“淨海王”(後改稱“徽王”)的地步。

他們嚮明政府叫板,公開從事走私活動——當然,從商與爲盜是兼而有之的。在他們的指揮下,日本浪人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燒殺搶掠,被稱爲“倭寇”。然而,王直的本意是從商而不是爲寇,所以,他有意受招安,當一個本分的商人。

他的徽州績溪同鄉胡宗憲對他實施了招安。但在他受招安以後,朝廷又背信棄義地殺了他。這不僅沒有消除倭寇,反而使之蔓延開來。爲禍更烈。

與海盜關係更密切的,是閩商,因爲閩商的主體就是以鄭芝龍爲首的海盜集團,閩商的基本特徵是亦盜亦商。

鄭芝龍是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鄉人,十七歲左右的時候投奔在澳門經商的舅舅黃程,來往於澳門、日本、呂宋等地。他不僅因此開拓了眼界,而且學會了葡萄牙、荷蘭等國的語言,經商時兼做翻譯。

不久,有機會搭乘大海盜李旦的船爲舅舅押送貨物到日本平戶。遂認識了在平戶經商的李旦,並加入了李旦的海盜集團。鄭芝龍在平戶與日本女子田川氏結婚。生下兒子鄭成功。這時,李旦集團分成了三支:以李旦爲首的日本大本營。以另一頭目顏思齊爲首的臺灣集團,以及以許心素爲首的福建本土集團。

1625年,李旦去世後,其子李國繼續主持日本事務。不久顏思齊去世,鄭芝龍掌控了臺灣分支,進而消滅了許心素集團,在福建安平(晉江安海鎮)建立了大本營。

1628年,鄭芝龍接受了明政府的招安,並利用官軍的勢力消滅了李魁奇、楊六楊七兄弟、諸彩老、鍾斌等海盜集團,軍隊達萬餘人,戰艦有千餘艘。他們建立了以仁義禮智信爲名的五大流通體系,管轄內陸各地的流通渠道,又建立了以金木水火土爲名的五支船隊,航行於東西各洋。

他們頒發實爲保險單的“令旗”,每年收入高達四百萬兩黃金,還壟斷了對臺貿易,控制了定價權,威脅到荷蘭人的利益。1633年,荷蘭人偷襲廈門,向鄭芝龍進攻,並得到了鄭芝龍的對頭劉香海盜集團的幫助。鄭芝龍靠官兵的支持擊敗荷蘭人,並消滅了劉香集團。自此,鄭芝龍壟斷了東西兩洋的海上貿易。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閩商的主體。鄭芝龍集團還爲明政府守衛南疆,被稱爲“南海長城”。

歷史上,滿清入關後,鄭芝龍不顧其弟鄭芝鳳和其子鄭成功的反對降清,後被騙入北京軟禁,清軍佔領鄭芝龍的大本營安平後,殺害了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1661年,鄭芝龍被清廷斬首。鄭成功在福建、廣東一帶抗清,並仍保持了海上的壟斷勢力。1662年,鄭成功戰勝荷蘭人,收復了臺灣。

當年,鄭成功去世,鄭成功之子鄭經佔領臺灣,企圖實行臺獨。1683年,康熙派鄭家降將施琅攻佔臺灣,實現了“金甌一統”。清政府繼續實行海禁政策,鄭芝龍集團退出了歷史舞臺。當然。閩商並沒有就此終結,不僅閩西北的商業高度發達,而且後來福建人繼續從事與東南亞各國的貿易,並向這些地區移民,其中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商人。追溯他們的起源,還要感謝亦盜亦商的鄭芝龍集團。

東南沿海另一個重要商幫是粵商。我們一般把以十三行爲中心的廣州幫作爲粵商的代表。其實粵商還包括潮汕商幫和客家商幫。但粵商中的任何一個商幫都是由海盜發展而來的。

沿海各省的百姓都以海爲生,捕魚或海上貿易成爲他們主要的謀生方式。明政府實行嚴厲的海禁後,他們就不得不做海盜了。明代時著名的海盜,潮州澄海的林道乾和饒平的林鳳,就是粵商的先輩。他們都是亦盜亦商,公然與明政府對抗的。

【主角要發展藍色海軍,海盜就是繞不過的坎,重點寫此部分。】

求兄弟們支持……

第33章 看不懂的訓練第189章 誇功閱兵第140章 有情敵第75章 價值連城第140章 有情敵第96章 狼煙起第28章 果然有門道第195章 誇功閱兵(中)第150章 會試(上)第117章 乾柴烈火第199章 多爾袞的算計第203章 借刀殺人第230章 天量財富第68章 懿安皇后第241章 買地建廠第141章 倒運物質第245章 下馬威第15章 安內攘外第186章 崇禎的希望第10章 領主亞伯第236章 夏夢琪出事了第164章 最真實的崇禎(下)第59章 滿嘴噴糞第233章 談妥條件第27章 心服口服第153章 貢院的戰爭(下)第53章 無法解釋的誤會第22章 精靈女王第131章 如何分帳第6章 紫嫣神威第221章 焦急的崇禎第60章 雷霆之怒第43章 落井下石第85章 直達宣府第86章 不降即賢第232章 崇禎的小心思第221章 焦急的崇禎第212章 龜兒子皇太極第167章 宰了他們第267章 血戰到底戚家軍(中)第181章 首戰即決戰第221章 焦急的崇禎第173章 祭旗追擊第85章 直達宣府第126章 雷霆一擊第189章 誇功閱兵第72章 帝王心術第100章 巴特爾格龍第174章 監軍高起潛第133章 內閣的算計第145章 玻璃和水泥第235章 商籍之爭第195章 誇功閱兵(中)第69章 天意弄人第51章 狗官陷阱第17章 氣勢磅礴第11章 金鑲玉第97章 韃子來的好快第260章 克敵法寶第115章 突襲土城第26章 二愣子下屬第112章 一視同仁第210章 戚家軍初試鋒芒(下)第159章 等待的心情第34章 攆出去第147章 朝堂激辯第275章 搶糧搶錢搶女人(中)第252章 揚州衛第25章 洞房花燭夜(下)第106章 倉促迎戰第211章 皇太極的試探第15章 安內攘外第243章 勝利號戰艦第15章 交杯酒第256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11章 蠻荒酒鬼第2章 靈魂契約第154章 同年黃素朗第49章 窩囊男人第180章 莽古爾泰的抉擇第196章 誇功閱兵(下)第237章 被警察包圍第73章 妙齡宮女第92章 追命被擒第278章 追兵第15章 交杯酒第169章 官道搏殺第139章 相互妥協第14章 比錢多嗎?第163章 最真實的崇禎(上)第229章 戰場實況第57章 攪屎棍第211章 皇太極的試探第271章 目標大淩河第232章 崇禎的小心思第266章 血戰到底戚家軍(上)第78章 搞笑的訓練第139章 相互妥協第31章 只招良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