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封王的建議

大秦新君登基稱帝,既振奮民心,又驅散了咸陽城內瀰漫的蕭殺之氣。

頓時,城內的百姓們都自發的涌上街頭,用他們慷慨激昂的請戰聲表達了自己對新君繼位的大力支持。

同時,咸陽城的店鋪門前也開始張燈結綵,喜氣洋洋慶祝新君的登基大典。

長久以來壓在咸陽城上空的沉重悲憫的暮靄之氣因爲慶祝新君登基大殿的喜氣而沖淡了不少,天空中有多了幾分和煦之色。

然而,相對於城外的喜慶氣氛,在皇宮大秦皇帝的御書房內卻是瀰漫着一股蕭殺凜冽之氣,甚至是長時間的沉默使得書房內的氣氛非常的沉悶,有點讓人難以適應。

因爲,書房內的衆人都已經從東廠督主韓談的口中聽到了這個一個消息:項羽率領六十萬大軍,下午時分就能到達咸陽城下。

雖說書房內的衆人都知道項羽的六十萬大軍遲早會殺到咸陽城下。

可是,當這支聲勢浩大的叛軍真的要到達咸陽城下時,衆人一時之間想不出對策了,大家心裡都很清楚,項羽的六十萬大軍加上劉邦的二十萬,叛軍的人數就達到了八十萬,這股股力量絕對是摧枯拉朽的存在。只要在攻城大戰中項羽跟劉邦敢付出四十萬人的代價強行攻城,恐怕誰都能以保證能夠守得住咸陽城。

即便是大秦軍神一般的蒙恬,他也自認爲難以做到。

所以,書房內大秦皇帝扶蘇、太尉贏高、丞相蒙恬、廷尉李由等三公九卿大臣都沉默不語,都在靜靜的思考的對策。|三八文學

這是一場關於大秦生死存亡的會議,商討出來的對策關係到大秦的存亡,關係到城中上百萬的百姓,是以書房內的諸人誰都不敢大意。

然而,思考的時間一長,沉默使得書房內的氣氛越來越凝重,甚至變得很壓抑,讓人有點窒息。

在這樣的氣氛之中思考,衆人都覺得難以呼吸的時候,有種快要崩潰了的感覺。

而就在衆人難以適應書房內的氣氛,臉色都變得非常慘淡之際,贏高突然開口說道,“其實,想要解決咸陽城的危機不難,難的是大秦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御書房內的諸人都將目光移向了贏高,想聽聽他究竟想出了什麼辦法。而扶蘇也將目光移向贏高,急切的說道,“三弟,有什麼對策你就直說吧,只要能夠挽救大秦江山,不管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朕也願意。”

“項羽手中的六十萬大軍是各路叛軍的聯軍,只不過歸項羽統領而已,實際上項羽的真正兵力也不過才三十萬,只要我們能夠說服劉邦和各路叛軍的首領答應給他們封王,到時候僅憑項羽三十萬大軍想要攻破咸陽城,似乎很有難度。”贏高字斟句酌的說道。

贏高說出在心裡醞釀了很久的這個解決聯軍攻城的辦法時書房內的衆人都沒有出聲,書房內氣氛也變得更加的窒息,衆人很清楚大秦施行的是郡縣制,即便是宗室子弟都沒有資格分封,更何況是造反叛秦的叛軍呢?

就是一向高瞻遠矚的蒙恬,他在贏高說出這個策略時也是眉頭緊皺,似乎很不贊同。

扶蘇看了書房內的衆人一眼,沒有理會大家的反應,而是向贏高說道,“想必三弟策略不至於這麼簡單吧?”

“封王只是權宜之計,真正的目的在於從內部瓦解叛軍的聯盟,讓他們自相殘殺。”贏高說道,“叛軍現在爲什麼能夠齊心協力來攻打咸陽城?目的不過是想推翻大秦的江山,但這不是真正的目的,他們真正的目的是想獲得更加的利益。而這份利益究竟是誰給他們呢?自然是身在彭城的楚懷王給他們,可是楚懷王又是西楚項氏所立,所以各叛軍首領想要獲得的利益就是項羽在給,所以他們纔會依附於項羽身邊。”

“項羽能夠他們什麼利益?”贏高很篤定的說道,“不過是裂土封王而已。”

“既然,項羽這個叛軍首領都能給他們裂土封王的利益,我們大秦怎麼就不能給他們呢?”贏高說到這裡,便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想必對各路叛軍而言,他們跟項羽造反獲得裂圖封王的利益跟大秦封賞他們的利益比較,他們更喜歡大秦名正言順的封他們爲王的利益。只要他們答應接受大秦封王,以我們的勢力再加上各路叛軍的力量,足夠讓項羽低頭認輸。到時候我們再從封地上面做文章,用分封的疆域讓他們內部產生矛盾,只要等到他們回到自己封地之後大大出手到時候,就是我們反攻的最佳時機。”

“讓陛下給叛軍封王,讓他們成爲大秦的諸侯,恐怕會影響大秦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以及陛下的聲望吧?”李由出言問道。

“是,這是必然的,我們既然要接受叛軍,讓他們成爲大秦的臣子,就必然會影響到大秦在數百年的時間在百姓心目中積累起來的巍然形象,也會影響皇兄在關中老秦人心中的聲譽。”贏高肯定的說道,“只是,戰爭就是勝者爲王敗者寇,只要我們現在能夠做到臥薪嚐膽,積蓄力量,等到將來打敗叛軍保住大秦江山之後誰還會說皇兄的不是呢?”

“只要能夠保住大秦的江山社稷,朕個人的名譽又算得了什麼呢?”扶蘇想也沒想的說道,“只是,這個計劃很不錯,關鍵問題是叛軍會相信我們嗎?難道他們看不出大秦封他們爲王只不過是權宜之計?”

“他們就是看得出來又能怎麼樣?誰能經得起封王的誘惑呢?”贏高笑着說道,“劉邦爲什麼不顧跟項羽翻臉危險而大舉攻入咸陽城呢?不就是爲了熊心當初許下的誰先入關中就封誰爲王的承諾嗎?”

看到扶蘇微微點頭,贏高知道自己的皇兄已經同意了自己的意見。

而大殿內的衆人仔細一想,也覺得贏高的辦法可行,再見皇帝也點頭答應,他們自然也就沒什麼意見。

不過,這時蒙恬開口問道,“太尉的建議,老夫認爲可取,只是關鍵問題在於,我們該怎麼說服劉邦和各路叛軍呢?”

“丞相儘管放心便是,只要能夠說服劉邦,我們就是六成的把握能夠讓各路叛軍首領接受大秦給他們封王的建議。”贏高說道,“至於是否能夠說服劉邦,高覺得自己有七成的勝算。”

“恩——”蒙恬微微點頭,便沉默不語。

“你們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嗎?”扶蘇向大殿內的羣臣問道。

羣臣都知道贏高的辦法的唯一能夠破解叛軍聯軍的方法,他們便表示支持贏高的建議。扶蘇又將目光移向蒙恬,蒙恬也表示沒有支持贏高的建議。扶蘇在徵得羣臣的同意之後終於應了贏高的建議。

第108章 歡樂的日子第55章 太廟之亂(2)第255章 烽煙第99章 新版《逐客令》第179章 學館辯論第127章 兵變(5)第142章 盡力而爲第265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195章 痛飲高歌爲誰雄第209章 刺客張良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239章 逆戰第139章 兄弟對話第40章 入咸陽(1)第168章 大秦帝國和羅馬帝國第133章 寂寞是因爲遇到你第200章 大老粗雍齒第22章 沙丘驚變(1)第85章 白氏的實力(4)第149章 不辭而別第26章 密室商議(2)第19章 謀士之言(2)第302章 借刀滅項第23章 沙丘驚變(2)第190章 我的意中人第223章 火麟騎的戰鬥第287章 計中計第158章 十里相迎第126章 兵變(4)第82章 白氏的實力(1)第197章 樊噲娶親第222章 贏高請戰第173章 造紙是必須的第106章 最後的反擊第285章 劍太鈍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121章 陵園驚變(3)第241章 搶公主第63章 兩個問題(1)第79章 新的部署第44章 閣下何人第128章 兵變(6)第273章 書房對話第206章 帝王說第210章 對殺第248章 冤家路窄第261章 劉邦在南陽第272章 不歡而散第157章 滾第147章 百世王道第304章 封王的建議第254章 亂世開始第139章 兄弟對話第212章 又失敗了第112章 你自由了第147章 百世王道第145章 陪葬皇陵第57章 太廟之亂(4)第16章 贏高的對策(1)第169章 二世出巡第186章 呂府宴會第204章 國士無雙第250章 再斬一人第298章 大秦新君第107章 只是想曬曬太陽第50章 別問我,這是爲什麼(1)第266章 癡心不改第260章 道路崎嶇第203章 可拜上將軍第270章 悍將之子第257章 匈奴再犯第221章 皇位和大秦第145章 陪葬皇陵第179章 學館辯論第268章 那一劍的風情第10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27章 兵變(5)第258章 改變的歷史第185章 再識呂嬃第177章 侍衛之戰第131章 敗,絕不第300章 猛將龍且第267章 他裡你到底有多遠第9章 驪山刑徒(2)第50章 別問我,這是爲什麼(1)第303章 扶蘇稱帝第268章 那一劍的風情第169章 二世出巡第148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190章 我的意中人第38章 未雨綢繆(1)第10章 書房夜話(1)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156章 願爲君上一戰第90章 韓談的能力第240章 斬王頭第68章 淒涼的太尉府第58章 太廟之亂(5)第89章 葬禮的爭執第314章 鴻門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