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太廟之亂(1)

這份待遇,這份殊榮,頓時之間這讓他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在經歷了章臺宮的風波,贏高強硬的作風受到了宗室子弟的稱頌,贏氏皇族已經很少有像贏高這樣的人了,這使得他隱然已經成了贏氏皇族之中的第一人。?

所以,不少朝中大臣和宗室子弟都上前跟他行禮,讓贏高一時之間有點難以適應。?

贏高一邊向章臺宮大殿走去,一邊還要跟不時上前和他打招呼宗室子弟和朝中大臣寒暄幾句。?

這時,有一個人突然上前向他施禮道,“贏子嬰見過君上!”?

贏高被這一聲稱呼給震住了,繼而又是驚訝的不知道該怎麼說話。?

因爲,贏高發現眼前這個自稱子嬰的人已經是一個年紀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怎麼看他都不像是歷史上記載的那個被說成是扶蘇之子的大秦末代帝王子嬰啊!?

“你是子嬰?”贏高有點不敢確定的問道。?

“我就是子嬰!”子嬰有點驚訝於贏高的反應,但還是恭敬的答道。?

贏高在確定了子嬰的身份後定了定神,便恢復了常態。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他微微向子嬰點頭,繼續向章臺宮走去。?

他雖然不討厭這個大秦歷史上的末代秦王,但對他不戰而降劉邦,將咸陽城拱手讓給劉邦的舉動也頗爲不恥。?

贏高覺得但凡是一國之君,不管他是否有能力去挽救瀕臨滅亡的帝國,不管他是一個懦夫還是一個勇士,但是到了國家滅亡的時刻,他即便他不作反抗舉動,但也不應該投降敵人。特別是有虎狼之秦稱呼的秦帝國,他的國君即便是死,也應該是戰死沙場,或則以另外一種方式殉國,而不是主動投降敵人之後再被敵人所殺。?

所以,即便他很想知道子嬰在宗室中到底是身份,也不想跟這個宗室子弟多說句話。?

贏高的冷淡似乎在子嬰的預料之中,子嬰不但沒有表現出不悅之態,反而表現的很淡定。?

贏高剛離開子嬰,又有一個大臣上前行禮道,“櫟陽令司馬欣見過君上。”?

贏高止住了步子,開始仔細的審視司馬欣。?

對眼前這個三十歲不到櫟陽令司馬欣,贏高可不陌生。司馬欣可是在歷史上跟章邯一同率領鎮壓陳勝吳廣的起義軍的大將。只是時運不濟,在秦軍打敗時他只能逼迫投降了項羽,在鴻門被項羽封爲塞王。只是司馬欣運氣黑背,他投降了項羽不久,就被劉邦打敗,只能自刎於汜水。?

“司馬欣?”贏高問道,“你可是大秦名將司馬錯將軍之後?”?

贏高口中所說的司馬錯是秦國曆史上功勞最大的三大統帥之一,其他兩人分別的武安君白起和武成侯王翦。?

“君上好記xing啊!臣之先祖正是司馬錯!”司馬欣欣喜的說道。?

“你現在是櫟陽令?怎麼會做了文官呢?”贏高疑惑道,“難道你就沒有想過從軍做將軍,沒有想過爲大秦開疆擴土嗎?”?

“回君上,司馬欣也想上戰場爲大秦開疆擴土,可是現在大秦一統天下,已經沒仗可打了。”司馬欣有點寂寥的說道,“司馬欣參軍,又能做出多大貢獻呢?”?

贏高明白司馬欣的心思,現在大秦已經統一了天下,武將不需要征戰,不需要守城就行,而做文官就不同,只要國家還有百姓,文官便要管理他們,自然也能憑藉政績升遷獲得爵位封侯,而武將卻因爲沒有了戰爭就沒有了軍功,而很難得到升遷。??

“放心吧,總會有仗打的,只要你今後想從軍,就來找本君,本君一定會給你一個將軍的職位。”贏高很肯定的說道。?

“多謝君上!”司馬欣感激道。?

雖然,他不相信贏高說的還能有長打的話,但見贏高這麼賞識他,他心裡很感動。?

好不容易走進章臺宮,贏高發現李斯和胡亥還有三公九卿大臣都在,胡亥依舊坐在玉臺中間的位置,贏高看衆人的臉色顯得很不耐煩,知道他們已經等了好久。?

胡亥在見到贏高這一瞬間,似乎有想要起身問禮的舉動,但終究還是沒有開口。?

贏高也只是向李斯等三公大臣拱手施禮,便站在一旁沉默不已,沒有搭理坐在玉臺上的胡亥。?

胡亥很是尷尬,便向李斯問道,“丞相,朝中大臣是否到齊?什麼時候可以去太廟了?”?

“太子殿下,只有右丞相馮去疾還沒有到。”李斯回答道,“老臣已經多次派人去他的府上,派去的人回來都說馮去疾不在府上,他府上的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少了一個右丞相,又無傷大雅,丞相就不必再等了吧!”趙高陰陰的說道。?

“馮去疾作爲三公大臣,又是右丞相,祭祀太廟這等大事豈能缺少了他呢?”御史大夫馮劫開口說道。?

“難道我們找不到他,就要這麼一直等下去不成?”趙高冷冷的說道,“祭祀太廟,登基大典是何等重要的大事,怎麼能因爲一個右丞相就延誤了時辰,耽誤了大事?”?

“哼——”馮劫冷哼一聲不說話。?

因爲,趙高說的話很有理,馮劫想反駁也沒有理由來反駁趙高。?

“出發!我們去太廟——”李斯稍作思量,便下達了命令。?

李斯爲了這次登基大典可謂破費心機,出行去太廟的隊伍前面是三千鐵騎,中間則是胡亥和諸大臣及宗室子弟,則有兩千鐵騎護衛,隊伍的後面則是李信率領的兩萬大軍殿後。?

但是,贏高相信眼前的這些人馬只是這次太廟之行的一小部分兵力,以李斯的小心和謹慎和李信的運兵之法,兩人在太廟附肯定還部署了不少人馬。?

果然,當出行的隊伍到了太廟,贏高發現眼前槍戟林立,數萬人馬將太廟圍了個嚴嚴實實。

第250章 再斬一人第292章 門外有個叫花子第12章 張蒼之心(2)第5章 面見始皇帝(1)第72章 良馬絕影第61章 正陽門之爭(1)第59章 太尉之爭(1)第126章 兵變(4)第297章 劉邦的麻煩第106章 最後的反擊第179章 學館辯論第103章 有債必還,有仇必報第147章 百世王道第143章 各有奇招(1)第299章 軍政分治第76章 眉縣白氏第57章 太廟之亂(4)第85章 白氏的實力(4)第34章 逼迫扶蘇第302章 借刀滅項第152章 重劍無鋒第280章 克武關第64章 兩個問題(2)第109章 苦逼的日子第244章 狼第42章 溫柔的白薇(1)第171章 各有其能第142章 盡力而爲第239章 逆戰第120章 陵園驚變(2)第96章 謠言再起第293章 大秦國士第139章 兄弟對話第58章 太廟之亂(5)第78章 對張蒼的任命第218章 涉間第18章 謀士之言(1)第163章 士族子弟第119章 陵園驚變(1)第250章 再斬一人第121章 陵園驚變(3)第57章 太廟之亂(4)第230章 拜將第97章 妥協的代價第17章 贏高的對策(2)第131章 敗,絕不第87章 暗殺計劃第215章 盔甲第31章 陰險的丞相第177章 侍衛之戰第217章 被堵在了牀上第52章 師門恩怨第14章 項羽叔侄(2)第60章 太尉之爭(2)第14章 項羽叔侄(2)第82章 白氏的實力(1)第217章 被堵在了牀上第174章 仇人見面第35章 甘泉宮議國政(1)第286章 各顯神通第234章 用敵人的人頭練兵第274章 難題第303章 扶蘇稱帝第203章 可拜上將軍第298章 大秦新君第100章 妥協和讓步(1)第303章 扶蘇稱帝第70章 遭到刺殺第182章 女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28章 匈奴狼王第73章 章臺宮爭吵第99章 新版《逐客令》第96章 謠言再起第258章 改變的歷史第48章 發熱的身體(1)第22章 沙丘驚變(1)第28章 李斯的權術(1)第182章 女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70章 悍將之子上架公告與消費充值講解第38章 未雨綢繆(1)第219章 阻敵第35章 甘泉宮議國政(1)第120章 陵園驚變(2)第256章 蒙恬的策略第12章 張蒼之心(2)第3章 公子贏高(1)第199章 洞房之夜第255章 烽煙第8章 驪山刑徒(1)第175章 孤零零的李乾第305章 陳平的奇計第299章 軍政分治第276章 共赴國難(二)第108章 歡樂的日子第19章 謀士之言(2)第211章 張良計第168章 大秦帝國和羅馬帝國第307章 霸王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