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太尉之爭(2)

看到大家現在對自己的態度,扶蘇知道自己的這一番話暫時是穩定了眼前的局面,心裡不由的鬆了一口氣。他在九原的時候幾乎要被閻樂以始皇帝的詔書爲理由逼的自裁,但在最爲關鍵時刻蒙恬拿着贏高信件給他看。當他看完信中內容的時候,還沒來得爲父皇駕崩悲傷的時候,蒙恬語氣嚴厲的告訴他,假如贏高的書信可信的話,那詔書和特使肯定有問題。蒙恬還給他的建議,讓他和王離兩人率領三萬精騎南下咸陽,將一切問題搞清楚。

扶蘇想也沒有想就答應了蒙恬的意見。

因爲,他想迫切的返回咸陽,他想爲自己的父皇守靈,他想盡自己最後的孝道。

然而,當他和王離率軍到達咸陽的時,他沒有想到咸陽的問題會變得這麼複雜,李斯已經拉攏了李信公然冊立胡亥爲太子,甚至要在太廟登基稱帝,更加沒有想到的是馮去疾、蒙毅、馮劫等人爲了阻止胡亥登基而做出這一系列驚人的舉動。

所以,在那一瞬間,扶蘇權衡了利弊之後選擇了沉默。

他很清楚三萬精騎戰鬥力強悍,但真要將李斯和李信等人逼急了,讓他們跟自己以死想抗衡的話,以十萬藍田大軍和八千鐵騎營,即便是三萬九原鐵騎戰鬥力強悍,雙方最終的結果也會是兩敗俱傷。

而扶蘇最不想看到就是這個的結果。

現在,皇帝駕崩,現在大秦正處在最爲危險的時刻,但凡一切的內訌都可能導致剛統一天下十多年的大秦崩潰。

所以,他才採取了這種妥協和忍讓的辦法。

“既然大家都這麼齊心協力,那丞相就具體安排一下國喪期間的政務吧!”扶蘇淡淡的說道。

“長公子,陛下駕崩,六國餘孽必將蠢蠢欲動,我們除了要派出大量的黑冰臺密探密切注意他們的動向之外還必須做好調兵遣將的準備,只要他們有任何不軌之心,必須要在第一時間迅速剿滅。”李斯說到這裡頓了一頓,繼續說道,“可是,自從太尉王賁去世之後陛下還沒有任命新的太尉,太尉府統領諸軍,掌管着天下兵馬調動之事,現在大秦沒有了太尉,遇到緊急時刻需要調兵遣將的時候恐怕會難以應付啊!”

扶蘇沉吟片刻說道,“丞相說的很多,太尉府統領諸軍,危機時刻就需要太尉府調兵遣將,做出應對,太尉府舉足輕重!只是,丞相的意思是?”

“老臣的建議是,當在大秦的軍中選出一名德高望重的將領出任太尉一職,全權統領諸軍,做好當前的防務重任。”

“那丞相可有人選?”扶蘇隨即問道。

“老臣舉薦藍田大營將軍李信出任太尉一職!”李斯開口說道。

“不可——高不同意丞相的建議!”李斯的話一出口,贏高便上前冷冷的說道。

贏高很清楚李斯此舉的目的,要是讓李信任職太尉,那李斯一方就等於掌握了大秦的兵馬大權,更爲重要的是他們有了調兵權,可以任意調動各地兵馬,這纔是最爲可怕的一點。

“那公子的意見呢?”李斯反問道,他語氣也很冷淡。

贏高冷冷一哼,沒有說話,而是將目光移向了扶蘇。

扶蘇看了一眼贏高,將目光移向李斯,他緊緊的盯着李斯看了片刻,似乎想到了李斯會舉薦李信目的,又將目光移向了李信,見李信氣定神閒不爲所動,他便清楚了贏高反對真正原因。

“那你們大家的意思呢?”扶蘇向衆人問道,“可否有合適的人選呢?”

扶蘇的這句話就表情他的態度,他不同意李信出任太尉一職。

“長公子,老臣認爲李信將軍統帥十萬大軍駐守藍田大營,他的任務就是伺機而動,能夠在第一時間策應函谷關和武關。所以,讓李將軍出任太尉一職恐爲不妥!”馮劫第一個出口說道。

“蒙毅也認爲李將軍不宜出任太尉一職!”蒙毅出口說道。

“長公子,姚賈認爲當下除了李將軍之外,沒有一個人資歷和威望能夠出任太尉一職。”姚賈開口說道,很顯然他是支持李斯的建議。

“老臣也同意李丞相的建議!”胡毋敬開口說道。

“老臣同意丞相的建議!”鄭國也開口說道。

“……”

大殿上李斯一黨的大臣都支持李信出任太尉一職,但有兩個人除外,他們是楊端和和章邯。

李斯沒有想到楊端和和章邯兩人沒有同意自己的意見,他目光陰冷的看了兩人一眼,顯然有些不高興。贏高也沒有想到楊端和和章邯會在李斯舉薦李信爲太尉一職上發生分歧。

扶蘇將目光移向楊端和和章邯兩人問道,“你們兩人的意思呢?”

“長公子,李將軍身爲藍田大營的主將,統率大秦十萬大軍,可見他的職責很重,要是讓他出任了太尉一職,那這十萬大軍該由誰統領呢?”章邯開口說道。

“微臣也有這個疑慮!”楊端和開口說道,“李將軍出任太尉一職,誰有能夠比李將軍更有資格統率這十萬大軍呢?”

兩人的話音一落,贏高便聽出了章邯和楊端和話中的意思,要是李信做了太尉,他就必須要放棄十萬藍田大軍的統帥權,而李斯之所以敢公然冊立胡亥爲太子,就是因爲有李信的這十萬大軍,現在讓李信做了太尉放棄而來十萬大軍,那李斯還有什麼資格和資本跟扶蘇相抗衡呢?

想到此處,贏高不由不由的爲自己剛纔阻止李信出任太尉一職而舉動懊惱不已。

同時,他將目光移向李斯,發現李斯同樣是眉頭緊皺,似乎爲自己剛纔舉薦李信出任太尉一職也是後悔不已。

太尉屬於三公之一,在大秦是地位尊崇的職位。

然則,在和平時期的太尉的職權是協助皇帝掌管天下兵馬,負責軍隊的訓練和佈防,以及軍隊將領的調動等職。

遇到戰時,太尉只是負責糧草輜重的運送和補給。根本難於統帥全國大軍的上將軍比肩。所以,在大秦的歷史上,繼任過太尉(秦始皇之前稱國尉)的將領一般都會在戰時被任命爲上將軍。

可是自大秦統一了六國,南征百越,任囂爲南戰軍團主將;北伐匈奴,蒙恬爲北伐大軍主帥。

所以,太尉一職在大秦成了地位尊崇而沒有多少實際權力的職務。

要是放在平時,大家也不會爲太尉一個職爭鋒相對。可是,現在的情況很特殊,胡亥和扶蘇爭奪皇位,軍隊成了影響兩人勝敗的重要因素,而太尉有調動大軍的權利。

所以,雙方心裡都很清楚,誰要是獲得太尉一職,他就可以公開調動全大軍而不用受到丞相府的御史府制約,更加不會有僭越的行爲。

因此,雙方都想爭取到這個職務。

但是,李斯疏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任何一名將領要想擔任太尉一職,他都必須解除他之前的兵權。

所以,在扶蘇說出那一番話的時候,他只是想盡快完成對李信承諾,許以李信太尉之職,好讓李信能夠死心塌地的爲自己所用。

可李斯卻沒有想過在當前的情況下李信大軍對自己和胡亥等作用有多大,讓李信出任太尉一職,就等於將藍田大軍的十萬大軍交給了扶蘇。

所以,當章邯和楊端和兩人出言,他才清楚的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李斯見扶蘇沒有否決章邯和楊端和的建議,心知扶蘇還在權衡利弊,心裡唯一思量便上前說道,“長公子,剛纔是老臣不懂軍務,纔會舉薦李將軍爲太尉,實該是老臣的疏忽。老臣以爲,以李將軍身居藍田將軍一職,職責很重,讓他出任太尉一職似有不妥,老臣以爲另擇他人方纔上策。”

“難道丞相心裡還有他人不成?”扶蘇語氣冰冷的反問道。

李斯聽出了扶蘇話語中的不悅,知道自己此舉惹惱了扶蘇,便老臉一紅,低聲說道,“老臣心中尚無合適人選,還請公子定奪。”

“在場諸位都是三公九卿大臣和各地的統兵大將,身居要職,職責很重。所以,扶蘇認爲太尉一職當另擇他人出任方纔妥當。”扶蘇話說到這裡,看了在場的諸人一眼,便繼續開口說道,“既然,父皇在臨終之時晉封贏高爲武信君,可見他對贏高的期望很高,這也說明了父皇很賞識贏高的才能,說明贏高可堪大用。因此,扶蘇建議讓贏高擔任太尉一職,儘快入住太尉府,統帥大秦軍隊針對當前危局做出部署。”

扶蘇話音一落,李斯等諸人剛要開口說話,扶蘇便又繼續說道,“贏高,你身爲宗室子弟,大秦處於危難之時,你更應該挺身而出,你可有信心爲國效力?”

贏高在扶蘇說出任命自己爲太尉一職時,心裡震驚之餘也想好了應對李斯等人可能會反對自己出任太尉一職的準備。

所以,等到扶蘇話一說完,不給李斯等人開口說話的機會,他便大步上前朗聲吼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說完,“鏗鏘”的一聲拔出了天子佩劍,“砰——”的狠狠的插在大殿上,語氣嚴厲的說道,“贏高以天子發誓,必將恪盡職守,爲大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頓時,大殿上出了贏高豪邁的誓言,就只剩下長劍插入地面時的嗡嗡之聲。

李斯和他身邊的黨羽本想出口反對,但看到贏高一臉的殺氣騰騰,再看到插在地面上還在泛着光芒的天子佩劍,他們知道這個時候硬是對抗扶蘇和贏高,自己一方佔不到便宜,便果斷的選擇了沉默。

而扶蘇不按常理的對贏高的任命以及贏高驚人的舉動,即便是扶蘇一黨的蒙恬好和馮劫等人也被震撼的不能自已。

扶蘇不光冷峻的掃視了諸人一眼,見大家都不反對,便開口說道,“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就散了吧!”說完,他不理會衆人,大踏步的離開了章臺宮,王離緊緊的跟隨在他的身後。贏高看了一眼臉色鐵青的李斯和眼中充滿憤怒之色的李信,不理會他們,上前拔出了天子佩劍,大步跟上了扶蘇。

第242章 死人的信念第143章 各有奇招(1)第311章 信王第308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滅暴第209章 刺客張良第216章 北上第2章 酒肆風波(2)第263章 沒有退路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12章 張蒼之心(2)第80章 將相之和第270章 悍將之子第187章 劉邦第209章 刺客張良第259章 南下第191章 鬥劍第261章 劉邦在南陽第99章 新版《逐客令》第85章 白氏的實力(4)第129章 斬高者,強矣第36章 甘泉宮議國政(2)第284章 行動第253章 溫暖的感覺第82章 白氏的實力(1)第230章 拜將第289章 計外之計第247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87章 暗殺計劃第285章 劍太鈍第62章 正陽門之爭(2)第176章 兩王相見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286章 各顯神通第82章 白氏的實力(1)第260章 道路崎嶇第268章 那一劍的風情第275章 共赴國難(一)第83章 白氏的實力(2)第179章 學館辯論第67章 借力打力第278章 真相第145章 陪葬皇陵第133章 寂寞是因爲遇到你第271章 南海一尉第113章 關門放狗第269章 這一生的奉獻第41章 入咸陽(2)第230章 拜將第301章 父與子第43章 溫柔的白薇(2)第111章 它依然是一首詩第143章 各有奇招(1)第167章 青峰騎和火麟騎第163章 士族子弟第175章 孤零零的李乾第149章 不辭而別第132章 皇兄,不能啊第287章 計中計第6章 面見始皇帝(2)第190章 我的意中人第50章 別問我,這是爲什麼(1)第32章 九原特使(1)第262章 再見故人第148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131章 敗,絕不第188章 論酒第181章 與衆不同的姑娘第172章 刺第261章 劉邦在南陽第97章 妥協的代價第96章 謠言再起第117章 細細的小雨第70章 遭到刺殺第78章 對張蒼的任命第24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30章 血戰第124章 兵變(2)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264章 突然出現的大軍第225章 爭雄第134章 君上,韓談對不起你第276章 共赴國難(二)第98章 內部不和第246章 追殺令第84章 白氏的實力(3)第155章 可恥的決鬥第45章 牢獄之災第36章 甘泉宮議國政(2)第139章 兄弟對話第173章 造紙是必須的第144章 各有奇招(2)第172章 刺第149章 不辭而別第110章 這是一首詩第135章 逝者不死第226章 豪酒第314章 鴻門宴(三)第98章 內部不和第165章 殺戮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