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避暑

bookmark

 畢竟年紀還小,崔七娘子聽了夏侯虞的回答,高興得不得了,當即就帶着阿良要去書房看看。

阿好這幾天都在夏侯虞面前晃悠,和崔七娘子也熟悉起來。見崔七娘子和阿良一塊兒走了,她短腿短手的,一面說着“你們等等我”,一面顛顛地去追崔七娘子和阿良。

杜慧等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夏侯虞也抿了嘴笑。

清減了很多的面孔頓時溫柔起來。

杜慧看了不由暗暗感慨。

還好把崔七娘子和阿好都留在了夏侯虞的身邊,這兩個小姑娘雖然鬧人,但也給夏侯虞帶來了不少的歡笑。

可七月七除了曬書,還要曬冬衣。

夏侯虞的衣物首飾也不少。

進入六月,阿良等人就開始收拾她的箱籠。

阿好趴在比她人還要高的箱籠旁,看着阿良等人小心翼翼地把夏侯虞的衣飾一件件的娶出來,她兩眼冒着星星,不停地在哪裡贊着“好漂亮啊”,“這也是長公主的嗎”,“那個蟋蟀就和我們家瓜棚裡的一樣,像真的”,甚至垂涎三尺地對着夏侯虞的一支雕着仙桃的簪子道:“長公主不要了,能不能賞了我?”惹得阿良等人止不住地笑。

夏侯虞聽到笑聲問是怎麼一回事,幾個僕從忙七嘴八舌地學給她聽。

她聽了也不由好笑,想到前世阿好看到好吃的就走不動,她笑道:“你把那支簪子拿來我看看——她多半是覺得那簪子上的仙桃能吃!”

幾個僕婦都掩了嘴笑。其中一個快手快腳地拿了簪子過來。

是支金簪,鑲了個鴨蛋大小的仙桃,碧綠的葉子,紅紅的兩顆桃子並排立在簪子上。

她就知道那仙桃應該不小。

“那就賞了她!”夏侯虞笑道,“只是別讓她真的把那兩顆仙桃吞了進去。”

僕婦們都露出羨慕的表情,紛紛喊着阿好來謝恩。

阿好懵懵懂懂地來給夏侯虞磕頭,蕭桓派了人來探望她。

夏侯虞不免有些詫異。

自她阿弟的七七祭祀之後,她和蕭桓見過兩次。

一次給洪賦送行。

他回羅浮山修行,和他一起走的,還有洪憐。

另一次是蕭桓出城不知道去拜訪了誰,回來的時候說是路過莊園,進來討了杯茶喝。

這算是他第三次和她接觸了。

她讓阿良把人請了進來。

來送東西的是吳橋。

天氣非常的炎熱,他穿着了身白色細布襦褲,寬大的褲腳用黑色的布帶整整齊齊的綁着,應該是在來見她之前已經梳洗過一番了,額上不見半點汗滴,看上去幹淨利落,十分的幹練。

夏侯虞有片刻的走神。

夏日的陽光照在她庭院前的葡萄架上,青色的葡萄一串串地垂落其間,吳橋衣飾整潔的站在那裡,身姿筆挺,向他說着蕭家莊園裡的收成,或是報着送來的東西的禮單。

這樣的場景,在她前世已經發生過好幾幕了。

時間在這一瞬間彷彿又回到了從前。

她不禁對吳橋道:“都督都給我送了些什麼來?”

吳橋低頭,恭敬地道:“前些天南康郡太守來拜訪都督,帶了些荔枝、龍眼過來,都督讓送一半到莊園來。”

荔枝、龍眼都產自閩南,非常的難得。當年朝廷的都城還在洛陽的時候,賞賜給那些胡人時都會將其列入其中。如今都城在建康城,荔枝、龍眼雖不如從前名貴,但也頗爲稀少。

夏侯虞讓吳橋代她向蕭桓道謝,吳橋連稱不敢,起身告辭。

她有些意外,問吳橋:“你專程來送瓜果的?”

吳橋愣愣地道:“都督這麼吩咐我的,沒說還有其他事。”

夏侯虞神色不明的點了點頭,讓阿良送了吳橋出門。

杜慧見了就有意在旁邊小聲地嘀咕:“送了這麼貴重的東西過來,也不稍上一兩句話。真是不解風情。”

夏侯虞無意和杜慧多說,揮了揮手,示意她不要再說,回房午歇去了。

睡熟了,她又做起了那個夢。

周圍全是逼仄的空氣,蕭桓把她護在懷裡,她拉着蕭桓的衣袖,喃喃地問他“你救我做什麼”,“你救我做什麼”,蕭桓靜沉如山,始終一言不發。

淚水自她的下頜落在他的衣衫上……

她驟然醒過來。

滿臉是淚。

當值的僕婦戰戰兢兢地望着她,顫抖地道:“長,長公主,您夢魘了。”

夏侯虞若無其事地吩咐僕婦去擰了溫熱的溼帕子過來,擦了臉,重新梳洗妝扮,準備去看看阿良等人的箱籠收拾得怎樣了。

杜慧神情歡快地走了進來,道:“舅夫人帶着鄭大娘子過來了!”

夏侯虞有些意外。

自她舅父鄭芬回到建康城,她舅母崔氏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空出來走動了。

她和杜慧一起去了偏廳。

崔氏穿了件月白色繡玉簪花的襦裙,外面罩了件素色單紗的禪衣,大手髻上並插了幾朵石榴花。鄭宜穿了件翠綠色的素面襦裙,外面罩了繡水綠色繡粉色桃花的單紗衣,戴了小小的南珠首飾。母女倆看上去清爽宜人。

或許是和夏侯虞並不是很熟悉,鄭宜看到她的時候靦腆地笑了笑,輕輕地喊了聲“長公主”。倒是崔氏,把夏侯虞當半個女兒看待,見過禮後就爽快地對夏侯虞道:“你舅父新收了個女郎,這幾天帶着那女郎去拜訪寒山居士去了,我正好趁着這兩天到你這裡來避避暑。臨時做的決定,沒有提前告訴你。”

夏侯虞自然是十分歡迎。

她道:“寒山居士,是那個在棲霞山修道的寒山居士嗎?”

“正是!”崔氏笑道,“謝丹陽也想和你舅父一道去的,可惜案牘繁忙,走不開。”

夏侯虞挑了挑眉。

崔氏笑道:“去年收成不好,市面上沒有那麼多糧食,大戶人家又不願意賣糧。盧泱這個度支尚書只知道向謝丹陽伸手,謝丹陽沒有辦法,幫着盧泱籌糧呢!”崔氏也是北方門閥之一,她又嫁入了鄭家爲宗婦,就算是不參與,也會關心政局,自然知道現在鄭家和盧家的分歧,她不無幸災樂禍地道,“你也知道,謝丹陽這個人是不會吃虧的。盧泱要他籌糧,他就把這件宣揚的無人不知。現在建康城裡的人都覺得盧泱此人只會誇誇其談,不會做事。”

盧泱的口才了得,有張儀再世之稱,是建康城裡的名士。

前世是蕭桓主持的北伐,這個人並沒能得到重用,一直徘徊在四、五品之間,沒有什麼政績,倒是著作等身,編撰了不少書籍。

沒想到他做官卻不行。

經過謝丹陽這樣的一宣揚,他的名聲也就完了。

以後估計做什麼事都會非常的艱難了。

*

親們,今天的第二更!

月票翻番活動的最後一天,求月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佩飾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第一百零二章 憤怒第二百零九章 吵架第一百零一章 蕭斐第五十九章 避暑第一百四十二章 底線第四十七章 同意第一百六十二章 留人第一百零五章 不安第九十八章 當年第二章 重回第七十一章 蕭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意第十九章 停靈第一百六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三十三章 關心第一百五十四章 靠岸第一百四十二章 底線第八章 盧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苦笑第一百八十二章 草原第六十四章 人選第五十九章 避暑第十四章 打算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明第四章 阿弟第一百八十三章 誤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丟伴第一百七十三章 相對第五十一章 邀請第一百零一章 蕭斐第九十七章 慈母第一百七十三章 相對第四十八章 藉助第二百一十五章 花會第一百四十六章 未明第四十八章 藉助第一百五十章 行船第一百八十五章 舊事第一百一十五章 蠢貨第九十六章 會面第二十章 後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喜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壞第一百八十二章 草原第一百八十三章 誤會第二十九章 新君第十五章 昏迷第六十七章 部曲第一百五十一章 路途第十四章 打算第十九章 停靈第一百五十五章 喬裝第九十五章 三嬸第一百九十六章 賠償第二十九章 新君第一百零六章 返城第二百二十章 拒絕第四十章 莊園第四十四章 新奇第一百二十七章 橫插第二百二十八章 拖延第五十九章 避暑第二百零二章 心亂第二百一十八章 立後第一百零五章 不安第二百零七章 殺雞第七十一章 蕭家第二十七章 靜默第二百零四章 分歧第一百七十八章 小馬第九十八章 當年第七十八章 前往第三十四章 移棺第五十章 宋潛第一百六十章 幕僚第一百七十九章 馬市第九十八章 當年第六十二章 來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改弦第一百三十三章 反目第九十七章 慈母第二十七章 靜默第一百二十五章 壞事第四十五章 說話第一百六十四章 過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種子第一百零一章 蕭斐第七十八章 前往第一百六十四章 過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入土第二百一十章 五年第一百八十九章 偏向第五十四章 造勢第一百九十五章 桀驁第一百三十章 來意第九十三章 猶豫第七十章 抵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