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四大軍區
長寧宮,偏殿。
溫暖的燭火,點亮陰鬱的天光。
陳勝端坐在殿上,穿着一身寬鬆而柔軟、厚實而挺括的袍服,狀態很是閒適。
“這個蒙恬,可真會給我安排工作!”
他放下手裡拿了許久的奏章,靠到椅背上淡笑着輕聲說道,話語是呵斥的話語,語氣中卻沒有多少呵斥之意。
殿下端坐候旨的蒙毅,聽到自家兄長的名字,面色不變,連眼皮子都沒眨一下。
大王案頭的奏章都是他送過來的,他自然知道里邊有着兄長蒙恬提交回來的奏章……
但他不說話。
陳勝卻沒放過他:“來,看看你兄長送來的奏章。”
蒙毅面露難色,揖手道:“陛下,這不合規制。”
侍從室雖有上傳下達之責,但卻無權翻看外臣送來奏章,違者重處。
陳勝招手道:“別人不合,你合,來拿吧。”
蒙毅愕然,而後感激涕零一揖到底道:“陛下栽培之恩,微臣銘記於心,沒齒不敢相忘。”
陳勝笑了笑,沒有再多言,只是拿起蒙恬的奏章遞給他。
蒙毅躬身上前,雙手從陳勝手中接過自家兄長的奏章,慎重的打開,定睛一字一句的細緻瀏覽。
很快,長達數百言的《裁兵十疏》,他便盡數看完了,心頭頓時明白大王方纔爲何爲那樣的感嘆……大王以前說過的那句話是怎麼說的來着?啊對,頭鐵!
自家兄長的頭,何止是鐵啊。
這簡直就是“欲與鍘刀試比硬”啊!
蒙毅心頭嘖嘖驚奇,既驚歎於自家兄長的大手筆,又驚歎於自家兄長的傻大膽。
那自古以來,兵權便是社稷重器,連父子都會因此相互猜疑,你一個連兵部大門往哪兒開都還不知道的兵部尚書,就想對數十萬大軍的編制下刀子?
換個疑心重的君王,反手就能把咱家全送進死牢你信不信?
聽我說,謝謝你……
陳勝端起茶碗,不緊不慢的悠然飲茶,任由蒙毅思索此事。
待到一盞茶喝完之後,他方纔茶碗,問道:“此事,你如何看?”
蒙毅回過神來,連忙揖手道:“啓稟陛下,微臣眼拙,挑不出蒙尚書上疏之錯漏。”
陳勝饒有興致的看着他:“哦,你的意思是,你贊同你兄長所奏之策?”
蒙毅暗暗一咬牙,說:“回陛下,微臣遠不及蒙尚書高瞻遠矚,不敢言‘贊同’,但微臣思索許久,只覺蒙尚書所言雖…雖…雖有標新立異之嫌,然字字句句皆爲陛下計,爲我大漢計!”
陳勝“嘖”了一聲,不置可否的問道:“仔細說說!”
蒙毅跟隨陳勝的時日也不短了,一聽到他這一聲“嘖”,就知曉大王心頭對自己這種揣着明白裝糊塗的說法方式,有些不滿了。
但就像是陳勝明知他是在揣着明白裝糊塗,卻也不能令他站直了好好說話一樣。
蒙毅哪怕知曉自家大王對自己這種揣着明白裝糊塗的說法方式,有所不滿,卻也不能更改。
大王能一口一個“你兄長”的,理所當然的將他與蒙恬視爲一體。
他卻不能真不知進退的將自己與兄長視爲一體。
下了朝、換了家,他們是同胞兄弟、可以其利斷金。
但只要穿上了官衣,只要邁進長寧宮的宮門……
那他二人,就只能是毫不相干的中車府令與兵部尚書。
各自立場不同、政見不同,若有衝突,當庭打一個頭破血流都是可能的!
“啓稟陛下,據蒙尚書所奏,我大漢帶甲之士已逾二百萬之衆。”
蒙毅硬着頭皮說道:“而據微臣這些時日所經手的各州公文,可大致估摸出天下百姓戶不到五百萬、口不至兩千萬,十口養一卒,縱國朝有魯夫子與雜交水稻爲依仗,仍恐百姓不堪重負、度日維難。”
“此乃其一。”
“其二,九州自黃巾之亂伊始,至陛下一統九州、肅清寰宇,已有六載矣!”
“六載之間,羣雄並起、亂戰頻頻,九州男丁青壯十去五六,餘者還有二三皆在軍中爲卒,就連京師首善之地,城外村鎮都以老弱婦孺居多,行百里路,難見青壯二十。”
“若不盡早將軍中多餘青壯發還回鄉、繁衍生息,恐天下戶口還將持續削減,屆時民力孱弱如泥沙之城,一碰即碎,縱我王師之雄冠絕寰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恐亦再難挽吾華夏天傾之勢。”
沉思中的陳勝擡起眼瞼看向他:“沒了?”
蒙毅揖手:“微臣放肆,妄議朝政,請大王降罪!”
“你說得很對。”
陳勝擡手隔空虛扶:“比你那個不爭氣的兄長還要優秀,我以前竟都沒看出來,那廝竟還是個面帶豬像、心頭嘹亮的貨,明明都看出了問題所在,卻翻來覆去的拿編制、軍紀和糧草消耗說事兒,真正要緊的話,一句都不肯說,還得你這個做兄弟的,來替他查漏補缺!”
蒙毅愣了好幾息,背心才陡然驚出一身冷汗,再度揖手道:“微臣惶恐!”
陳勝擺手:“別怕,回頭我幫你收拾你那個不爭氣的兄長,替你出氣!”
蒙毅不敢吭聲……
陳勝手指敲擊着案几,自我反思:‘是不是太急了點?’
他對大漢兵馬,早就有規劃。
宋義的建設軍團、王賁的屯田兵團,既是變通之法,也是新規劃的試點。
在他原本的想法當中,九州兵馬雖多達二百多萬,但除了以稷下學宮兵科爲骨幹,拉起來的紅衣軍團、虎賁軍團,龍驤師、衛戍師這些新軍之外,其他的兵馬,都是不安定因素!
這絕不是傲慢與偏見。
他是有理論依據的!
新軍與老式軍制,最大的區別,其實不在於軍隊紀律與作戰方式的區別。
而是在於中心的區別。
九州舊有的軍制,是以統兵大將爲絕對核心。
如果說一支部隊就是一個健全的人,哪怕統兵大將就是這支軍隊的大腦,大腦支配軀體作戰、決定軀體的命運……類似於統兵大將帶着整支軍隊造反的例子,千古屢見不鮮,甚至不乏帶着整支部隊投靠異族的賣國賊。
而真正的新式軍隊,是去中心化,或以理念爲中心的軍隊。
去中心化對於通訊的要求極高,大漢達不到,陳勝選擇的是以理念爲中心,並在實際操作中,陰差陽錯的以他個人爲中心。
具體表現形式都是……只要陳勝還活着,無論誰人去統領紅衣軍團與虎賁軍團,都不可能帶着紅衣軍團和紅衣軍團反出大漢。
宋義的建設兵團、王賁的屯田兵團,乃至於搏浪軍與幽州軍,都是舊軍制帶出起來的兵馬。
一百多萬舊軍制兵馬,當真所有將兵都心甘情願爲漢將、爲漢軍嗎?
依陳勝看來……不見得!
倘若當真所有將兵都心甘情願爲漢將、爲漢軍,那爲何直到現在,都不見幽州軍主動派遣使者來金陵,協商幽州軍歸入大漢之事?
是以這些就舊軍制的兵馬,某種意義上相當於一顆顆炸彈,只要有人暗中拱火、挑撥離間,他們隨時都有可能再度反出大漢!
即便是這幾支軍隊的統兵大將,真有那種心甘情願做漢將,吃上一口安樂茶飯,可一旦底下人經不住挑撥,殺了官、攻了城、掛起了他們的大旗,反是死、不反也是死……
大漢總不能爲了防着這些人造反,就派人二十四小時無休的看着他們吧?
那不就成了官逼民反,逼上梁山?
同樣的理由,就地遣散這些人、令其解甲歸田,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拖延之法。
問題既然產生了,就得去解決,解決了就不是問題,不解決就會一直都是問題。
難道聚在一起不好管理,分散了就容易管理了?
所以陳勝一直計劃着,以新軍爲骨架,籌備東南西北四大軍區。
將包含幽州軍與搏浪軍在內的兩百來萬軍隊,分散了全部扔進四大軍區,回爐重造、共冶一爐。
待到所有舊軍制軍隊,都深深的打上了他大漢的烙印後,再分批裁軍。
某種意義上,這些被遣返回鄉的卸甲軍卒,也是最好的預備役嘛,將來若是真有什麼亡國滅種大戰,召集這些經過整訓的卸甲軍卒,總比召集那些連戈矛都沒摸過的新丁更容易成軍、更容易形成戰鬥力。
同時,這不也是宣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理念的最好時機嗎?
兩百萬將士,兩百萬顆火種,等到他們散落到天南海北之時,可不就是燎原之火?
這是他的規劃。
他自以爲已經權衡清楚,就再沒有考慮其他方向的問題。
而以蒙恬與李信爲首的一干將領,或許是看出了他的規劃,但又攝於他的威嚴,不敢直書己見。
至於以韓非、李斯、范增爲首的一干重臣,他們從不過問兵事,哪裡能從他的佈置中看出他的規劃?
直到蒙毅無意間點破,陳勝才陡然醒悟……這千瘡百孔的天下,恐怕是不能再拖到兩百萬大軍回爐重造完畢的那一天了!
‘還是得組建內閣啊!’
他抿着宮人剛送進來的熱茶,心頭警醒道:‘我眼界再廣,終究也只有一個腦子,啥事兒都自己一人琢磨,指不定那天就鑽了牛角尖,好心辦了壞事兒……’
想是如此想。
四大軍區的念頭,他還是沒有打消。
裁軍的確是不能拖,但眼下這不是入冬了嗎?
現在就是將一部分士卒發還回家,也沒有農活可以幹。
抓緊這個時間,組建四大軍區,進行三個月的高強度新兵訓練,然後從老弱開始裁撤,給他們漢軍的身份,光榮卸甲、榮歸故里!
再在各州、郡、縣,都設立退伍兵管理處,專司接收這些卸甲歸田的兵將。
一面給他們分發屋舍、農田,保障其以後的生活。
一面代表他們原本所屬的軍區,逢年過節就給他們發放各種米麪油之類的人文關懷……
‘都做到這份兒上,總不會還有人想反吧?’
陳勝這樣想道,但旋即立馬就又道:‘可是這樣做,對於紅衣軍團和虎賁軍團的將士們,是不是不太公平?’
‘這天下是他們豁出命去打下來的,臨了卻讓那些身無寸功的敵人,打着他們的旗號享受他們的福利……’
‘嗯,還得再斟酌斟酌!’
陳勝捋着額角,收回發散的思維,重頭開始捋:‘要不然,以戰役制勳章?以勳章減免賦稅、以軍齡發放工資?’
‘可這樣制定政策,又會不會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去強調他們出身的不同,只強調勳章與軍齡的來歷……你們以前跟着別人混,現在混不上好處,這總不能也來怪我們吧?’
‘就這麼辦!’
陳勝拿定主意,正要開口令蒙毅將他的想法彙集成冊,忽有謁者入內,躬身道:“陛下,內務府大總管慶軻回來了,在外候召。”
陳勝當即說道:“讓他進來!”
“唯!”
謁者躬身退下。
陳勝扭頭看向蒙毅:“去膳房,命膳夫們整治幾個拿手的好菜,送過來。”
蒙毅聞聲,連忙站起來,按耐住心頭訝異領命道:“唯。”
大王在用膳時,召見臣子一同用膳的場面,他見過。
¤ttka n¤C○
他自己也有過這樣的待遇。
可大王特地爲了某個臣子傳膳,他還是第一次見……
蒙毅躬身退出偏殿,剛走到門口,就見到一個膚色黝黑、精瘦如鐵條,身上瀰漫着一股子危險氣息的黑衣男子,快步入內……正是許久未見的荊軻!
“見過大總管!”
他主動行禮道。
荊軻亦回禮道:“見過蒙大人。”
二人笑着點了點頭,起身錯身而過。
荊軻快步走到殿下,捏掌一揖到底:“下臣慶軻,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慶卿請起!”
陳勝隔空虛扶,柔和的真元化作手掌輕輕將荊軻扶起,而後居高臨下的端詳道:“黑了許多,也瘦了許多,嗯,氣息也比以前強了許多……這一趟百越,沒少受罪吧?”
荊軻勉強的笑了笑:“回陛下,此行我斬妖司折了百十名好手,下臣也僥倖,才得囫圇返回漢土!”
“他們都是勇士,他們的犧牲乃是爲了令我們的後人不再百越侵擾,回頭你爲他們做傳,我親自送他們的神位入英烈祠!”
陳勝正色回道,隨後向左側做了一個“請坐”的手勢:“天色還早,我令膳房烹了飯食,我們不着急,慢慢說來!”
荊軻揖手回道:“敢不從命!”